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 第六版 第八章、特质流派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253141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3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格心理学 第六版 第八章、特质流派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人格心理学 第六版 第八章、特质流派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人格心理学 第六版 第八章、特质流派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人格心理学 第六版 第八章、特质流派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人格心理学 第六版 第八章、特质流派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格心理学 第六版 第八章、特质流派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格心理学 第六版 第八章、特质流派课件(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 特质流派:相关研究,一、成就动机 二、A型-B型行为模式 三、社会焦虑 四、情绪 五、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一、成就动机,成就动机是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美状态的动机,即一种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力求取得活动成功为目标的动机。如:具有这种动机因素的学生就能刻苦努力战胜学习中的种种困难和障碍取得优良成绩。,成就动机理论 麦克利兰的成就动机理论(情绪激发理论),认为成就动机是人格中非常稳定的特质,个体记忆中存在着与成就相联系的愉快经验,当情境能引起这些愉快经验时,就能激发人的成就动机欲望。成就动机强的人对工作学习非常积极,善于控制自己尽量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充分利用时间,工作

2、学习成绩优异。,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期望价值理论),认为动机水平依赖于3大因素: 一、是成功诱因值(Is),即对实现目标的价值判断; 二、是在某任务中成功的可能性大小(Ps);,三、是成就需要,即主体追求成功的动机强度(Ms)。这3个因素发生综合影响,其结果使个人接近与成就有关的目标倾向(Ts)。,心理学家麦克来兰在对大学生的研究中发现: 1)、成就动机的水平与学业成绩有很高的相关性,成就动机高的大学生学习成绩优于成就动机低的大学生。 2)、成就动机与抱负水准正相关。 3)、成就动机水平高者具有很高的独立性和自觉性。经济研究也表明:高水平的成就动机是促进经济成长的重要因素。,成就需要就是“

3、完成艰巨任务;通过控制、掌握或组织克服困难,取得更高成绩;扩展自我”的愿望。,什么是高成就动机呢? 简单说就是为人类、社会、集体而不是单纯为个人的成功动机。,1、高成就动机者的特点 他们是有节制的冒险家 不是对每件事都认真努力 喜欢那些须对结果负责的工作,2、对成功行为的预测 父母培养孩子的时候关键是在父母的过分干预和放任自流之间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点,高成就需要者比其他人更有可能取的经济上的成功,3、性别、文化和成就 4、归因和目标 (1)归因 归因研究者感兴趣的是人们如何解释自己取得好或坏的成绩的原因 归因决定了我们如何评价自己的表现以及将来在类似的情境中我们会怎样做。 (2)成就目标 成就

4、目标就是个体在成就情境中渴望实现的目的。 成就目标,掌握目标,成绩目标,与发展能力有关,向别人展示成绩,1972年,韦纳(Weiner)提出了归因理论,该理论说明的是归因的维度及归因对成功与失败行为的影响。他认为内因外因、稳定不稳定是人们在进行归因时所考虑的两个维度,这两个维度互相独立,人们如何归因会影响今后的成就行为。,韦纳(Weiner)于1982年又提出了归因的第三的维度-可控制性,即事件的原因是个人能力控制之内还是之外。,归因的三个维度,有时需要区分趋近目标和回避目标,掌握-趋近目标 成绩-趋近目标 掌握-回避目标 成绩-回避目标,绝对的,内在的 (掌握),标准参照的 (成绩),积极的

5、 (趋近成功),消极的 (避免失败),二、A型-B型行为模式,1、作为人格变量的A型特征,A型特质的特点 A型者更有竞争性,更能为成功而努力奋斗 A型者有时间紧迫感 A型者在对待挫折情境时更容易产生攻击性和敌意,A型和B型者完成任务似的收缩压,2、A型行为和成就 A型者比B型者在成就任务上更努力,但并不总这样。,任务容易,动机下降,A型者,在成就任务上A型被试比B型被试表现更出色。 但真正能让A型者振奋的是竞争。 3、A型性格与健康 (1)A型行为的测量:效度问题 (2)查明有害成分,三、社交焦虑,社会焦虑是一种只是与社会交往或参加社交活动有关的焦虑。 一般焦虑症状:生理唤醒水平升高 不能专心

6、 感到紧张,1、社会焦虑者的特征 羞怯的人比一般人更有可能对他们在社交情境中的所作所为感觉到窘迫或尴尬。 羞怯的人说他们愿意有更多的人能够求救,但实际上他们很少向专业人士求助。 社会焦虑者不仅怕别人看不起自己,还往往把各种反馈加上消极色彩。 高社会焦虑的人总是认为自己与别人交往很糟糕,并总是寻求别人拒绝自己的证据。 2、对社会焦虑的解释 “评价恐惧”是社会焦虑背后的原因。,四、情绪,考察情绪的模型究竟是什么呢? 体验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广度方面有差异 情绪体验强度有差异 表达自己的情绪方面有差异,情绪,情感性 强度 情绪的表达,1、情绪的情感性 情感的两个基本维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2、情

7、感的强度 情感强度是指人们体验到某种情绪的力量或程度。 情绪强度维度既适用于积极情绪又适用于消极情绪。,3、情绪的表达 情绪表达指一个人情绪的外在表现,五、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乐观和悲观并不仅仅与特定的事件或问题相连。 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与文化背景有关。,1、应对逆境 对生活抱乐观态度体验到的压力和抑郁少得多 乐观主义者对逆境的应对要比悲观主义者好 乐观主义者更倾向于迎头应对问题,即使用应对策略。,使用不同就应对策略状态,2、乐观主义和健康 3、防御性悲观 与只是期待失败的悲观主义者不同的是,防御性悲观者忧郁的预期只是在应对即将来临事件时所使用的缓解策略的一部分。,防御性悲观者持沮丧观点的原因

8、是什么?,第一,这些人让自己做好准备迎接失败的方式之一就是提前设置好较低的预期。 第二,真正失败的可能性也许会使防御性悲观者做得更努力。,当面临的潜在失败让防御性悲观者感到焦虑时,他们会故意悲观的考虑这些压力事件。 防御性悲观者会把注意力集中在消极事件上并从中获益,这种情况还不仅仅局限与成就情境。,六、小结,1、几十年来,成就动机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主题。这一领域的很多早期研究是以亨利莫雷对高成就需要者的描述为基础的。近期的研究关注归因和目标对成就行为的影响。 2、对A型行为的研究来自于一些理论上对易患心脏病的预期。A型者在成就情境中通常比B型者表现更出色。,3、对有社会焦虑的人群进行研究表明,可以用许多特定的行为来对羞怯者进行干预,提高他们有效地与他人进行社会交往能力。 4、研究者把我们的情绪放在主要的两个维度上来考察,他们把这两个主要维度成为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5、在从气质性乐观到气质性悲观的连续体上,人们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研究者发现,典型的乐观者能有效的应对逆境,这可能是由于他们比悲观者使用了更多的积极的和直接的应对策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