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6编号《宪法学》课后答案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5254416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15.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36编号《宪法学》课后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336编号《宪法学》课后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336编号《宪法学》课后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336编号《宪法学》课后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336编号《宪法学》课后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336编号《宪法学》课后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36编号《宪法学》课后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宪法学(第五版)简答题和论述题 1.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1)宪法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2)宪法有着更为严格的制定和程序修 改;(3)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简述宪法和宪政的关系。 第一:宪法是一国宪政运动的结果,又是一国宪政的规范形式和依据。宪法是对社 会既存的民主事实的法律确认,宪政运动是先发产生的前提,宪法是宪政运动的结果。 第二:宪政是宪法的实施。宪法确认了民主事实,将民主事实制度化和法律化,这样一 部宪法的有效实施,即意味着实行了宪政。 3我国宪法的结构是怎样的? 序言+正言(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徽,首都) 4我国宪法性法律(或宪法

2、相关法)主要包括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反分裂国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组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政府组织法、 中华人民共和 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中 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组织法 5.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人民主权原则(2)基本人权原则(3)法治原则(4)权力制约原

3、则或民主集中制原 则。 6. 宪法的修改方式有哪些? (1)全面修改(2)部分修改(3)无形修改 7. 美国宪法的修改程序是怎样的? 美国是联邦制国家,修改宪法较为特殊一些。根据美国宪法第五条规定,宪法修 正案的通过有以下四种程序:(1)宪法修正案须由国会两院各以 2/3 以上的议员(出席议 会的议员总数)通过,并交由 3/4 州议会批准。(2)宪法修正案须由国会两院各以 2/3 以上的 议员通过,并交由 3/4 制宪议会批准。 (3)由 2/3 州议会申请提出修正案,国会应即召开修 宪大会讨论该修正案,通过后提交经 3/4 州议会批准。 (4)由 2/3 州议会申请提出修正案, 国会应即召开

4、修宪大会讨论该修正案,通过后提交经 3/4 州制宪会议批准。 8. 宪法的解释方法有哪些? (1)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或立法机关解释宪法 (2)由普通法院解释宪法(3)由宪法法院或 宪法委员会解释宪法 9. 违宪审查和相关概念之间是什么关系? (1) 违宪审查与宪法保障 : 宪法保障制度即保障宪法实施的制度, 是与宪法实施想联系的, 在含义上最为广泛的一个概念, 它在内容上包括了一切保障宪法实施的措施, 而违宪审查制 度只是宪法保障制度的一个方面. (2)违宪审查和宪法监督:在我国,宪法监督具有两种含义,一是作为制度形态和严格意 义上的宪法监督,这一意义上的宪法监督与违宪审查的含义相同 ; 二是

5、作为政治意义上的宪 法监督,这一意义上的宪法见得并不具有严格地制度形态。 (3)违宪审查和司法审查 : 由于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历史传统、政治理念及法律制度 等具体国情不同,违宪审查制度在不同的国家表现为不同的体制,某些国家中,司法审查制 度仅为违宪审查制度的一种类型;在实行司法审查制度的国家,在宪法意义上,司法审查制 度就是违宪审查制度。 (4)违宪审查和宪法诉讼:两者之间存在两个方面的联系和区别:1)在大陆法系国家, 由宪法法院进行的宪法诉讼,其功能之一是进行违宪审查,除此之外,宪法诉讼还解决其他 先发争议;2)在违宪审查中,在有些国家由普通法院(美国)或者特设机关(德国的联邦宪 法法院)

6、通过诉讼的方式审查法律、法规或者行政命令是否违反宪法,通过把这种方式称为 “宪法诉讼” 。可见,在这一意义上,宪法诉讼是违宪审查的一种具体审查方式,其与违宪 审查并不是想同等的概念,因有些国家并不通过诉讼的方式进行违宪审查。 四、论述题 1.如何理解宪法是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反映? 在一个具体的国家中,人民是一个人整体性、概括性的概念,它包含了组成这个具体国家的 所有社会成员,是组成这个具体国家的所有社会成员的总称。从人民主权原则出发,人民是 宪法的制定权主体,而在人民之中,有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集团和群体,这些不同的 阶级、阶层、集团和群体又都具有特定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因此,宪

7、法反映了一国当时 的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 由于宪法所规定的是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最根本性的问题, 因 而它是一国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全面、集中表现。 2.试述我国宪法修正案对宪法指导思想和宪法基本原则的发展? 。 。 。 3.论述宪法序言的法律效力。 宪法序言是有法律效力的,因各国实际情况不同,宪法序言的篇幅或长或短,但都对本国的 国家体制、法律制度、法治理念等最为根本的内容做出了重要的规定,这些基础性的规定是 一国所有法律的效力的渊源。 宪法中的其他条文和除宪法之外的其它法律、 法规都可以在宪 法的序言中找到依据或其逻辑出发点。宪法的法律效主要体现在立法和司法两个过程中。 在立法方面,立法机

