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原理》全书试题-

上传人:左****笑 文档编号:145277747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育原理》全书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德育原理》全书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德育原理》全书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德育原理》全书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德育原理》全书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德育原理》全书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育原理》全书试题-(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德育原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德育的本质是( B )。A培养人的活动B培养人的品德的活动C培养人的法纪观念的活动D培养人的思想政治观念的活动2德育的价值标准是:( )。A善 B美 C真 D丑3古代学校德育思想产生于(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4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德育专著是( )。A大学 B 论语 C墨子 D荀子5.A共产党宣言 B反杜林论C格达纲领批判 D费尔巴哈论【参考答案】1B 2A 3B 4A 5A二、辨析题: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1德育学是研究德育规律的科学。2德育主要是向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法纪教育(

2、)【参考答案】1错误2错误,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三维结构说”认为任何一种品德都是心理内容、心理形式和( B )三者的有机统一体。A心理意识 B心理能力C心理活动 D心理特征2品德发展的内部矛盾有几种基本类型,在下面答案中,( )性质的矛盾不是品德发展的内部矛盾的表现。A认识 B能力 C思想 D情感3在儿童品德发展研究中主要运用对偶故事法的学者是( )。A哈桑 B皮亚杰 C科尔伯格D班杜拉4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有律的,大致是从以( )为中心发展到“他律”,再从“他律”发展到“自律”。5童年期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是( )

3、。A适应性 B情境性 C协调性 D动荡性参考答案】1B 2D 3B 4D 5C二、辨析题: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1品德就是道德品质。2品德结构就是指品德的基本构成要素。3影响品德发展的先天因素就是个体的遗传素质。( )4人的品德发展具有阶段性,这是毫无疑问的。5既然德育要遵循儿童品德发展的基本规律,那么德育工作者就必须完全按照儿童品德发展的现有水平施教。6既说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品德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又说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决定人的品德发展。这显然是互相矛盾的。【参考答案】1错误;2正确;3正确;4正确;5错误;6错误,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德育过

4、程中德育主体是指( )。A学生 B教师 C集体 D家长2教师发展学校的核心理念是( ) 。A竞争 B合作 C教学 D研究3师德的核心是( )。A师爱 B忠于教育事业C严于律己 D创新4德育主体素质结构的基础是( )。A道德素质 B专业素质C教育素质 D身心素质5道德教育实践中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 )。A民主的 B权威的 C放任的 D专制的【参考答案l1B 2B 3。A 4D 5A二、辨析题: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1道德教育实践中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权威的,学生应服从教师。2作为德育主体的教师价值体现在对学生道德成长的引导上。其主体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 )【参考答案】1错误

5、;2正确。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是贯穿德育活动和实现德育价值的中心环节。A德育内容 B德育方法C.德育目标 D德育环境2首次出现了总体目标和小学、中学德育目标的分段德育目标的是( )A1 988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B1 986年颁发的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C2000年1 2月下发的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D200 1年9月下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3科学的世界观教育目标和正确的人生观教育目标属于 。A政治教育目标 B思想教育目标C法纪教育目标 D道德教育目标4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和

6、社会公德的教育目标属于( )。A政治教育目标 B思想教育目标C法纪教育目标 D道德教育目标5民主与法制教育目标和自觉纪律教育目标属于(A政治教育目标 B思想教育目标C法纪教育目标 D道德教育目标【参考答案l1C 2A 3B 4D 5C二、辨析题: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1有人认为,“德育目标就是德育目的”,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2有人认为,“制定正确的德育目标,必须坚持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谈谈你对此的理解与看法。参考答案l1错误;2正确。四、简答题:1简述德育目标的功能。2德育目标确立的依据有哪些?3简述我国学校德育目标的历史沿革过程。: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

7、合题目要求的。1古代社会道德教育内容以( )为主。A国民公德 B职业道德C私德 D民族公德2德育内容的根本制约因素是( A )。A政治经济制度 B德育目标C受教育者品德发展规律D学生品德的实际状况3除了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内容外,美英德三国都有一大共同的德育内容,即( )教育。A环保 B性道德 C宗教 D职业道德4新加坡和韩国德育内容的共同特点之一是都重视( )教育。A宗教道德 B公民C民族传统 D儒家伦理5在学校德育中注重宗教为本,道德为用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印度6东西方国家在德育内容指导思想上的主要差异之一在于东方国家强调( )。A社会为本 B个人为本C民族意识 D群体

