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测试题含答案-5.1 法不可违

上传人:业*** 文档编号:145286108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测试题含答案-5.1 法不可违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测试题含答案-5.1 法不可违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测试题含答案-5.1 法不可违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测试题含答案-5.1 法不可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测试题含答案-5.1 法不可违(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5.1 法不可违一、单项选择题1网民新编中国人民过马路战歌:“雄赳赳,气昂昂,冲到马路中央;有中年,有儿郎,大爷老大娘;迎着红灯亮,不改变方向;凑够一撮,随波逐流向前闯”这种无视红灯的“中国式过马路”行为是( )一般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A B C D 2数名省部级干部一审宣判,这其中有被判无期徒刑,也有被判有期徒刑的材料表明(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官员违法要受到最严厉的制裁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我国的腐败现象越来越严重A B C D 3马某被人雇佣从事驾驶挖掘机的工作,因迟迟没有拿到工钱,于是向挖掘机的发动机机箱和柴油箱内倒了两袋红糖,导致该挖掘机受

2、损,被法院判决赔偿被害人损失6万元。这一案例说明( )任何违法行为都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生活在法治社会,应增强法治观念,自觉遵纪守法与老板协商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 ,是拿到工资的最后屏障合法权益受不法侵害时,正确的方法是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A B C D 4散播限制新车牌照谣言的某汽车销售员,被拘留十天;因质量问题遭顾客起诉的某装修公司,被责令赔偿损失。他们的行为分别属于( )A 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 B 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C 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D 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5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 凡是违反法律的行为都是犯罪行为B 违法行为若

3、不及时纠正,任其发展下去,就可能走上犯罪道路C 凡是犯罪行为都要受到刑罚处罚D 无论是一般违法行为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62017年11月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除了经营者对自己产品的虚假宣传,帮助他人进行刷单、炒信、删除差评、虚构交易等行为,也将受到严厉查处。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法律具有规范和保护作用 法律县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拥有立法权国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出台,可以杜绝网上虚假行为A B C D 7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 规定了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B 明确人们应当

4、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C 还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D 法律是比道德更重要的社会规则,没必要遵守道德8面对下面漫画,小王有下列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 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缺乏规则意识,思想道德素质不高,社会公德缺失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仍然任重道远要大力宣传社会公德,加强道德规范教育要依法加强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管理,对违法行为依法制裁A B C D 9初中生何某不顾学校规定在教学大楼过道内踢球,打碎了教学楼的落地玻璃。第二天,他又故意损坏街头磁卡电话。下列对何某的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何某前后两种行为均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何某在教学大楼过道内踢球违反了学校纪律,应受到批评何某故意

5、损坏磁卡电话属于违法行为,应受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罚一个人如果缺乏规则意识,法治观念不强,就难免会做出违法的事情A B C D 10安徽省刘某因虐待女童被判有期徒刑两年。对案件理解正确的是( )刘某的行为属于犯罪,要受到刑罚处罚 有期徒刑属于主刑任何违法行为都要受到刑罚处罚 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权受法律保护A B C D 二、非选择题11某初级中学学生丁某,读初一时经常旷课,逃学,在家玩电脑,屡教不改。上初二后,他更沉迷于网吧,花完零用钱就偷家里的钱,再发展到偷别人的手机和学校的电脑零件去卖,结果被行政拘留。初三上学期他在网上结交了一些网友,一起在社会上滋事生非。一天,为了网友的“哥们义气”他参与打群

6、架,在斗殴中将对手刺成重伤,最后受到了刑罚处罚。(1)丁某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哪些行为属于犯罪?(2)请你说一说,青少年应该如何应对犯罪?参考答案1-10ABDDA DDDBA11(1)偷别人的手机和学校的电脑零件去卖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参与打架,在斗殴中用利器把对手刺成重伤属于犯罪。(2)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我们未成年人,由于体力不具优势,心智尚未成熟,如果鲁莽行事,自己极易受到伤害,也不利于制止犯罪。因此在违法犯罪面前,我们不仅要勇于斗争,而且要善于斗争,才能最有效地打击犯罪。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