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5编号《现当代文学》练习题答案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5254713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PDF 页数:32 大小:332.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35编号《现当代文学》练习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335编号《现当代文学》练习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335编号《现当代文学》练习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335编号《现当代文学》练习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335编号《现当代文学》练习题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35编号《现当代文学》练习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35编号《现当代文学》练习题答案(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当代文学(二)试题现当代文学(二)试题 一、填空题一、填空题 1、新时期小说是以“伤痕文学”作为开端,其代表作是 的短篇小说 班主任 。 2、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_最能充分体现新时期文学发展的基本轨迹。 3、倪吾诚是 的长篇小说 中的主人公。 4、知青文学曾在新时期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一笔,它代表性的作家有黑骏马 的作者 、 今夜有暴风雪的作者 和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的作者 。 5、 小鲍庄借中国淮北一个僻远、贫困,几近静止状态的小村庄,来审视传统 文化的自救力问题,被认为是 80 年代中期风格转变的标志性作品。 6、陈忠实的长篇小说 展示了 50 多年的民族秘史,真正确立了他在 文学史上的地位。

2、 7、巴金的 被喻为“一部讲真话的大书” 。 8、 “归来”派诗歌是以_的诗集归来的歌作为流派的名称。 9、_的唐山大地震是新时期“全景式报告文学”的代表作。 10、以高行健、_为代表的剧作家大胆突破与超越传统的思维定式,为 话剧的内容与形式带来全面革新。 11、崔德志的 和 的明月初照人都是以妇女问题为关注 点的剧作。 12、 “改革文学”的开篇与代表作是 的乔厂长上任记 。 13、新时期理论界兴起 “方法热”变革后逐渐形成多种方法、派别并存的格局, 其中主要的批评方法有心理学批评、 、 和社会历 史批评。 14、寻根小说标志着中国当代小说创作的重要变化,其代表性作家作品有: _的黑骏马 、

3、_的棋王 、李杭育的_ _和韩少功 的_ _等。 15、 是文坛上最早从事“意识流”创作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很多, 如夜的眼 、 春之声和蝴蝶等等。 16、 在 “文化热” 的影响下, “文化化” 倾向成为市井小说和乡土小说的共同特点, 主要作品除了汪曾棋的受戒 、 大淖记事外,还有 的“陈奂生系 列”等。 17、 以琊川为原型,塑造了一个独特而又完整的艺术世界“梨花 屯” 。 18、_的老水手的歌和牛汉的_都是“归来”派诗歌 中的优秀之作。 19、 _的诗作具有含蓄朦胧的审美倾向, 代表作有 致橡树 、 神女峰 等。 20、 哥德巴赫猜想是 新时期报告文学代表作。 21、沙叶新的代表剧作陈毅

4、市长采用的是_的结构方式。 22、新时期被称为“青年批评家”的一代人是以 、 、 等人为主。 23、 王蒙 的发表产生了强烈的影响, 标志着王蒙从 “干预生活” 经 “反 思历史”走向了“文化批判” 。 24、新时期不少小说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其中_、_和 _分别是“京味儿”小说、 “津味儿”小说和“汉味”小说的代表作家。 25、 小说的中心课题是对人性的探索和对人道主义的思考,如大墙 下的红玉兰 、 断桥等。 26、 的死亡叙述在 80 年代中期以来的文学创作中最具代表性,如十 八岁出门远行 、 难逃劫数等。 27、路遥的人生和长篇小说 等作品都表现出对农村知识 青年这一特定人群的强烈关注与

5、同情。 28、1986 年 10 月由诗歌报和 共同举办的“1986 年中国现代 诗群体大展” ,被看作是“朦胧诗”过渡到“新生代”的标志。 29、进入新时期后仍持续创作的“九叶派”诗人有 和 。 30、高行健的 标志着他的戏剧创作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31、黄宗英的报告文学 以散文式的笔法为知识分子谱写了一曲赞 歌,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 32、对现代主义崛起的争论最初起因于如何看待 。 33、最先运用马克思关于人的实践和主体性理论来系统阐述文学本体论的 是 。 34、 刘 震 云 的 “ 故 乡 系 列 ” 小 说 分 别 指 的 是 _、 _和_。 35、开创了新时期小说散文化先河的是_。

6、36、大家熟悉 和 ,不是因为他们的小说红高梁和妻妾 成群 , 而是张艺谋根据这两部小说改编的影片 红高粱 和 大红灯笼高高挂 。 37、女作家茹志鹃的新时期小说 是反思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38、 的小说最能体现先锋小说的实验性和反叛性,其“元小说”被认为 是新潮文学最具实质性的成果。 39、余秋雨在收获上开辟了 和 两个专栏发表散文,后 结集出版,社会反响热烈。 40、公刘发表于 1979 年刚刚于成都复刊的诗刊星星上的“读后感” 新的课 题 ,主要是谈论 的诗。 41、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是舒婷的诗歌 中的名句。 42、 的剧作车站受法国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的影

