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华罗庚》精粹练习2 粤教版必修1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286366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华罗庚》精粹练习2 粤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华罗庚》精粹练习2 粤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华罗庚》精粹练习2 粤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华罗庚》精粹练习2 粤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华罗庚》精粹练习2 粤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华罗庚》精粹练习2 粤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华罗庚》精粹练习2 粤教版必修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华罗庚随堂练习一、基础与能力训练 (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含两处错误的一项是 A署(sh)名 苏家驹(j) 扉(fi)页 戎马倥偬(cng) B怠(di)慢 吴筱(xio)元 蜚(fi)声 呱呱(g)坠地 C怜悯(mn) 停滞(zh)不前 金瓯(u) 聊以慰藉(ji) D追溯(s) 置若罔(wng)闻 商榷(qe) 汪洋咨(z)肆2下面语句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华罗庚对华林问题和哥德巴赫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的研究结果将他欧洲同事的工作包罗殆尽。 B在华罗庚的培养下,数学研究所不断涌现出出类拔粹的人才。 C每逢遇到待慢顾客的事情发生,父亲又气又急,说他念“天书”念呆了,要强行把书烧掉

2、。 D三十多年之后,他已是举世闻名的大数学家,在从孙子的神奇妙算谈起这本书的菲页他写过一首诗3下面句子中加点熟语使用错误的一项 A而在那海一样的人民当中,到处都有出类拔萃的劳动英雄,这些英雄本身就是人民当中开出的鲜艳花朵。 B一大批在农村插队的知青深感“梁园虽好,非久住之乡”,掀起了返城的浪潮。 C因违法施工被杨广信副市长责令立即停工的亨泰锦绣园项目对禁令置若罔闻,工地内依然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 D看了这封大胆而又坦率的来信,没有暴跳如雷,也没有置若罔闻,而是如获至宝。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那天欧盟的大使跟龙永图谈话以后,他一夜没睡着;第二天到经贸大学去作报告 , 血压也因此升得

3、很高。B 台湾有好几个全天播放华语电影的有线电视频道,而周星驰主演电影的回放频率极高,简直到了每时每刻至少有一个频道在播放周星驰电影的地步。C 社会上各种各样的考试,对于一些商家已经成为一种谋取巨大利益的教育“副业”,因此对其推波助澜,煽风点火,惟恐其不红不火。D 在众星簇拥下,被草帽状美丽光环围绕的土星和光芒四射的月亮彼此依偎,常常会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想。5阅读下面的图表,完成后面的题目。 某校图书馆学生阅览室共有10万册图书,在最近的一次图书状况调查中,调查人员发现: 图书状况 完好无损 损坏较轻 损坏较重 损坏严重 图书数目(册) 20000 25000 40000 15000 请根据图表

4、所反映的情况,写出两条结论: 6华罗庚在古稀之年时说:“树老易空,人老易松,科学之道,诫之以空,诫之以松。我愿一辈子从实以终。”根据课文所提供的材料,谈谈你对“空”、“松”、“实”的理解。 答: 7文章小标题有怎样的好处? 答: 8填空: ,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原来称诗或诗三百,悼念汉代被尊奉为 经典之一。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 。(归园田居其三) ,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4题。 1925年,华罗庚在金坛中学毕业后,进了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为的是能谋个会计之类的职业养家糊口。后来由于交不起学费,没有毕业就失学了。他回家乡一面帮

5、助父亲在“乾生泰”,这个只有一间小门面的杂货店里干活、记账,一面继续钻研数学。回忆当时他刻苦自学的情景,他的姐姐华莲青说:“ 是冬天,罗庚 在账台上看他的数学书。鼻涕流下时,他用左手在鼻子上一抹,往旁边一甩。没有甩掉, 这样伸着,右手 在不停地写” 那时,华罗庚站在柜台前,顾客来了就帮助父亲做生意,打算盘、记账,顾客一走就又埋头看书演算起数学题来。有时人了迷,竟忘了接待顾客,甚至把算题的结果当作顾客应付的货款,使顾客吓一跳。因为经常发生类似的莫名其妙的事情,时间久了,街坊邻居都传为笑谈,大家给他起了个绰号,叫“罗呆子”。每逢遇到怠慢顾客的事情发生,父亲又气又急,说他念“天书”念呆了,要强行把书

6、烧掉。争执发生时,华罗庚总是死死地抱着书不放。9.在下面语段的空白处添上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是冬天,罗庚 在账台上看他的数学书。鼻涕流下时,他用左手在鼻子上一抹,往旁边一甩。没有甩掉, 这样伸着,右手 在不停地写 A不管 依然 就 仍 B尽管 仍然 只好 还 C不管 仍然 只好 仍 D尽管 依然 就 还10. 指出选段中的一处细节描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 11.华罗庚失学的原因是什么?你能推想当时的社会状况吗? 答: 1949年新中国成立。消息传到美国,华罗庚毅然放弃了伊利诺大学终身教授的职务,于1950年2月带领全家登上一艘邮船从美国动身回国。在香港,他给留美的中国学生写了一封公开

