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00编号心理学考试题库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5269098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86.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700编号心理学考试题库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5700编号心理学考试题库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5700编号心理学考试题库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5700编号心理学考试题库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5700编号心理学考试题库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700编号心理学考试题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700编号心理学考试题库(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心理学题库心理学题库 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 1、心理学: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它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的本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心理学既研究 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为主要研究对象。 2、心理过程2、心理过程就是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完成的过程,它又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3、认识过程3、认识过程:也叫认知过程,简称为“知” ,是指人们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它包括感觉、 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 4、第一信号系统4、第一信号系统:是由具体刺激物为条件刺激物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这是人和动物都具有的 条件反射系统。 5、第二信号系统5、第二信号系统:是

2、以语言中的词汇为条件刺激物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 6、观察法6、观察法:通过对人的外部表现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而收集研究资料的方法。 7、实验法7、实验法:是指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对某些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 8、心理测验法8、心理测验法:是指:用经过标准化程序编制的心理量表测量某些心理品质的方法。 9、无意注意9、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并且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11、有意注意11、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定目的、必要时需要作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12、有意后注意12、有意后注意: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与目的任务联系在一起而又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13

3、、感觉13、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14、知觉14、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15、记忆15、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是对信息进行输入、加工、存储和提取输出的过程。 16、再现16、再现:又称回忆,是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不在眼前,但能把它从头脑中提取出来的过程。 17、再认17、再认:当过去识记过的事物重现时感到熟悉,确认是以前识记过的,称为再现。 18、思维18、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19、创造性思维19、创造性思维 : 是思维活动的高级过程,是个人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

4、发现新事物,创造新方法, 解决新问题的思维过程。 20、想象20、想象:是一种对记忆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的形象思维形式,通过想象把概念和形象、具体 和抽象、现在和未来、科学和幻想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21、情绪和情感21、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所产生的态度的体验 22、意志22、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预定 目的的心理过程。 23、双趋冲突23、双趋冲突:当一个人同时并存两种能满足需要目标,它们具有两样的吸引为,但只能选择其 中之一时所产生的动机冲突。 24、双避冲突24、双避冲突:当一个人遇到两个威胁而都想避开,但又不能全避

5、开时所产生的动机冲突。 25、趋避冲突25、趋避冲突:当一个人对同一个目标产生两种相反的动机进所产生的冲突。 26、多重趋避冲突26、多重趋避冲突:当一个人面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标,而每一个目标分别具有吸引和排斥两 方面的作用时,不能简单地选择一个目标,而回避或拒绝另一目标,必须进行多重选择,由此而引 起的动机冲突。 27、性格27、性格:是指人对现实具有评价意义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性格是个性中比 较稳定的、独特的、起核心作用的心理特征。 28、气质28、气质 : 是指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和灵活性方面的典型的、稳定的动力方面的心理特征。 它使人的活动具有显著的个人色彩。

6、29、能力29、能力:是指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直接决定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个性心理特征。 30、心理现象30、心理现象:心理各种表现形式 31、条件反射31、条件反射: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学习训练而形成的反射。 32、无条件反射32、无条件反射:是指遗传的不学而会的反射。 33、反射33、反射:有机体借助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规律性的应答。 34、注意34、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 35、视敏度35、视敏度:视觉辨别物体细节的能力。 36、视觉后象36、视觉后象:指当光刺激停止作用后,人脑中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 37、绝对感受性37、绝对感受性:人刚刚能觉察出

7、最小刺激量的感觉能力。 38、绝对感觉38、绝对感觉:刚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39、差别感受性39、差别感受性:能觉察出同类刺激最小差别感受能力。 40、错觉40、错觉:不正确的知觉,是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产生的某种固定的倾向的歪曲知觉。 41、道德感41、道德感:人根据一定的道德需要和规范一应俱全自己和他人的言行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 42、情感42、情感: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所产生的态度体验。 43、心境43、心境:一种微弱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44、激情44、激情: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 45、应激45、应激:在出乎意料的紧迫与危险情况下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

8、的情绪状态。 46、理智46、理智: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认识探求和维护真理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主观体验。 47、美感47、美感:人们审美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而产生的主观体验,是对事物美的体验。 48、需要48、需要:个体对自身内部和外部环境的一定对象的需求在头脑中的反映,是个人心理活动与行 为的基本动力。 49、动机49、动机: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的内部动因或动力。 50、兴趣50、兴趣: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并在其中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 51、智力51、智力:顺利完成各种活动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52、才能52、才能:指国了顺利完成某种活动多种能力的完备结合。 53、 天才5

9、3、 天才 : 指才能的高度发展是各种能力的最完备的结合, 使人能够创造性的完成某种或多种活动。 54、遗忘54、遗忘:对于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现或再认,或者错误的再现和再认。 二、填空二、填空: 1、在心理学中为了研究的方便,通常将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 2、心理学中将情绪和情感统称为情感过程,简称为“情” 3、面对困难,人们就要确定目的,制订计划,去克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这一过程在心理学中 叫意志过程,简称为“意” 4、心理学中把人与人之间心理活动的不同表现称为个性或个性心理。 5、个性心理又分为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倾向性表现为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价 值观

