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5编号经济法学形考任务四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5254753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23.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105编号经济法学形考任务四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3105编号经济法学形考任务四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3105编号经济法学形考任务四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3105编号经济法学形考任务四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3105编号经济法学形考任务四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3105编号经济法学形考任务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105编号经济法学形考任务四(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经济法学形考任务四经济法学形考任务四 一、单项选这题: 1 经济法区别于其他法律部门的标志之一是( B)。 A经济法的地位 B经济法的本质B经济法的本质 C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D经济法的渊源 2甲、乙双方签订一份修理设备的合同,在此经济活动中,形成的经济法律关 系客体是(D )。 A乙方B甲方 C甲乙双方承担的权利和义务D乙方修理设备的劳务行为D乙方修理设备的劳务行为 3与公司企业、合伙企业相比,下列关于个人独资企业的法律特征表述错误的 是(A )。 A个人独资企业依法具有法人资格A个人独资企业依法具有法人资格 B个人独资企业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 C个人独资企业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设立 D投资

2、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4根据公司的信用基础不同,公司可以分为人合公司、资合公司及人合兼资合 公司。典型的资合公司是( B)。 A无限公司B股份有限公司B股份有限公司 C两合公司D有限责任公司 5.在某市工商行政局登记企业的破产案件由( B)人民法院管辖。选择一项: . A. 债务人主管部门所在地法院 B. 债权人所在地的基层法院 C. 债务人住所地的基层法院 C. 债务人住所地的基层法院 D. 债务人住所地的中级法院 6、某中国公民在国内一上市公司工作,2009 年 7 月份工资收入为 5000 元,则 其应缴纳个人所得税(D)。 A. 5000 元35003%应缴税额 B.

3、5000 元四金350010%应缴税额 C. 5000 元四金35005%应缴税额 D. 5000 元四金35003%应缴税额 D. 5000 元四金35003%应缴税额 7下列证券中属于资本证券的是(D )。 A汇票B支票C货运单D股票D股票 8下列不属于我国土地所有权特征的选项是(C )。 A所有权人只限于国家或者农民群众集体经济组织 B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一般是分离的 C土地的所有权可以进行有偿买卖和商品性流转C土地的所有权可以进行有偿买卖和商品性流转 D所有权的行使,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要受国家的计划管理和行政监督 9、产品缺陷责任的诉讼时效是( B ) A1 年B2 年B2 年C3

4、 年D10 年 10以下不是依法降价处理的商品是(D )。 A鲜活商品 B降价销售季节性商品 C有效期限即将到期的商品或者其他积压的商品 D通过限制产量或者供应量,操纵价格D通过限制产量或者供应量,操纵价格 多选题多选题 1.经济法的法律属性主要表现在(ABCDABCD) A.综合、系统调整的法 . B.平衡协调的法 C.“社会责任本位”的法 D.经济集中于经济民主对立统一的法 2.经济法主体(AD)(AD) A.是指一切参与经济法律关系的组织主体A.是指一切参与经济法律关系的组织主体 B.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标准 C.不能用法人来取代 D.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D.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 33根据企业国

5、有资产法律制度的规定,国有独资公司的下列行为中,必须经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同意的 有(ABCD)。(ABCD)。 A与关联方订立财产转让、借款的协议 B与关联方共同出资设立企业 C为关联方提供担保 D向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近亲属所有的企业投资 44下列关于破产原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BD)。(ABD)。 A债务人被宣告破产的实质原因是丧失债务清偿能力 B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同时明显缺乏清偿能力是债务人的破产原因 C债务人停止支付便达到了破产的标准 D债务人在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同时资不抵债是破产的原因之一 55我国政府采购法规定的政府采购争议的解决途径包括(ABCD)。 (ABCD)。

