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与发展思维的研究》阶段小结报告

上传人:w****7 文档编号:145285385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5.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与发展思维的研究》阶段小结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与发展思维的研究》阶段小结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与发展思维的研究》阶段小结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与发展思维的研究》阶段小结报告(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与发展思维的研究 阶段小结报告 数学课题组唐玉明石小红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 深入推进新课 程改革,不断增强教育科研的功能性 和实效性 , 我校于 2006年 10 月着手准 备了“动手操作,发展数学思维,提 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研究性课题,开 展了课题实验的前期研究活动。 年月宿松县教育科学研究所 正式批准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动 手操作能力与发展思维的研究县级 基础教育新课程教学研究课题。开题 以来,在县教育局领导的关注、学校 领导的带领下,在课题组成员的认真 研讨、广大师生的协作配合下,课题 研究工作开展得稳定扎实,成效初见

2、。 现将一年来的实验活动总结如下: 一、研究策略 课题研究的目的是在新课程改革 的背景下,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方法, 更新教育观念,建立平等、合作、自 主的新型师生关系,造就一支能力强、 素质高的科研型教师队伍。本课题的 深入研究是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发展 学生的数学思维。我们认为,重视学 生的动手操作,是培养学生探索创新 精神、实践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是 解决数学学科的抽象性和学生以具体 形象思维为主的认识水平的矛盾,提 高数学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为确保 实践活动达到预期目的,我们采取了 以下策略。 1、组建一支具有较高研究水平的 研究团队。 本课题组成员由校长、数学理事 分会成员和一些骨干教师组

3、成。他们 都具有较丰富的教科研经验、教学实 践经验和一定的专业理论水平,具有 较强的改革愿望和发展意识,具有良 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2、确定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 究计划。 我们选定一至六年级学生为研究 对象,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根据小学 生思维特点,我们选定以“小学数学 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与发展思 维”为研究内容。小学生的思维特点 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让他们获取的绝 大多数的数学知识是在形象感受、感 2 知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表象从而形成概 念的。让学生动手操作是提高数学学 习的有效策略之一,这样既符合儿童 的生理、心理特征,能够把他们的注 意力集中到有意识的教学活动中来, 又能使他们在大量感性

4、材料的基础 上,对材料进行整理,找出有规律的 现象,逐步抽象、概括,获得数学概 念和知识,使抽象问题具体化。 3、建立规范化的管理制度。 对课题组而言,制度就是成员日 常活动的规则,它的基本特征是“确 定性”:定人、定时间、定活动主题、 定活动方式、定活动程序步骤、定评 价标准等。这些制度包括: (1)建立课题期初工作会议制 度。每学期期初召开课题工作会议, 交流上阶段课题研究经验和本学期课 题工作安排。 (2)建立课题组成员分工与合作 制度,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规范化、 制度化的管理,构建协作互动的立体 平台,完善协作互动的研讨制度, 建立 民主和谐的伙伴关系,确立“真实、 扎实、丰实、落实”

5、的研究态度,提 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性。 (3)建立课题研究资料的管理制 度。注意对研究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成 功与失败的),按要求建立课题档案。 课题材料多样化 , 有学生学具、教师教 案、精彩片段、教学后记和反思以及 教学经验交流论文等。一套完整的研 究资料 , 不仅可以反映出整个课题的 研究过程,同时还可以为今后的课题 研究提供操作方式 , 为今后的工作提 供经验和借鉴。 (4)建立以校本教研为依托的制 度。课题研究以校本教研制度为依托, 实现课题研究与校本教研的有机结 合。 4、开展扎实的课题实践工作。 (1)组织教科研理论的学习、培 训。 为使参与研究的老师明确实验的 目标和任务,由课题

