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基础知识整理 重难点聚集)专题5 生态工程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234581 上传时间:2020-09-17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基础知识整理 重难点聚集)专题5 生态工程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基础知识整理 重难点聚集)专题5 生态工程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基础知识整理 重难点聚集)专题5 生态工程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基础知识整理 重难点聚集)专题5 生态工程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基础知识整理 重难点聚集)专题5 生态工程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基础知识整理 重难点聚集)专题5 生态工程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基础知识整理 重难点聚集)专题5 生态工程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综合分析近几年各地高考理综试题生物部分,本专题有以下高考命题规律。 1.命题内容:生态工程的原理及实例分析。 2.命题形式:简答题形式或选择题形式。 3.命题思路: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的理论基础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物种多样性原理的理论基础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协调与平衡原理的理论基础是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整体性原理的理论基础是人类所处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等;本部分的命题的思路是同必修教材中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相关知识联系作为出题方向。 4.命题趋势: 本部分内容较少,高考中涉及不多,如果考查,主要是联系生活中的生态平衡、环境污染及环境保护等内容作为题目背景,考查生态工程的原理的主干知识。

2、,根据近几年高考命题特点和规律,本专题的复习备考策略如下。 1.知识方面:以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为线索,系统学习生态工程兴起的原因、基因原理、应用现状和前景展望等内容。要注意生态工程是多学科交叉形成的新兴学科,要考虑社会、经济等各种因素,还要把现代生物技术与之密切结合应用,处理好生态工程的有关问题。,2.能力方面:保持生态平衡、防止环境污染及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都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十分关注的重大问题。复习时应注意运用生态学原理来分析和解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一、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1. 物质循环再生 原理:如无废弃物农业。 2. 物种多样性原理:提高生态系统的 抵抗力稳定性 。 3.协调与平衡

3、 原理:处理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考虑环境容纳量。 4.整体性原理:考虑自然、经济和社会系统的统一。,5.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1)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通过改变和优化结构,达到改善系统功能的目的。 (2)系统整体性原理:实现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二、生态工程的实例 1.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窦店村以沼气工程为中心的生态工程。 2.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甘肃陇南地区“九子登科”的治理模式。 3.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 三北防护林 、退耕还林。 4. 湿地生态恢复 工程:鄱阳湖的综合治理。 ,5.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 工程 6.城市环境生态工程 7.我国生态工程的发展前景:不

4、但要重视 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更要注重与社会、经济效益的结合 。,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1.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 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2.生态工程的特点: 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3.所遵循的基本原理,实现生态经济一定要遵循生态学基本原理。,生态工程的实例,建立不同的生态工程要依据不同的原理,因地制宜,不能相互照搬。,“四位一体”(人居种植养殖沼气)生态农业是我国北方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它以沼气为纽带,将沼气池、猪禽舍、蔬菜栽培与日光温室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如图是该系统物质循环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四位

5、一体”生态农业就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解题时要考虑成分和功能两个方面。(1)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在该生态系统中各种蔬菜是生产者,猪和人是消费者。(2)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及信息传递。此生态系统主要运用到的原理是物质循环再生。此系统是人工生态系统,结构相当简单,故抵抗力稳定性比自然生态系统要低。(3)如果增加奶牛养殖项目,因奶牛的食物不同于原来的家畜,所以需调整种植的农作物种类和数量。(4)太阳能、沼气等能源没有燃烧造成的污染,此优点是煤炭不可比拟的。(5)该生态工程最大的优点是废弃物中的能量被充分利用了,最大限度地为人类造福。,(1)生产者 (2)物质循环再生(或物种多样性等)低 (3)种植的农作物种类和数量(或原养殖家畜的数量等) (4)减少了燃烧煤炭所产生的污染 (5)充分利用了废弃物中的能量,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