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后习题(上册).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145282259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97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后习题(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后习题(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后习题(上册).(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后习题(上册) “ ” 为新增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下列现象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并简要说明判断的理由。(1)铁生锈。 (2)石蜡熔化。 (3)纸张燃烧。 (4)瓷碗破碎。 (5)铜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铜绿。(6)潮湿的衣服被晒干了。 (7)下雪后天气晴暖,雪融化。 (8)在寒冷的冬天向窗玻璃上哈气,会出现一层水雾。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如何判断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变化?举例说明。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哪些是指物理性质,哪些是指化学性质?为什么?(1)酒精能燃烧。 (2)酒精能挥发。 (3)水变成水蒸气。 (4)以粮食为原料能酿酒。 (5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6)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7)铜的密度是8.9g/cm3,熔点是1083。(8)石灰石(或大理石)遇到盐酸后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4.观察你身边的物质,如水、食盐、蔗糖、铜导线等,描述一下它们的性质和用途(可以查阅有关的资料)。5.生活经验告诉我们,食物都有一定的保质期,决不能食用变质的食物。哪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来判断食物已经变质了?举例说明。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1.根据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举例说明下列问题:哪些属于物理变化?哪些属于化学变化?哪些是关于物理性质的描述?哪些是关于化学性质的描述?2.结合自己的体会,你认为化学中的探

3、究需要哪些步骤(或环节)?根据做过的探究填表。问题猜想(假设)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实验证据结论与解释讨论3.整理本课题的探究记录,参考教科书中提供的格式(或自己设计报告的格式)写出探究报告。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1.写出下图所示化学仪器的名称。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3.参考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利用家中的杯子、瓶子、碗、筷、匙、饮料吸管,以及食盐、冰糖和水等,进行固体药品取用、液体倾倒和排水集气等操作练习。单元小结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使人类生活变得更加美好。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物理变化:_叫做物理变化。化学变化:_叫

4、做化学变化,又叫做化学反应。3.物质性质与化学性质。物理性质:_ 化学性质:_4.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5.严谨的科学态度、合理的实验步骤和规范的操作方法是获得可靠实验结论的基本保证。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1.空气的成分以_和_为主,其中按体积计,_约占空气体积的78%,_约占空气体积的21%。2.下列物质:氧气;人体呼出的气体;液氮;空气中0.03%的稀有气体;二氧化碳;洁净的空气。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请选出一种混合物并说明其中的成分_。3.选择题(1)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2)下列物

5、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洁净的空气B.汽水C.液态氧D.水泥砂浆(3)臭氧(O3)主要分布在距地面1050km的高空,它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臭氧属于()。A.纯净物B.混合物C.氧气D.稀有气体4.列举4种存在于空气中的纯净物及其主要用途。5.你一定去过车水马龙的城市街道和森林茂密的公园或野外,你在这两处呼吸时的感受是否一样?主要原因是什么?6.你如何认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课题2氧气1.验证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的简单方法是_。2.分别写出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硫:_ 红磷:_铁丝:_3.选择题(1)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A.在通常状况下,氧

6、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氧气在低温、高压时能变为液体或固体C.氧气极易溶于水 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2)有一位同学暑假去西藏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医生让他吸氧后症状缓解。吸氧可以帮助人克服高原反应的原因是()。A.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无毒气体 B.氧气可以燃烧 C.吸氧为人体呼吸提供了适量的氧气D.氧气可以支持燃烧(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B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C红磷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D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4)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颜色、状态 B.密度、硬度 C.氧化性、可燃性D.熔点、沸点(5)已

7、知下列四个反应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氧化汞加热汞+氧气 B.石灰石+盐酸氯化钙+二氧化碳+水C.酒精+氧气点燃水+二氧化碳 D.木炭+氧气点燃二氧化碳4.你家用什么燃料烧水做饭?燃烧过程中你能观察到什么现象?燃料燃烧是不是化学变化?为什么?课题3 制取氧气1.填写下表,比较三个反应的异同。反应文字表达式反应物生成物高锰酸钾制氧气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木炭在氧气中燃烧2.选择题(1)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硫+氧气点燃二氧化硫 B.石蜡+氧气点燃二氧化碳+水 C.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D.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8、在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 B.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C.细铁丝在氧气里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用排水法可以收集不易溶于水的气体(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的一组仪器是()。A.烧杯、玻璃棒 B.大试管、集气瓶 C.酒精灯、铁架台 D.导管、单孔塞(4)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 B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C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 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3在做“物质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的实验时,常常要在集气瓶里预先加少量水,试推测对不同物质来说,这样做的目的各是

9、什么,是不是可以用少量细沙来代替水?4利用下列所示仪器、药品(及其他必要物品)进行实验并探究。(1)“把二氧化锰加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与“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入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试管中”的实验现象是否相同?哪种方法可以得到平稳的氧气流?(2)设计制取氧气和试验其性质的实验方案(下表可供参考,你也可以利用一些其他代用品自行设计其他方案),征得教师同意后实施你的方案,实验后进行小结。目标1.寻找新的催化剂2.制取氧气3.试验氧气性质仪器、药品方案(可画简图)步骤结论单元小结一、氧气物理性质化学性质123实验室制法反应原理实验装置收集方法注意事项用途二、物质的分类混合物(举例):_ 纯净物(

10、举例):_三、化学反应1.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合反应(可表示为A+BAB),举例:_分解反应(可表示为ABA+B),举例:_2.氧化反应,举例:_四、谈谈你学完本单元的收获。可从“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化的重要性”或“化学学习方法”等主题中任选其一进行小结,也可以自选主谈收获。第三单元课题11.填空题(1)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有_,气体容易压缩是因为它们分子间的_,液体、固体不易压缩是因为它们分子间的_。(2)在化学反应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没有改变的粒子是_。(3)在下列括号内填入适当的变化类型。冰(物理变化)水木炭二氧化碳过氧化氢水和氧气一种分子另一种分子(4)氢气与氯气的反应如图所示。

11、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是_分子,没有发生改变的是_原子和_原子(填物质名称)。2.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问题。(1)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2)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3)香水、汽油要密闭保存。(4)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5)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6)混合物与纯净物有什么不同?3.选择题(1)下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 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D.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2)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空气是由空气

12、分子组成的B.空气里氮气、氧气等分子均匀地混合在一起C.空气中的氮气、氧气经混合,它们的化学性质都已改变D.经过液化、蒸发从空气中得到氮气和氧气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4试列举一些生活中或自然界中的事例,说明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课题2原子的构成1.填写表中的空格原子种类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氧88硫1616镁12122.选择题(1)原子核()。A.由电子和质子构成B.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由电子和中子构成D.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2)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A.中子数B.电子数 C.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和 D.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差(3)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是()。A.12gB.12C.1.6610-27kgD.1/12g3.以氧原子为例回答问题:构成原子的粒子有哪几种?它们是怎样构成原子的?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4.从附录中查出氮、硫、氯、钙的相对原子质量(保留小数点后一位)。5.从附录中查出钠、镁、铝的相对原子质量。根据所查数据,比较相同质量的钠、镁、铝三种金属,哪一种所含的原子最多?哪一种所含的原子最少?为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