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市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5226691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包头市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内蒙古包头市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内蒙古包头市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内蒙古包头市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内蒙古包头市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包头市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包头市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蒙古包头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分)1.近代民族企业家张謇在谈到办厂经历时感慨地说:“千磨百折,忍侮蒙讥,伍平生不伍之人,道平生不道之事”其主要原因是() A.难以招募到合适的技术人员和买到所需的机器设备 B.工人不断要求增加薪酬、缩短工时 C.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弊端 D.与外国资本竞争处于不利地位且受官府束缚、压制2.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 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C.社

2、会矛盾日益尖锐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3. 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A.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4.“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下列观点与此观点相近的是() A.“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 B.“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补,而非求以相病” C.“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 D.“夫工固圣王之所欲,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者”5. “黄婆婆,黄婆婆,教

3、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这是自元代流传下的一首民谣,表达人们对黄道婆的感念之情。黄道婆杰出贡献在于( )A.棉纺织业B.丝纺织业C.麻纺织业D.毛纺织业6.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后仅3年,外国轮船公司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工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这一现象说明,洋务派民用企业的兴办() A.使中国走上了独立富强的道路B.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C.激化了中国同外国列强的矛盾D.取代了外商企业在中国的统治地位7. 以明清时期的棉纺织中心松江与贸易中心苏州为例,松江所产棉布往往通过苏州运销外地,其经营渠道往往是客商设于苏州的布号,这些布号在松江等地设

4、立分号,收购棉布,转送苏州发卖,即碑刻资料中所说的“布店在松,发卖在苏”。这反映了( )A.江南地区的工商业市镇涌现B.区域性的商品流通日益频繁 C.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萌芽D.碑刻是产销格局的第二手资料8.全球通史中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这场“商业革命”的内容不包括() A.城市商业打破了时间和地点的限制B.乡村地区不能设市的规定被废除 C.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直接监督D.以地域为基础的商帮及会馆兴起9. 1898年9月2 1日中外日报报道:“宁郡通久源纱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纺织机器,因此招募女工,并造有房屋40余间,以备来

5、厂女工居住。”当时这家纱厂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欧洲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B.中华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D.清政府调整民间设厂政策10. 民国末期,上海市民经常拥挤在米店门口抢购大米,有人抱怨说:拿着一口袋钱买不到一口袋米。甚至有报刊以醒目标题六十亿元值几何?仅买七十七粒米刊出相关报道。这在本质上反映了 ( )A.上海市场上粮食和食品奇缺B.这一时期通货膨胀极其严重 C.社会动荡推动米价居高不下D.国民政府统治下的经济崩溃11. 据汉书王莽传记载:“(王莽)更名天下田日王田,不得买卖,其男口不盈八而田过一井者,分余田与九族邻里乡党。故无田今当受田者,如制度。”结

6、果导致“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涕泣于市道”,不得已“诸名食王田皆得卖之,勿拘以法。”材料说明王莽改制时( ) A.政府手中掌握了大量国有土地B.得到了无地农民大力支持 C.最终重新肯定了土地的私有权D.有效地抑制了土地的兼并12. 19世纪中后期,被时人称为“洋奴”的买办都“耻言身份”;20世纪初买办却成为众多大学生、留学生和外交官的首选职业,连不少政界名流都争相与他们交往。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B.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步加深 C.买办收入优厚改变了社会看法D.买办逐渐摆脱外国资本家控制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13.阅读材料,加深对历史上

7、江南经济变化的认识。 (22分)材料一 松江府“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苏州府“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盛泽镇“俱以蚕桑为业”。嘉兴府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湖州府“俗皆织绢”;“惟湖以蚕官赋私负咸取足焉”;南浔镇“烟火万家”。摘编自明清史志资料 材料二1840年后,长江三角洲的村镇无不受到开埠带来的影响。时人有诗: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 摘

8、编自清末史志资料 材料三马克思在1853年就预言:“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马克思在这里使用了“暴力”一词,这无疑是侵略的同义词。但他并没有用侵略和被侵略来概括全部中外关系。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说明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阅读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江南经济的主要变化。 (8分)(2).仔细阅读材料二中的诗歌,结合时代背景,分析长江三角洲的村镇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动。(6分)(3).阅读材料

9、三,按照“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的思路,概括19世纪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8分)14.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6分)材料一: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新兴市镇,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重镇盛泽镇,本是青草滩上一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苏州则出现了“郡城之东,皆习机业。雇匠织造,谓之机户。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桥头以待。若机户工作减

10、,此辈衣食无所矣”的情景明万历年间徽州人汪道昆的太函集中说:“吾乡左(轻视)儒而右(崇尚)贾,喜厚利而薄高名,纤啬之夫,挟一缗而起巨万。由是观之,良贾何负于鸿儒。” -摘编自中国古代商业史材料二: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指出:“在中国的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选自中国全史商贾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

11、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出现的新现象。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以盛泽镇为代表的市镇经济”得以发展的原因。 (8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并予以说明。 (8分)15.阅读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14分)材料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中国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情况下产生的。两次鸦片战争以后,外国的生产方式传入中国,中国传统的封建经济结构日趋瓦解,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不断扩大。19世纪60年代,清朝政府一部分洋务派官僚在“平内寇”“御外侮”的思想指导下,创办了一些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采用西方的

12、先进技术,引进西方的设备和自然科学,对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材料二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加紧侵华,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一些爱国人士发出了实业救国的呼声,提出自办铁路、开采矿山、设立工厂以“抵制洋商厂”的主张,出现了一个兴办工矿企业的浪潮,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有了初步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1895-1911年,共创办了资本在万元以上的工矿企业462家,开办资本共89693千元。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董少辉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 (8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当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

13、的发展”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6分) 答案和解析【答案】 1.D2.A3.C4.A5.A6.B7.B8.D9.D10.D11.C12.B13.(1)特点: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 关系:农业经济为主,商品经济处于从属地位。 变化: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纺织业显著发展,市镇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 (2)自然经济加速解体;农产品商品化,受到世界市场的影响;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发生变化。 (3)给中华民族带来灾难。但使原有经济结构遭到破坏,社会经济出现新成分;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企业创办,民族工业兴起;中国经济被卷入世界市场。 14.(1)新现象:江南地区工商业市镇勃兴;出现了自由劳动力市

14、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轻视商人的现象有所改变 原因:手工业、商业的长期发展;地理位置优越、地处交通要冲;人口的大量聚集和增加 (2)因素: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的严重阻碍,是根本原因 自然经济(小农经济)的阻碍说明:小农经济的一大特点是自给自足,加上农民贫困,购买力低下,影响国内市场; 重农抑商政策的打压说明:商业税收沉重,商人为改变低下的社会地位,往往把所赚之钱投资于买房置地,影响扩大再生产; 闭关锁国政策的制约说明:海外贸易受限,影响国外市场 15.(1)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社会条件;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的瓦解为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市场和劳动力条件;外资企业在客观上起了带头、示范和准备技术力量的作用;洋务运动的发展对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也起了诱导作用 (2)表现:商办企业数量的增加和资本规模的扩大 影响:初步发展的民族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虽然很小,但却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是中国社会未曾有过的新的生产方式,它的产生和发展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一股新气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