6、 A询问 B质疑 C投诉 D行政复议或诉讼 66从事保险经营活动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ABC)。(ABC)。 A保险合法原则 B保险自愿原则 C保险诚实信用原则 D境内外保险公司权利同等原则 7 7 下列选项中,属于反倾销调查应当终止的情形有(ABCD)。(ABCD)。 A申请人撤销申请的 B没有足够证据证明存在倾销、损害或者二者之间有因果关系的 C倾销幅度低于 2的 D倾销进口产品实际或者潜在的进口量或者损害属于可忽略不计的 88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监督检查的部门的职权有(ABCD)。(ABCD)。 A询问权B查询权C检查权D处罚权 9.9.下列选项中,进口商应当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

7、请并提交相关的安全性评估材料的有(BCD)(BCD) A.进口易变质、易腐坏食品 B.首次进口食品添加剂新品种 C.首次进口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 D.尚无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食品 10.从监督主体上看,对价格行为的监督分为(ADAD) A 国家监督 B 舆论监督 C 司法监督 D 社会监督 三、名词解释三、名词解释 1.经济法律关系1.经济法律关系 B.答: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法律关系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要素构成,经济法律关系也不例外。该三要素是经济 法律关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主体 经济法律关系主体是经济法律关系产生的先决条件, 是客体的占有者、 使用者和行为的 . 实践者。 主体是经

8、济权利和经济义务的承担者, 失去了主体就不存在权利这种可能性以及义 务这种必要性转化为现实权利义务的条件,因此也就谈不上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 在我国,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以下几类 : 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内部组织、自然人。 客体 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法律关系主体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没有经济法律关系的客 体, 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活动就失去了意义, 权利义务也就失去了目标。 经济法律关 系的客体主要有:有体物、经济行为、智力成果、权利。 内容 经济法律关系内容是经济法律关系的实质和核心, 是联络各主体、 联系主体与客体之间 的桥梁,直接体现了法律关系主体的要求和利益。只有主体、客体,不通 过权

9、利义务互相 联结,也不可能形成法律关系。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有其特殊性,除了一般的权利义务关系 以外,还包括经济法律关系的权力。 所以,经济法律关系的三个要素是紧密联系、不 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抽去其中任何一个就不能构成经济法律关系,变更其中任何一个, 也不再是原来的经济法律关系。 2.外资企业:2.外资企业:指依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全部资本由外国投资者投资的企业,不包括外国企业和其他经济组 织在中国境内的分支机构。 3.税收抵免 :3.税收抵免 : 指居住国政府对其居民企业来自国内外的所得一律汇总征税,但允 许抵扣该居民企业在国内外已缴纳的税额,从而避免国际重复征税 4.限制数量的垄断协议 :

10、4.限制数量的垄断协议 : 参与垄断协议的经营者通过限制相关市场上商品的生产 数量或者销售数量,间接控制产品价格的垄断协议。 四、简答题四、简答题 1简述国债的形式特征。1简述国债的形式特征。 答:(1)国债的自愿性;(2)国债的有偿性;(3)国债的灵活性 2、简述我国土地所有权的特征。P276 简述我国土地所有权的特征。P276 答:(1)所有权人只限于国家或者农民群众集体经济组织。(2)土地所有权 和土地使用权一般是分离的。(3)所有权的行使,所有担与使用权的分离要受 国家的计划管理和行政监督。(4)严禁土地的所有权的买卖和商品性流转,虽 然国有城镇土地实行有偿使用制度,但有偿转让的是土地

11、使用权,而非所有权。 五、论述题五、论述题 . 1.试述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反垄断法的关系与区别 1.试述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反垄断法的关系与区别 答:(一)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反垄断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从广义上说,反不正 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都以竞争行为或者竞争关系为调整对象,同属于竞争法范 畴,二者有相似之处,在推动和保护竞争、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方面相互交叉、互 为补充。 首先,一个国家制定和实施反不正当竞争法,其前提条件是这 个国家的经济生活中存在着自由竞争,如果没有自由竞争,经营者就不存在自由 订立合同的可能性,也不会出现不正当竞争行为,打破垄断和引入竞争是国家颁 布和实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前提,可以说,