8、意识7主张“小学学其事,大学穷其理”的德育内容顺序的教家是()。A孔子 B孟子 C王充 D朱熹8以“社会适应说”原理为根据建构起来的学校德育基本内容序列化安排的模式是( )。A结构迁移说 B阶段连续说C螺旋循环说 D系统编排说【参考答案】1C 2A 3C 4D 5D 6A 7D8B二、辨析题: 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1德育内容的民族性与全人类性是互相矛盾的,德育内容应坚持民族性为主.2,德育内容具有社会历史性,要随着社会发展变革而变化,因此不能进行系列化安排。( )【参考答案ll错误;2错误。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学校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9、)。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之间的矛盾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之间的矛盾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现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2“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反映了德育过程是( )规律。A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过程B组织学生活动与交往的过程C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D长期、反复、不断提高的过程3“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句话表明在德育过程中( )。A知与行是紧密联系的 B知比行重要C行比知重要 D知与行是可以分割开的4德育过程是一个教育与( )的统一过程。A锻炼 B受教育C自我教育 D修养指导5衡量人的品德的主要标志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

10、 D道德行为6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应该是(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B以6(J晴“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C视具体情况,可多种选择D以“行”为开端,行、知、情、意依次进行7德育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 )。A德育手段 B德育内容C德育方法 D德育影响8孟子所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强调的是( )的力量。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9同一般社会影响相比,德育过程具有( )特点。A引导性与自主性 B复杂性与多元性C正面性与系统性 D决定性1 0同其他教育过程相比,德育过程具有( )特点。A引

11、导性与自主性 B复杂性与多元性C正面性与系统性 D决定性1 1( )是认识和情感、理智活动和情感体验作用的产物。A道德思维 B道德判断C道德信念 D道德概念1 2( )是个体品德形成的基础。A活动和交往 B体验C认识 D自我反思1 3( )是内在的品德认识和情感外化为相应的品德行为的桥梁。A活动和交往 B体验C认识 D自我反思14在德育过程的诸多矛盾中,有些学生在明确的错误面前,却不承认自己犯了错误,这往往反映的是( )层面上的矛盾。A认识性质 B能力性质C思想性质 D态度性质1 5在德育过程的诸多矛盾中,有些学生常常会出现好心办坏事的现象,这往往反映的是( )层面上的矛盾。A认识性质 B能力

12、性质C思想性质 D态度性质1 6在德育过程的诸多矛盾中,学生由于受不良观念的影响,往往知错犯错,这往往反映的是( )层面上的矛盾。A认识性质 B能力性质C思想性质 D态度性质1 7德育过程既要强调教育者的价值引导,又要强调受教育者的自由选择,这反映了德育过程的( )规律。A知、情、意、行统一B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C长期、反复、不断提高的过程D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矛盾积极转化1 8在现实教育中,经常出现“屡教不改”的现象,这反映了德育过程是( )规律。A知、情、意、行统一B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C长期、反复、不断提高的过程D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矛盾积极转化1 9“教是为了不教”要求德育过程应遵

13、循( B )规律。A知、情、意、行统一B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C长期、反复、不断提高的过程D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矛盾积极转化20就德育过程内部自身而言,德育过程具有( )特点。A引导性与自主性 B复杂性与多元性C正面性与系统性 D决定性【参考答案】1D 2C 3A 4C 5D 6C 7D 8C9.C IO.B 11.C 12.A 13.A 14.A 15.B 16.C17. B 18. C 19. B 20. A二、辨析题: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1德育过程就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2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矛盾。3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只需按照社会要求施加教育影响,不用考虑受教育者的要求。4在德育过程中,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培养是相互割裂的。5道德认识和道德动机是判定个体品德的根本尺度。( )6德育过程就是教育者主宰和控制的过程。7德育过程同智育过程、美育过程是不相干的。8德育过程就是向受教育者传授道德知识和概念,培养其道德思维能力。( )【参考答案l1错误;2正确;3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