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李杜诗五首》随堂训练教师版 人教大纲版第五册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286806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李杜诗五首》随堂训练教师版 人教大纲版第五册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李杜诗五首》随堂训练教师版 人教大纲版第五册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李杜诗五首》随堂训练教师版 人教大纲版第五册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李杜诗五首》随堂训练教师版 人教大纲版第五册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李杜诗五首》随堂训练教师版 人教大纲版第五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李杜诗五首》随堂训练教师版 人教大纲版第五册(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花径(jng) 家贫(pn) 盘飧(sn)B戎马(rng) 旧醅(pi) 玉笛(d)C危墙(qing) 蓬门(pn) 阏氏(yn)D平羌(qing) 坼裂(ch) 涕泗(s)解析:蓬门png答案:C2.选出对加点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 ) A.峨眉山月半轮秋 半圆形的秋月 花径不曾缘客扫 长满花草的小路 名岂文章著 显赫B.蓬门今始为君开 用草编成的门户 盘飧市远无兼味 两种美味佳肴 吴楚东南坼 分裂,引申为划分C.肯与邻翁相对饮 许可,同意 隔篱呼取尽余杯 语气助词,无实义 乾坤日夜浮 日月星辰和大地D.危樯独夜舟 高高的 星垂平野阔 低垂 凭轩涕泗流 眼

2、泪和鼻涕解析:兼味:多种美味佳肴答案:B3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福利彩票投注点人头攒动,至晚上七点购买彩票的队伍仍然尾大不掉。 B初春校园,学校举办篝火晚会,师生们陶醉在这春意阑珊的氛围中,欢乐围绕在每个人身边。C段祺瑞利用进步党的所谓“人才内阁”作为垫脚石,梁启超成了他的“帮手”,火中取栗中,就被抛弃了。D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出了具体而微的要求。解析:A尾大不掉:比喻机构下强上弱或组织庞大涣散,以致指挥不灵。用在这里是望文生义。B春意阑珊:用来形容春天即将过去,与句子中的“初春”矛盾。D具体而微:指内容大体具备而形状或规模较小。答案:C4下列各句

3、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无论是提高艺术表现力,还是判断艺术的优劣高下和学术上的是非,都不能靠行政命令,而要靠艰苦的艺术实践,靠平等的争鸣。B大量事实表明,90%的长期吸烟者,记忆力和嗅觉灵敏度都明显迟钝和减退。C进入冬季以来,天津水上公园开展了各种丰富多彩的雪上、冰上娱乐项目深受市民欢迎。D冼星海的音乐理论和实践,对中国音乐的发展,过去不仅起过重要的作用,就是今天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解析:搭配不当,应改为“记忆力和嗅觉都明显减退和迟钝”;杂糅,去掉“深受市民欢迎”或将“了”改为“的”;语序不当,应改为“不仅过去起过重要的作用”。答案:A课内文段阅读(一)5.阅读下面一首诗,试从时间、空间角

4、度切入,进行赏析。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参考答案:这首诗描写了作者从清溪经过平羌、三峡,前往渝州的江行体验和思乡之情。这种体验和情感统一了广阔的时空。首句写青山吐月,交待特定场合峨眉山,特定时间秋天 夜晚。次句写月映清江。明写空间变换:峨眉山平羌江;暗写秋夜行舟。三、四句写连夜从清溪向渝州向三峡进发。继续明写空间推移,暗写时间变化。全诗二十八字五处写到地名,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在一起,诗境渐次展开,处处给读者以启发、联想。(二)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6题。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

5、起故园情?6.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参考答案:“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三)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7-9题。客至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7首联写出了草堂怎样的环境?其中“但见”二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参考答案:写出了居住环境的清幽;表现诗人闲适而有些寂寞的心境。8颈联表现了主人怎样的生活状况?参考答案:

6、生活贫困9全诗主要写“客至”,尾联又写邀请邻翁对饮,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烘托老友相逢时酒兴之高,情意之浓,言有尽而意无穷。(四)阅读杜甫旅夜书怀一诗,回答10-12题。旅夜书怀 杜 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10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参考答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怀才不遇、漂泊无依、老境凄凉的深深感慨。11颔联“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为后世传诵不息的名句。试分析这两句诗呈现的意境。参考答案:“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为一联写景名句。上句写夜空浩瀚,星辰高悬,由岸边望去旷野开阔。一个“垂”字,便将

