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测设计课件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452523 上传时间:2017-06-21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7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勘测设计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道路勘测设计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道路勘测设计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道路勘测设计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道路勘测设计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路勘测设计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勘测设计课件(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道路勘测设计,第1章 绪论,1.1 道路运输概论1.2 道路的分类、分级及技术标准1.3 道路的基本组成1.4 本课程的任务复习思考题,1.1道路运输概论,1.道路运输的地位和作用(1)道路运输的特点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商品流通的重要条件,也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之一,在社会物质产品的生产、分配和交换过程中以及人民生活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现代交通运输是由铁路、道路、水运、航空和管道等运输方式所组成。 道路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机动灵活,直达门户 运输速度快,适应性强 为其他运输方式集散、接运客货 道路运输的技术特性简单,车辆易于驾驶,投资回收快 道路运输在客运上有很大

2、优势,1.1道路运输概论,由上述特点决定,道路运输机动灵活周转迅速,而且容易普及,它可以将物资、商品直接运到市场、仓库、工矿企业和农村田头。在城市和乡村、生产和消费之间架起桥梁,减少中转、装发展道路运输,有利于卸环节,方便人民群众,既是一个独立的运输体系,又是对铁路、水运、航空运输及其集散客户运输方式的补充。道路运输在中短途和实现面上运输有较大优势,在厂矿企业内部及城市交通中,道路运输是主要的运输方式。道路运输是唯一能兼顾运输中多方面基本要求的运输方式,这是当代运输得以高速发展的根本原因。(2)道路运输的地位和作用 道路运输是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实现物质产品和人员交流,是确保社会生产和

3、活动正常的基本条件之一;,1.1道路运输概论,道路运输是地区间、部门间、企业间经济联系的保障; 由于道路运输的灵活性和深入性,才把各种运输方式连接成网,成为一个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综合运输体系; 道路运输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催化剂,道路运输发展水平是衡量和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 综上所述,发展道路运输,有利于促进地区间、部门间、企业间的物质交流,促进社会生产和整个国民经济的繁荣;发展道路运输,有利于改善人民群众的旅行条件,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发展道路运输,有利于促进各地区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加强各地人民间的交流与团结;发展道路运输,有利于加强边疆地区的建设和防务,巩固国

4、防。,1.1道路运输概论,2.高速公路的特殊地位和作用(1)高速公路的特点 高速公路是汽车专用、分隔行驶、全部立交、全部控制出入、设施完善及高标准的公路。与一般公路相比有以下优点: 车速高 高速公路的时速一般高达120km/h,平均时速:美国97km/h,英、法110km/h。日本资料表明,高速公路的平均时速比一般公路高62%70%。 通行能力大 一般双车道公路的通行能力为50006000veh/d(辆/日),一条四车道的高速公路通行能力可达3400050000veh/d,六车道和八车道可达70000100000veh/d。运输费用省,经济效益高行车安全,1.1道路运输概论,(2)高速公路的地

5、位和作用高速公路能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发展a.促进全社会的生产和运输的合理化b.促进沿线经济发展和资源开发c.加速物质生产和产品流通d.促进水运、铁路与高速公路的联运e.有利于城市人口的分散和卫星城镇的开发高速公路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推动经济的发展a.直接经济效益b.间接经济效益,1.1道路运输概论,(3)高速公路对国防的意义3.公路运输的发展趋势 到2002年底,我国公路总里程达到175.8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52万公里,在世界排名第二。 我国公路运输发展的总趋势是:我国公路运输发展和各国的公路运输发展的趋势是一致的,可用S型生长曲线来描述。公路客货运输的速度高于铁路和水运,客运的发展速度高于

6、货运,周转量增长速度高于运量,后者说明公路运输的平均运距有逐渐增长的趋势。我国公路运输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将得到加强。以下数据是我国近几年对公路的投入:1998年2168亿元,1999年2189亿元,2000年2316亿元,2001年2600亿元。运输市场以服务为宗旨,形成全方位良性竞争机制。,1.1道路运输概论,(2)国外公路运输的发展趋势公路运输比重增加提高公路建设的质量和水平载重汽车向大(小)型、高速、专用和列车化方向发展广泛采用先进的运输组织形式,实现管理现代化重视环境保护,1.2道路的分类、分级与技术标准,1.道路的分类(1)道路的定义 道路是供各种车辆(无轨)和行人等通行的工程设

7、施。按其使用特点分为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和乡村道路。(2)公路 公路是指连接城市、乡村和工矿基地等,主要供汽车行驶,具备一定条件和设施的道路。公路按其重要性和使用性质可划分为:国家干线公路(简称国道)、省级干线公路(简称省道)、县级公路(简称县道)以及专用公路。 国道,是指在国家干线网中,具有全国性的政治经济和国防意义,由国家统一规划,并经确定为国家级干线的公路。,1.2道路的分类、分级与技术标准,国道共70条,总长10.9万公里放射状 编号为1 101112 2.3万公里纵向 编号为2 201228 3.7万公里横向 编号为3 301330 4.9万公里(3)城市道路 城市道路