6、组成员举办专题 讲座, 进行专业引领;组织研究教师学 习教育学、心理学和现代教育科学理 论, 学习报纸杂志上的有关文章; 利用 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培训;组织外出观 摩培训。这些为课题的实践奠定了较 为扎实的理论基础。 (2)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课题研究的落脚点是课堂教学实 践。我们每月组织1-2 次常规性教研 活动, 通过课堂教学研讨、教学设计、 反思、教学案例、教学经验的交流, 发现问题 , 调整计划,提高课题研究工 作的实效。每次活动做到有主题, 有记 录,有互动,有提升,有报道。 3 (3)召开课题组现场研讨会,及 时交流各自的进展情况。 在实验中我们采用了“边实验, 边研究,边总结”的研

7、究策略,先后 举行了次镇级研讨活动,为实验教 师提供互动展示交流的平台,发挥了 课题实验活动在全镇内的示范辐射作 用,并在活动中促进课题的理论提升。 其中有石慧芳老师的蘑菇乐园、 杨良仁老师的列方程解应用题、 徐玉莲老师的百分数应用题。还 组织了常规性的研讨课多节,进 行多次的不定期的研讨交流活动,努 力将课题的思想、课程的理念融入课 堂。 二、研究成效 根据小学生的以形象思维为主的 特点,如何把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 规律、数量关系和方法演变为看得见、 摸得着、理解得了的数学事实,动手 操作是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学生学习 兴趣和学习效果的有力手段。这样做, 不但符合儿童的生理、心理特征,集 中学

8、习的注意力,而且能转变学生从 抽象到概括、从感性到理性的数学思 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 能力。在具体研究试验中,我们在探 索中实践,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 思考,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教师的教育观念转变了,教师 自身素质有所提高。 通过各种形式的课题研究学习, 我们真正确立了与新课程相对应的体 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对教师 而言,“动手操作、发展思维”意味 着上课不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大家 一起互动理解,促进学习;上课不再 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成长 和自我实现的过程。提高教师素质, 真正做到教师角色的转变:即教师由 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

9、转向现代的学生 发展的促进者。 如朱菊凤老师在教学“立体图形 的认识”时,让学生在小组内把课前 准备的实物通过看一看、分一分、玩 一玩、搭一搭等一系列活动,用自己 喜欢的方式去看、去分、去玩,找到 这些立体图行的特征,大家很主动, 接受得非常快,而且牢固,最后还搭 出了很多自己喜欢的图形。这种形式 与内容的转变 , 调动了学生动手、动 眼、动脑、动耳、动口,提高了教学 效果,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了 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2、有效参与的师生关系已逐渐建 立。 通过一个阶段的准备、学习和交 流,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都达成了一 4 个共识,要创设良好的操作环境,让 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活

10、动中 来。课堂上,老师们都在努力改善着 师生关系,摒弃以往为了完成任务而 做的各种各样的虚假的教学形式。学 生的主动性被重视起来,主体性得到 了发挥,因此他们开始喜欢课堂。课 堂教学中的师生对话和沟通多了,活 跃了,课堂上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如何张红老师在教学梯形的面积 公式时 , 教师首先出示两道复习题: 1、 你学过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 式?2、想一想:你是用什么方法推导 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 ?在学生思考 问题的基础上,教师说:“今天,同 学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动手用割、 补、拼的方法来指导梯形的面积公式, 你们会吗?”学生通过积极动手操作, 大胆实践,探索出多样方法来推导梯 形的

11、面积公式。 3、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了,提高 了操作的有效性。 现代教师所面临的挑战,要求教 师随时对自己的工作及专业能力的发 展进行评估,并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 学进行研究、反思,还要善于学习, 用全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 学,对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进行重组, 才能不断地变革。参与研究的教师都 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于是通过不 断地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 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不断提高 教育教学技能;于是我们的课堂上, 教师与学生、学生之间的操作更积极 也更有效了。 如曹鲜花老师在教学退位减法 “45-9”时,设计的教学过程是先让 学生动手摆小棒 , 以借助小棒明确算 理:个位不够减,