7、响,都以 “等待”立意,颇具象征意味。 43、 是心理学批评的代表性人物,他的文艺心理阐释等著作把文 艺心理学的研究拓展到更开阔的领域。 44、 “寻根”作家所寻的“根”总的说来就是民族的 。 45、新写实小说的代表性作家作品有:_的伏羲伏羲 、_的 风景 、 池莉的_、 刘震云的_和_的 夜 泊秦淮 。 46、莫言的_、张炜的_和_的白鹿原都显现 出当代人“重写历史”的主题。 47、 受戒是一篇极美的小说,讲的是一个叫 的小和尚和一个叫英 子的小姑娘之间清清爽爽、朦朦胧胧的爱情。 48、新时期讽刺诗得到明显发展, 和 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 家。 49、王运丰是 的报告文学祖国高于一切中的一位

8、知识分子典型。 50、在戏剧结构上, 绝对信号采用的是 式结构。 51、形式批评集中体现了新时期批评家对文学审美特征的自觉关注,代表人物 有 、 等。 52、现代主义文学创作潮流的基本精神内核是 。 53、80 年代中期,以 的“顽主”系列为主的通俗文学给严肃文学带来 不小的冲击。 54、新时期历史小说的突出成就有姚雪垠的李自成和_的 _、_。 55、_标志着王安忆创作的突破,并被视为寻根文学的经典之作。 56、阿城的“三王”系列指的是 、 和 。 57、新时期军旅小说的代表作品有_ 的西线轶事 、李存葆的 _和朱苏进的_。 58、于坚的长诗 发表之初即引起诗坛广泛的注意和争论。 二、选择题二

9、、选择题 1、新时期第一篇“伤痕文学”作品是( ) 。 A、 班主任 B、 伤痕 C、 我是谁 D、 风景 2、新时期对于现实主义问题的讨论,其中心是( ) 。 A、对倾向性的澄清 B、对典型性的商榷 C、对真实性的理解 D、对写本质的质疑 3、在对现实世界的感知和表达中,融入鲜明独特的个性,营构出独具魅力的感 觉世界和意象世界的作家是( ) 。 A、张承志 B、高晓声 C、莫言 D、张贤亮 4、以下小说中,不属于王安忆“三恋”系列的是( ) 。 A、 小城之恋 B、 荒山之恋 C、 锦绣谷之恋 D、 世纪之恋 5、 ( )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人之窝是一部为普通人立传的力作。 A、高晓声 B、刘绍

10、棠 C、李杭育 D、陆文夫 6、长篇小说( )是张洁题材转移、艺术风格嬗变最突出的标志。 A、 爱,是不能忘记的 B、 沉重的翅膀 C、 方舟 D、 他有什么病 7、开改革文学之先河,工业题材小说成就突出的作家是( ) 。 A、蒋子龙 B、刘心武 C、李国文 D、梁晓声 8、后朦胧诗人主要指在朦胧诗直接影响下成长起来的校园诗人,其代表人物主 要有( ) 、西川、王家新等。 A、江河 B、海子 C、周涛 D、杨炼 9、柯岩的报告文学常运用悬念设计人物出场,以小说笔法推进情节发展,重视 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如( ) 。 A、 地质之光 B、 船长 C、 大雁情 D、 扬眉剑出鞘 10、话剧陈毅市长

11、的结构方式为( ) 。 A、一人一事式 B、锁闭式 C、冰糖葫芦式 D、人像展览式 11、最能体现新时期文学发展基本轨迹的文学体载是( ) 。 A、诗歌 B、报告文学 C、小说 D、戏剧 12、七八十年代之交出现的对建国 30 多年来社会发展中迂回曲折、明暗进退的 远因前源进行冷静思索、重新审视的创作潮流是( ) 。 A、伤痕文学 B、反思文学 C、改革文学 D、寻根文学 13、几乎在朦胧诗出现的同时,小说创作中就出现了现代主义的尝试之作,主要 有( )、 夜的眼 、 风景等。 A、 我是谁 B、 陈奂生上城 C、 鸡窝洼的人家 D、 李自成 14、王朔是新北京的第二代移民,他的叙述空间( )

12、。 A、多以北京胡同为主 B、多以娱乐场所为主 C、多以军队大院为主 D、多以大学校园为主 15、巧云和十一子是汪曾棋哪篇作品中的主要人物?( )。 A、 大淖记事 B、 受戒 C、 陈小手 D、 岁寒三友 16、新时期小说艺术表现方式的探索在继承我国古代文学的表现手段方面,在下 述哪些作家那里表现得最为明显?( ) 。 A、孙犁、残雪、高晓声 B、贾平凹、格非、王润滋 C、陆文夫、马原、宗璞 D、汪曾祺、贾平凹、何立伟 17、 你见过大海一诗的作者是( ) 。 A、海子 B、韩东 C、郭路生 D、骆一禾 18、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这句诗出自作品( )中。 A、 回答 B、 感觉 C、 弧线 D、 一代人 19、话剧丹心谱中的风派人物形象是( ) 。 A、洪人杰 B、安适之 C、庄济生 D、祁永年 20、以下作品中,不属于悼亡性散文的是( ) 。 A、 安娜 B、 干校六记 C、 怀念萧珊 D、 回忆我的父亲 21、 ( )是当代文坛上最早从事“意识流”小说创作的作家之一。 A、张洁 B、王蒙 C、陆文夫 D、梁晓声 22、标志着改革文学进入“第二阶段”的代表性作品是 1981 年底问世的 ( ) 。 A、张洁的沉重的翅膀 B、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 C、路遥的人生 D、谌容的人到中年 23、有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