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03编号医学基础知识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5279954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71.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203编号医学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6203编号医学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6203编号医学基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6203编号医学基础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6203编号医学基础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6203编号医学基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203编号医学基础知识(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医学基础知识 一、解剖学: 1、参与呼吸的肌肉有哪些? 主要有肋间内肌、肋间外肌和膈肌,其次还包括腹壁肌肉及胸大肌等。 2、食管有哪三个生理狭窄?其临床意义如何? 第一个狭窄在食管的起始处,距切齿约 15CM; 第二个狭窄在食管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距切齿约 25CM; 第三个狭窄为食管穿过膈的食管裂孔处,距切齿约 40CM。 3、腰椎穿刺部位在何处?为什么? 腰穿部位常选择在第 3、4 或第 4、5 腰椎之间进行,以免损伤脊髓。 4、何谓膀胱三角? 膀胱底的内面,位于两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的一个三角形区域,称为膀胱三角。 5、心尖的体表投影位置在何处? 心尖的体表投影位置在胸骨左侧第 5

2、 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 1-2CM 处。 6、为什么面部三角区的疖肿不能挤压? 面部三角区是指鼻根至两侧口角区的部分。因此处的静脉缺少静脉瓣,并可借内眦静脉、眼静脉与 颅内海绵窦相通,也可通过面部深静脉、翼静脉丛、眼下静脉与海绵窦相通。当挤压此处的疖肿时, 会促使病菌沿上述途径进入颅内从而造成颅内感染。因此,面部三角区的疖肿不能挤压。 二、生理与病理学: 7、血液由哪些成分组成?血浆和血清有何区别?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组成。血浆是血液的无定形成分。血细胞是血液的有形成分,包括红细 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3 类。 血浆和血清的区别在于血清中缺乏纤维蛋白原和少量参与血液凝固的其他血浆蛋白质,只增

3、加了少 量血液凝固时由血小板释放出来的物质。 8、何谓血浆渗透压?分别说明血浆晶体渗透压与胶体渗透压的临床意义。 血浆渗透压是指血浆中溶质颗粒吸水力量的总和。 由晶体物质(特别是电解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晶体管渗透压。它是血浆渗透压的主要来源(约战 友血浆总渗透压的 99%以上) ,其相对稳定对于维持细胞内外的水平衡、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有重 要作用。当细胞外液晶体渗透压升高时,细胞将会脱水;反之,会导致细胞水肿。 由胶体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它的相对稳定对维持血管内水平衡及正常血容量起重要 作用。当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时,血容量增加;反之,水潴留在组织间隙则形成水肿。 9、何谓等渗溶液、

4、高渗溶液和低渗溶液?临床上大量输液时为什么只能输等渗溶液? 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称为等渗溶液。 高于血浆渗透压的溶液称为高渗溶液。 低于血浆渗透压的溶液称为低渗溶液。 由于正常人红细胞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红细胞只有在等渗溶液中才能保持正常的形态、大 小和功能。如果说把红细胞放在低渗溶液中,则由于渗透作用,水分将进入红细胞内,使其体积增 大,甚至破裂造成溶血。如果说把红细胞放在高渗溶液中,红细胞中的水分将渗出发生皱缩,影响 其功能。所以,大量输液时,只能输入等渗溶液。 10、 为什么窦房结是正常的心搏起点?何谓异位起搏点? 在正常情况下, 心脏始终依照自律性最高的部位所发出的兴奋来进行活

5、动。 而窦房结的自律性最高, 2 它主导了整个心脏的兴奋和跳动,故称之为正常搏点。 在某些情况下,如窦房结起搏功能不全、冲动下传受阻或某些心肌组织兴奋性异常升高时,则窦房 结以外的自律细胞的自律性有机会表现出来,成为起搏点,称之为异位起搏点。 11、 何谓窦性心律和异位节奏?期前收缩(早搏)是怎样产生的? 以窦房结为起搏点的心脏节律活动,临床上称为窦性心律。 以窦房结以外的部位为起搏点的心脏活动则称为异位节律。 在正常情况下,整个心脏是按照窦房结的节律进行跳动的。如果在有效不应期之后到下一次窦房结 兴奋传来之前,受到一次人工刺激或由异位起搏点传来的刺激,则可引起心室肌提前产生一次兴奋 和收缩,