12、向十位退一作十。 即 15-9=6,30+6=36。正当大部分学生 已掌握这种算法时,一个学生突然提 出:“老师,能不能这样做?5 根减 9 根不够减,我可以先从一捆中减去9 根,将剩下的 1 根和刚才多余的 35 根 合在一起也是 36 根。”他的做法实际 上是:10-9=1,35+1=36。教师抓住机 会表扬了他,提出算法的多样化。然 后,再出了一道“ 34-8”的题目 , 让他 当老师演示。同学们一下更活跃了, 摆得更有劲。通过有目的地操作、观 察、比较、分析、讨论,从直观到抽 象, 从感知到内化,有效地实现知识训 练智力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思 和创新思维能力。 4、逐步实现多样化的

13、学习方式,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新课标指出,要倡导学生主 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 方式,注重学生的学习经验与学习兴 趣,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分依赖教 5 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 机械训练的现状。实践中,教师们都 积极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即逐渐地转 变以前在课堂中存在的单一、他主与 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和发展多样化 的学习方式,特别是开始有意识地提 倡自主、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让 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 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不断发展,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如石小红老师在教学6 的乘法口 诀时,让学生用课前准备好的三角形 摆成自己喜欢的图形,同学

14、们积极地 摆出了一朵小红花、一条小金鱼等,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一六得六;然后同 桌一块合作摆,小组合作摆。让他们 自主探索,得到六的所有口诀。一节 课下来,同学们不但对乘法的意义更 理解了,而且连 6 的乘法口诀都会背 了。 5、沟通了教学与生活、社会的联 系,拓展了教学视野,完善了教育内 涵。 师生的教与学不再仅仅局限于课 程本身及教材内容,教师们有意识地 开始带领学生共同开发利用课程资 源,丰富内容情境,让学生的认知发 展和社会性发展在动手操作中得到同 步实现。 如徐玉莲老师在教学百分数应 用题时 , 教师在学完百分数应用题的 解法后 , 设计了一个投球活动 , 让一同 学们现场投球 , 得

15、出命中率 , 学生对百 分数应用题的意义理解得透彻、清晰, 而且乐于接受。 6、通过研究,老师们写了不少的 现状分析、教学案例、教学设计和教 学论文,将实践活动和教学经验融合, 从现代教育管理的高度和教育理论的 深度,对课题研究进行总结和反思。 一部分已结成课题简报,一部分在各 级刊物上相继发表,均有一定的教育 教学价值。 三、研究反思 在具体的研究中,为使课题实践 达到动手操作与发展思维的有机结合, 实践活动与教育理论的有机结合,课 堂研究与课外辅导的有机结合,我们 虽然通过分步实施、点面结合、整体 推进的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 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1、学生动手操作差异较大。大部 分学生

16、学习热情高,勤于动手,勤于 钻研,积极思考;也有少数学生不愿 动手, 不愿动脑。男生的独立性、自主 性以及操作能力都比女生强,可合作 能力、协调性比女生差。 2、学生的操作与思维的切入点衔 接不够恰当,如何把直观操作形成的 6 表象有效过渡到抽象的数学概念、法 则、公式, 达到由直观感知到理性认识 的飞跃还有待解决。如在教学有余数 的除法时 , 教师让学生用课前准备好 的圆片摆出一些除法算式(既有有余 数的,也有整除的),学生都能积极动 手操作,并得到算式。之后,让大家 找出有余数的除法里的数量关系,但 能找出的学生却不是很多。 3、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待进一步 提高。培养学生运用准确的数学语言 表述思考过程和结果,既可以使知识 得到内化 , 又能促进思维发展。动手操 作为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表 达能力提供丰富的题材。如教学乘法 应用题时 , 学生在理解乘法的意义的 基础上,能表述出题目的意思,也能 灵活地进行计算 , 但却不能严密地把 它编成应用题。 4、课堂教学中,教师放手让学生 自主探索,探索到什么程度,如何做 到恰到好处,师生合作关系如何表现 得和谐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