8、是指在城市范围内,供车辆及行人通行的,具备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城市道路是城市组织生产、安排生活、搞活经济、物质流通所必须的交通设施,也是城市市政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4) 厂矿道路指主要为工厂、矿山运输车辆通行的道路,通常分为厂内道路、厂外道路和露天矿山道路。厂外道路为厂矿企业与国家公路、城市道路、车站、港口相衔接的道路或是连接厂矿企业分散的车间、居住区之间的道路。厂矿道路按1987年国家计委颁布由交通部修订的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87)规定设计。,(5) 林区道路 指修建在林区的主要供各种林业运输工具通行的道路。由于林区道路的位置、交通性质及功能不同,林区道路的技术要求应按专门

9、制定的林区道路工程技术标准执行。(6) 乡村道路 乡村道路是指修建在乡村、农场,主要供行人及各种农业运输工具通行的道路,由县统一规划。由于乡村道路主要为农业生产服务,一般不列入国家公路等级标准。 各类道路由于其位置、交通性质及功能均不相同,在设计时其依据、标准及具体要求也不相同,要特别注意。,2、公路的分级及技术标准,(1) 公路等级的划分公路按交通部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简称标准,根据公路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高速公路为具有特别重要的政治、经济意义,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干线公路。依据所

10、适应的交通量不同,分为三种。四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25 00055 000辆;六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45 00080 000辆;八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60 000100 000辆;,其它公路为除高速公路以外的干线公路、集散公路、地方公路,分为四个等级。一级公路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的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15 00030 000辆;二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

11、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3 0007 500辆;三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1 0004 000辆;四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双车道1 500辆以下;单车道200辆以下。,(2)公路等级的选用,(1)确定一条公路建设标准的主要因素是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交通量。 (2)对于一条比较长的公路可以根据沿途情况的变化和交通量的变化,分段采用不同的车道数或不同的公路等级。(3)交通量是确定公路等级的主要依据。 各级公路所能适应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是远景设计年限交通量。各级公路远景设计年限:高速

12、公路和一级公路为20年;二级公路为15年;三级公路为10年;四级公路一般为10年,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4)对于分期修建公路工程,特别是半幅的高速公路,今后不提倡。 对于某些由于建设资金不足等实际情况而确实需要分期修建的公路,一定要作好统筹安排,最好对前、后期工程进行一次设计,使前期工程在后期仍能充分利用。 对于不符合技术标准规定的已有公路,应根据需要与可能的原则,按照公路网发展规划,有计划地进行改建,提高通行能力及使用质量,以达到相关等级公路标准的规定。,(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技术标准是根据一定数量的车辆,在道路上以一定的计算行车速度行驶时,对路线和各项工程的技术要求,把这些要求

13、列成指标,并用标准规定下来。它是根据理论和总结公路设计、修建的经验而拟订的,它反映了我国公路建设的技术方针,因此在设计公路时都应遵守。各级公路的技术指标汇总如表1-1。公路技术标准大体可归纳为三类,即:“线形标准”、“载重标准”、“净空标准”。对路线来说关键是线形标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各不相同,故对标准的掌握、应用,应视具体情况,在满足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结合实际灵活应用。使用标准时必须防止两种倾向:一是不考虑路线的作用和运输发展的要求,采用低标准以压缩工程费用;二是盲目轻率,贪大求全,采用高标准,既增加了投资,又多占用土地。,公路技术标准的正确掌握取决于两个阶段:一是在

14、计划任务书编制阶段,公路技术等级的选定要正确合理,因为计划任务书是进行勘测设计的主要依据,在技术等级选定以前,一定要征询各方面的意见,深入实地进行踏勘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然后结合目前和远景的使用要求,慎重的进行选择,如果确定不当,偏高或偏低,不仅直接影响公路建成后的使用效果,也直接影响工期和造价;二是根据计划任务书中已选定的技术等级,在勘测设计过程中,对各项具体指标如何正确合理地掌握问题。实践证明,计划任务书中技术等级规定得正确,不等于公路技术标准具体掌握得合理。所以在布线时应在方案上多下功夫,力求选择路线短,工程最小的最优方案,避免以降低标准作为减少投资的错误途径。,一条较长的公路往往跨过

15、不同的地带类型,连接不同运量的集散点。确定道路技术等级和技术标准时,还应密切结合路线所经地区的地形以及路段之间的运量大小,可以全线采用一个技术等级,也可适当分段采用不同的技术等级和标准。但分段不宜过于频繁,一般情况下,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不小于20km;二级公路不小于15km;三级公路不小于10km;四级公路不小于5km。等级或标准变换的交界点,应选择在视野开阔,行车速度容易变更处,并应设置相应的标志。为保证行车安全,分界点前后的路线平、纵面技术标准应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地设置过渡段,而不应突变。如路线交通量没有变化,只从地形和节省投资出发,在前后两高标准路段之间插入低标准路段,往往形成盲肠,阻

16、塞交通,在此情况下,则应尽可能采取各种工程措施,或适当增大工程量,使其尽可能和前后标准一致。,3、城市道路分类与技术分级,4、计算行车速度,(1)定义计算行车速度又叫设计车速,是公路几何设计的基本依据,是指在具有控制性的路段上,具有中等驾驶水平的驾驶员,在天气良好、低交通密度的情况下,安全顺适行驶能达到的最大速度。(2)计算行车速度的制定主要考虑以下车速:最高时速、经济时速、平均技术速度最高时速是汽车按其机械性能和动力性能可能达到的最高速度,如东风EQ-140型载重车为90km/h,桑塔纳小客车为169km/h。经济时速是汽车在一段公路上行驶的最经济(耗油、磨耗最小)的时速,如解放牌CA10B型载重车为3545km/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