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河南省平顶山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45286895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5.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河南省平顶山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20年河南省平顶山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20年河南省平顶山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20年河南省平顶山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20年河南省平顶山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河南省平顶山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河南省平顶山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期中语文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沁园春-长沙中作者旧地重游,忆起往昔不平凡岁月诗句是“ _ , _ ”。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中,表现宾客同仇敌忾的画面的句子是:“ _ , _ ”。烛之武退秦师中,“ _ ”一句语意表明一个人反过来去伤害曾经帮助过他的人;而表明晋国国君曾背信弃义的一句是:“ _ ”。【答案】【小题1】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小题2】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小题3】因人之力而敝之,朝济而夕设版焉【解析】故答案为: (1)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重点字:携) (2)士皆瞋目 发尽上指冠(重

2、点字:瞋) (3)因人之力而敝之 朝济而夕设版焉(重点字:焉)本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沁园春长沙中的名句辑录: (1)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2)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3)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4)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二、其他(本大题共2小题

3、,共11.0分)2. 下面是某中学高一家长会邀请函的草稿,其中有五处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邀请函尊敬的各位家长:为密切家校联系,增强教育合力,我校定于 2月23日(周日)下午2:00在学校学术报告厅召开高一年级家长会,特向足下发出诚挚的邀请。我们希望借此机会与各位家长更好地沟通与交流,听取您对学校工作的指正。会议重要,务必提早 10分钟到达会场。感谢各位家长的支持!期待各位家长的拜访!2019年2月20日XX中学高一年级【答案】(1)“足下”常用于对平辈或是朋友之间的敬称,这里对家长说不合适,可改为“您”或“各位家长”。 (2)“指正”是客套语,用于请人对自己的意见或作品指出批评,可改为“建议

4、”或“意见和建议”。 (3)“务必”包含命令语气,太生硬,可改为“请”。 (4)“拜访”访问他人的敬词,语意表达颠倒,可改为“参加”或“到来”。 (5)“2019年2月20日XX中学高一年级”格式不对,要先说单位再说时间,可改为“XX中学高一年级2019年2月20日”。 故答案为: (1)“足下”改为“您”或“各位家长” (2)“指正”改为“建议”或“意见和建议” (3)“务必”改为“请” (4)“拜访”改为“参加”或“到来” (5)“2019年2月20日XX中学高一年级”改为“XX中学高一年级2019年2月20日”【解析】本题考查表达连贯、简明、得体,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语言得体就是要根据语

5、境条件来使用语言,使言语得当。语言得体要注意四点:看清对象,见什么人说什么话;适应场合,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区别语体,写什么文用什么体;明确目的,有什么事说什么话。语言得体运用看准对象要注意谦辞和敬辞,要注意禁忌语。讲话要讲究分寸,巧妙用语,日常场合亲切、自然,正式场合庄重、规范,娱乐场合幽默、活泼,悲伤场合低沉、哀婉。分清书面语和口语,口语亲切自然,书面语庄严、严谨。注意区分各种文体的不同的语言要求:议论文讲究用语准确严密,注意修饰语的使用。实用性文章语言讲究平实。新闻稿简洁、扼要,概括性强。广播、演讲辞明白、口语化,避免同音歧义词。广告用语通俗凝练,新颖活泼,幽默易记。合同措辞严密,表达清晰

6、,政令词语庄严而有分寸等等。贺辞热情洋溢。3. 参加成语比赛,在抢答环节,你的抢答器出现问题,致使成绩落后于别人。比赛结束后,见到主持老师,你准备说些什么?【答案】在抢答环节,因为抢答器出现问题,致使成绩落后于别人。这是本题设定的语境,显然在激烈的抢答环节是无法及时向主持老师反映这个问题的。那么见到主持老师之后,首先应该向老师说清楚这个问题,同时应该说明成绩落后的原因就在于此,最后应该礼貌地与主持老师探讨重赛的可能性。 答案: 老师您好,我想和您汇报一个情况。刚才在抢答环节,我一题也没有抢到,不是因为我不会,而是我的抢答器坏了,无法抢答,请您核实以上情况。同时,因为抢答器的问题,我实际上并未参

7、与到抢答中来,麻烦老师看看还有没有补救的办法,谢谢!【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紧密结合语境,扣紧题干要求,多方位、多角度分析解答。口语交际题的解答永远绕不开语境这个问题,所以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结合语境分析,其次要考虑全面,以此题为例,不能仅仅局限于说清楚抢答器出现问题这个点,而是要延展开,来表达自己的诉求,同时要注意语言的得体。三、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以高铁为镜,我们砥砺苦练内功的自主创新品格。十几年前,高铁技术还掌握在少数几个发达国家手中。中国冲破技术封锁,弯道超车, _,靠的就是自主创新。从车辆到线路,从制动到通信

8、信号,没有技术,就从国外引进消化吸收;()一步一个台阶,中国高铁企业苦练内功、 _,实现了国人高铁产业腾飞的梦想。以高铁为镜,我们涵养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_,中国制造面临过这样的尴尬:号称是世界工厂、制造大国,老百姓却_,去国外抢购保温杯、电饭煲、马桶盖等普通日用品。中国铁路凤凰涅盘的过程,为中国制造突围提供了有益借鉴。 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0.01毫米以内;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关键,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历经近百次仿真计算和试验验证,仅仿真计算生成的结果数据就高达5000G解码中国高铁成功的深层次密码,以优取胜的品质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最重要的关键词。依次填入文

