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生成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上传人:w****7 文档编号:145286412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89.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课堂生成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小学语文课堂生成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课堂生成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课堂生成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启迪教师智慧绽放绚丽“预设”之花 开发学生潜能结出精彩“生成”之果 小学语文课堂生成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长铺中心小学语文课题组 徐跃前胡明兰 我校县级课题 小学语文课堂生成的策略研究,经过两年来的努力已到了收获的季节。 回想一路走过来的历程,尽管课题组的同志一直辛勤劳作,但同时也感到无比欣慰,可谓苦 乐相伴, 硕果累累。 课题研究使老师的教学水平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了 根本的改变。在此,我们将课题组的研究工作汇报如下,恳请各位领导、专家指导。 一、研究意义 新一轮课改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它应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 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

2、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使课堂呈现出动态 变化、生机勃勃的新特点。 但长期以来, 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着重“生成客体” 即重教材中的知识和知识体系, 轻“生成主体”学生的状况。“刚性”的教学设计影响了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弹 性”生成,“死”的教案支配和限制了“活”的学生,遏制了他们在课堂上思想和生命的活 力,使原本鲜活灵动、充满情趣的课堂变得机械、刻板和程式化。 因此, 时代呼唤新的语文课堂,而新课堂的精彩又往往缘自生成,我们有必要用动态生 成的观念重新认识语文课堂教学,建立新的课堂教学观。 二、研究过程 本课题研究于2006 年 9 月启动, 2008 年 9 月结题,分三个阶段研究。 第一阶

3、段(准备阶段) :2006 年 9 月 11 月,在初步论证的基础上,制订切实可行 的课题方案,组织相应的理论学习。 在这一阶段中, 我们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确定了课题组负责人及成员;根据当前的教改 需要,集中大家的智慧,确立了课题,讨论了课题研究的内容,人员进行具体分工,制订了 课题方案; 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组织了与本课题相关理论的学习,使教师的底蕴 厚实了,为研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 第二阶段(运作阶段) :2006 年 12 月 2008 年 5 月,进行课题的系统研究,定期进 行课堂教学实践和案例分析总结,提炼有效的教学策略。 本阶段分三步进行: 1、2006 年 12 月

4、2007 年 5 月: A、教学预设小组:重点进行“教学结构”、 “问题设计”等单项的研究; B、课堂调控小组:重点进行“抓肤浅促生成”、 “抓精彩促生成”等单项的 研究。 2、2007 年 6 月 2007 年 11 月: A、教学预设小组:重点进行“板块教学”、 “语言设计”等单项的研究; B、课堂调控小组:重点进行“抓争论促生成”、 “抓意外促生成” 、 “抓错 误促生成”等单项的研究。 3、2007 年 12 月 2008 年 5 月: 进行综合性的研究,抓各种契机促生成,如多元解读、拓展延伸等。 这一阶段是课题研究的主体阶段,我们尽最大努力做到扎扎实实,一丝不苟。 在一二步 的研究过

5、程中,内容上,我们并不完全是单项独立进行,而是灵活掌握,根据实际需要;分 组上,我们是分工不分家,即:分中有合,合中有分,互有关联,各有侧重。在第三步的研 究过程中, 因为有了前两步研究的基础和经验,以及教学实践中的需要,我们将方案研究的 内容进行了扩充,同时侧重了课堂调控,使我们的研究范围有所扩大,研究内容更加充实, 生成策略相对完整。 其中,我们进行了几次大型的有县局领导参加的实践活动,如阶段小结、 结合城东教科研理事会开展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等,效果良好,受到局领导的高度赞扬。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2008 年 6 月 9 月,进行课题的全面总结,系统整理,形成 结题报告。 在这个阶段

6、中,我们充分利用了暑假这块相对集中的时间进行个人总结、小组总结;9 月,课题组进行了课题研究工作的全面总结,形成结题报告、论文案例集及其它相关资料。 三、研究方法 1、随机升降教学预设的目标 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同构共建,融为一体, 这要求我们应当为生成性教学去寻求灵 活的预设, 让预设去促进有效的生成。教学预设为促进语文课堂有效生成服务。教师对课堂 教学的预设不是为了限制其生成性,而是为了使这种生成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性。 因 此,需要调整传统教学环环相扣、步步为营、“线性序列” ,给自己和学生来了个五花大绑的 3 那种设计。教学预设的目标并不是不可调整的唯一行为方向、也不是行为检测的

