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 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 第一节 冷战后世界的多极化趋势教案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264767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 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 第一节 冷战后世界的多极化趋势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二历史 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 第一节 冷战后世界的多极化趋势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二历史 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 第一节 冷战后世界的多极化趋势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二历史 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 第一节 冷战后世界的多极化趋势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二历史 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 第一节 冷战后世界的多极化趋势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 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 第一节 冷战后世界的多极化趋势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 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 第一节 冷战后世界的多极化趋势教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东欧巨变的三个阶段及其实质;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八一九”事件;“独联体”的成立和苏联解体。2能力方面:通过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教学,引导学生分析其变化的原因,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3态度、价值观方面:(1)通过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过程的教学,使学生认识:上述事实虽然使社会主义力量遭受重大挫折,但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2)通过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要对帝国主义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战略保持高度警惕。4学法指导方面:(1)通过引导学生比较波兰、民

2、主德国剧变的过程,找出两国在变化中的共同点,让学生学会运用比较法来学习历史。(2)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钱其琛的谈话,帮助学生掌握处理历史材料的方法。重点、难点分析重点分析:苏联的解体是重点。苏联解体,使以美苏对峙为特征的两极格局中的苏联一极垮台,这标志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支配了国际关系长达40多年的两极格局最终结束。此后,世界加速了多极化的发展趋势。这部分内容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学生把握全章教材的重要关键。难点分析: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这就要运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分析方法,在诸多因素中找出决

3、定性因素。另外,学习了这部分内容,可以引出相应的历史教训。课堂教学设计师:第五章第三节“美苏争霸”提到,20世纪70年代时,苏联在军备竞赛和对外扩张方面咄咄逼人。但实际上,苏联的军事大国地位缺乏相应经济力量的支撑,是不稳固的。1981年,里根担任美国总统后,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逼着苏联进行核军备竞争,企图以此来拖垮苏联经济。到80年代中后期,苏联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遇到了重重困难。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发生剧变,苏联走向解体,世界的两极格局崩溃。一、东欧剧变1东欧剧变的发生和实质师:从1989年起,东欧局势发生了激烈的动荡。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波兰和民主德国在剧变的过

4、程中有哪些共同特点?生:(阅读教材有关波兰和民主德国剧变过程的小字内容,进行思考并作答)师:不仅波兰和民主德国在剧变的过程中像刚才同学们说的那样经历了三个阶段,而且东欧其他国家也同样经历丧失执政地位,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也发生了根。剧变后的各国,已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师:东欧各国剧变的实质是什么?生:(思考并作答。然后教师再次强调)师:东欧剧变的实质是指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那么,人们不禁要问,这使得举世震惊的一连串“多米诺骨牌”式的东欧剧变发生的原因是什么?生:(思考)师:请同学们看一段资料(打出钱其琛谈话的投影片。具体内容见后面的附录)讨论一下,钱其琛把东欧剧变的原因分为几个

5、方面?分别是什么?2东欧剧变的原因生:(进行讨论。此时,教师可提示学生从内、外两方面去考虑)东欧发生剧变的原因从内部来讲,既有经济、政环境来看,西方国家对东欧实施“和平演变”战略,进行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渗透,苏联外交理论、对外政策的变化也起了相应的作用。因此,东欧动荡是这些国家内部与国际背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教材上把东欧剧变的原因做了更加细致的分析。请同学们看书,书上总结东欧剧变的第一个原因是什么?生:(看书回答)师:第一是历史原因。东欧各国在二次大战期间,完全处于法西斯国家军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是在苏军任命和更替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制于苏联,东欧各国实际上没有取得独

6、立自主的权利。1949年初,苏联与东欧其他国家建立了“经互会”,在这个组织中也存在着某些不符合平等互利原则的现象。如果说在东西方冷战的背景和国内外阶级较量十分尖锐复杂的情况下,维护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和人民政权是东欧国家的第一任务,那么这种强调政治上、经济上的一致性,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各国国情和经济利益的做法还是能够被接受的,但是,随着和平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这种一致性的弊端越来越突出,因此,各社会主义国家相继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师:东欧剧变的第二条原因是什么?生:(看书回答)师:第二是内部原因。大多数东欧国家解放后在经济上照搬苏联的模式和管理体制,实行高积累、高投资,追求高速度,造成农、轻、重

7、比例失调,经济出现严重困难。后来各国虽然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成效不大。自70年代后期以来,这些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矛盾日益加深,是东欧剧变最深刻的社会根源。师:东欧剧变的第三条原因是什么?生:(看书回答)师:第三是苏联因素。戈尔巴乔夫建设“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下面讲苏联解体时再进行分析)师:东欧剧变的第四条原因是什么?生:(看书回答)师:第四是西方因素。西方国家以贷款、贸易、科技等各种手段诱压东欧国家,促使它们向西方靠拢,向资本主义“和平演变”。按照尼克松的解释,“和平演变”战略的一个基本思路是“寻找一种办法越过、潜入和绕过铁幕”,在两种制度之间进行一场“和平竞赛”,“这种竞赛将会促进他们

