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粤教版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249664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0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粤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粤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粤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粤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粤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粤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粤教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广州东莞五校2011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粤教版2011届高三级第二次阶段综合测试五校联考语文科试卷 一、本大题四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采撷/诙谐 狭隘/宁谧 隽永/隽秀 B贬黜/矗立 棘手/冲刺 会计/会晤 C奢侈/对峙 侪辈/跻身 下降/降服 D吞噬/嗜好 骸骨/弹劾 薄弱/薄暮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郭德纲最近可谓“背”到极点,不仅深陷“圈地”“打人”风波,连苦心经营的德云社也被迫宣布停业整顿。然而就在人们以为郭德纲的事业恐就此一蹶不振之时,郭德纲团队却展现了其不俗的危机公关能力。事出仅半个多月,郭

2、德纲就大有缓过气来之势,曾一落千丈的公众形象也有了卷土重来的可能。 A苦心经营 B一蹶不振 C一落千丈 D卷土重来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其实几乎所有的高端品牌都存在这种困惑:一方面羡慕低廉的中国制造成本,一方面又顾忌中国制造呈现在外的价廉物劣的形象。 B陶文钊表示,在奥巴马政府看来,目前东亚力量失衡,美国希望重启“东亚平衡”,以期在日趋重要的东亚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C19岁那年,钱伟长以中文100分,历史100分,其他各科加起来不到100分考入清华大学,最终进了物理系,而物理他只考了5分。 D在当天酒会上,华谊兄弟宣布,华谊天意公司将投入巨资,筹拍古典史诗巨作曹操,全面而

3、客观地演出乱世枭雄曹操的一生。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这样的世界,显然不适合于人类居住 它不能帮助人解决人生问题,它的存在,只是“一个梦、一则幻想”而已 诚如台湾作家张大春所说,文学带给人的往往是“一片非常轻盈的迷惑” 一个语言无味的世界,必定是一个坚硬、僵死的世界 因为人心所需要的温暖、柔软和美好,并不会从这个世界里生产出来 这个时候,就不由得让人想念起文学来了文学的重要功能之一正是软化人心、创造梦想 AB CD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李应升诫子书 吾直言贾祸,自分一死,以报朝廷,不复与汝相见,故书数言以告汝。汝长成之日,

4、佩为韦弦,即吾不死之年也。 汝生长官舍,祖父母拱璧视汝,内外亲戚,以贵公子待汝。衣鲜食甘,嗔喜任意,娇养既惯,不肯服布旧之衣,不肯食粗粝之食。若长而弗改,必至穷饿。此宜俭以惜福,一也。 汝少所习见游宦赫奕,未见吾童生秀才时,低眉下人,及祖父母艰难支持之日也;又未见吾囚服被逮,及狱中幽囚痛楚之状也。汝不尝胆以思,岂复有人心者哉!人不可上,势不可凌。此宜谦以全身,二也。祖父母爱汝汝狎而忘敬汝母训汝汝傲而弗亲今吾不测汝代吾为子可不仰体祖父母之心乎至于汝母更倚何人汝若不孝神明殛之矣。此宜孝以事亲,三也。 吾居官爱名节,未尝贪取肥家。今家中所存基业,皆祖父母勤苦积累,且此番销费大半。吾向有誓愿,兄弟三分

5、,必不多取一亩一粒。汝视伯如父,视寡婶如母,即有祖父母之命,毫不可多取,以负我志。此宜公以承家,四也。 汝既鲜兄弟,止一庶妹,当待以同胞。倘嫁中等贫家,须与妆田百亩;至庶妹之母,奉事吾有年,当足其衣食,拨与赡田,收租以给之。内外出入,谨其防闲。此恩义所关,五也。 汝资性不钝,吾失于教训,读书已迟。汝念吾辛苦,励志勤学,倘有上进之日,即先归养。若上进无望,须做一读书秀才,将吾所存诸稿简籍,好好诠次。此文章一脉,六也。 吾苦生不得尽养。他日伺祖父母千百岁后,葬我于墓侧,不得远离。 【注】李应升(1593年1626年),字仲达,号次见。明朝南直隶江阴人。万历丙辰进士,官至御史,为东林党人,敢言直谏,

6、多次上疏弹劾权奸魏忠贤,入狱而死。韦弦:韦,熟牛皮;弦,弓弦。成语有“韦弦之佩”,意为用来警戒自己的有益的规劝。语出韩非子观行:“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缓己;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防闲:防,防水的堤坝;闲,防兽的圈栏。泛指防备和禁阻。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吾直言贾祸 招致 B祖父母拱璧视汝 看见C衣鲜食甘 很少 D以负我志 担负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A若长而弗改 若上进无望B不复与汝相见 须与妆田百亩C汝长成之日 及狱中幽囚痛苦之状也D以贵公子待汝 当待以同胞7下列各句,全部属于李应升对儿子的“告诫”的一组是

7、( )(3分) 汝长成之日,佩为韦弦,即吾不死之年也 汝少所习见游宦赫奕 汝不尝胆以思,岂复有人心者哉 人不可上,势不可凌 内外出入,谨其防闲 汝资性不钝,吾失于教训,读书已迟 AB C D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身陷囹圄,不向阉党屈服,决心以死报效朝廷,因此写下这封信,作为临终遗言,教育尚未成年的儿子。 B作者指出儿子身上存在的过于任性、不敬长辈、不能吃苦等毛病,要求儿子认清危害,改正缺点,学会做人。 C作者要求子女们和睦友爱,妹妹出嫁时要以一百亩田地作为陪嫁,兄弟三人要平分财产,谁也不要想多占一点。 D作者把自己的两点遗愿托付给儿子:一是希望儿