6、称为期前收缩。 12、 何谓血压?形成血压的基本因素是什么? 血压是指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也即压强。通常用 kPa 或 mmHg 来表示。 1mmHg=0.133kPa。 动脉血压的形成,首先必须有足够的血量充盈,在心血管系统中,这是形成动脉血压的前提。同时 还必须有心室射血的动力和外周阻力的相互作用,这是形成血压的两个决定因素。 13、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有哪些?正常人体主要通过哪种反射使血压维持稳定?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有:每搏输出量;心率;外周阻力;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循环 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 正常人体主要通过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使血压维持稳定。

7、 14、 何谓呼吸?呼吸是由哪几个环节来完成的? 机体与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呼吸。 呼吸是由 3 个连续环节来完成的:外呼吸(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 、气体(O2和 CO2)在血液中的 运输和内呼吸(即组织换气过程) 。 15、 胸膜腔负压的重量意义:维持肺的扩张状态,保证肺通气的肺换气;降低中心静脉压, 促进血液和淋巴的回流。 16、 胃液中的主要成分有哪些?其中胃酸有什么作用? 胃液中的主要成分包括:盐酸、胃蛋白酶原、粘液和碳酸氢盐及内因子等。 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是由壁细胞分泌的。其主要作用有:能激活胃蛋白酶原变成有活性的胃 蛋白酶;提供胃蛋白酶分解蛋白质所需的酸性环境;促使食物中

8、的蛋白质变性;杀灭随食物 进入的细菌 ; 与十二指肠黏摸接触后,可引起某些激素如促胰液素、缩胆囊素的释放,以调节胃、 肠、胰和肝胆的活动;盐酸进入十二指肠后有利于小肠黏膜对 Fe2+和 Ca2+的吸收。 17、 胆汁中的主要成分有哪些?胆汁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胆汁的主要成分有胆盐、胆固醇、胆色素及其他无机物等。 胆汁的作用主要是胆盐的作用:促进脂肪的消化和脂肪酸的吸收;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在十二指肠内可中和胃酸,通过胆盐的肠肝循环,可促进胆汁的合成和分泌。 18、 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有哪些?皮肤是通过哪些方式散热的? 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是肝和骨骼肌。肝是人体代谢最旺盛的器官,产热量最大。

9、而运动和劳动时, 骨骼肌为产热的主要器官。 皮肤是通过辐射散热、传导散热、对流散热、蒸发散热 4 种方式散热的。 19、 何谓渗透性利尿?何谓水利尿? 渗透性利尿:由于肾小管中溶质浓度高,渗透压大,妨碍了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增多的现 象称渗透性利尿。如临床上常见于糖尿病病人、用甘露醇脱水的病人等。 水利尿 : 大量饮清水后引起的尿量增多现象,称为水利尿(由于血液被稀释,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 引起 ADH 释放减少所致) 。 20、 何谓脊髓休克?其主要表现有哪些? 3 当脊髓与高位中枢断离时,脊髓暂时丧失反射活力的能力而进入无反应状态,这种现象称为脊髓休 克。 脊髓休克主要表现为:在离断

10、水平以下的脊髓所支配范围的感觉和随意运动功能丧失,骨骼肌紧张 性降低甚至消失,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发汗反射停止,直肠和膀胱中粪尿潴留。此后,脊髓 的反射功能可逐渐恢复。 21、 何谓牵张反射? 牵张反射是指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在受到外力牵拉时能引起受牵拉时的同一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 分为腱反射和肌紧张两种类型。 22、 何谓牵涉痛? 内脏疾患往往引起体表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称为牵涉冯。 23、 血栓形成的条件主要有哪些?血栓的结局是什么? 血栓形成的条件主要有:心血管内膜损伤;血流状态的改变;血液凝固性增高。 血栓的结局有:软化、溶解、吸收;脱落成为栓子;机化、再通;钙化。 24、

11、何谓梗死?梗死的类型及其常见的器官有哪些? 因血管阻塞造成血供减少或停止而引起的局部组织缺血性坏死,称为梗死或梗塞。 梗死的类型有:贫血性梗死,常见有肾梗死、脾梗死、脑梗死、心肌梗死;出血性梗死,常见 有肺出血性梗死、肠出血性梗死。 25、 常见的炎症类型有哪些? 常见的炎症类型有:浆液性炎,如感冒初期的鼻炎等;纤维素性炎,如白喉、细菌性痢疾等; 化脓性炎,如疖、痈等;出血性炎,如流行性出血热等;肉芽肿性炎,如风湿病、结核病等。 26、 何谓不典型增生、癌前病变、原位癌? 不典型增生:又称异型增生,指细胞增生活跃并伴有一定程度异型性的病变,但尚不够癌的诊断标 准。 癌前病变:指一类具有癌变倾向