7、信,动员大家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他在公开信中说:“朋友们!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也应当回去;就是为了个人出路,也应当早日回去,建立我们工作的基础。”就在这一年的3月16日,华罗庚到达北京,回到北京清华大学担任教授。 回国后,华罗庚除致力于数学研究外,还非常注意发现和培养有志于献身数学科学的青年人。他积极倡导在中学生中开展数学竞赛。 有一天,他收到一封信,信是厦门大学图书馆管理员陈景润写来的,陈景润在信中说,他精读了华罗庚的堆垒素数论,并就其中关于他利问题的几个地方,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意见。堆垒素数论出版后,国内外数学界赞赏备至,没有人提

8、出其中还有需要商榷的地方,他想不到一个无名青年竟然提出有的地方似乎值得改进。 华罗庚看了这封大胆而又坦率的来信,没有暴跳如雷,也没有置若罔闻,而是如获至宝。他兴奋地说:“这个年轻人真有想法!”随后。他向全国数学界推荐了陈景润,建议数学学会邀请陈景润来北京参加学术会议并宣读论文。不仅如此,还把陈景润从厦门调来北京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做自己的研究生,亲自指导他继续深入地钻研数论。12. 选段画横线的内容的顺序可不可以掉换?为什么? 答: 13. 画“ ”的句子中含有“没有也没有而是”句式,说说这一句式对内容表达所起的作用。 答: 14. 从华罗庚发现陈景润这件事,我们得到许多启示,其中不正确的一项

9、是 A青年人应该有严谨的治学态度。 B作为青年人应善于发现问题并敢于向权威提出挑战。 C作为权威,应该甘做人梯,为青年人的成长作出贡献。 D作为前辈应该正视自己学说中的瑕疵并关心培养后来者。 (三)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20题。俞曲园 陶文瑜 “花落春仍在”,这一句话对于俞樾意义非常,如果要说明俞樾或者我们必须从俞樾一生的千言万语中选出一句话来,自然就是“花落春仍在”。 道光三十年,在京城科举复试的试卷上,有一道名为“淡烟疏雨落满天”的诗题,这是一幕笼罩着丝丝愁怨,显露了淡淡寂寞的景致;众多的考生借着这样的景致,抒发了“落花流水春去也”的情感,而俞樾意气风发写下了这一句“花落春仍在”

10、。 这一句话说得很有气概,也十分精神。我听说的一则民间传说,说唐伯虎一副穷书生的样子,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将那儿趾高气扬的文人墨客损了一番,最后大家知道了这个人原来是唐伯虎,便在他离开之前说了一句“虎去山还在”,唐伯虎不假思索地回答:“山在虎还来。”“山在虎还来”和“花落春仍在”似乎是异曲同工。 我们不能说清楚,俞樾在写“花落春仍在”时的所思所想,我们只知道,俞樾在写下这句话的时候,绝对和曲园的故事无关,因为俞樾建造曲园,已经是写下了“花落春仍在”二十多年后的事情了。 这一届科举,礼部的主考官是曾国藩,当时清廷刚刚和太平天国打完仗,正在恢复损伤的元气,而清王朝自康、乾的兴盛顺流而下,已经开始走向

11、山雨欲来。在曾国藩眼里,“花落春仍在”成了弘扬主旋律的力作,因此他点了俞樾为部试的第一名。第二年有授予翰林院编修。之后,新登基的咸丰皇帝,对俞樾的才识比较欣赏,委派俞樾到河南出任提督学政。 这是一项为国家选拔人才的工作,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人才呢?俞樾动了一番脑子以后,将四书五经中的句子拆开了再拼成一道考题,别出心裁是为了能够考察到考生灵活掌握的应变能力,结果不少考生云里雾里不知所措和俞樾罢官还乡“永不叙用”。 “试题割裂经义”存的是“图谋不轨”的心思。这样向朝廷举报的,是御史曹登庸。这是一条死罪。为俞樾说情的还是曾国藩。 历史一向同情和袒护落难的才子书生,并对曹登庸之流给予义正辞严的脸色。但反过来想一想,四书五经是范文,更是当时朝代的纲领和宪法,俞樾犯的是“大逆不道”的罪过,曹登庸不举报,别人也会举报,纵然没有人举报或者朝廷网开一面,俞樾最公式的前程,无非是从才华横溢一腔抱负的书生,成长为空怀壮志碌碌无为的官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