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砼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演示稿-第5章第五讲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249610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2.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砼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演示稿-第5章第五讲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砼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演示稿-第5章第五讲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砼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演示稿-第5章第五讲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砼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演示稿-第5章第五讲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砼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演示稿-第5章第五讲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砼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演示稿-第5章第五讲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砼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演示稿-第5章第五讲课件(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第5章 砌体结构第五讲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5.5 混合结构房屋墙、柱设计,5.5.1 概述 5.5.2 混合结构房屋墙体承重体系 5.5.3 砌体房屋静力计算方案 5.5.4 墙、柱高厚比验算 5.5.5 多层刚性方案房屋墙、柱计算 5.5.6 单层房屋墙、柱承载力计算 5.5.7 砌体结构构造要求,5.5.1 概述,混合结构房屋:竖向承重构件墙、柱和基础采用砌体结构,而水平承重构件屋盖、楼盖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木结构)所组成的房屋承重结构体系。 墙、柱设计一般步骤:,5.5.1 概述,根据房屋使用要求、地质条件和抗震要求,选择墙体承重方案。 确定

2、结构静力计算方案,并进行内力分析。 初步选择墙、柱截面尺寸,材料强度等级,进行墙柱稳定性和砌体承载力验算。,5.5.2 混合结构房屋墙体承重体系,按竖向荷载的传递路径不同,可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5.5.2 混合结构房屋墙体承重体系,(1) 横墙承重体系 主要传力路线:楼(屋)面荷载 横墙 基础 地基,特点:,横墙主承重,间距较小; 横向刚度大,抗震性能好; 外纵墙自承重,开洞方便; 楼盖结构简单,造价较经济; 适宜于小开间住宅、宿舍等房屋。,5.5.2 混合结构房屋墙体承重体系,主要传力路线:楼(屋)面荷载 纵墙 基础 地基,(2) 纵墙承重体系,纵墙主承重,房间开间布置灵活; 房屋横向刚度

3、差,不利于抗震; 墙体用材较少,楼面用材较多; 适用于房屋开间大、横墙少的办公室、医院、单层厂房等。,特点:,5.5.2 混合结构房屋墙体承重体系,主要传力路线: 一部分传至横墙 基础 地基 楼(屋)面荷载 一部分传至纵墙 基础 地基,(3) 纵、横墙承重体系,5.5.2 混合结构房屋墙体承重体系,(3) 纵、横墙承重体系,两条传力路线无主次之分。 特点介于上述两种承重体系之间。 适用于平面布置布置灵活的房屋,如点式住宅楼。,特点:,5.5.3 砌体房屋静力计算方案,在竖向荷载作用下: 楼(屋)盖荷载 梁、板 墙、柱 基础 地基 (受弯构件)(轴压或偏压构件),5.5.3 砌体房屋静力计算方案

4、,在水平荷载作用下: 若无山(横)墙时平面传力系统,5.5.3 砌体房屋静力计算方案,若两端设有山 (横)墙时 空间传力系统 + 平面传力系统 一部分水平荷载通过楼屋盖在平面内弯曲传给山(横)墙及基础 空间传力系统; 另一部分水平荷载通过纵墙各计算单元排架作用直接传给基础 平面传力系统。,在水平荷载作用下:,5.5.3 砌体房屋静力计算方案,若两端设有山 (横)墙时 空间传力系统 + 平面传力系统,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此时,中间排架顶部楼(屋)盖最大水平位移:,5.5.3 砌体房屋静力计算方案,房屋空间刚度:即房屋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抵抗侧移的能力,其大小主要取决于:,用空间性能影响系数来表示:,

5、横墙的间距S 楼(屋)盖刚度K,5.5.3 砌体房屋静力计算方案,规范根据房屋空间刚度(即:横墙的间距S和楼(屋)盖刚度K),分成三种计算方案:,刚性方案 弹性方案 刚弹性方案,刚性,弹性,刚弹性,5.5.3 砌体房屋静力计算方案,刚性,弹性,刚弹性,5.5.3 砌体房屋静力计算方案,纵墙顶点的水平位移u 0。 计算简图为一无侧移平面排架。 横墙承重体系的房屋一般是刚性方案房屋。,(1) 刚性方案(0.33),墙、柱计算简图:,单层房屋: 无论是竖向还是水平荷载,均可将墙柱视作上端不动铰支承于屋盖、下端嵌固于基础的竖向构件。,5.5.3 砌体房屋静力计算方案,多层房屋: 竖向荷载作用下,墙柱在