7、唯一标准。 当条件发生变化的时候,目标需要开放地纳入弹性灵活的成分,接纳始料未及的信息。随着 课堂的推进,预设目标会显出它的不合理、不完善,教学就要合理地删补、升降预设目标, 从而即时生成。 2、努力营造互动对话的氛围 互动对话是课堂生成的生态条件。真正的互动和合作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教学 过程中实现多种视界的沟通、汇聚、融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各自的认识偏见得以纠正, 并产生新的视界。营造互动对话的氛围,离不开师生间民主平等的关系。没有民主与平等, 师生之间是无法对话的。因为对话的现代意义不仅仅是狭隘的的语言交谈,而且是师生双方 各自向对方敞开精神和彼此接纳。形成这样的氛围,学生的智慧

8、潜能往往会像火山爆发般地 喷涌出来。 3、积极提升教师调控的素养 即发展教师的实践性智慧。生成是教学对话情境下师生知识、能力、 情感态度的超越性 获得或发展, 这种获得和发展的最关键因素是教师的智慧,是教师在教学中应对和处理偶发 情况随机应变、 因势利导、 善于捕捉和发掘教育契机的能力与素质。如果说缺乏人文关怀的 课堂是生命活力枯竭的课堂,那么缺少科学素养,缺少以知识的发现、探求与形成活动为引 领的课堂,即便有人文素养灵光的照耀,也难免空洞、干瘪,拒人千里之外。因而我们通过 各种途径,积极提升教师的素养,以驾驭生成的课堂。 4、努力寻找切入的生成点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可能发

9、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园景,而不是 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怎样有效地促 进“课堂生成”呢?我们在实践的操作中,逐渐摸索出一些有规律的生成点。(1)情境生成 点。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总是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欢乐的情境生成愉快的情感,悲愤的情 境生成悲愤的情感。 (2)流程生成点。教学过程是流动而非晶体的,教师成为这个过程的组 织者,课堂生成的推进者。(3)题目生成点。抓住内涵丰富的“题眼”,从解题入手,探索 课文思路的来龙去脉。 (4)词语生成点。抓重点词进行理解、品读,时有精彩生成。(5)句 子生成点。 许多课文中有语言凝练统领全文的句子,教师如果帮助

10、学生牵住这些句子,进行 读、思、说、练,不乏迸发生成。(6)篇首生成点。抓住课文的开头进行剖析,从而引出文 章的主要内容。 (7)中间生成点。抓住课文中间的关键句子,上挂下连,双向扩展。(8)篇 末生成点。从文章的结尾入手,然后返顾全篇,向前逆推。 4 四、生成策略 预设促进生成。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不是要求教师放弃“预设”,而是要求 教师预设的教学环节不再那么“饱满”,要有弹性、有留白。这就告诉我们在备课时,教师 不仅要为课堂实施预先搭建好科学的大框架,使学生拥有尽量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还要根 据学生的认知起点、思维类型等实际状态,预测学生可能出现的种种表现,在此基础上,选 择好相应

11、的引导策略,避免放任逐流。 生成超越预设。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课的所有细节,而在 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课堂是活的,充满未 知的变数, 具有动态生成的特性,因此,可以开发利用的课堂教学资源会突如其来,也会稍 纵即逝。 但你若会高明地调控,则会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 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 , 让课堂充满勃勃生机。 1、弹性预设促生成 一位教育家说得好: “一个真正把人的发展放在关注中心的教学设计,会使师生教学过 程创造性的发挥提供时空余地。” 然而我们的语文老师在备课时往往把教学参考书看作不可 有点滴挪移的“法典” ,从教学

