部编版(新统编教材)高一语文人教必修下册册第八单元15.2 《答司马谏议书》同步练习含答案

上传人:业*** 文档编号:145287060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新统编教材)高一语文人教必修下册册第八单元15.2 《答司马谏议书》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部编版(新统编教材)高一语文人教必修下册册第八单元15.2 《答司马谏议书》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部编版(新统编教材)高一语文人教必修下册册第八单元15.2 《答司马谏议书》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部编版(新统编教材)高一语文人教必修下册册第八单元15.2 《答司马谏议书》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部编版(新统编教材)高一语文人教必修下册册第八单元15.2 《答司马谏议书》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新统编教材)高一语文人教必修下册册第八单元15.2 《答司马谏议书》同步练习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新统编教材)高一语文人教必修下册册第八单元15.2 《答司马谏议书》同步练习含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答司马谏议书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游处:交游相处B重念蒙君实视遇厚视遇:看待C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强:加强D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 膏泽:施加恩泽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故略上报B于反覆不宜卤莽C不任区区向往之至D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3下列各句的句式和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B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C虽董之以言行D举先王之政4.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答”即“答复、回复”之意。“谏议”则指的是“谏议大夫”这个官职,所以,“答司马谏议书”可以理解为“回答司马

2、光规劝的书信”。B答司马谏议书的作者是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人,晚年退居江宁,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C“书”是古代特有的一种文体。它以书信的形式,可叙事,可描述,可说明,可议论。如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D本文逐条驳斥司马光对新法的责难,批判了士大夫因循守旧、苟且偷安、不恤国事的保守思想,表示了坚定不移地推行新法的决心。5翻译下列句子。(1)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_ (2) 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_ 二、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重答张籍书韩愈吾子不以愈无似。意欲推而纳诸圣贤之域,拂其邪心,增其所未高;谓

3、愈之质有可以至于道者,浚其源,导其所归,溉其根,将食其实。此盛德者之所辞让,况于愈者哉?抑其中有宜复者。故不可遂已。昔者圣人之作春秋也,既深其文辞矣;然犹不敢公传道之,口授弟子,至于后世,然后其书出焉,其所以虑患之道微也。今夫二氏之所宗而事之者,下及公卿辅相,吾岂敢昌言排之哉?择其可语者诲之,犹时与吾悖,其声哓哓;若遂成其书,则见而怒之者必多矣,必且以我为狂为惑。其身之不能恤,书于吾何有?夫子,圣人也,且曰:“自吾得子路,而恶声不入于耳。”其余辅而相者周天下,犹且绝粮于陈,畏于匡,毁于叔孙,奔走于齐、鲁、宋、卫之郊。其道虽尊,其穷也亦甚矣!赖其徒相与守之,卒有立于天下;向使独言之而独书之,其存

4、也可冀乎?今夫二氏行乎中上也,盖六百年有馀矣。其植根固,其流波漫,非所以朝令而夕禁也。自文王没,武王、周公、成、康相与守之,礼乐皆在,及乎夫子,未久也;自夫子而及乎孟子,未久也;自孟子而及乎扬雄,亦未久也。然犹其勤若此,其困若此,而后能有所立,吾其可易而为之哉!其为也易,则其传也不远,故余所以不敢也。然观古人,得其时,行其道,则无所为书;书者,皆所为不行乎今而行乎后世者也。今吾之得吾志失吾志未可知,俟五六十为之,未失也。天不欲使兹人有知乎,则吾之命不可期;如使兹人有知乎,非我其谁哉?其行道,其为书,其化今,其传后,必有在矣。吾子其何遽戚戚于吾所为哉!前书谓我与人商论,不能下气,若好胜者然。虽诚

