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36编号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练习题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5279919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PDF 页数:113 大小:404.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536编号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6536编号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6536编号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6536编号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6536编号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6536编号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536编号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练习题(1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练习题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练习题 第一章 绪论 抗原第一章 绪论 抗原 一 名词解释一 名词解释 微生物 病原微生物 免疫 抗原 抗原 表位 载体效应 微生物 病原微生物 免疫 抗原 抗原 表位 载体效应 二 选择题二 选择题 A 型题A 型题 1 下述有关微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E1 下述有关微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E A 体形小于 1mm 的生物 B 单细胞生物 C 不具 备细胞结构的微生物 D 体形小于 1um 的生物 A 体形小于 1mm 的生物 B 单细胞生物 C 不具 备细胞结构的微生物 D 体形小于 1um 的生物 E 以上均是错误的E 以上均是错误的 2 属

2、于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D2 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D A 衣原体 B 支原体 C 放线菌 A 衣原体 B 支原体 C 放线菌 D 病毒 D 病毒 E 真菌 E 真菌 3 细菌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主要依据是:E3 细菌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主要依据是:E A 单细胞,结构简单 A 单细胞,结构简单 B 二分裂方式繁殖 B 二分裂方式繁殖 C 有 细胞壁 C 有 细胞壁 2 D 对抗生素敏感 E 原始核,细胞器不完善 D 对抗生素敏感 E 原始核,细胞器不完善 4 下列不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E4 下列不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E A 细菌 B 衣原体 C 支原体 D 放线菌 A 细菌

3、B 衣原体 C 支原体 D 放线菌 E 病毒 E 病毒 5 免疫的概念是:E5 免疫的概念是:E A 机体排除病原微生物的功能 B 机体清除自身 衰老、死亡的细胞的功能 A 机体排除病原微生物的功能 B 机体清除自身 衰老、死亡的细胞的功能 C 机体抗感染的防御功能 D 机体清除自身 突变细胞的功能 C 机体抗感染的防御功能 D 机体清除自身 突变细胞的功能 E 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E 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 6 首先使用人痘预防天花的是:B6 首先使用人痘预防天花的是:B A 法国人 A 法国人 B 中国人 B 中国人 C 英国人 D 希腊人 E 印度人 C

4、 英国人 D 希腊人 E 印度人 7 免疫对机体是:E7 免疫对机体是:E A 有害的 B 有利的 C 有利无害 A 有害的 B 有利的 C 有利无害 D 有利也有害 D 有利也有害 E 正常条件下有利, 异常条件下有 害 E 正常条件下有利, 异常条件下有 害 8 免疫监视功能低下的机体易发生:A8 免疫监视功能低下的机体易发生:A 3 A 肿瘤A 肿瘤 B 超敏反应 C 免 疫耐受 B 超敏反应 C 免 疫耐受 D 自身免疫病 E 移植排斥反应 D 自身免疫病 E 移植排斥反应 9 下列哪种物质没有免疫原性:D9 下列哪种物质没有免疫原性:D A 异嗜性抗原 B 抗体 C 补体 D 半 抗

5、原 E 细菌 A 异嗜性抗原 B 抗体 C 补体 D 半 抗原 E 细菌 10 同一种属不同个体所具有的抗原称为:B10 同一种属不同个体所具有的抗原称为:B A 异种 Ag B 同种异型 Ag C 独特型 Ag A 异种 Ag B 同种异型 Ag C 独特型 Ag D 合成 Ag E Forssman 抗原D 合成 Ag E Forssman 抗原 11 引起同胞兄弟之间移植排斥反应的抗原属于:B11 引起同胞兄弟之间移植排斥反应的抗原属于:B A 异种抗原 B 同种异型抗原 C 自身抗原 A 异种抗原 B 同种异型抗原 C 自身抗原 D 异嗜性抗原 E 感染的微生物 D 异嗜性抗原 E 感

6、染的微生物 12 TD-Ag 得名,是因为:E12 TD-Ag 得名,是因为:E A 在胸腺中产生 B 相应抗体在胸腺中产生 C 对此抗原不产生体液免疫 A 在胸腺中产生 B 相应抗体在胸腺中产生 C 对此抗原不产生体液免疫 D 只引起迟发型变态反应 E 相应抗体产生需要 T 细 胞辅助 D 只引起迟发型变态反应 E 相应抗体产生需要 T 细 胞辅助 4 13 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是:A13 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是:A A 抗原决定基 B 抗原分子量的大小 C 抗 原的电荷的性质 D 载体的性质 E 抗原的物理性状 A 抗原决定基 B 抗原分子量的大小 C 抗 原的电荷的性质 D 载体

7、的性质 E 抗原的物理性状 14 下列那种物质不是 TD-Ag?D14 下列那种物质不是 TD-Ag?D A 血清蛋白 B 细菌外毒素 C 类毒素 A 血清蛋白 B 细菌外毒素 C 类毒素 D 细菌脂多糖 E IgMD 细菌脂多糖 E IgM 15 下列免疫原性最强的物质是:A15 下列免疫原性最强的物质是:A A 蛋白质 B 类脂 C 多糖 D 核酸 E 脂肪 A 蛋白质 B 类脂 C 多糖 D 核酸 E 脂肪 16 与蛋白质载体结合后才有免疫原性的物质是:B16 与蛋白质载体结合后才有免疫原性的物质是:B A 完全抗原 B 半抗原 C TD-Ag D TI-Ag E 超抗原 A 完全抗原

