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治国安邦的宏伟方略许天全精编版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145257456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PPTX 页数:27 大小:650.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治国安邦的宏伟方略许天全精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治国安邦的宏伟方略许天全精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治国安邦的宏伟方略许天全精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治国安邦的宏伟方略许天全精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治国安邦的宏伟方略许天全精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治国安邦的宏伟方略许天全精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治国安邦的宏伟方略许天全精编版(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理 论 创 新 的 重 大 成 果 治 国 安 邦 的 宏 伟 方 略,许 天 全, 科学发展观学习体会,(2008 06 - 30),一、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二、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 三、学习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 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学 习 体 会 要 点,简言之,科学发展观就是 “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 的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十分丰富、理论博大精深,涉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包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战略、发展目标、发展途径,核心理念、基本要求、根本方法、力量源泉、动力机制、政治保证、组织保证和安全保障等等

2、。科学发展观归纳起来就是四句话,即:“ 发展是第一要义,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一、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1、什么是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 是十七大的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

3、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一、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2、历史地位,党的指导思想: 一大 - 七大:马克思列宁主义; 八大 - 十四大: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十五大: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十六大 - 十七大: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提出时间不长、开放的理论体系、有待丰富发展; 不以领袖人物冠名; 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背景资料,冷战结束、世界两极化向多极化转变;和平与发展成为国际性事务的两大主题; 世界并不太平 ,

4、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盛行 全球资源短缺、气候变暖日益引发地区性经济竞争和国家发展权之争; 中国加入WTO后,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世界经济对我国发展的影响明显加深; 金融国际化、经济全球化、使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二、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历史背景,1、 国际背景,改革开放以来到上世纪末,从总体上看,我国实现了国民经济翻两番的战略目标,人均国民收入达到了800美元,刚刚进入小康社会。,进入21世纪,我国开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的伟大历史进程。按照我国的发展战略和目标,到本世纪中叶,我们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实现人均国民收入达到3000美元的目标。,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

5、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二、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历史背景,2、时代特征,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东西部经济相差悬殊、城乡差别较大、出现贫富不均两极分化的苗头,资源消耗过快、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平衡遭破坏等等;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并更趋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多样化,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 人民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出了新的要求。 人们受各

6、种思想观念影响的渠道明显增多、程度显著加深,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二、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历史背景,3、基本国情和社会矛盾问题,非国有经济增加值占GDP的60% (¥8.19 万亿/¥13.65万亿) 非国有资产占社会总资产57% (¥17万亿/¥30万亿) 外商经济占进出口总额的一半 ($5000多亿) 我国经济总量2007年排名第4位( 33.78万亿;美、日、德、中) 是1978年的15倍( 33.78万亿/1.2万亿) 经济增长仍以耗能、耗资源为主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为主 例:2004年中日两国发电量对比 中国4.4亿 kw (GDP $1.65万亿) 日本2.8

7、亿 kw (GDP $ 4.8万亿) 2004年我国GDP占世界的4%,但消耗世界资源为: 钢材:27%, 煤:31%, 水泥:40% 2004年美国GDP占世界30多,消耗世界资源仅为25。,二、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历史背景,3、基本国情和社会矛盾问题 经济,区域差距 东部人均收入 :西部人均收入 = 7 :1 上海人均收入 :贵州人均收入 = 13 :1 城乡差距 农民人均纯收入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 = 3 :1 农民人均纯收入 :城镇人均实际收入 = 6 :1 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 ¥2936 元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 ¥9422 元,二、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历史背景,3、基本国情和社

8、会矛盾问题 社会,不同收入者之间的差距 富人阶层: 个人拥有 100万元的人: 500万人 个人拥有 500万元的人: 100万人 个人拥有 1000万元的人: 24万人 个人拥有 25 亿元的人: 100 人 穷人阶层: 城市低收入者(100元/月): 2100万人 农村低收入者(100元/月): 2400万人 农村因病返贫者: 5000万人 全国贫困人口约: 1亿人,二、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历史背景,3、基本国情和社会矛盾问题 社会,基尼系数 社会贫富状况系数 80年代 0.28 90年代 0.38 1999年 0.437 2003年 0.470(清华大学测定为0.52) 美国的基尼系数: 0

