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医学)临床安全用血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5239320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7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质医学)临床安全用血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优质医学)临床安全用血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优质医学)临床安全用血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优质医学)临床安全用血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优质医学)临床安全用血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质医学)临床安全用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质医学)临床安全用血(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临床安全用血,1,输血是现代医学重要的 一部分,如果应用得当可以挽救患者生命和改善其健康状况,如果应用不当,会对患者身体造成损害,甚至引起死亡。,2,输血有风险,随着我国安全输血质量管理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和输血医学水平提高,输血风险逐渐降低,但尚无法杜绝,其主要危险因素包括: 1.血液病原体因素; 受现有医学技术条件局限,无法克服的“窗口期”造成感染问题。 未列入常规检测范围的病毒,疟原虫、弓形虫等。 2.血液免疫因素。 红细胞抗原抗体-急性、迟发性溶血 白细胞抗原抗体-非溶血发热 血小板抗原抗体-输注无效 其他免疫因素-过敏,急性肺损伤,3,输血目标:,科学、安全、合理、有效,4,输血基本原

2、则,1.可输可不输的坚决不输。 2.能少输的不多输。 3.能输成分血不输全血。 4.能输自体血不输异体血。 5.输血前应向受血者说明输血的必要性和危害性。 6.输血前签署知情同意书。,5,输注原则与适应症,. 1.手术患者 (1)血红蛋白100g/L,可以不输注红细胞制剂。 (2)血红蛋白100g/L,可以不输注红细胞制剂。 (2)血红蛋白60g/L,可考虑输注红细胞制剂。 (3)血红蛋白60-100g/L,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缺氧症状与体征)决定是否需要输注红细胞制剂,6,血浆输注,1.适应症 凝血因子缺乏、严重肝脏疾病、香豆素药物作用的逆转、心脏直视手术、大量输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

3、C)、烧伤、抗凝血酶(AT-)缺乏、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等。 2.禁忌症 对输注血浆发生一次以上原因不明的过敏反应或已知对血浆蛋白敏感的患者,以及血容量正常的老幼患者或心功能不全的患者。 3.不合理应用 用于扩容;与红细胞重组后使用;促进伤口愈合;提高免疫力;补充营养 冰冻血浆在输注前须置入37专用恒温水浴中快速融化。融化后,不可在10放置超过2小时,不可再冰冻。如在4专用贮备冰箱内存放,应于24小时内输注。,7,血小板输注,输注原则与适应症 一.血小板生成数量障碍 1.手术患者 (1)血小板计数100 x109/L,可以不输注血小板制剂; (2)血小板计数100 x109/L,实

4、施上腹部手术,患者血小板计数须70 x109/L;实施产科手术,患者血小板计数应50 x109/L。 2.非手术患者 (1)血小板计数50 x109/L,可以不输注血小板制剂; (2)血小板计数10 x109/L,伴有或不伴有龈血、尿血、便血等严重出血,应立即输注血小板制剂; (3)血小板计数10-50 x109/L,伴有皮肤瘀点瘀斑等,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输注血小板制剂。,8,二.血小板功能障碍 血小板计数虽正常,但有功能障碍时,也就是说倘若术中或疾病诊治过程中出现不可控渗血,确定是由于血小板功能障碍所致,不管血小板计数是多少,均应立即输注血小板制剂。 三.输注方法 输注间隔时间

5、不宜过长,应连续输注效果更佳。 应选择与患者红细胞ABO血型相配合的血小板制剂予以输注,由于血小板上无红细胞RH血型系统,故献血者与患者红细胞RHD血型不必相匹配。,9,冷沉淀输注,适应症 1.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适用于血友病A、血管性假血友病等; 2.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适用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严重肝病和尿毒症等; 3.纤维结合蛋白含量降低:适用于严重创伤、烧伤、大手术、重度感染、DIC、恶性肿瘤和其他重症疾病引起的获得性纤维结合蛋白缺乏的治疗。 输注冷沉淀通常要求红细胞ABO血型相同或相容,尽应选择输血滤网功能的多头输血器静脉输注。 冷沉淀在应用前应置37专用恒温水浴箱内快速融化

