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案】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4课 唐诗五首配套课件 粤教必修3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254261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2.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方案】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4课 唐诗五首配套课件 粤教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创新方案】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4课 唐诗五首配套课件 粤教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创新方案】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4课 唐诗五首配套课件 粤教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创新方案】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4课 唐诗五首配套课件 粤教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创新方案】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4课 唐诗五首配套课件 粤教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方案】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4课 唐诗五首配套课件 粤教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方案】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4课 唐诗五首配套课件 粤教必修3(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4课,晨读识记板块,读美文滋养心灵,落实应用板块,领读课文,精读课文,深读课文,写法领悟借鉴,背语基厚积薄发,素材发现应用,语篇全解板块,领悟发现板块,第四单元,读人物知人知情,悦读主题宁静应用指数:,宁静以致远 季羡林 宁静,是一种典雅的气质,一种古朴的情怀。细细品味那句“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就仿佛置身于一个幽静的小院,在挤满花蕾的树下,品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抒几句深情的感悟,倾听那四季花开的声音。或许在某个苦雨孤灯的夜晚,乘着一叶诗的扁舟,摇进那古色古香的荷花丛中,轻吟“留得残荷听雨声”,感受那份纯净似水的清凉与感动。也许这些会让人觉得平凡,但平凡也有高雅的风度。,宁静,是一种生

2、命的态度。眼前的这个世界越来越光怪陆离、色彩斑斓,她灿烂的笑容,几乎迷倒了身边所有的人。每个人都在忙忙碌碌、马不停蹄地追赶,追赶心中的梦想,就像一位旅人,补充了袋子里所缺的东西之后,又开始了新的旅程。然而,生命的美不在它的绚烂,而在它的平和;生命的动人不在它的激情,而在它的平静。当你失落时,当你得意时,当你快乐时,当你痛苦时,请给自己找一片天空,一片宁静的天空,它会让你忘掉所有的痛苦与失意,给你带来崭新的一切。,雨打芭蕉,谁都可以拥有的境界。只要有一天,你把心交给一片芭蕉叶和快活的雨滴,浮躁与妄俗一点一点地消去,清逸与纯真却一缕一缕地从纤尘不染的内心流出,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为雨打造过的芭蕉叶

3、,也显得格外灵秀而清新。 有的人崇尚“鹰击天风壮,鹏飞海浪春”的豁达与豪迈,那是一种生命激越的姿态,然而,“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古典与浪漫更能深入人心,扣人心弦。豪放是种美德,含蓄则是种性格。就在这种含蓄的静穆中,那份清幽淡雅的幸福渗透出了生命的悠远和旷达,而这正是宁静以致远的禅机。,一、作者档案 王维(701?761),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先世为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南蒲州镇),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曾一度奉使出塞,此外,大部分时间在朝廷任职,官至尚书右丞。他早年写过一些边塞诗,但其作品最主要的还是山水田园诗。他还是有名的画家,并精通音律。苏轼评其诗为

4、“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有王右丞集。,王昌龄(?约756),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进士,授校书郎,改汜水尉,再迁江宁丞。晚年贬龙标(今湖南洪江西)尉。世乱还乡,道出亳州(一作濠州),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开元、天宝年间诗名甚盛,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尤擅长七绝,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从军行七首、出塞二首皆有名。其宫词善写女性幽怨之情,也为世所称。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王昌龄集。另有诗格,论诗颇多创见。,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 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市襄阳区),自其曾祖时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西南)。自幼好学,知识渊博

5、,颇有政治抱负。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他的诗在艺术上以丰富多彩著称,时而雄浑奔放,时而沉郁悲凉,或辞藻瑰丽,或平易质朴。他擅长律诗,又是新乐府诗体的开创者。他的诗声律和谐,选字精炼,“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严谨创作态度的真实写照。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他的诗留存至今的有一千四百余首。,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今河北定州)。贞元进士,又登博学宏词科。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

6、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被贬为郎州司马、连州刺史,晚年任太子宾客。他的诗语言简朴生动,情意缠绵,其代表作有乌衣巷秋词等,其诗集有刘宾客集。,李商隐(约813约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遭排挤而潦倒终身。其诗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擅权和时政弊端多有所反映,行次西郊作一百韵有感二首重有感等皆著名;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斥时政,贾生隋宫富平少侯等较突出。“无题”诗脍炙人口,至其实际含义,诸家所释不一。擅长律、绝,富有文采,构思精密,精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因用典太多,或致诗旨隐晦。与杜牧并