5、有之,抑非好已胜也,好已之道胜也;非好已之道胜也,已之道乃夫子、孟轲、扬雄所传之道也。若不胜,则无以为道。吾岂敢避是名哉!夫子之言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则其与众人辩也有矣。驳杂之讥,前书尽之,吾子其复之。昔者夫子犹有所戏,诗不云乎:“善戏谑兮,不为虐兮。”记日:“张而不弛,文武不能也。”恶害于道哉?吾子其未之思乎!孟君将有所适,思与吾子别,庶几一来。愈再拜。注张籍致信韩愈,劝其著书明道以驳斥佛老,韩愈作书答之。张籍再致信,韩愈写了这封书信来一一解释。二氏:指佛教和道教。哓哓:争辩声。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不可遂已 遂:任从B吾岂敢昌言排之哉 排:排除C

6、其余辅而相者周天下 周:遍布D吾子其何遽戚戚于吾所为哉 戚戚:急迫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夫子,圣人也,且曰:“自吾得子路,而恶声不入于耳”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B其植根固 日与其徒上高山C若好胜者然 曩者辱赐书D则其与众人辩也有矣 则移其民于河东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在信的开篇感谢张籍对他的称许,接着主要对张籍质疑他不著书、与人商论时好胜等做出了解释。B作者认为佛老之说流行已久,影响深远,在当时的社会根基牢固,要想辟佛老、张扬圣人之道无异于天方夜谭。C韩愈承认自己在与人论辩之时好胜,但这种好胜并非为了个人荣辱得失,而是为

7、了明道不得不为。D作者通过古与今、孔子与自己、圣人之道与佛老学说的对照论析,充分论述了自己不能著书明道的理由。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其身之不能恤,书于吾何有?_ (2)赖其徒相与守之,卒有立于天下;向使独言之而独书之,其存也可冀乎?_ 三、语言表达运用10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5个字。由中华书局主办的“司马光诞辰一千周年纪念暨标点本资治通鉴修订工程启动仪式”8日在京举行。史学界、文献学界专家表示,资治通鉴是代表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史籍,也是学者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史籍。此次标点本资治通鉴修订工程启动,有望几年内形成标点准确、校勘

8、精审、阅读方便的点校本资治通鉴,为学术界提供符合现代学术标准的升级本,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参考答案1. 【答案】C【解析】C项,强:勉强。2. 【答案】D【解析】D项,生事:制造事端。A项,古义:写回信。B项,古义:书信往来。C项,古义:小,谦辞,区区之心。3. 【答案】D【解析】D项为陈述句。A、B、C三项为介宾后置句。4. 【答案】A【解析】A项, “回答司马光规劝的书信”说法错误,题目应该理解为:“回复谏议大夫司马光的信”。5. 【答案】(1)所以今天我详细地说明自己这样做的理由,希望您或许能够谅解我。(2) 施行前代贤君的治国原则,以便兴利除弊,不能算是惹是生非。6. 【答案】

9、B【解析】B项,“排”应解释为“摈斥、排挤”。句意:我怎么敢明目张胆地摈斥它们呢?7. 【答案】A【解析】A项,都解释为“尚且”。句意:孔子,是圣人,尚且说:“自从我得到子路,就听不到骂声了”/我死尚且不怕,一杯酒有什么可推辞的?B项,代词,它们的/代词,自己的。句意:它们的根基牢固/每天和自己的随从登上高山。C项,代词,的人/语气词,用于时间词后,表示“的时候”。句意:好像争强好胜的人的样子/前不久承蒙您屈尊赐信给我。D项,表转折,但是,却/表承接,于是,就。句意:但是颜回与一般人辩论对孔子所讲授的内容有发挥/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黄河以东。8. 【答案】B【解析】B项,“要想辟佛老、张扬圣