12、反垄断法为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执行提 供了保障。 其次, 反垄断法的实施也需要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配合和补充。 如果一个国家只是反垄断,而不反不正当竞争行为,企业就可能会滥用它们的自 由竞争权利,随意侵犯其他企业的正当权益,或者侵犯消费者的利益。因此,在 市场经济条件下,反对限制竞争和反对不正当竞争是同等重要的任务,市场经济 既然会同时出现限制竞争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 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就 会成为一对双胞胎,它们的产生和发展都是市场经济本能和内在的要求。 第三、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不仅互为条件,很多情况下又交叉存在。如我 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 11 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

13、以 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第 12 条规定,“经营者销售商品,不得违背购买 者的意愿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条件。” 这些行为之所以被视为不正当 竞争,是因为它们具有不合理性,即对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来说显得不公平, 另一方面,这些行为如果真正达到损害市场竞争的程度,行为人一般都占有市场 支配地位,这些行为从而也可被视为限制竞争的行为或者垄断行为,受反垄断法 的制约。 我国台湾 1999 年修订后的 公平交易法 第 18 条(转售价格协议)和第 19 条(拒绝交易行为和歧视行为)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即这些行为在该法中虽然被 视为不公平的竞争行为,但它们同时也应被视为垄断行为。 (二)

14、反不正当 竞争法与反垄断法的主要区别 从各国反不正当竞争立法与反垄断立法规制的 行为看,反不正当竞争法主要禁止不正当竞争行为,而反垄断法主要禁止垄断行 为,有的国家也称之为限制竞争行为,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别。 1、从性质 上看,反不正当竞争法属于私法范畴,主要维护商业伦理道德和保护经营者的合 法权益,而反垄断法属于公法范畴,主要维护自由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公平竞争 的机制。反不正当竞争立法与执法属于微观领域,限于经营者或消费者,而反垄 断立法与执法则具有宏观特点和政策性。 反不正当竞争法是反对企业以假 冒、虚假广告、窃取商业秘密等不正当手段攫取他人的竞争优势,其前提条件是 市场上有竞争, 其目的

15、是维护公平的竞争秩序, 保护合法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利益, 因此,这个法律可以简称为公平竞争法,它追求的是公平竞争。而反垄断法则是 通过反垄断和反对限制竞争,使市场保持一种竞争的态势,保证市场上有足够的 竞争者,保证消费者有选择商品的权利。反垄断法追求的是自由竞争,这个法律 从而也可以简称为自由竞争法,其目的是保障企业在市场上自由参与竞争的权 利,提高经济效率,扩大社会福利。另外,反垄断法是规范整个市场的竞争,涉 及的问题是全局性的, 它在推动和保护竞争方面所起的作用远远大于反不正当竞 . 争法。 2、从立法理念方面看。反不正当竞争法是一种“营业警察法”,旨 在净化竞争秩序,主要涉及市场竞争结构以

16、及竞争的充分有效性。而反垄断法则 基于有效竞争的理论,力求产业组织的优化和市场结构的合理化,以提高市场效 率,保证经济资源的最佳配置、产品的最低价格和最佳质量、促进工业的最大进 步。 六. 案例分析六. 案例分析 某公司生产销售一款新型汽车,该车有些新的设计不够成熟,结果导致部分车 辆在行驶中出现了故障,并因此造成了交通事故。事后,该公司拒绝就故障原 因做出说明,也不向受害人提供赔偿。试分析 某公司生产销售一款新型汽车,该车有些新的设计不够成熟,结果导致部分车 辆在行驶中出现了故障,并因此造成了交通事故。事后,该公司拒绝就故障原 因做出说明,也不向受害人提供赔偿。试分析 1试阐述消费者在消费时所应享有的法定权利。1试阐述消费者在消费时所应享有的法定权利。 2根据上题,该公司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哪些权利?2根据上题,该公司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哪些权利? 答;(1)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下列权利: 保障安全权。 知悉真情权。 自主选择权。 公平交易权。 损 害求偿权。 依法结社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