7、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也工四六文。与温庭筠、段成式齐名,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时称“三十六体”。有李义山诗集。文集已散佚,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二、人物颂歌 平静、恬淡的王维 平静、恬淡的你,自由地畅游在天地之间,随意和落花、明月、深林、清泉交流,不假于物,也不求于物,尽情享受着超越尘世、摆脱束缚、怡然自得、闲适清静的快乐。没有了俗世的纷扰和喧嚣,自然万物在你笔下具有了灵性,看似幽静的自然画面中总跃动着鲜活的生命,在幽静、恬然的状态中律动着生命的活力,呈现了一个鸢飞鱼跃、生动活泼、生机盎然的世界。没有了俗世的纷扰和喧嚣,你在大自然自由活泼的生机中品味着“静”,在无心有意中

8、静观着自然界的生灭起落,在自然界的大化流行中体味着人生和宇宙的静寂和清幽。,沉稳、厚重的杜甫 沉稳、厚重的你,从历史走来,低首捋须,在千竿翠竹中漫步,在溪流小桥上徘徊,扶疏梅倚高楠,低首吟哦,澄澈的眼珠牵引思念展开翅膀。 草堂是你的一个驿站。 你走来,拥抱怨妇的愁眉苦脸,听到人民泣诉国乱家贫,酷吏横行的痛楚,感情得到了锤炼,思想得到了升华。,你走来,手握不倦的诗笔走来。包容着血与火,溶解着贫和泪,多少悲愤,多少控诉,多少冀望,默默渗入诗篇,化成生命的呐喊,宛如宝剑悲鸣。 你永生!一千多年了,沉甸甸的诗卷,春风化雨,滋润着一个进取的民族。,mng,hun,bn,s,xun,zh,lio,wng,

9、晚,名词作动词,顺流而下,任凭,凋落,形容词用作动词,遮蔽,掩映,形容词作动词,增多,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岂待,明月松间照,不破楼兰终不还,风急天高猿啸哀,无边落木萧萧下,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本课考点提炼,一、背景链接 1山居秋暝 王维早年有过积极的政治抱负,希望能做出一番大事业,后值政局变化无常而逐渐消沉下去,吃斋奉佛。四十多岁的时候,他特地在长安东南的蓝田县的辋川营造了别墅,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这首诗是写他隐居生活的一篇。,2从军行(之四) 唐玄宗开元年间,西北边境的少数民族经常率兵侵扰边塞,入侵内地,掠夺财物,严重破坏了边疆地区的生产,扰乱了人民的正常生活秩序,阻断了中国与西

10、方各国经济、文化的交流。唐朝为了发展生产,保证中西交通畅通无阻,曾多次发兵打击入侵之敌。当时的“青海”地区,正是唐军与吐蕃多次作战的场所。,3登高 杜甫写这首诗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仍是一片混乱。在这种形势下,他只得继续漂泊。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压在他的心头,为了排遣抑郁之情,他抱病登台。,4石头城 这首诗是作者任和州刺史时作金陵五题诗中的第一首。金陵五题是以联章的方式歌咏五处古迹,总结历史教训。石头城在今南京清凉山,原为楚国金陵邑,孙权重建改名。诗人写此诗时,并未到过石头城,

11、因此诗中所写都是凭空虚构。空城与寂寞表达一个历史朝代的消亡,好似一篇金陵的历史浓缩小节。,5锦瑟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诗人因被人排挤,潦倒终身,有很多难言之痛、至苦之情。,二、主旨领悟 1山居秋暝 全诗描绘了一幅优美的风俗画:清幽的山景,淳厚的民风。这正是作者理想的生活环境,他不忍离开,回到官场上那种纷纷扰扰的生活中去。表现了诗人热爱大自然,陶醉于闲适恬淡生活的情趣。 2从军行(之四) 此诗描写了边塞的旷远风光,语言精练,境界阔大,表现了将士御敌报国的壮志。,3登高 本诗通过描绘诗人登高所见的秋江景色,抒发了作者长年漂泊