12、,但不一定都会转变为癌的良性病变。 原位癌:指局限于上皮层内,未突破基底膜侵犯到间质的恶性上皮性肿瘤。 三、病原生物与免疫学: 27、 微生物可分为哪几型? 微生物可分为三型:非细胞型微生物,如病毒;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包括细菌、放线菌、支原 体、衣原体、立克次体和螺旋体;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如真菌。 28、 细菌的哪些合成代谢产物与致病有关?什么叫热原质? 与致病有关的细菌合成代谢产物有:毒素、侵袭性酶类、热原质。 热原质是大多数革兰阴性菌和少数革兰阳性菌合成的多糖。极微量注入人或动物体内即可引起发 热,所有称为热原质。革兰阴性菌的热原质就是细胞壁中的脂多糖,即内毒素。 29、 何谓条件致病菌、

13、菌群失调及菌群失调症? 寄居在人体一定部位的正常菌群相对稳定,正常情况下不表现致病作用,只有当机体免疫力降低、 寄居部位发生改变或菌群失调时方可致病。这些在特定条件下能够引起疾病的细菌称为条件致病菌 或机会致病菌。 由于某种原因使正常菌群的种类、数量和比例发生较大幅度的改变,导致微生态失去平衡,称为菌 群失调。 由于严重菌群失调而使宿主发生一系列临床症状,则称为菌群失调症。 30、 何谓菌血症、脓毒血症、毒血症? 菌血症:病原菌由原发部位进入血液,但不在血液中繁殖,只是短暂地出现在血中,有可能经血到 体内有关部位再进行繁殖而致病,如伤寒早期的菌血症。 4 脓毒血症: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

14、量繁殖,并通过血液扩散到机体其他组织器官,产生新 的化脓性病灶,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脓毒血症,常导致多发性肝脓肿、皮下脓肿或肾脓肿等。 毒血症:病原菌在局部生长繁殖而不入血,只有其产生的毒素入血,到达易感组织和细胞,引起独 特的临床中毒症状,如白喉、破伤风等。 31、 什么是病毒?病毒传播的方式及侵入人体的途径如何? 病毒是一类体积微小、结构简单、只含一种类型核酸(RNA 或 DNA) ,必须在活的易感细胞内以复 制的方式进行繁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病毒传播方式有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两类。 病毒通过水平传播而侵入机体的途径有:通过黏膜表面:多数病毒从呼吸道、消化道黏膜侵入 机体,还有少数病毒可

15、经接触引起眼结膜、生殖道黏膜感染。通过皮肤表面 : 病毒经注射、输血、 动物咬伤、昆虫叮咬或机械性损伤等方式侵入宿主体内而导致的感染。 病毒通过胎盘或产道,由亲代直接传给子代的方式称为垂直传播。这种传播方式是病毒感染的特 点之一,其他微生物少见。 32、 病毒持续性感染有什么特点?根据病症过程可分为哪三类? 病毒持续性感染的特点:病毒在体内持续存在,潜伏期长;发病慢;恢复慢;可出现明显 症状;也可不出现症状,但可长期携带病毒,成为重要传染源。 持续性病毒感染的疾病过程分为三类:慢性感染;潜伏感染;慢发病病毒感染。 33、 柯萨奇病毒感染可引起哪些临床疾病? 柯萨奇病毒感染可引起:疱疹性咽峡炎;

16、流行性胸痛;无菌性脑膜炎;心肌损害;普通 感冒;先天性心脏病。 34、 人体寄生虫常通过什么途径或方式传播给易感宿主? 人体寄生虫的传播途径有:经口感染;经皮肤感染;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接触感染; 自体感染;其他途径,如呼吸道感染、输血感染、垂直感染。 35、 何谓免疫?何谓免疫系统? 免疫是指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身与异已物质,并通过免疫应答排除抗原性异物,以维持机体生理平 衡的功能。 免疫系统是人和高等动物识别自我和非已,引发免疫应答、执行免疫效应和维持自身稳定的组织系 统。 36、 免疫功能主要表现在哪三个方面? 免疫功能主要表现在:免疫防御:是指阻止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抵制其在体内繁殖、扩散,从 体内清除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保护机体免受损害的功能。该功能若有缺陷,可发生反复感染,若 反应过于强烈,则会造成自身组织损害,引起超敏反应。免疫稳定:是指清除体内变性、损伤及 衰老的细胞,防止形成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能力。若该功能紊乱,可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监 视:是指识别、杀伤与清除体内的突变细胞,防止发展为肿瘤的能力。若该功能失调,突变细胞可 逃避免疫,引起恶性肿瘤。 37、 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