8、B 半抗原 C TD-Ag D TI-Ag E 超抗原 17 存在不同种属之间的共同抗原称为:A17 存在不同种属之间的共同抗原称为:A A 异嗜性抗原 B 超抗原 C 交叉抗原 A 异嗜性抗原 B 超抗原 C 交叉抗原 D 异种抗原 E 类属抗原 D 异种抗原 E 类属抗原 18 接种牛痘疫苗后产生了对天花病毒的免疫力, 反映了这 两种抗原的:B 18 接种牛痘疫苗后产生了对天花病毒的免疫力, 反映了这 两种抗原的:B A 特异性 B 交叉反应性 C 异种性 A 特异性 B 交叉反应性 C 异种性 D 分子量大 E 化学结构复杂性 D 分子量大 E 化学结构复杂性 5 19 超抗原:A19

9、超抗原:A A 可以多克隆激活某些 T 细胞 B 须经抗原提呈细 胞 加 工 处 理 C 与 自 身 免 疫 病 无 关 D 有严格的 MHC 限制性 A 可以多克隆激活某些 T 细胞 B 须经抗原提呈细 胞 加 工 处 理 C 与 自 身 免 疫 病 无 关 D 有严格的 MHC 限制性 E 只能活化一个相应的 T 细胞克隆E 只能活化一个相应的 T 细胞克隆 20 动物来源的破伤风抗毒素对人而言是:E20 动物来源的破伤风抗毒素对人而言是:E A 半抗原 B 抗体 C 完全抗原 D 超抗原 A 半抗原 B 抗体 C 完全抗原 D 超抗原 E 既是 Ag 又是抗体 E 既是 Ag 又是抗体

10、X 型题X 型题 1 TD-Ag 引起免疫应答的特点是:ACDE1 TD-Ag 引起免疫应答的特点是:ACDE A 需 Th 辅助 B 引起体液免疫应答 A 需 Th 辅助 B 引起体液免疫应答 C 引起再次应答 D 有记忆细胞 E 引起细胞 免疫应答 C 引起再次应答 D 有记忆细胞 E 引起细胞 免疫应答 2 TI-Ag 引起免疫应答的特点是:BD2 TI-Ag 引起免疫应答的特点是:BD A 引起细胞免疫应答 B 不引起在次应答 C 有记忆细胞 A 引起细胞免疫应答 B 不引起在次应答 C 有记忆细胞 D 只产生 IgM E 需 Th 细胞辅助 D 只产生 IgM E 需 Th 细胞辅助

11、 3 抗原抗体发生交叉反应的原因是:BC3 抗原抗体发生交叉反应的原因是:BC 6 A 颗粒性抗原间有相同的分子 B 可溶性抗原间有相 同的抗原决定基 A 颗粒性抗原间有相同的分子 B 可溶性抗原间有相 同的抗原决定基 C 可溶性抗原间有相似的抗原决定基 D 抗原分子量大 C 可溶性抗原间有相似的抗原决定基 D 抗原分子量大 E 抗原分子含有芳香族氨基酸 E 抗原分子含有芳香族氨基酸 4 下列各项中,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ABC4 下列各项中,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ABC A 细菌 B 立克次体 C 螺旋体 D 病毒 E 真菌 A 细菌 B 立克次体 C 螺旋体 D 病毒 E 真菌 5

12、 下列各项中属于同种异型抗原的是:ACD5 下列各项中属于同种异型抗原的是:ACD A ABO 血型抗原 B 细菌 C Rh 血型抗原 A ABO 血型抗原 B 细菌 C Rh 血型抗原 D HLA E 动物免疫血清 D HLA E 动物免疫血清 6 下列各项中,属于肿瘤抗原的是:ABCE6 下列各项中,属于肿瘤抗原的是:ABCE A TSA B TAA C AFP D HLA E CEA A TSA B TAA C AFP D HLA E CEA 三 简答题三 简答题 1 试述决定抗原物质免疫原性的因素。1 试述决定抗原物质免疫原性的因素。 2 列表比较 TD-Ag 与 TI-Ag 的区别。

13、2 列表比较 TD-Ag 与 TI-Ag 的区别。 3 根据微生物的大小、结构、组成等,可把微生物分成几 大类?其特点是什么? 3 根据微生物的大小、结构、组成等,可把微生物分成几 大类?其特点是什么? 第二章 免疫球蛋白第二章 免疫球蛋白 7 一 名词解释一 名词解释 免疫球蛋白 抗体 单克隆抗体 免疫球蛋白 抗体 单克隆抗体 二 选择题二 选择题 A 型题A 型题 1 抗体与抗原结合的部位是:E1 抗体与抗原结合的部位是:E A V A VH H B V B VL L C C C CH H D C D CL L E V E VH H与 V 与 VL L 2 免疫球蛋白的高变区(HVR)位于

14、:B2 免疫球蛋白的高变区(HVR)位于:B A V A VH H和 C和 CH H B V B VL L和 V和 VH H C Fc 段 C Fc 段 D VD VH H和 C和 CL L E C E CL L和 C和 CH H 3 能与肥大细胞表面 FcR 结合,并介导 I 型超敏反应的 Ig 是:E 3 能与肥大细胞表面 FcR 结合,并介导 I 型超敏反应的 Ig 是:E A IgA B IgM C IgG D IgD E IgE A IgA B IgM C IgG D IgD E IgE 4 血清中含量最高的 Ig 是:C4 血清中含量最高的 Ig 是:C A IgA B IgM C IgG D IgD E IgE A IgA B IgM C IgG D IgD E IgE 5 血清中含量最低的 Ig 是:E5 血清中含量最低的 Ig 是:E A IgA B IgM C IgG D IgD E A IgA B IgM C IgG D IgD E 8 IgEI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