6、,倘若经37加温后仍不融化,提示纤维蛋白已转变为纤维蛋白,因而不能应用。另外,融化后必须尽快输用,不能复冻。,10,临床输血一般步骤,确保正确的血液在正确的时间输给正确的患者,评估输血需要与时间,告知并签订同意书,填写输血申请单,采集血型、配血样品,血型鉴定、交叉配血,发血、取血时查对,及时、正确的输注,输血前、中、后监测,完整的输血记录,输血反应的正确处理,11,临床输血管理实施细则,一、临床用血申请和分级管理 1、临床输血由医师填写输血申请单,不得缺项漏项,尤其Rh血型,输血史、妊娠史,并在病程记录中注明用血理由并进行评估。电话、口头备血无效。 2、患者接受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

7、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其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输血治疗同意书存入病历。无直系亲属与相关人员签字的无主意识患者的急救用血,需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批准后,可以立即实施输血治疗。,12,3、输血申请要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 4、申请输血患者,应进行输血前的检查。如输血前检查未回报,要注明“已抽血,结果待回”输血前结果回报后,及时在输血申请单填写输血前检查结果,门诊病人每次输血进行1次输血前检查。,13,输血申请单的审核,输血治疗申请单检查申请医生资质是否符合要求,需要的血液品种、数量与输血目的是否相符,输血时间是否明确等。如果发现属

8、于不合理输血或有其他疑问时,应当及时与临床联系。 常见问题: 1.输血申请单填写不完整不准确 2.申请医师签字不清楚,14,临床用血申请权限管理:,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少于800ml,由中级以上医师申请,上级医师核准。 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在800-1600ml的,由中级以上医师申请,上级医师审核,科主任核准,备血。 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达到或超过1600ml的,由中级以上医师申请,科主任核准,报医务部门批准,备血。 急诊用血后,应按以上要求补办手续。,15,中级以上 医 师,800ml,上级医师,800ml1600ml,科主任,1600ml,申请量,申请权,审核签发权,医务科,科主任,

9、三 级 用 血 申 请 管 理,16,申请输血患者,应进行输血前的检查。首次输血,应做血型鉴定、抗体筛查和输血前相关检查指标;曾输过血的患者,如本次新入院,也应进行血型复检、抗体筛检和输血前病原学检查。门诊病人原则上不进行输血治疗。,输血申请,17,受血者血样采集和送检,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当面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性别、年龄、病房(门急诊)、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采集血液时不准直接从输液管或正在输液的一侧肢体采集血液,以免血液稀释,降低抗体滴度引起配血错误。采集过程中注意避免溶血,采集后注意混匀抗凝剂,以防血液凝集。医护人员在标本采集完毕后须即刻填写完整输血申请单及剪贴血

10、样试管标签上的相关内容并贴好在血样试管上,要注意将血液上沿露出,以便输血科人员观察血样情况。,18,输血前检查项目,临床输血前进行的血型血清学检查项目主要为血型鉴定、抗体鉴定和交叉配血,可应用盐水法、抗球蛋白法、酶法、凝聚胺法和微柱凝胶卡等方法。 1.血型鉴定输血前需要确定受血者和献血者的红细胞血型,通常主要做ABO血型鉴定,包括正定型和反定型,以及RHD血型鉴定。 2.抗体鉴定主要检测受血者血清中是否存在血型同种异体抗体,如果存在,需要对其血型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类型以及是否具有临床意义等进行鉴定和分析。 3.交叉配血检查和确定受血者和献血者血液是否相合(相容),包括主侧交叉配血和次侧交叉配血

11、。相合则可随时发血,相容则应根据临床患者输血治疗的迫切程度和国家规范规定及本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规定架构下决定是否相容性发血,此属应急用血管理范畴。相合原则是指交叉配血主、次侧均无凝集无溶血。相容原则是指:交叉配血主侧无凝集无溶血,或RH血型非同型或O型细胞悬液非同型输注时的交叉配血结果报告形式。,19,临床血液预约,RH(+) 洗涤红细胞 提前一天预约 去白细胞全血 提前三天预约 去白细胞单采血小板 提前两天预约 RH(-) 洗涤红细胞 提前一周预约 去白细胞全血 提前一周预约 去白细胞单采血小板 提前一周预约,20,血库现有成分血种类为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和病毒灭活冰冻血浆,输注其他成分血需