12、、老病孤愁的感情,表达出诗人忧国伤时、壮志难酬的苦痛。 4石头城 全诗句句写景,以沉寂的群山,悲凉的涛声,朦胧的月色,烘托和渲染石头城的没落荒芜,暗示六朝一去不返,寄予诗人对山川萧条、人生凄凉的伤感和对历史兴亡的思考。,5锦瑟 这首诗通过吟咏“锦瑟”这个物象的今昔古今变化,暗示世事的沧桑,委婉地倾诉了作者年华流逝的伤痛,自身遭遇的悲哀之情,以及对美好往事的追怀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渴望。锦瑟多弦,暗示作者思绪的纷繁,情感的复杂。诗歌寄托很深,意蕴也很丰富。,提示:诗歌首联点明了季节(“秋”)、时间(“晚”)、地点(“空山”)、天气(“新雨后”),营造出清幽境界,为画面定好了基本色调和轮廓。“明月

13、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两联的景物描写,动静相衬,视听相兼,俯仰结合,具备了画的各项要素,具有画的特点,写出了山间居民的日常生活图景,不但画意盎然,且洋溢着诗人陶然其中的怡悦之情,诗情画意融为一体。,2尾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提示:尾联化用了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的典故,而取其相反的意义,进一步表明了诗人对秋天山野的深厚感情,从而表明了归隐的决心和安于隐居生活的心情,深化了主题,增强了艺术感染力。,理解诗歌中的用典 解读: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所谓典故,是指“典例故实”,具体地说,包括

14、历史记载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俗掌故、寓言逸闻以及流传下来的古书成句。典故的使用,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指津: 解题步骤:首先,找出用典的地方,具体分析掌握典故本身所涉及的人、事的内容意义;其次,明确作者是明用还是暗用,是正用还是反用,确定答题的方向;第三,结合诗歌的中心思想,理解作者用典的意图,分析作者用典的作用;第四,答题时既要概括典故本身的内容意义,又要明确作者用典的现实目的。 应用:请你根据本处的提示,解答后面落实应用板块中第7题。,提示:前两句以设想写出边塞的荒凉艰苦。长云弥漫

15、,绵延千里的雪山,河西走廊荒漠中孤城一座,与之遥望的是玉门关。地域广阔,境界开阔,感情悲壮,这就是西北边陲戍边战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后两句则实写。黄沙、战场,荒凉萧瑟,直接抒发感情:万里边塞虽然艰苦,但男儿卫国的一腔热血并不因此削减,大漠百战,金甲磨穿,不灭强敌,誓不回还。一股豪勇壮烈之气概震撼人心。这样,全诗达到了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的高度统一。,提示:作者从听觉、视觉、触觉等几个方面形容、描摹、着色,写了凄冷的秋风、空旷的天空、凄厉哀怨的猿声、凄清的江水、白茫茫的沙滩、回旋飞翔的鸟群等六个意象。特点是冷清、凄凉、悲惨。为全诗定下了哀婉凄凉、深沉凝重的感情基调。,5登高的后两联主要抒发诗人的

16、“悲秋”愁绪,“悲” 从何而来?展现了怎样的诗人形象? 提示:“悲秋”之情来自长年作客异乡的羁旅之愁,晚年多病缠身的孤独之感,以及战争带来的国难家仇和白发日见增多而壮志未酬之虑。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具有忧国伤时伟大情操的诗人形象。,四、阅读刘禹锡的石头城,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6“石头城”本是六朝古都,山川形胜之地,但在诗人眼 里它是一种怎样的情形? 提示:今日的“石头城”已失去昔日的繁华,代之以一种荒凉的景象。群山依旧围绕着这座故都,可惜已是座“空城”。潮水拍打着城郭,仿佛也感觉到它的荒凉,碰到冰凉的石壁,又带着寒心的叹息默默退去。,提示:石头城上,女墙仍在,却无人戍守,空荡荒芜。只有曾照旧时繁华的明月,在夜深人静之时,仍从淮水东边升起,照见这久已残破的都城。诗人请明月来做古今历史的见证,月亮亘古不变,然历史因人事不断兴衰更迭。又特别把今人眼中之月,称为旧时月,增加了吊古的情韵,引读者去回顾六朝兴亡的历史。作者借六朝的灭亡来抒发国运衰微的感叹,希望当时的统治者能以前车之覆为鉴。,五、阅读李商隐的锦瑟,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