8、子整理自己留下的文稿,二是希望将来把自己葬在父母墓旁。9断句和翻译。(10分)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祖父 母 爱 汝 汝 狎 而 忘 敬 汝 母 训 汝 汝 傲 而 弗 亲 今 吾 不 测 汝 代 吾为 子 可 不 仰 体 祖 父 母之 心 乎 至 于 汝 母 更 倚 何 人 汝 若 不 孝 神 明 殛 之 矣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此宜谦以全身,二也。 吾居官爱名节,未尝贪取肥家。 10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闻砧孟郊杜鹃声不哀,断猿啼不切。月下谁家砧,一声肠一绝。杵声不为客,客闻发自白。杵声不为衣,欲令游子悲。【注】砧:古代妇女捣衣用的砧板。断猿:即断肠之猿。

9、杵:古代妇女捣衣用的棒槌。本诗开头“杜鹃声不哀,断猿啼不切”,语言浅白而内涵丰富,请联系下文作简要赏析。(3分) 后四句主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子曰:“其恕乎! , 。”(论语十则) 长桥卧波, ?复道行空, ?(杜牧阿房宫赋)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 。(李白蜀道难) ,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氓)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谈作文朱光潜 我们对于许多事,自己愈不会做,愈望朋友做得好。我生平最大憾事就是对于美术和运动都一无所长。幼时薄视艺事

10、为小技,此时亦偶发宏愿去学习,终苦于心劳力拙,怏怏然废去。所以每遇年幼好友,就劝他趁早学一种音乐,学一项运动。其次,我极羡慕他人做得好文章。每读到一种好作品,看见自己所久想说出而说不出的话,被他人轻轻易易地说出来了,一方面固然以作者“先获我心”为快,而另一方面也不免心怀惭怍,惟其惭怍,所以每遇年幼好友,也苦口劝他练习作文,虽然明明知道人家会奚落我说:“你这样起劲谈作文,你自己的文章就做得“蹩脚!”文章是可以练习的么?迷信天才的人自然嗤着鼻子这样问。但是在一切艺术里,天资和人力都不可偏废。古今许多第一流作者大半都经过刻苦的推敲揣摩的训练。法国福楼拜尝费三个月的功夫做成一句文章;莫泊桑尝登门请教,

11、福楼拜叫他把十年辛苦成就的稿本付之一炬,从新起首学描实境。我们读莫泊桑那样的极自然极轻巧极流利的小说,谁想到他的文字也是费功夫作出来的呢?小泉八云给张伯伦教授的信也有一段很好的自白,他说:“题目择定,我先不去运思,因为恐怕易生厌倦。我作文只是整理笔记。我不管层次,把最得意的一部分先急忙地信笔写下。写好了,便把稿子丢开,去做其他较适宜的工作。到第二天,我再把昨天所写的稿子读一遍,仔细改过,再从头至尾誊清一遍,在誊清中,新的意思自然源源而来,错误也呈现了,改正了。于是我又把他搁起,再过一天,我又修改第三遍。这一次是最重要的,结果总比原稿大有进步,可是还不能说完善。我再拿一片干净纸作最后的誊清,有时

12、须誊两遍。经过这四五次修改以后,全篇的意思自然各归其所,而风格也就改定妥帖了。”小泉八云以美文著名,我们读他这封信,才知道他的成功秘诀。一般人也许以为这样咬文嚼字近于迂腐。在青年心目中,这种训练尤其不合胃口。他们总以为能倚马千言不加点窜的才算好脚色。这种念头不知误尽多少苍生!在艺术田地里比在道德田地里,我们尤其要讲良心。稍有苟且,便不忠实。听说印度的甘地主办一种报纸,每逢作文之先,必斋戒静坐沉思一日一夜然后动笔。我们以文字骗饭吃的人们对此能不愧死么?文章像其他艺术一样,“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精微奥妙都不可言传,所可言传的全是糟粕。不过初学作文也应该认清路径,而这种路径是不难指点的。学文如学画

13、,学画可临帖,又可写生。在这两条路中间,写生自然较为重要。可是临帖也不可一笔勾销,笔法和意境在初学时总须从临帖中领会。从前中国文人学文大半全用临帖法。每人总须读过几百篇或几千篇名著,揣摩呻吟,至能背诵,然后执笔为文,手腕自然纯熟。欧洲文人虽亦重读书,而近代第一流作者大半由写生入手。莫泊桑初请教于福楼拜,福楼拜叫他描写一百个不同的面孔。可是这并非说他们完全不临帖。许多第一流作者起初都经过模仿的阶段。莎士比亚起初模仿英国旧戏剧作者。布朗宁起初模仿雪莱。陀思妥也夫斯基和许多俄国小说家都模仿雨果。我以为向一般人说法,临帖和写生都不可偏废。读书只是一步预备的工夫,真正学作文,还要特别注意写生。要写生,须勤做描写文和记叙文。中国国文教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