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7编号东坡的人生悲苦哲学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5280477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74.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637编号东坡的人生悲苦哲学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1637编号东坡的人生悲苦哲学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1637编号东坡的人生悲苦哲学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637编号东坡的人生悲苦哲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637编号东坡的人生悲苦哲学(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东坡的人生悲苦哲学 苏东坡先生是中国文学历史上出色的文学家, 他诗词歌赋都有涉猎, 除此之外, 他也是一位哲学家。东坡的哲学囊括人生的各个方面,他的人生哲学有与佛学相类 似的地方,但又不是完全取自佛学。研究东坡人生哲学研究的人很多,不同人也有 自己不同的看法。我的看法是东坡的人生哲学重点是他对人生悲苦的化解,这里的 人生悲苦我理解为这样几点,首先是分离;其次是人生的苦难。关于东坡如何化解 人生的悲苦,本文以他的词为例具体分析。 首先是关于关于分离的化解。分离有生离和死别之差别。 在别人看来分离是一件悲苦的事情,在东坡看来亦是如此。但是东坡对于分离 的见解是与常人不同的,在他看来分离这一件人生

2、悲苦之事虽然很让人伤心。但是 确实也有它的意义的,在东坡看来如果没有分离,也就没有再次重逢的喜悦。所以 东坡认为分离是古往今来的定理,有相聚必有分离。这在他的词水调歌头丙辰 中秋中有鲜明的体现,在这首词中东坡这样写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 他对分离没有过分的刻意着意于悲苦伤心, 而是寄予了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即使现在分离,但是只要能共同看到明月,平平安 安的活着这也就足够了。这种境界酷似高适的别董大中的诗句, “莫愁前路无知 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两句的感情是有些许类似的。他们对分离这样一件悲苦的 事情,没有过度的沉溺于悲伤,而是对未来寄

3、予了美好的期望。东坡对于分离的化 解是着眼于未来的美好。 关于生死相隔天人永别的悲苦是要比生人分离更痛苦千万倍的。东坡曾在词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写到“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 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这是东坡在怀念自己的 妻子王弗,东坡与妻子天人永隔此生再不能相见,这是一种何其悲凉的感情。这种 悲凉纳兰性德也有,他曾经也写过这样的词。可是我们要看到东坡的词有许多,这 样的极其悲凉的作品数量是不多的, 而纳兰性德的词几乎都带有一种悲悲切切之感。 或者这样说更明晰,纳兰性德悲伤东坡也悲伤,可是纳兰性德的悲伤占他感情世界 的百分之八九十,而东坡的

4、感情世界就丰富的多,东坡也有天人永隔的悲痛可是他 不把自己深深地埋在这样的悲痛之中, 所以可以说东坡既悲痛, 又超越了这种悲痛。 可以说东坡的人生之中的悲痛并不少可是他懂得适度懂得分寸。东坡对生死相离的 化解是超脱,脱身。 其次是对于人生苦难的化解,这里的人生苦难有官场的失意,生活的穷困,还有 生活的挫折。这是东坡哲学的重要内容,需要具体分析: 众所周知乌台诗案之后东坡的官宦生涯已经是再创辉煌无望了。 这样的官场失意 的文人古往今来不知有过多少,有的是郁郁寡欢抑郁而终,有的是从此啸傲山林寄 情山水。而东坡选择的都不是这两种而是一种放下的态度,放下自己的功名利禄之 心,真正的做一个种种田喝喝酒赏

5、赏花的闲人。这看似像是啸傲山林,其实在我看 来啸傲山林只是一种转移注意力的方式,而东坡是主动放弃。这在他的词定风波 中有体现, 定风波中这样写道“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这 不仅仅是一种寄情山水啸傲山林可以比肩的境界,要知道此时东坡的全家生计没有 着落,所以他不得不去买农田以维持生计,在这样的情况下,东坡有这样安然的态 度是非常难的。 定风波体现的不仅是一种安之若素的人生态度,还有一种放下功 利官场的主动放下的人生哲学, 这里的 “轻” 字就体现的不仅仅是 “竹杖芒鞋” 的轻, 还有无官一身轻的轻。 关于生活的穷困的化解这一方面重点体现于东坡的传记之中也体现于他的各种 事迹之

6、中。如他在被贬谪时期没有肉可吃曾经吃过老鼠蝙蝠这些东西。还有在他遭 贬谪时期,喜食羊肉而不得所以就去附近村庄买剔除羊肉之后的羊骨头,来一点一 点的收集残余的羊肉。此外在他遭贬谪时期由于食物缺乏借练气功来抵挡饥饿。这 些事情都是发生在东坡被贬期间,即使生活如此的艰苦,生活如此的穷困,他也并 没有放弃生活,而是始终乐观的去生活,主动地去适应,积极的去接受。这也许就 是为什么同遭贬谪东坡活下来了,而他的学生秦观却去世了。这与东坡积极的生活 态度,乐观的人生理念是分不开。 东坡对于人生的苦难有不同的化解方式, 但是在我看来总的来说不外乎两个字 : 脱身和看淡。东坡对于人生的荣华名利看淡了,对于人生的苦难也看淡了,他主动 地去适应,去改变自己,去接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