10、、人生观和世界观等方面。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人们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性, 它又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6、现代心理学认为,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7、神经元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活动单位。 8、人脑包括:大脑、间脑(丘脑、下丘脑) 、中脑、脑桥、小脑、延脑等。 9、大脑皮层主要分为:感觉区运动区言语区联合区 10、实现反射的全部神经结构叫反射弧。它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 分组成。 11、反射可分为无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指遗传的、不学而会的反射。条件反射是在 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学习训练而形成的反射。 12、

1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13、根据注意有无预定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的程度,可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15、知觉的特性: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恒常性 16、记忆的基本过程:由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三个环节组成。 17、发散性思维的三个维量:流畅性变通性新异性 18、情绪与情感的功能:动机功能信号功能调节功能 19、情绪与情感的种类:情绪的种类:心境激情应激情感的种类:道德感理智感美 感 20、情绪、情感与心理健康 : 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学生的情绪经验引导学生的情感向正确 3 的方向发展。 21、意志行动分为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两个阶段。 22、主要的意志品

12、质有: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持性。 23、人的个性的结构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倾向性是指人对客观现实的态度, 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个性 心理特征是指个体经常表现出来的典型的、稳定的特点,它包括性格、气质和能力。 24、气质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25、才能:我们把多种能力的有机结合称为才能。 三、简答三、简答: 1、心理学的分支学科?1、心理学的分支学科? 答 : 普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比较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医学心理 学工程心理学 ; 此外还有实验心理学、病理心理学、劳动心理学、管理心理学

13、、商业心理学、军 事心理学、体育心理学、咨询心理学、法律心理学、广告心理学等。 2、心理的实质?2、心理的实质? 答:1、心理是脑的机能 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现实是心理活动的源泉心理对客观 现实的反映是主观能动的 3、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的:人的心理在劳动实践中产生社 会实践是人的心理发展的途径 3、人的大脑左右两半球的功能?3、人的大脑左右两半球的功能? 答 : 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 大脑左半球主要控制与语言有关的活动, 包括控制与调节言语的功能、 阅读理解书面语言功能、书写文字的功能等;控制数学运算的功能,思维活动的特点是:分析性、 逻辑性、聚合性,与智力活动的关系密切等

14、。大脑右半球主要有控制空间知觉的功能,包括空间定 向,平面与立体图形的感知,深度知觉;辨别种种颜色;音乐感知;能够识别一些文字,但不能以 口头方式表达;思维活动的特点是:直觉性、综合性,发散性,与创造性活动关系密切。 4、第一、第二信号系统的关系:4、第一、第二信号系统的关系: 答人的心理活动是第一信号、 第二信号系统协同活动的结果。 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是第二信号系统 形成的基础;反过来,第二信号系统又对第一信号系统起支配和调节作用 5、心理学的研究原则?、5、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答:1 客观性原则 2 发展性原则 3 系统性原则 6、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6、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答:1

15、 观察法 2 实验法 3 心理测验法 4 调查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还有个案法、作品分析法、经验 总结法等。 7、注意的功能?7、注意的功能? 答:1 选择功能 2 维持功能 3 整合功能 4 调节功能 8、注意的品质?8、注意的品质? 答 : 注意的品质是衡量注意效率的基本尺度 1 注意的范围 2 注意的紧张性 3 注意的稳定性 4 注意的 分配 5 注意的转移 9、影响无意注意的因素?9、影响无意注意的因素? 答:引起和维持无意注意的因素有两大类:一类是客观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另一类是人的主观状态。 1 客观刺激物的特点: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的新颖性刺激物的变化刺激物的对比关系 2 人 的主观状

16、态人的需要和兴趣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人的知识经验 10、影响有意注意的因素?( 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10、影响有意注意的因素?( 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答:1 对活动目的任务的理解程度 2 对活动的合理组织 3 对活动的间接兴趣 4 主体的意志努力。 11、感觉与知觉的关系?(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与联系)11、感觉与知觉的关系?(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答:1 感觉与知觉相互联系感觉与知觉所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和整体属性,都是对具体事物 的现象或外在形象的反映,反映是具体的、直观的、外在的。感觉和知觉反映都是直接的,二者 都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感觉是知觉形成的基础, 知觉则是感觉的进一步 深化 2 感觉与知觉彼此区别 : 感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反映事物的整体属性及外部联系。感 4 觉与知觉都属于简单的认识过程,但知觉比感觉复杂得多。知觉虽以感觉为基础,但是,知觉不是 各种感觉的简单集合或总和 12、感觉与知觉的意义?12、感觉与知觉的意义? 答 : 感觉与知觉是认识活动的开端,是人类一切复杂心理活动的基础。人类认识客观事物,首先 通过感知觉,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