12、电话咨询预约。 血站规定需急症送血时,单型6u起送,三个工作日内须往血站捎回医院主管部门审批单和临床输血记录复印件(临床医生准备好后三个工作日内送回血库)。 关于AB型Rh(+)去白悬红的说明:因此血型人群较少,血库日常备血仅为2u,若临床需要此型血请尽快与血库联系,除假期外,周一、三、五为血站免费送血时间。,21,全血、血液成分出库前要认真检查,凡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律不得发出:,标签破损、字迹不清。 血袋有破损、漏血。 血液中有明显凝块。 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 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 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 红细胞层呈紫红色。 过期或其他须

13、查证情况。,22,血液的发放,1.配血合格后,由医护人员到血库取血;非病房医护人员不得代领,如遇特殊情况时,可由一个能够办理取血核对手续的医护人员到血库取血。 2.发血与取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查对患者姓名、性别、住院号、科别、床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以及保存血的外观等,准确无误时,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发出。 3.发血时应按先存先发的原则,但对确实需要较新鲜血者除外。 4.血液发出后不得退回。 5.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样保存于2-6冰箱,至少7天,以便对输血不良反应追查原因。,23,输血注意事项,1.严格查对: 输血前要查对供、受血者姓名、血型、交叉配血报告,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

14、漏、颜色、保存时间。 2.输血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3.不加药物:血内不可加入其他任何药物,生理盐水除外。 4.输血前,要将血浆与血细胞充分混合,轻轻摇匀。,24,输血注意事项,5.加强观察: 输血过程中,要观察病人的反应,体温、脉搏、 呼吸及尿的颜色。 6.输血后的血袋应送回血库保存一天,以备必要时复查。 7.输血完后要继续观察病人反应(延迟反应发生)。 8.快速大量输血、新生儿输血要预热(32),25,血液一旦离开正确的储存条件就有发生细菌繁殖或丧失功能的危险 。,26,输血的时间限制:,全血或红细胞:离开冰箱后30分钟内开始输注,一袋血要在4小时内输注完成,未输注完毕则应废弃。

15、 浓缩血小板:尽快输注,每袋在20分钟内完成。 新鲜冰冻血浆:对成年患者来说,200ml血浆20分钟内输完。 1U冷沉淀: 10分钟内输完。 有多种成分需要输注时,优先输血小板、冷沉淀。,27,输血患者的监测,1、输血监测阶段:在输血开始后的最初15分钟严密观察患者,以便发现输血反应的早期症状。 输血过程中需要继续巡回观察。,2、各阶段监测项目:患者的一般表现、体温、脉搏、血压、呼吸和液体入出平衡。,3、记录:输血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所有输注血液制品的种类、数量和血袋唯一性编号、输血不良反应。,4、输用完毕的一次性血袋,须送血库4冰箱至少保留24小时,以备出现意外情况时作为标本核查用。有反应者

16、应保留余血。,28,贮血冰箱每周用酒精消毒一次,消毒效果每月检测一次,应8cfu/10min 90mm培养皿,无霉菌生长。 冰柜每月除霜、消毒一次 。,29,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样保存于2-6冰箱,至少7天,以便对输血不良反应追查原因。 血液一旦出库,概不退回! 回收血袋应2-6保存一天后按医疗垃圾处理,30,临床用血评价,合理性:是否严格按输血适应症输血。 疗效:指在输血后的疗效评价及有无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处理及记录,31,成分输血,成分输血的优点:一血多用,节约用血,制品浓度与纯度高,疗效好,最大限度地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及输血传染病。,32,成分输血,成分输血的目的:1.补充血容量,可以输用白蛋白;2.补充携氧能力可输用红细胞悬液、洗涤红细胞等;3.补充凝血因子纠正出血,可以输用血小板、新鲜血浆以及冷沉淀;4.纠正免疫功能不全提高免疫力,可以输用转移因子、干扰素和丙种球蛋白等。,33,成分输血,成分输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