12、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内容到小结与作业,一应俱全, 课堂仿佛成了一条高速运行的“流水线”,学生的思维与活动总是被限制在周密详尽的一个 又一个教学环节的束缚中。其实, 课堂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有着一些我们无法预见的 教学因素和教学情境。如果课前设定越多,课上学生的自由空间也许就越小。因而我们以为 教学的预设要删繁就简,为学生创设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广阔发展时空。 例如,高芳老师在赤壁之战的教学设计中,按照“板块式”的设计思路,给整节课 设计三个问题板块:1、孙权在赤壁之战的庆功宴上会给谁记一等功?2、他的功劳簿里应该 写下哪些内容?3、战争结束后,周瑜和曹操会对战争作怎样的总

13、结?教学实践中发现:学 生似是为剖开谜底,似是为心中的英雄歌功颂德,似是为自己的成功找理由, 满怀探求之 心,埋头课文纷纷开始了主动而积极的阅读实践活动,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真实而独特的思 维火花不时迸射。在教学的每个板块中,没有纷繁的头绪,没有生硬的环节, 给师生活动留有很大空间。教师的教学因此而拥有很大弹性,教师也根据教学中生成的资源 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 2、导语引领促生成 有一篇阅读短文雪化后是什么,有水、水蒸气和春天三种答案,问哪种最好。余小 姝老师在导入时说了下面的话:“文中关于雪化后是什么的三个答案都是对的,既没有最 5 好的,也不是唯一的。文中的作者认为雪化后变成春天是好的

14、答案,那么你们的 看法呢?你们应该有自己的与作者不一样的答案。”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变得奔放而无拘 无束,答案多种多样。 学生 1:我认为“雪化后是春天”,因为冬去春来。 学生 2:雪化后变成瀑布,从山上飞流直下,疑是银河落九天。 学生 3:雪化后变成绿色的世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学生 4:雪化后变成丰收。俗话说,瑞雪兆丰年。 , 对“雪化后是什么”这一问题,文中“最好的答案”的说法也在很大程度上给学生的思 维以约束,让学生的思维形成一种定势,都“最好”了,哪还有什么其他的答案啊?而教师 的那一段导语在很大程度上让学生豁然开朗,让学生知道 “答案没有 最好 的,也不是唯 一的”,给学生

15、一个挑战自我、挑战教科书的机会,这样一来,学生的答案就可以从“一 枝独秀”到“百花齐放”了。 3、精彩迸发促生成 学生答问精彩时,鼓励、赞赏是理所当然的。然而,只停留在赏识层面上是不够的。如 果我们把这种“精彩”看作是一种新的教学资源,那么,我们可以利用这种新的资源,通过 即时评价,引领更多的学生走进这“精彩”的世界。 草船借箭是一篇传统的经典课文,唐达君老师在要求同学们熟读感悟“诸葛亮笑 着说: 雾这样大, 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这句话后, 就一个“笑”字作了下面的提问。 师:你们通过自己的读,认为诸葛亮是在笑谁呢?为什么? 生:诸葛亮在笑周瑜,笑他妒忌自己

16、的才干,笑他设计圈套来陷害自己,结果却落空。 这是一种嘲讽的笑。 生:诸葛亮在笑他自己,因为他三天前对这里的情况就了解,对曹操了解, 对他自己有 必胜的信心。这是一种自信的笑,一种胜利的笑。 生:诸葛亮在笑曹操,笑他胆小如鼠、生性多疑。这是一种鄙视的笑。 生:诸葛亮还在笑鲁肃,笑鲁肃宽厚仁慈、忠心为人。这是一种幽默的笑、宽厚的笑。 , 大家的发言可谓精彩, “笑”出了个活生生的诸葛亮,课堂的预设也随着教学过程的发 展展示得淋漓尽致,教师不时予以点拨,让生成更精彩。 6 4、肤浅诱导促生成 由于受年龄和学历的影响,学生在理解、感悟上,难免会有所肤浅。如果我们把这种状 况视为一种教学资源,那么,我们可以以学生的“肤浅”作为教学起点,运用调控策略,引 导学生浅入深出。 徐声喜老师在 养花 一文的教学中, 有一位同学问:“老师, 菊花是什么时候开花呀?” 这一看似“肤浅”的问题立刻引起了哄堂大笑。老师顺势引导:“你们谁能说出理由并证明 你的观点呢?” 生 1:我八月中秋去我外公家,他家种了许多菊花,有的已经开放,有的还是花骨朵, 所以菊花是秋天开放的。 生 2:我还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