7、天地的距离拉开了,当然,诗人只身一人的孤独感也由此增强。下句写月光倾洒,大江奔流,月影随水起伏。一个“涌”字,便将动荡沉浮的意境表现出来,当然,诗人漂泊无依、心绪难平的意味也显露出来。一切景语皆情语,通过这两句的描写,一个长夜难眠、心潮澎湃的失意者的形象已能隐约看出。12杜甫诗极讲究章法,请结合本诗分析作品结构布局的妙处。参考答案:这首诗在结构章法方面很有特点。标题为“旅夜书怀”,前四句写“旅夜”,后四句抒感怀,布局整齐。写景部分,由近而远,由细微而广阔,层次分明。书怀部分,与景交融,自然贴切。结尾将自己比作“天地一沙鸥”,“天地”与前景相应,“一”与开篇“独”字相应,使作品形成一个整体,严谨

8、而有章法。(五)阅读杜甫的登岳阳楼一诗,完成下面的13-15题。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13如何理解首联中“昔”和“今”两个字的对比效果? 参考答案:诗人在生命的最后几年,登上梦寐以求(早年向往)的岳阳楼,却不是为了游玩,而是漂泊流浪至此,拖着衰老的残躯,倍感人世沧桑,通过今昔对比,突出了心中无限悲伤。(或昔日抱负化成泡影,一事无成,如今漂泊天涯,怀才不遇)14颔联的两句描写突出了洞庭湖怎样的特点?有什么用意? 参考答案:突出了洞庭湖水势浩淼,无边无际宽广阔大的特点。诗人触景生情,百感交集。15颈、尾两联由“家事”写到“国事

9、”,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家事凄凉落寞,国事令人心酸,(个人孤独漂零,国事战乱不停)表达了作者满腔悲愤之情。课外拓展阅读(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6-17题。月下独酌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16诗人笔下,月亮不仅是美好事物的象征,也成了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月”的形象有什么特点?参考答案:诗人借助丰富想象,赋予月亮浓厚的感情色彩,把它描绘得善解人意、可喜可亲,仿佛成了诗人可以倾诉心声的知音。17诗人与明月之间亲密欢洽的举动表达了作者怎样

10、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诗人与明月之间的亲密欢洽,更加反衬出诗人在人世间的孤独寂寞情怀,从侧面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愤懑和厌恶,也表现了诗人遗世独立的高洁人格。(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8-19题。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18首联用什么词语勾勒出怎样的送别环境?参考答案:用“青山”、“白水”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出青山的静态,“绕”描画出白水的动态,描摹出一幅青山秀丽的送别图景。19 颈联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颈联两句是很工整的对偶;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浮云”

11、比友人的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落日”比自己象落日不肯离开大地一样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三)阅读下面首唐诗,完成20-21题。宿江边阁杜甫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鹳鹤追飞静,豺狼得食喧。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注:大历元年(766)春,杜甫由云安到夔州,同年秋寓居夔州西阁。阁在长江边,有山川之胜。此诗是未移居前宿西阁之作,诗中的“高斋”即指西阁,“水门”指瞿塘峡口,当时,征讨不已,蜀中大乱。20颔联是诗中的名句,历来为人称道。其中的“宿”字和“翻”字用得非常精妙,请简要说说二字“妙”在何处。参考答案:“宿”字化动为静,把本没有生命的云彩写得有了生命,有了灵性,让人感觉到

12、那薄薄的暮云飘浮在山岩间,就像有意栖宿在那儿似的;“翻”字化静为动,诗人借动的江水写静的月影,使江面上静静的月影有了动感;江浪翻涌,明月映照水中,也好似随浪涛翻动。两个动词用得自然稳贴,的确十分精妙。(意思对即可)21颈联写深夜无眠时所闻,一静一动。有人认为是写实,没有其他意味;也有人认为是双关,内含深意。你同意哪一种说法,请简说理由。参考答案:同意“写实”的说法。理由:长江边确有鹳鹤这种水鸟和豺狼这种野兽,两句表现的景象切合夔州附近的自然环境。夜色降临,白天追逐捕食的飞鸟自然停止捕逐活动而安静下来,而一般昼伏夜出的狼在暮色中为争得食物而喧闹也属正常。同意“双关”之说。理由:这两句所描写的情景确实切合当地的自然环境,但联系尾联“征战伐”,又能让人很自然地联想到当时征伐不已、弱肉强食、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诗人描写的自然景象正是当时社会黑暗现实的象征。(不论从哪个角度答题都可以,但必须言之成理,意思对即可。)4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