9、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_ A后来居上厚积薄发毋庸讳言舍近求远 B后发先至养精蓄锐毋庸讳言舍本逐末 C后发先至养精蓄锐毋庸置疑舍近求远 D后来居上厚积薄发毋庸置疑舍本逐末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_ A狠下决心奋力攻关外国不愿提供的核心技术 B狠下决心奋力攻关,如果外国不愿提供核心技术 C外国不愿提供核心技术,就狠下决心奋力攻关。 D外国提供了核心技术,就狠下决心奋力攻关。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_ A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0.01毫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关键技术,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 B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约0

10、.01毫米左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关键技术,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 C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准确到了约0.01毫米左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 D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准确到了0.01毫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答案】【小题1】A【小题2】C【小题3】A【解析】(1)第一空,后发先至:指的是后出手但是先碰到对方;后来居上:指后来的超过先前的;根据语境,这里强调的是中国冲破技术封锁,从落后到赶超其它国家,应是“后来居上”; 第二空,养精蓄锐:指养好精神准备战斗,侧重于休养;厚积薄发:是指准备充分而获得大的成功,侧重在“发”字上;根据

11、语境这里强调的是中国准备充足,获得巨大成功,应是“厚积薄发”; 第三空,毋庸讳言:是指用不着隐讳,可以直说的内容;毋庸置疑:指完全不需要怀疑,侧重指事情的确定性;根据语境这里强调的是不用隐藏,应是“毋庸讳言”;第四空,舍本逐末:指放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舍近求远:指放着近的去求远的。文中说放弃国内的而去抢购国外的,所以用“舍近求远”。故答案选A。 (2)本题要注意,此处宜与上句“没有技术,就从国外引进消化吸收”句式相似,另外,以“外国”开头照应上句的“国外”,排除A、B;D项与上下文文意不符,所以选C。 (3)选项B,搭配不当,检验标准应该是“精确”到某程度;选项C,不合逻

12、辑,“约”与“左右”矛盾;选项D,搭配不当,“突破系统”。所以选A。 答案: (1)A (2)C (3)A(1)本题考查理解和辨析近义成语的能力。要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看是否使用合适。 (2)本题考查句子归位,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要注意结合语境进行探究,注意表述的先后对应与叙述对象的一致性。 (3)本题考查辨析语病的能力。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辨别错误类型的句子,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结构来辨明错误类型,同时结合语感以及一些常见语病的特征进行判

13、断。语段综合考查立足于段,主要关注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性考查。一是通过一段文字考查包括拼音、汉字、词语、句子等在内的各项基础知识;二是不仅考查语文知识,还考查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试题主要涉及这几个方面: 在语段内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汉字注音或改正句子中的错别字; 理解和运用语段内的词语、成语和熟语; 判断标点符号使用是否正确; 在语段中调整句子顺序或把从语段中抽出的句子归位; 改正语段中的病句; 分析语段的基本内容归纳语段主旨。考查考生在一个语段中掌握基础知识的状况,试题材料可以来自于考生所学教材,也可来自于课外生活。四、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14、郭纶苏轼河西猛士无人识,日暮津亭阅过船。路人但觉骢马瘦,不知铁槊大如椽。因言西方久不战,截发愿作万骑先。我当凭轼与寓目,看君飞矢集蛮毡。【注】这是苏轼23岁时的作品。郭纶本为河西弓箭手,屡有战功。仁宗康定元年九月,西贼寇三川寨,郭纶固守,定川堡得不陷。寓目:过目,观看。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首联中提到郭纶本是河西勇士,如今却无人认识;这位昔日猛将只是在傍晚时分,闲坐渡口,看经过船只来打发时间。 B颔联将郭纶今日所骑瘦马和他当年曾经使用过的长矛作对比,以此衬托出他往日之英勇和今日之落魄,形象生动。 C颈联中郭纶自称边疆久无战事才沦落如此,表现了他对国家的极度失望;但他同时又说

15、一旦有了战事,他仍愿冲锋陷阵。 D尾联中“看君飞矢集蛮毡”一句是虚写,其中的“蛮毡”,借指来犯的贼寇;作者期待看到这位勇士的飞箭射向敌人阵。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答案】【小题1】C【小题2】【解析】(1)C“表现了他对国家的极度失望”分析有误,无中生有。这里颈联“因言西方久不战,截发愿作万骑先”是说边疆久无战事才沦落如此,一旦有了战况,他誓言愿冲锋陷阵。他愿意为国家效力,说明其没有对国家表现出极度的失望之情。 (2)尾联诗人说到“我当凭轼与寓目”,当他成了万骑先锋,冲锋陷阵时,我当拭目观看。表现了诗人对英雄的仰慕与期待。期待其能再为国家建功立业,驱除敌寇。另外郭纶多次立下战功,现在却英雄无用武之地,路人也“不知”,他只能在日暮之时坐在渡口,无聊地看过往船只来打发时间表现了英雄的落寞之感,对英雄不受重用的慨叹与怜惜。另外西贼寇三川寨,让百姓流离失所,国家陷入战争,这里也表现了诗人对入侵的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