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编号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docx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5280560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90.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925编号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1925编号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1925编号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925编号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25编号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度读书笔记 对中国哲学,我一向抱着“可远观不可亵玩焉”的态度。因为其浩瀚的思想,让人 产生敬畏之心。当我捧起这本中国哲学简史时,这种感觉顿时释然。这本书是是冯 友兰先生任教宾夕法尼亚大学期间所著,意在向美国介绍中国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所 以其风格便是通俗易懂,并没有使用令人望而生畏的专业术语,而是以深入浅出的语言 进行讲述,让人一读之后,欲罢不能,作为中国哲学的入门书籍是再好不过的了。很多 哲学书籍若不是太专业,就是通俗到了乏味。它堪称是第一本对中国哲学,从古代的孔 子直到今日,进行全面介绍的英文书籍。 在我看来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是潜移默化的, 不能明确的说是什么地位,

2、但举 足轻重。在看地位前要先明确在中国什么被称之为哲学,在西方人的眼中,中国人的生 活渗透了儒学思想,儒家俨然成为了一种宗教儒教。中国之所以在过去被称为礼 仪之邦,要诚心地感谢这种精神教导。中国无论哪一派哲学,都直接或间接地关切政 治和伦理道德。因此,它主要关心的是社会,而不是宇宙;关心的是人际关系的日常功 能,而不关心地狱或天堂;关心人的今生,而不是来世。它有一心教导人向善去恶,何 为君子之道。事实上,儒家思想并不比柏拉图或亚里士多德思想更像宗教。 “四书” 在中国人心目中诚然具有圣经在西方人心目中的那种地位,但“四书”中没有上帝 创世,有没有天堂地狱。哲学是对人生系统的反思,人只要没死,他

3、就还在人生之中, 就要进行对人生进行思考,这种思考我们称之为反思,因为它把人生作为思考的对象。 有关人生的学说,有关宇宙的学说以及有关知识的学说,都是由这样的思考中产生的。 中国哲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进步的,如儒家学派就经历了 很多的发展,也发生了很多演变。中国哲学以其独特的魅力对不断舶来的外来文化兼容 并蓄直到今天。回顾历史,我们发现其实中国文化在面对外来文化时一直都具有这样的 韧性与海一般广阔的精神。我相信,即使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时代,一个西方文化占主 流文化的时代,中国哲学依旧能绽放它的光彩。 冯友兰说,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

4、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其实哲学并不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学问,实际上它 就深深的蕴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并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密不可分。只不过 我们缺少的是它们“浮出水面” , “上升”到哲学高度的理论思维而而已。 “人不需要宗 教化,但是人必须哲学化,当人哲学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 ”希望 人们都能在中国哲学中寻求到心灵的慰藉。 众所周知中国封建社会主流哲学思想主要有儒、法、道三家。儒家重人伦,法家重 赏罚分明,道家重无为。每个朝代之初,百废待兴,统治者大多励精图治,道家“清虚 自守” 、 “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就其用来作为恢复国力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法律指导思 想

5、。而到了统治中期,社会需要稳定秩序,统治者大多采用儒家伦理来教化百姓,使子 女孝顺父母,臣民忠于君主。盛极必衰,由于缺乏监督和制约,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 腐败,每个王朝的鼎盛便预示着她开始一步步的走向衰败。王朝末期,官吏贪污腐化, 鱼肉百姓。此时民怨沸腾,统治者不得不采用法家的重刑法的那套办法来维护风雨飘摇 的统治。纵观中国哲学,无论儒家道家还是法家,都把关注点放在具象的人伦关系上, 所以被认为是典型的实用主义哲学。中国人不会像西方人那样去探究,而这些,都被冯 友兰老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中阐述的十分透彻。 冯友兰先生对哲学“入世”与“出世”的剖析让人心境豁然开朗。冯友兰认为,中 国哲学的精

6、神之一,便是哲学背负着平衡入世与出世,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入世出世之 对立,正如现实与理想主义的对立,而哲学的使命正是要在这两极对立中寻求它们的综 合或许我们该在世俗中陶冶我们的性情。中国的哲学,以其所称的“直觉的概念”出发, 所以很多都是既入世又出世的道德。 佛家说,生是人生苦痛的根源。柏拉图说,肉体是灵魂的监狱。归结起来就是说, 欲得到最高的成就,必须脱离脱离社会,甚至脱离“生” 。这种哲学,即所谓的“出世 的哲学” 。另有一种哲学,注重社会中的人伦世务。这种哲学只讲道德价值,不会讲或 不愿讲超道德价值,即所谓的“入世的哲学” 。 有人认为,儒家是入世哲学的代表,并举例证明。孔子有个学生问死的意义,孔子 回答说:“未知生,焉知死?”孟子说:“圣人,人伦之至也。 ”照字面讲这句话是说, 圣人是社会中的道德完全的人。表面上看,中国哲学是入世的。因为中国哲学所注重的 是社会,不是宇宙;是人伦日用,不是地狱天堂;是人的今生,不是人的来世。但冯友 兰先生指出,从更广更深的角度而言,这种看法有失公允。 中国哲学简史使我对中国哲学有了一个清晰的轮廓,让我了解了中国哲学的博 大精深,在我为古代中国哲学家智慧的思考而惊叹不已时,孔子孟子的仁和义、墨子的 兼爱、杨朱的隐忍、道家的“道无名论” ,这一切都是那么的深邃高深,它们点燃了我 对哲学的好奇对人生的思考,对生活的反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