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医学)心血管常用药物——抗心衰药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5228857 上传时间:2020-09-17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4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质医学)心血管常用药物——抗心衰药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优质医学)心血管常用药物——抗心衰药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优质医学)心血管常用药物——抗心衰药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优质医学)心血管常用药物——抗心衰药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优质医学)心血管常用药物——抗心衰药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质医学)心血管常用药物——抗心衰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质医学)心血管常用药物——抗心衰药(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血管常用药物抗心衰药,1,治疗心衰药物的分类,1.利尿剂 2.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 3.受体阻滞剂 4.正性肌力药 5.血管扩张剂,2,一.利尿剂,作用机制 是心衰治疗中最常用的药物,通过排钠排水降低心脏的容量负荷,对缓解淤血症状、减轻水肿有十分显著的效果。,3,一.利尿剂,常用药物: 1.噻嗪类:常用药物为氢氯噻嗪、吲达帕胺,作用于肾远曲小管,抑制钠的再吸收,为中效利尿剂,轻度心衰首选,服药期间要注意补充钾盐,不良反应有低钾引起的心律失常、高尿酸血症,还可干扰糖及胆固醇的代谢 2.袢利尿剂:以呋塞米为代表,作用于髓袢的升支粗断,在排钠的同时也排钾,为强效利尿剂,不良反应主要是低钾

2、 3.保钾利尿剂:作用于肾远曲小管干扰醛固酮,使钾吸收增加,同时排钠利尿,利尿的效果不强,常用药物:螺内酯、氨苯蝶啶,4,一.利尿剂,副作用: 电解质紊乱是长期使用利尿剂最容易出现的副作用,特别是高钾或低钾均可导致严重的后果,应注意监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受体阻滞剂有较强的保钾作用,与不同类型的利尿剂合用时应特别注意监测血钾;体内钠不足多因利尿剂过度所致,患者血容量减少,尿少而比重高,此时应给予高渗盐水补充钠盐,5,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作用机制: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除对循环的RAS抑制可达到扩血管、抑制交感神经兴奋的

3、作用外,更重要的是对心脏组织中的RAS的抑制,在改善和延缓心室重塑中起关键作用;抑制缓激肽的降解可使具有血管扩张作用的前列腺素增多,同时亦有抗组织增生的作用;除了发挥扩血管作用改善心衰的血流动力学、减轻淤血症状外,更重要的是降低心衰患者代偿性神经体液的不利影响,限制心肌、小血管的重塑,以达到维护心肌的功能,推迟充血性心衰的进展,降低远期死亡率,6,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常用药物:卡托普利、贝那普利、福辛普利 副作用:低血压,肾功能一过性恶化,高血钾及干咳。临床上无尿性肾衰、妊娠、哺乳妇女及对ACEI药物过敏者禁用 绝对禁忌证:喉头水肿、双侧肾动脉狭窄、血肌酐水平明显升高(225u

4、mol/L),高钾(5.5mmol/L)及低血压者不宜用本药,7,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2.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 作用机制:其阻断RAS的效应与ACEI相同甚至更完全,但缺少抑制缓激肽降解作用,其治疗心衰的临床对照研究的经验尚不及ACEI 常用药物:氯沙坦、厄贝沙坦、替米沙坦、缬沙坦 副作用:除无干咳外与ACEI相似,8,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3.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作用机制:小剂量螺内酯阻断醛固酮效应,对抑制心血管的重构,改善慢性心衰的远期预后有很好的作用,对中重度心衰患者可加用小剂量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但必须监测血钾 慎用:肾功能不全或高钾、血肌酐高、正在

5、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9,三.受体阻滞剂,作用机制: 当心脏交感神经紧张时,阻断受体对心脏的抑制作用明显,主要表现在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心排血量减少、心肌耗氧量减少、血压略降低,还能阻断肾小球旁细胞的1受体而抑制肾素的释放,起到降压作用,还能延缓心房和房室结的传导,延长 PR间期,10,受体阻滞剂,常用药物:美托洛尔、比索洛尔、艾司洛尔 副作用:一般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轻度腹泻等,偶见过敏性皮疹和血小板减少等 严重的不良反应:外周血管收缩甚至痉挛,诱发和加重支气管哮喘,停药反跳现象、幻觉、失眠、抑郁等症状 禁忌症:支气管痉挛性疾病,心动过缓,度及度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11,四.正性肌

