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和综合应用能力》复习资料笔记 .

上传人:Si****n 文档编号:145284556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2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和综合应用能力》复习资料笔记 .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浙江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和综合应用能力》复习资料笔记 .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亲,该文档总共6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和综合应用能力》复习资料笔记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和综合应用能力》复习资料笔记 .(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综合基础知识和综合应用能力考试复习笔记基础知识梳理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世界的物质性1、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 思维知识 的概括和总结。2、唯物主义的根本立场:物质第一,意识第二3、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运动方式4、实践的三种特征:客观实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5、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生产实践、科学实验、社会变革二、联系的观点1、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联系的观点2、必然性和规律是一致的3、规律的特点:客观性、稳定性、普遍性、重复性4、世界永恒发展的基本条件: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对立统一(实质和核心)三、认识1、认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实践关系、审美关系、价值关系、认识关系2、

2、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的观点(注意区别: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是联系的观点)3、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源泉;是认识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的标准;是认识的最终目的4、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感性认识:感觉、知觉、表象(直接性、具体性、丰富性)理性认识:概念、判断、推理(抽象性、概括性、全面性)四、人类社会本质结构1、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2、劳动是人类全部社会关系的物质根源,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注意区别前面2个基本观点)3、对社会起作用的三个要素:地理环境、人口条件、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4、社会经济结构生产力:人们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一定技能的劳动者、劳动资

3、料和劳动对象)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社会形式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产品的分配和消费关系)5、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与社会发展不同步性与经济发展不平衡性有历史继承性各种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相互作用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五、社会发展规律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根本动力,它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并最终决定上层建筑,它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中共历史和党建理论 中共历史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十年内战时期1921年7月中共在上海建立中共二大: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中共三大:决定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入国民党,国民党一次代表大会召开

4、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1927年4月12日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7月汪精卫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1927年8月1日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广东起义 开始深入农村建革命根据地 长征:1934年10月10日1936年10月8万人从瑞金、鄂都出发,开始长征;2年后红一、二、四在甘肃会宁会师 遵义会议:1935年1月 选择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十年内战结束。抗日时期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陕北主力红军改变为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8个省13个地区的游击队改变为 新编第四军平型关大捷:第一次对日作战的胜利 1937年 115师1941-1943年:艰难时期,提出十大

5、政策,其中“整风”和“大生产运动”是核心中国七大:(1945年):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解放战争时期中共提出“和平、团结、民主”的口号重庆谈判:1945年8月29日-10月10日,签订“双十协定”和“停战协议” 全面进攻:1946年-1947年,重点是陕北和山东两个区域 陕北:蘑菇战术 七战七捷 山东:陈毅 粟裕 孟良崮战役 整编74师1947年刘邓大军强渡黄河1948年,三大战役:平津、辽沈、淮海战役:历时142天,歼灭154万人 西柏坡会议(1949年):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胜利后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党在政治、外交、经济等方面的政策;防

6、止骄傲自满,继续艰苦奋斗作风1949年10月1日,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过度时期(49-56年)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完成过渡时期总路线:逐步实现工业化,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探索时期 论十大关系:1956年,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若干方针,明确适合自己国情1956年中共八大: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成果1957年“整风运动”: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的左倾思想19

7、61年,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调整、充实、提高”八字方针1965年经济调整完成文化大革命时期1977年中国十一大:宣告文化大革命结束,但是没有纠正其错误1978年光明日报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全国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为重新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政治路线奠定理论基础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批判“两个凡是”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评价毛的历史地位、否定文化大革命标志指导思想拨乱反正完成1982年十二大:邓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987年十三大:中

8、心议题“加快和深化改革” 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定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没有提基本纲领) 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方针 经济发展三步走1992年十四大:确立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并非党的指导思想) 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7年十五大:第一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概念 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全党指导思想 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1999年的三大整治斗争:北约集团轰炸南斯拉夫大使馆、李登辉、功2002年十六大: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建设小康社会通过新党章,并对党的性质和指导思想进行了新的概括。党建理论 一、性质、指导思想和根本宗旨党的性质:中国工人阶级

9、的先锋队 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十六大新党章更新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代表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广大人民利益(十六大新党章更新的)指导思想:添加了三个代表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二、纲领和路线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都是事先共产主义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世纪新阶段任务: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三、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加强思想建设:运用马毛及三个代表思想武装全党 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坚持党的队伍的先进性 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物质基础 四、纪律和党的团结统一纪律包括:党内生活和党的活动基本原则

10、党的各种重要法规 地方各级党组织制定的具体条例制度和规定 国家颁布的宪法、法律和法令 团结统一:马列的理论原则是团结的思想基础 马列的纲领和路线是团结的政治基础 马列的组织原则是党的组织基础 五、党员和干部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党的干部标准:德才兼备干部队伍基本方针: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毛泽东思想概论 含义、形成和发展 科学内涵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1982年十二大通过的党章1997年十五大江泽民的报告三个会议结合起来对毛泽东的思想做出了完整和准确的概括。毛泽东思想科学含义: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 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 是集体智

11、慧的结晶产生的历史条件时代背景:20世纪前中期世界和中国政局的变动,战争与革命的特点中国社会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和产物物质基础:社会生产力的增长阶级基础:工人运动思想理论:新文化运动(1915年),马列主义的传播实践基础:中共领导的人民革命形成和发展四个阶段:开始萌芽、初步发展、走向成熟、继续发展开始萌芽:中共建党和国民革命时期制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领导权问题和农民同盟军问题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和前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初步形成: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 初步阐述“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的活的灵魂(标志初步形成) 红色政权理论、工农武装割据、人民军队建设、党的建设走

12、向成熟: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 完整论述新民主主义理论(标志成熟) 思想理论建设七大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继续发展:解放战争时期、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 总结十大军事原则 战略策略思想 系统阐述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过渡时期总路线等科学体系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新民主主义理论:人民大众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和官僚包含几点: 区分买办资产阶级(革命对象)和民族资产阶级(动力,具有两面性)确立工农联盟思想(解决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领导权的中心问题)武装斗争是革命的主要形式,土地革命是主要内容,农村革命根据地是战略基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是唯一正确出路两个基本武

13、器:“统一战略”和“武装斗争”三个法宝:“统一战略”和“武装斗争”和“党自身建设”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包含几点: 创立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 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的思想 创立社会主义矛盾学说(生产力VS生产关系;经济基础VS上层建筑) 严格区分正确处理两类矛盾(敌我、人民内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政治生活主题 四个现代化,工业化道路思想,两条腿走路的经济方针 社会主义分 不发达 和比较发达 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革命军队建设理论: 军队根本宗旨: 党指挥枪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三大民主:政治、经济、军事 军队政治工作基本原则: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 军队政治工作方针军事战略理论: 人民战争思想 游击战略提到战略高度 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思想(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游击战、运动战的主要作战形式,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有生力量) 十大军事原则 加强国防。政策和策略理论统一战线和领导同盟者: 坚持求同存异,既统一又独立 对资产阶级又联合有斗争 同顽固派斗争:有理、有利、有节 领导同盟者的2个条件:领导大家取得胜利;给予物质利益至少不损害其利益+政治教育对敌斗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