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案】高中生物 第三章 第一节 基因的分离定律课件 苏教必修2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253948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方案】高中生物 第三章 第一节 基因的分离定律课件 苏教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创新方案】高中生物 第三章 第一节 基因的分离定律课件 苏教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创新方案】高中生物 第三章 第一节 基因的分离定律课件 苏教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创新方案】高中生物 第三章 第一节 基因的分离定律课件 苏教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创新方案】高中生物 第三章 第一节 基因的分离定律课件 苏教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方案】高中生物 第三章 第一节 基因的分离定律课件 苏教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方案】高中生物 第三章 第一节 基因的分离定律课件 苏教必修2(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第 一节,自主预习 抓基础,合作学习探新知,名师点拨 释疑难,创新演练 大冲关,设计1,设计2,NO.1,NO.2,演练1,演练2,一、遗传、变异与性状 (1)遗传:子代与亲代个体之间 的现象。 (2)变异: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的 现象。 (3)性状: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 征,是 与 相互作用的结果。,相似,差异,遗传,环境,二、基因的分离定律 1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实验材料:豌豆。 (2)相关概念: 性状:F1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 性状:F1没有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 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 的现象。,显性,不同于亲本性状,隐性,(

2、3)实验过程:,性状分离,2孟德尔对实验现象的解释 (1)在卵细胞和花粉细胞中存在着 的遗传因子。 (2)遗传因子在亲本体细胞中 存在且各自独立,互不混杂。 (3)F1可以产生数量相等的含有 的配子。 (4)F1自交时,不同类型的配子(花粉和卵细胞)结合的机会 。 (5)决定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称为 ,它们位于一对 上。,控制性状,成对,不同遗传因子,等位基因,均等,同源染色体,3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1号罐中小球代表 配子,2号罐中小球代表 配子,红球代表 基因, 绿球代表 基因。,2种雌,a,2种雄,A,4分离定律的验证测交实验 (1)实验过程:,(2)结果及意

3、义: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证明了F1是 。杂合子中的 在形成配子时要发生分离,分离后的基因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杂合子,等位基因,三、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1)恰当地选择了实验材料。 豌豆是 受粉植物,在自然条件下一般为纯合子;豌豆植物有多对明显且易于观察区分的 ;一次性可得到大量后代,便于统计分析。 (2)由单因子到多因子,由简到难的实验过程是其获得成功的另一个原因。 (3)应用 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4)整个实验过程科学合理,符合进行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自花闭花,相对性状,统计学,四、分离定律的应用 (1)基因的分离定律是遗传学中最基本的规律,它可正确地解释 现象,

4、能预测杂交后代的类型和各种类型出现的 ,这对于动植物育种实践和医学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在杂交育种中,人们首先按照 ,选择亲本进行杂交,根据性状的遗传表现选择 的杂种后代,再经过有目的选育,最终培育出具有 的品种。 (3)在医学实践中,人们常常利用基因的分离定律对遗传病的 和 做出科学的推断。,生物界的某些遗传,概率,育种目标,符合人们需要,稳定遗传,性状,基因型,发病概率,1判断下列有关叙述的正误 (1)生物的各种性状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 (2)豌豆具有7对相对性状,是进行遗传学实验的好材料。 ( ) (3)子代和亲代在性状上出现的差异叫性状分离。 ( ) (4)豌

5、豆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为11。 ( ) (5)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 ),(6)基因型相同,表现型就一定相同。 ( ) (7)等位基因分离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 ) (8)一对夫妇均是白化病基因的携带者,则其4个子女中只可 能有一个是白化病患者。 ( ),2选择正确答案 (1)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理由及对豌豆进 行异花授粉前的处理是 () 豌豆是自花闭花受粉植物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用豌豆作实验材料有直接经济价值各品种间具有一些稳定的、差异较大而又容易区分的性状开花期母本去雄,然后套袋花蕾期母本去雄,然后套袋 A B C D,解析:豌豆是自花闭花受粉植物,在进行

6、异花授粉之前,必须保证雌花没有受粉,因此要在花蕾期去雄。豌豆人工授粉的过程: 去雄:在花未成熟时(花蕾期),拨开花瓣剪去花的全部雄蕊,这叫做去雄。豌豆杂交以前,母本植株要去雄,保留雌蕊,以接受来自父本植株的花粉。,套袋处理:以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这也是植物杂交实验中必需的一步。 传粉:雌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撒在去雄蕊的柱头上。提供花粉的是父本。 再套袋。 答案: C,(2)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生在() A有性生殖产生配子的过程中 B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过程中 C受精卵进行有丝分裂的过程中 D子一代自交,产生子二代时,解析:基因分离定律发生时期是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

7、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去独立地遗传给后代。 答案:A,(3)已知豌豆的高茎对矮茎是显性,欲知一株高茎豌豆 的遗传因子组成,最简便的办法是 () A让它与另一株纯种高茎豌豆杂交 B让它与另一株杂种高茎豌豆杂交 C让它与另一株矮茎豌豆杂交 D让它进行自花受粉 解析:此题要求最简便的方法,即操作方法,在各 种交配方式中,自交最为简便。 答案:D,探究1.遗传学实验中交配类有哪些方式? 提示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植物体中自花受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受粉。自交是获得纯系的有效方法。 测交:就是让杂种(F1)与纯隐性个体相交,来测F1的基因型。 正交与反交:对于雌雄同体的生物