8、关或及其授权的其它机关所制定的法律、法规必须符合宪法的理念、精 神和规则以及规定的,法律、法规的规定若部分或全部与宪法相冲突,则相应的部分或全部 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七十八条规定“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 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都不能和宪法相抵触。 ”这是对宪法最 高效力的明文宣告。 在司法方面, 宪法是司法裁判的最终法律依据。 当法律的规定和宪法 相冲突或法律为与规定时,则应依据宪法进行裁判。 在西方法律发达国家一般都有相应 的违宪审查或司法审查制度对立法和行政行为是否违宪进行审查。 在德国和法国分别有宪法 法院和宪法委员会专司违宪审查之职, 而在

9、美国则由联邦最高法院行使司法审查权。 无论是 宪法法院和宪法委员会的违宪审查还是联邦最高法院的司法审查, 一旦确认接受审查的法律 法规或行政行为违宪即宣布无效或不适用。 正是在这不断的审查当中, 宪法的最高效力得到 凸显出来和得到强化。 在我国,宪法之所以给许多人以没有效力或效力不足的现象,主要 是我国目前的违宪审查制度尚未建立。在 2003 年 4 月发生的“孙志刚案”后,尽快建立适 合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的呼声日高, 与此有关的学术研究和争论也受到极大的关注, 相信在 不久之后,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将逐步建立和完善。届时,宪法尤其是宪法序言中规定的基 本原则应有的法律效力会得到真正的体现。 4

10、.试述世界上是主要国家的违宪审查制度的发展模式? 中国、英国:最高代表机关审查制 美国、日本:司法审查制 澳大利亚、德国、韩国:宪法法院审查制 法国、伊朗:宪法委员会审查制 5.我国违宪审查制度应该如何进一步完善? 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还需要在协助全国人大及其委员会进行违宪审查的机构、 提出违宪审查 的主体条件和原则、 违宪审查的程序、 违宪审查的原则、 违宪审查的方式、 违宪审查的措施、 违宪审查的效力等方面, 作进一步具体的规定, 以保证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更具有操作性和 实效性。 第二章 三、简答题 1宪法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 经济条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 政治条件:资产阶级掌握政权

11、,实现对社会的统治,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思想条件: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平等与人权等宪政思想的提出深入人心。 法律条件:法律部门划分的出现、法律部门的增多与法律部门的完善。 2.英国宪法性法律主要包括哪些? 权利法案 、 王位继承法 、 改革法当代宪法有何发展趋势 3.当代宪法有何发展趋势? (1)重视人权保障,扩大公民权利。 (2)重视宪法实施保障,维护宪法权威。 (3)重视国际协作,维护世界和平。 (4)社、资先发共存,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借鉴。 (5)成文宪法取代不成文宪法是趋势。 41949 年共同纲领有什么历史意义? (1)它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动员人民起来迅速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历史任务,

12、朝着社会主义 共同前进的政治基础和战斗纲领。 (2)它对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维护公民权利和自由,恢复国民经 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保障作用。 (3)他为我国正式宪法实施和制定积累经验,创造条件。 四、论述题 1.应如何评价旧中国的宪政运动? (1)这是中国宪政的第一次实践。 (2)否定封建君主专制,加深人们对共和的认识。 (3)宪政运动取得一定成绩,如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符合实际与宪政的政治体制。 (4)由于主观原因,宪政运动也存在着缺陷、不足,如北洋政府时期宪政目标为各个政治 力量所利用以谋求政治利益,以及后来国民党的党国天下等。 2.如何评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地位和作用?

13、 临时约法 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 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性文 件。 它以根本大法的方式宣告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的终结, 肯定了辛亥革命的胜 利成果,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确认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基本国家制, 赋予了人民较为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体现了一定的民 主性和革命性, 对于民主共和观念的确立、 传播和中国民主革命的继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 作用和历史意义。 但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阶级局限性, 它未能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 建的纲领,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派和帝国主义立宪派和旧军阀的妥协。由于没有政权保障, 袁上台以

14、后临时约法便很快束之高阁,成为几张废纸。 3.试述 1954 年宪法的主要内容、鲜明特性和历史地位。 4.1982 年先发历次修正是在什么时间和情况下作出的?历次修正案的主要内容? 内容太多在 P74-78 寻找! 第三章 三、简答题 1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的范围是怎样的? 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维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 爱国者。 2.我国多党合作中包括哪些党派? 中国国民党革命党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 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3.试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主要职能的具体内容? (1)政治协商:是对国家和地

15、方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行政权 问题在决策之前进行协商和就决策执行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 (2)民主监督:是对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国家机关及 工作人员的工作,通过建议和批评进行监督。 (3)参政议政:是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 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会民意进行协商讨论。 4.试述我国当前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1)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宪法第六条确立了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 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

16、 。另外,由于我国正处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非公有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是非常必 要的,因此,宪法第六条规定, “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 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 (2)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宪法第六条规定:“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 配原则。 ” “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 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是指按照社会成员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报酬, 它是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国家 允许和鼓励资本、 技术、 管理等各种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形成有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四、论述题 1.试论述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 见对多党合作制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 (1) 意见对进一步完善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派进行政治协商的内容,形式和程序,充分 发挥无党派人士的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作用等方面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