9、.35(2003年) 背 景 资 料: 基尼系数:0 1. 0.2 为绝对平均;0.3-0.4为相对合理; 0.4-0.5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两极分化; 中国已存在“两极分化” ? 人群中收入最高的10%的人的家庭财产占城镇居民全部财产的比重将接近50%,收入最低的10%的人的家庭财产占城镇居民全部财产的比重仅维持在1%左右。(参见:2005年社会蓝皮书中国社科院),二、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历史背景,3、基本国情和社会矛盾问题 社会,扶贫情况 80年代, 每年减贫: 1300 万人 90年代, 每年减贫: 600 万人 2000年后, 每年减贫: 60 万人 2003年后, 不减反增贫:

10、 80 万人 背景资料: 贫困人口:年收入不足1100元/人。 “贫穷是动乱的温床”。经社会学研究,中产阶层达到40%,是社会稳定条件。目前我国中产阶层占25%,如果每年增加1%,2020年将达到40%。,二、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历史背景,3、基本国情和社会矛盾问题 社会,二、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历史背景,3、基本国情和社会矛盾问题 社会,中国社会各阶层人员分布,我国是世界六大资源国家之一,又是人均资源贫乏的国家 耕地资源是世界 第2位, 人均是世界的1/2; 国土资源是世界 第3位, 人均是世界的1/3; 淡水资源是世界 第5位, 人均是世界的1/4; 中国存在着隐性的石油危机 2004年全国用油2

11、.85亿吨,进口1.15亿吨(占40%) 预计2020年全国用油4.2亿吨,进口3亿吨(占70%) 背景资料: 世界石油储量全球可开采量:1348亿吨, 如果世界上一半人口按照美国人的消费方式 3.46吨/人年, 全球石油仅够用14年 全球储量分布不均:中东:70%, 美洲:15%,非洲:7%, 俄国: 4%, 亚洲(中国):4%,二、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历史背景,3、基本国情和社会矛盾问题 资源,全国近两亿城市人口呼吸不到新鲜空气 (导致支气管炎病人:1500万人以上) 全国近3.6亿农民喝不上符合标准的水。 全国七大 江河一半以上不符合三类标准(饮用标准)。 沙尘暴,酸雨、洪灾、 滇池、东湖湖

12、泊污染、太湖蓝藻水华 森林植被破坏、水土流失、荒漠化,二、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历史背景,3、基本国情和社会矛盾问题 环境,二、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历史背景,4、科学发展观的提出,针对这些问题,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汲取国际上其他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立足中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发展特点,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在党的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又进一步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全面概括、深刻阐述和科学定义,并将它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

13、表”重要思想相提并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写进了党章,明确将它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二、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历史背景,4、科学发展观的提出,2003-04 广东考察 :坚持全面的发展观; 2003-07 全国“非典”会议: 坚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2003-10 党的16届3中全会: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 续的发展观; 2003-12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牢固竖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 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2004-03 中央人口资源环境会: 同上; 2007-10 党的1

14、7大: “ 科学发展观,发展是第一要义 ,核 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 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学习科学发展观的要义在于促进思想观念的三个根本转变: 从只注重经济增长,转变到在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基础上,注重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摒弃单纯追求经济指标、忽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片面发展观; 从注重以物为本,转变到以人为本上来;由偏重物质财富的增加,向既注重物质财富的积累、又注重以人为本的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方面转变; 从不注重发展成本(高消耗、高投入、高成本) 转变到又好又快的发展理念上来;切实关注降低发展成本、减少发展代价,实现可持续发展,三、学习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1

15、、促进发展观念的根本转变,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目的在于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着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有助于我们社会实践中始终坚持协调发展的原则,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协调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协调发展;城乡、区域、工农的相互协调发展;速度与结构、质量与效益的协调发展;正确处理体制与机制、效率与公正、改革与稳定的关系,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有助于我们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在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注重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平衡生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三、学习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2、指导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有助于我们对基本国情、世情的深刻了解;有助于我们对执政规律的准确把握,有助于我们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是我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所必需的思想准备和理论武装; 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能使我们科学地掌握资源配置方式、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