8、间的杂交,若甲乙为正交,则乙甲为反交。 回交:是指杂种一代与亲本间的交配方式。,探究2.试总结基因型和表现型之间的关系。 提示基因型是表现型的内在因素,表现型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 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基因型相同,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表现型才相同;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表现型不一定相同。,探究3.如何确定生物的遗传因子组成? 提示表现型为隐性,基因型肯定是两个隐性遗传因子组成,即aa;表现型为显性,至少有一个显性遗传因子,另一个不能确定,即Aa或AA。 测交后代性状不分离,被测个体为纯合子,测交后代性状分离,被测个体为杂合子Aa。 自交后代性状不分离,亲本是纯合子;自交后代性状分离,亲本是

9、杂合子Aa。 双亲均为显性,杂交后代仍为显性,亲本之一是显性纯合子AA,另一方是AA或Aa。杂交后代有隐性纯合子分离出来,双亲一定是AaAa。,探究4.举例说明如何确定一对相对性状中的显隐性。 提示如果具有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子代只表现出一个亲本的性状,则子代表现出的那种性状为显性性状。例:某植物红花白花子代全开红花,则红花性状为显性,白花性状为隐性。 如果两个性状相同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了不同的性状,则这两个亲本一定是显性杂合子。子代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例某植物红花红花红花、白花,则红花为显性性状、子代出现的白花为隐性性状。,探究5.F1自交后代出现31的理论分离比,必须满足哪些条件?

10、提示F1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这两种类型的配子完全相等。 雌雄配子之间的结合机会均等。 每一个受精卵都能正常发育为成熟的个体。 个体发育所处的环境完全相同且比较优越。 所有基因所控制的性状都能完全表达。 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的显性作用是完全的。,例1(2010广东高考)黄曲霉毒素是主要由黄曲霉菌产生的可致癌毒素,其生物合成受多个基因控制,也受温度、pH等因素影响。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环境因子不影响生物体的表现型 B不产生黄曲霉毒素菌株的基因型都相同 C黄曲霉毒素致癌是表现型 D黄曲霉菌产生黄曲霉毒素是表现型,解析本题考查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的关系,意在考查综合分析能力。生物的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

11、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A项错误;因黄曲霉毒素的合成受多个基因控制,故不产生黄曲霉毒素的菌株的基因型可能有多种,B项错误;由题意知本题的表现型为黄曲霉菌产生黄曲霉毒素,而不是黄曲霉毒素致癌,故C项错误、D项正确。 答案 D,例2某种自花传粉的豆科植物,同一植株能开很多花,不同品种植株所结种子的子叶有紫色也有白色。现用该豆科植物的甲、乙、丙三个品种的植株进行如下实验。,分析回答: (1)在该植物种子子叶的紫色和白色这一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如果用A代表显性遗传因子,a代表隐性遗传因子,则甲植株的遗传因子组成为_,丙植株的遗传因子组成为_。 (2)实验三所结的紫色子叶种子中,能稳定遗传的种子占

12、_。,(3)实验四所结的297粒紫色子叶种子中杂合子的理论值为_粒。 (4)若将丙植株的花在未成熟时除去全部雄蕊,然后套上纸袋,待雌蕊成熟时, 接受乙植株的花粉,则预期的实验结果为紫色子叶种子白色子叶种子_。,答案(1)紫色AAAa(2)0(3)198 (4)11,1解答有关分离定律的题目的方法 解答分离定律问题主要有两种类:正推类和逆推类。,解决上述问题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首先考虑纯合子,特别是隐性纯合子: 由于纯合子含有相同的基因,因而在亲代与子代之间基因型及表现型推断上有明显的直接推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如果亲代中有显性纯合子(BB),则子代一定表现为显性性状(B_)

13、(甲图所示)。 如果亲代中有隐性纯合子(bb),则子代一定含有隐性基因b(乙图所示)。,如果子代中有纯合子(bb),则两个亲本都至少含有一个隐性基因b(丙图所示)。 BB亲本 bb亲本 b_b B_(显性) _b bb 甲图 乙图 丙图 丙图中,由子代bb可推知亲本为_b,但亲本_b_b的后代未必一定是bb。,(2)根据分离定律中规律性比值来直接推断: 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则双亲一定是杂合子(Bb)。即BbBb3B_1bb。 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1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即Bbbb1Bb1bb。 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即BBBB或BBBb或BBbb。,2遗传概率的计算方法 (1)用分离比直接计算: 如杂合的双亲生正常孩子的概率是3/4,生白化病孩子的概率为1/4,其依据为AaAaAAAaaa121。 (2)用配子的概率计算: 先算出亲本产生几种配子,求出每种配子产生的概率,用相关的两种配子的概率相乘。 如杂合的双亲(AaAa),父本产生A和a配子的概率各占1/2,母本产生A和a配子的概率各占1/2,因此该双亲生一个患白化病孩子的概率为1/21/2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