10、人之道无异于天方夜谭”理解错误。原文为“今夫二氏行乎中土也,盖六百年有馀矣。其植根固,其流波漫,非所以朝令而夕禁也”,是说佛老之说不易禁止,要想禁止佛教和道教不可能是一日之功。“吾其可易而为之哉”,作者只是强调自己不可能轻易做到。9. 【答案】(1)不能保全自身,书对于我来说有什么用呢?(2)依赖于他的弟子们团结起来一起守卫他,最终在天下有所成就;假使孔子独自立言独自著书论道,他的生存情况可以期待吗?【参考译文】您不认为我不成材,想要把我放在诸位圣贤的范围里。去掉我不正确的想法,增加我还不够高明的方面;认为我有可以达到大道的本性,疏通它的源头,引导它的去向,灌溉它的根部,将要吃到它的果实:这是

11、有高尚道德的人都不敢当的,何况对于我这样的人呢?但由于信中有应该回复的,所以不可以任从。从前孔子写作春秋,已经使它的文辞艰深;但是仍然不敢公开传播它,用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授弟子,一直到后世,之后这本书才问世。这就是担心儒家的道理微薄的原因啊。现在信仰与侍奉佛教与道教的人,(上至天子)下到大臣们,我怎么敢明目张胆地摈斥它们呢?选择可以讲的话加以教诲,尚且形势与我的意见不一致,有(很多)争辩声;如果写成这书,那么看见我就恼怒我的人一定很多了,并且一定把我当作狂人糊涂人。不能保全自身,书对于我来说有什么用呢?孔子,是圣人,尚且说:“自从我得到子路,就听不到骂声了。”其余辅佐孔子的弟子遍布天下,尚且在陈

12、国断粮,在匡地被围困,被叔孙诽谤,在齐国、鲁国、宋国、卫国的郊野之间奔走。他的儒家之道虽然尊贵,他的穷困也是十分厉害啊!依赖于他的弟子们团结起来一起守卫他,最终在天下有所成就;假使孔子独自立言独自著书论道,他的生存情况可以期待吗?现在佛教与道教在中原流行,有六百多年了。它们的根基牢固,它们的影响广大,所以是不可能早上下令傍晚就禁止的。自从文王去世,武王、周公、成、康团结一致守护文王之道,礼乐教化都存于世,到了夫子,(距离古时)不久;从夫子到孟子,(距离古时)不久;从孟子到扬雄,(距离古时)也不久。但是他们仍然辛劳到如此地步,穷困到如此地步,之后才能有所成就,我难道能很容易地做这件事(指传播儒家

13、之道)吗?它做起来容易,那么它的传播就不远,所以我不敢(著书)。但是看古人,得到了他的时运(指被赏识),践行他的主张,就不著书;书,都是在现世行不通但在后世行得通的人写的。现在我能不能实现我的志向还不知道,等到我五六十岁的时候写书,是没有损害的。老天如果不想让这些人明白道理,那我的寿命就不可注定;如果要让这些人明白事理,除了我还能是谁呢?(我)践行大道,著书立言,教化今人,传于后世,必定有(这样的成就)。您为何就对我写书这件事这么急迫呢!前面那封信说我和人商讨辩论,不能忍气吞声落于下风,好像争强好胜的人的样子。即使真的有这样的情况。也并不是喜欢自己取,是喜欢自己的主张取胜;不是喜欢自己的主张取

14、胜,我的主张是孔子、孟子、扬雄所传的主张。如果不能取胜,就没有什么可以作为主张了。我怎么敢逃避这样的名声呢!孔子说:“我整天和颜回讲学,(颜回)从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像个愚人。”但是颜回与一般人辩论对孔子所讲授的内容有发挥。您讥讽我写文章交杂混乱,上一封信里我已经解释得很完备了,您还是再看看吧。从前孔子也有开玩笑,诗经不是说:“善于开玩笑的人,从不刻薄。”礼记说:“只拉紧弓弦而不放松弓弦,即使是文王和武王也做不到。”哪里对主张有损害呢?您大概没有想过这个吧!孟郊将要前往他处,想着与您分别两地,或许会去拜访您。我再次向您问好。10. 【答案】中华书局在京举行标点本资治通鉴修订启动仪式;资治通鉴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史籍;有望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