6、每层高度范围内视作两端铰支的竖向构件;水平荷载作用下,墙柱视作竖向的连续梁构件。,(1) 刚性方案(0.33),单层刚性方案房屋计算简图,多层刚性方案房屋计算简图,5.5.3 砌体房屋静力计算方案,横墙间距较大,屋盖平面内抗弯刚度较小,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近似等于不考虑空间作用的水平位移up。 多层房屋一般不采用弹性方案。 墙、柱计算简图: 无论单层、多层房屋,均按平面排架计算。,(2) 弹性方案(0.77),5.5.3 砌体房屋静力计算方案,(3) 刚弹性方案(0.330.77) 空间刚度介于刚、弹性之间,可将楼(屋)盖看作是墙或柱的弹性支承。 墙、柱计算简图:,刚弹性方案房屋计算简图,单

7、层、多层房屋均按楼(屋)盖处具有弹性支承的平面排架计算。,5.5.3 砌体房屋静力计算方案,横墙厚度:180mm; 横墙长度:单层房屋H,多层房屋 1/2H(H为横墙高度); 横墙开洞的洞口水平截面面积横墙全截面面积50; 当不能同时满足以上三点,但横墙最大水平位移maxH/4000,仍可视作刚性或刚弹性方案房屋的横墙。,刚性方案和刚弹性方案对横墙的要求:,5.5.4 墙、柱高厚比验算,5.5.4 墙、柱高厚比验算,目的:保证墙、柱在施工和使用阶段的稳定性。,(1) 矩形截面墙、柱高厚比验算,5.5.4 墙、柱高厚比验算,5.5.4 墙、柱高厚比验算,目的:保证墙、柱在施工和使用阶段的稳定性。

8、,(1) 矩形截面墙、柱高厚比验算,5.5.4 墙、柱高厚比验算,非承重墙对的修正系数,按下表确定:,门窗洞口对的修正系数:,S为相邻窗间墙之间或壁柱之间的距离; b 0为在宽度S范围内的门窗洞口宽度。,5.5.4 墙、柱高厚比验算,需分别进行整片墙与壁柱间墙的高厚比验算。,(2) 带壁柱墙的高厚比验算, 整片墙的高厚比验算,在确定H0时,S取相邻横墙间距。,5.5.4 墙、柱高厚比验算,在确定截面回转半径i时,计算截面翼缘宽度bf分别按单层、多层房屋以及有无门窗洞口考虑: 多层房屋:有门窗洞口时,取窗间墙宽度;无门窗洞口时,每侧 翼墙宽取壁柱层高的1/3; 单层房屋:取壁柱宽加2/3墙高,但

9、不超过窗间墙宽度和相邻壁 柱间距离。,多层:bf=bc,单层:bf=b+2H1/3bc,单层:bf=b+2H1/3bb,多层:bf=b+2Hi/3,5.5.4 墙、柱高厚比验算,将壁柱视为壁柱间墙的侧向不动铰支座,按矩形截面墙的公式计算。 H0一律按刚性方案考虑,S取壁柱间距离。 若圈梁宽度b/S1/30时,可视为壁柱间墙的不动铰支座。, 壁柱间墙高厚比验算,5.5.5 多层刚性方案房屋墙、柱计算,(1) 墙体的计算简图,5.5.5 多层刚性方案房屋墙、柱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简图 (b) 水平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简图,5.5.5 多层刚性方案房屋墙、柱计算, 纵墙计算单元和控制截面 计算单元

10、: 选取有代表性的一段作为计算单元。,(2) 墙体的计算单元和控制截面,无门窗洞口纵墙的计算单元,有门窗洞口纵墙的计算单元,5.5.5 多层刚性方案房屋墙、柱计算,计算截面面积: 无门窗墙体单元内实际墙体截面 有门窗墙体单元内门(窗)间墙截面,控制截面: 不计风载时,各层纵墙取上、下两个截面进行验算:,上截面:取该层纵墙顶部截面,按偏压构件验算,并验算梁底砌体局压承载力; 下截面:取该层纵墙底部截面,按轴压构件验算。,5.5.5 多层刚性方案房屋墙、柱计算,计算单元: 可取1m宽的墙体作为计算单元。 计算截面面积: 同纵墙的计算方法。 控制截面: 取该层墙体底部截面按轴压构件验算,必要时验算截面偏心受压承载力(若不对称时)以及梁底砌体局压承载力。, 承重横墙计算单元和控制截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