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1编号康复治疗系物理治疗学考试题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5254375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10.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231编号康复治疗系物理治疗学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3231编号康复治疗系物理治疗学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3231编号康复治疗系物理治疗学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3231编号康复治疗系物理治疗学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231编号康复治疗系物理治疗学考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康复治疗系物理治疗学考试题(卷) 一、名词解释:(20 分) 持续性被动活动 体位转移 向心性收缩 平衡 步行周期 神经发育疗法 联合反应 共同运动 关节挛缩 关节松动技术 二、填空题:(15 分) 1、等长收缩是指肌肉收缩时 没有改变,而 增加。 2、拮抗肌是指 与作用相反的肌群。 3、运动疗法根据动力的来源分为 运动和 运动。 4、神经生理治疗技术常用的有 和 。 5、运动再学习的三个阶段: 、 、 。 6、关节运动方向包括: 、 、 、 、 、 、。 7、体位转移一般分为: 、 、 。 8、生理运动是指关节在 范围内完成的活动。 9、人类的平衡可以分为 和 ,后一种平衡又分为 、 。 1

2、0、Brunnstom 将脑卒中等神经损伤以后的偏瘫恢复分为 6 个阶段,即第 1 阶段: ;第 2 阶段: ;第 3 阶段: ;第 4 阶段: ;第 5 阶 段: ;第 6 阶段: 。 三、选择题:(5 分) 1、经皮电神经刺激疗法的禁忌症是 A、神经痛 B、关节痛 C、术后伤口痛 D、刺激颈动脉窦 E、骨折后骨连接不良 2、神经发育疗法不包括下列哪一种治疗技术; A、Rood 技术 B、运动在学习 C、Bobarth 技术 D、引导式教育 E、PNF 技术 3、肌肉收缩时张力明显增加,但关节不产生肉眼可见的运动,称为 A、等张运动 B、等长运动 C、等速运动 D、放松运动 E、用力运动 4

3、、肌肉收缩时张力基本不变,但肌纤维长度缩短或延长的运动,称为 A、等张运动 B、等长运动 C、等速运动 D、放松运动 E、用力运动 5、下列哪项不是牵拉的作用: A、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 B、防止组织发生不可逆挛缩 C、调节肌张力 D、增加肌力 E、阻断恶性循环、缓解疼痛 四、判断题(10 分) 1、物理治疗是以功能训练和手法治疗为主要手段的运动疗法。() 2、步行周期分为摆动期和支撑期,其中摆动期占整个步行周期的 40%,支撑期 占 60%。() 3、运动在学习的适应性特征指身体在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所产生的解剖学、力 学和功能学等适应性变化。() 4、呼吸训练适应于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慢性限制性肺

4、病,但不适应于合并有严重 肺动脉高压或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的患者。() 5、引导式教育可用于脑性瘫痪的儿童,对极重度智力低下的患儿效果良好。() 五、简述题(30 分) 1、关节活动技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2、简述肌肉牵伸技术的作用 3、简述平衡训练的原则。 4、简述 Rood 技术临床应用中的促进方法。 5、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的入选标准是什么? 六、论述题:(20 分) 1、结合你所学的物理治疗学,论述偏瘫患者的床上转移技术 3、试述步行训练的分解训练 一、名词解释 持续性被动活动(CMP):是利用机械或电动活动装置,是肢体能进行持续性, 无疼痛,在1 一定范围内的被动活动。 体位转移:

5、是指人体从一种姿势转移到另一种姿势的过程,包括卧坐站行 走。 向心性收缩:指在肌力训练中,是肌肉产生向心性收缩的一种训练方式。 平衡:是指物体所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使物体处于 一种稳定状态。 步行周期:是指完成一个完整步行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即指自一侧腿向前迈步该 足跟着地时起至该足跟再次着地时止所用的时间,称为一个步行周期 神经发育 疗法: 其典型代表为 Bobath 技术、Brunnstrom 技术、Rood 技术、Kabat KnottVoss 技术(又称 PNF 技术),这些技术具有以下共同特点。治疗原 则,以神经系统作为治疗重点对象,将神经发育学、神经生理学的基