6、力药,1.洋地黄类 作用机制: (A)正性肌力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心肌细胞膜上的NaK+ATP酶,使细胞内Na+浓度升高,K+浓度降低,Na+与Ca2+进行交换,使细胞内Ca2+浓度升高而使心肌收缩力增加。而细胞内K+浓度降低,成为洋地黄中毒的主要原因。 (B)电生理作用:一般治疗剂量洋地黄可抑制心脏传导系统,对房室交界区的抑制最为明显。大剂量时可提高心房、交界区及心室的自律性,当血钾过低时,更易发生各种快速性心律失常。 (C)迷走神经兴奋作用:洋地黄的一个独特的优点是对迷走神经系统的直接兴奋作用。 常用药物:地高辛,西地兰,毒毛花苷K,12,四.正性肌力药洋地黄类,禁忌症:洋地黄中毒、洋地黄

7、过敏。 非适应症(相对禁忌症):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室性心动过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急性心肌梗塞发病72小时内,病窦综合征,预激综合征并房颤。 中毒表现: (1)胃肠道反应:通常为洋地黄中毒的最早期表现,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下降,其中首先出现的多为食欲下降,有时可有腹泻 (2)神经系统症状:可有头晕、头痛、倦怠、神志改变、精神异常、黄视、绿视等。 (3)心脏毒性反应:心脏毒性反应易于引起临床医生重视并被识别,往往与此种毒性反应较为严重有关。心脏毒性反应主要是心律失常,包括冲动形成和传导的异常。洋地黄引起心律失常的机制:缩短心房肌、心室肌的有效不应期,加快其动作电位4相舒张期自动除极化速度,

8、导致心房、心室肌异位兴奋性增加,特别是室性异位兴奋性增加,可出现频发室性早搏,室性二联律、三联律,多源性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及室颤等。增高迷走神经张力,同时可以直接抑制房室结传导,并可增加窦房结与房室结对迷走神经及乙酰胆碱的反应性,因而可出现窦性停搏、窦房传导阻滞、高度甚至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13,四.正性肌力药洋地黄类,中毒因素:安全窗很小,心肌在缺血、缺氧情况下则中毒剂量更小,低钾是常见的引起洋地黄中毒的原因,肾功能不全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也是引起中毒的因素 中毒处理:立即停药,给予钾盐静滴,但房室传导阻滞着禁用钾盐,出现快速心律失常用苯妥英钠或利多卡因,电复律一般属于禁忌

9、,出现缓慢心律失常可用阿托品,14,四.正性肌力药,2.非洋地黄类 (1)肾上腺素能受体兴奋剂 a.多巴胺:是去甲肾上腺的前体,小剂量(2-5ug/kg.min)表现为心肌收缩力增加,特别是肾小动脉扩张,心率升高不明显,大剂量则出现不利于心衰治疗的负性作用 b.多巴酚丁胺:可通过兴奋1受体增加心肌收缩力,扩血管作用不如多巴胺明显,对加快心率的反应也比多巴胺小,15,四.正性肌力药非洋地黄类,(2)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作用机制: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促进Ca2+通道蛋白磷酸化,使Ca2+内流,心肌收缩力增强,常用药物为米力农0.375-0.75ug/kg.min静注,仅限于重症心衰及完善心衰的各项治疗

10、措施后症状仍不能控制时短期应用 不良反应:心动过速,室性心律失常,血压升高,外周阻力增加等 禁忌症及慎用:由于缺乏有效的证据,以及考虑到此类药物的毒性,对心力衰竭的患者不主张长期、间隙静脉滴注,因为会增加死亡率,16,五.血管扩张剂,1.硝普钠: 为动静脉血管扩张剂,静注后2-5分钟起效,剂量为0.3ug/kg.min,根据血压逐渐加量,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肌肉颤动,其在体内红细胞中代谢产生氰化物,长期或大剂量使用时应注意可能发生硫氰酸中毒,尤其是肾功能损失者,17,五.血管扩张剂,2.硝酸甘油: 扩张小静脉,降低回心血量,是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及肺血管压降低,主要用于急性心衰,先

11、从10ug/min开始,然后每10min增加5-10ug,以收缩压达到90-100mmHg为宜,降压起效快,停药后数分钟作用消失,主要用于急性心衰或ACS时高血压急症。不良反应是心动过速、面部潮红、头痛和呕吐等,18,五.血管扩张剂,3.受体阻滞剂(乌拉地尔) 通过选择性阻断突触后1受体,改善冠状动脉血流量和控制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作用,从而引起周围血管阻力降低,产生降压效果,降压疗效肯定,起效快,作用强,改善胰岛素抵抗,对血脂异常的患者有利,常用剂量为2-4ug/kg.min,根据血压调速,主要用于高血压危象或ACS,不良作用有头痛,面部潮红等。,19,五.血管扩张剂,4.重组人脑钠肽 为重组的BNP,具有扩血管、利尿和抑制RAAS和交感活性的作用,已通过临床验证,有望成为更有效的扩血管药用于治疗AHF,20,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