8、的制度发生和平演变”,以使“共产主义从内部解体”。从以往的实践来看,和平演变大致有以下几条途径:第一个途径是进行以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为核心的思想渗透。美国在西欧设立两个专门对东欧和苏联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政治和文化渗透的大型广播电台“自由欧洲电台”和“自由电台”。这两个电台公开承认,其主要任务和目的是从美国利益出发,通过向苏联、东欧国家的人民特别是青年“传播国际以及苏联、东欧国家内发生的重大信息”,介绍西方社会的成就、生活及价值观念,促进苏联、东欧的“言论自由”和“人权原则受到尊重”,即“尊重人权和民主原则、尊重言论自由”、“促进自由交流思想”。第二个途径是分化瓦解,诱压兼施,煽动民族情绪,支持社会

9、主义国家内部的反对派,并且运用经济手段来诱压社会主义国家接受西方条件,动辄以“经济制裁”相威胁。美国等西方国家随时密切注视着东欧、苏联等国的内部动向,例如,当1980年波兰团结工会成立以后,“美联社”、“路透社”、“自由欧洲电台”等都大加吹捧。1982年,波兰宣布取缔团结工会之后,美国立即宣布对波兰采取如下措施同其他贷方政府商定不谈判关于1982年到期的官方债务延期偿还的问题。一中止波兰官方航空公司在美国的民航特权。中止波兰在美国水域捕鱼的特许权。停止颁发向波兰出口高级技术项目的特许证。中止波兰的贸易最惠国待遇。1987年7月,美国总统批准了国会关于为波兰前团结工会的基层组织提供100万美元津

10、贴的决定,使资助团结工会的行为从暗地里变为完全公开化。在波兰发生剧变的过程中,美、英、法等西方国家都对波兰社会主义政府施加了巨大压力,而对团结工会则给予巨大支持,从这里我们可看出,西方对社会主义实行“和平演变”战略是东欧剧变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东欧剧变是这些国家内部与国际背景诸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其中最根本的因素是什么呢?生:(讨论。在讨论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内、外因关系和理论联系实际等角度去分析,得出结论)师:最根本的因素是他们没有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二、苏联的解体1.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师:教材在第五章第二节“5080年代的社会主义国家”中提

11、到勃列日涅夫在苏联掌权时进行过一些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和后果怎样?生:(回忆并作答)师:勃列日涅夫时期,由于与美国争霸,不断加大国民经济军事化程度,加剧了经济困难,助长了国内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也增加了通过改革来医治国内各种弊病的难度。1982年11月,勃列日涅夫病逝后,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相继执政,但他们两人都很快病逝。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担任了苏共中央总书记。从此,苏联开始按照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进行全面改革。从1986年3月至1988年6月,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的改革时期。但是由于对长期形成的畸形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对农业体制的深入改革未予重视,对企业改

12、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以致各项改革效果不佳。从1988年6月至1989年底,是以政治体制改革为重点的改革时期。1988年6月戈尔巴乔夫提出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概念,并把社会主义“多元化”、“民主化”和“公开性”作为三大“革命性倡议”。1990年2月和7月,苏共召开扩大的中央全会及二十八大,把戈尔巴乔夫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会主义社会过渡”态上的垄断主义”。在此期间,戈尔巴乔夫还担任了苏联的总统。伴随政治体制“根本改革”,政局失控状况日趋严重,无全盘否定斯大林发展到彻底否定十月革命和苏联70年的体制改革同步,苏联领导人还开展“新思维外交”,大幅度调整对外政策。“

13、新思维外交”过分热衷于追求苏美合作和所谓“欧洲大厦”,依赖和幻想西方大量经济援助,不顾一切实行妥协和退让。同时,“新思维外交”也强调东欧国家根本变革的必要性,积极评价它们的“自由化”改革,并为西方干预这些国家大开绿灯,从而催化了东欧各国的剧变,并导致华沙条约的崩溃和经互会的瓦解。改革的失败和政治经济状况的恶化,使得潜伏已久的民族矛盾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1990年3月,立陶宛宣布独立,更改国名、国旗和国徽。随后,波罗的海沿岸另两个加盟共和国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也相继独立。5月,叶利钦在执掌俄罗斯联邦大权后,发表“主权宣言”,与中央抗争。此后一年之内,苏联除吉尔吉斯斯坦外,其余14个加盟共和国都发表独立宣言或主权宣言,苏联已濒于解体。1991年,苏联就是否保留苏联举行全民公决,大部分公民表示赞同保留联盟和原国名。此后,戈尔巴乔夫与一些共和国领导人,就签订新的联盟条约进行磋商。8月,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公布。条约将苏联改名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剧尖锐化。就在条约即将签署的时候,爆发了“八一九”事件。2.“八一九”事件师:什么是“八一九”事件?这一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然后谈谈自己的看法。生:(阅读教材上的有关内容并作答)师:在苏件。“八一九”事件大大改变了苏联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叶利钦及其支持者迅速掌握了国家大权。苏联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