6、本原理和法 则应用到脑损伤后运动障碍的康复治疗中。治疗目的,把治疗与功能活动特别 是日常生活活动(ADL)结合起来,在治疗环境中学习动作,在实际环境中使用 已经掌握的动作并进一步发展技巧性动作。治疗顺序,按照头-尾,近端 -远端的顺序治疗,将治疗变为学习和控制动作的过程。在治疗中强调先做等长 练习(如保持静态姿势),后做等张练习(如在某一姿势上做运动);先练习离 心性控制(如离开姿势的运动),再练习向心性运动(如向着姿势的运动);先 掌握对称性的运动模式,后掌握不对称性的运动模式。治疗方法,应用多种感 觉刺激,包括躯体、语言、视觉等,并认为重复强化训练队动作的掌握、运动控 制及协调具有十分重要

7、的作用。工作方式,强调早期治疗、综合治疗以及各相 关专业的全力配合如物理治疗(PT)、作业治疗(OT)、言语治疗(ST)、心 理治疗以及社会工作者等的积极配合;重视患者及其家属的主动参与,这是治疗 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联合反应: 是脑卒中后的一种非随意性的运动和反射性的肌张力增高。如当 健侧肢体用力过度时,患侧肢体出现相应的动作,这种反应称为联合反应。 共同运动: 脑卒中后患侧肢体出现的一种不可控制的特定运动模式,即当一 个关节试图活动时,相连的关节甚至整个肢体都随之活动,在用力活动时表现更 为突出。 关节挛缩: 关节外软组织痉挛、收缩而致关节活动受限者称为关节挛缩。 关节 松动技术: 是现

8、代康复治疗技术中的基本技能之一,是治疗师在患者环节活动允 许范围内完成的一种手法操作技术,临床上用来治疗关节功能障碍如疼痛、活动 受限或僵硬等,具有针对性强、 见效快、患者痛苦小、容易接受等特点 二、填空题 1 其长度,张力 2 原动肌 3 主动,被动 4 神经发育疗法,运动在学习技术 5 认知期、联系期、自发期 6 屈、伸、内收、外展、旋转、翻转 7 独立转移、辅助转移、被动转移 8 生理 9 静态平衡、动态平衡、自动态平衡 、他动态平衡 10 迟缓期,联合反应期,共同运动初期,共同运动期,分离初期,协调性运动 期 三、选择题 DBBAD 四、判断题、五、简述题 1 适应证 : 1 被动关节

9、活动度练习 患者不能主动活动身体的该部分,昏迷、麻 痹、完全 卧床、休息、存在炎症反应,主动关节活动导致疼痛。 2 主动和主动-辅助关节 活动度练习 患者可主动收缩肌肉,有或无辅助的条件下可活动身 体的该部分;肌肉较弱(低于 3 级)采用主动-辅助关节活动度练习;有氧 练习时,多次重复的主动或主动-辅助关节活动度练习改善心血管和呼吸功 能。 3 特殊情况 身体的某一部分处于制动阶段,为保持其上下部位的关节功能,并 为新的活 动做准备;卧床患者避免循环不良、骨质疏松和心肺功能的降低。 禁忌证:运动破坏愈合过程;运动造成该部位新的损伤;运动导致疼痛、炎症等 症状加重 21 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 ;

10、2 防止组织发生不可逆性挛缩 ; 3 调节肌张力 ; 4 阻断恶性循环、缓解疼痛;5 提高肌肉的兴奋性;6 预防软组织损伤 31 安全性;2 循序渐进(支撑面积由大到小、稳定极限由大到小、从静态平 衡到动态平衡、逐渐增加训练的复杂性、从睁眼到闭眼、因人而异,循序渐进 41 触觉刺激;2 温度刺激;3 轻叩;4 牵伸;5 挤压;6 特殊感觉刺 激 51 发病后 3 个月以上;2 主动运动:受累腕伸展10,重复 3 次/分钟;拇 指及至少另外两个手指掌关节和指间关节伸展10,重复 3 次/分钟。3 被动关 节活动度:肩屈曲、外展90 ,外旋45 ,肘伸展 30 ,前臂旋前、旋后 45 ,腕伸展于中立位,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的屈曲挛缩30 。4 当健手被固 定,行走应有足够的稳定性。5 具有独立安全的转移能力。6 可以理解和执 行康复训练程序的指令 六、论述题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