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民间传说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220812 上传时间:2020-09-17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7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四大民间传说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中国四大民间传说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中国四大民间传说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中国四大民间传说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中国四大民间传说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四大民间传说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四大民间传说课件(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一、孟姜女的传说 二、梁山伯与祝英台 三、白蛇传 四、牛郎织女,牛郎织女传说这个传说是中国过去封建社会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生活的反映。它以封建家庭生活为背景,通过牛郎与织女结合又离散,只能七夕在天上相会一次的幻想性情节,反映了封建宗法制度下的家庭关系及其所造成的婚姻悲剧。 传说中的主人公牛郎和织女是从牛郎星和织女星的星名衍化而来的。这个故事的源头,从诗大东中可以看到,如“跂彼织女”、“睆彼牵牛”等。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中也有关于它的歌咏。到了汉魏间,民间便有了这个故事。,汉应劭风俗通义逸文引岁华纪:“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 南朝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记载:“天河之东有织女,天

2、帝之子也。年年织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哀其独处,许配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纴。天帝怒,责令归河东,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会。”这大约是这个传说的较早面貌。 后来故事中的天帝,被说成是王母娘娘,织女则成为她的外孙女,牛郎是人间的看牛郎。织女与牛郎婚配,并生一男一女,最后王母将其捉回,用发簪在她和牛郎之间划成一道天河。牛郎携儿女追赶,被河所阻,只能靠鹊桥每年七夕相会。每到此时,妇女集于瓜棚下,可听到他们相见时的哭声,喜鹊在这一天也因以身搭桥而头上掉了毛。,牛郎织女传说,与七月七日的乞巧风俗结合得非常紧密。荆楚岁时记较早记载了这个故事对风俗的影响:“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

3、缕,穿七孔鍼(针),咸以金银鍮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牛郎织女传说除在汉族广大地区流传外,在我国许多少数民族中也广为传播,如苗、瑶、壮、傣、朝鲜、布依等。在流传过程中,各民族又结合自己的习俗对故事中的一些情节加以改易。,山东省沂源县文化广场,孟姜女传说,据琱玉集所引同贤记的记载,故事的基本情节是: 燕人杞梁因避秦始皇筑城苦役,逃匿于孟超家后园树上,见孟女仲姿在池中洗浴。孟女因身体为杞梁所见,便以身相许。婚后杞梁又返回筑城役地,主典怒其逃走,将他打杀,筑尸于城墙内。仲姿寻夫,至城下痛哭,城墙崩倒,露出尸骨,不能辨认。仲姿刺指血滴骨,至杞梁骨处,血径流入,于是收

4、了尸骸,回去安葬。它表现了秦始皇的筑城苦役所造成的一场悲剧。,山海关外,孟姜女传说渊源很早,从战国时期就已见端倪。春秋左氏传、礼记檀弓、孟子以及汉代说苑、列女传等都有一些片断记载。 历代文人诗歌对它也多有题咏。明清以来,随着孟姜女庙、孟姜女坟等的建立,各地方志与碑刻的记述尤多,并在各地戏剧、唱本等俗文学中成为常见题材。,孟姜女传说流传至今二千余年,几经重要演变,情节不断丰富,主题也日益鲜明。 孟姜女的原型为春秋时齐国杞梁之妻,在春秋左氏传中是一个知礼的妇女形象。 杞梁攻莒、战死,齐侯欲郊吊,杞梁妻以郊中不是吊丧之地加以拒绝,齐侯不得不改在杞梁家中吊唁。故事就从此发端。,后来增加杞梁妻“迎其柩于

5、路而哭之哀”的说法,说杞梁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与齐国地方民间崇尚“哭调”的风俗结合在一起。 汉代故事又派生出哭倒城墙(或山)的情节。此时杞梁妻由“知礼而却郊吊”发展成她“在丈夫死后向城而哭,城为之崩,她负尸骨归,投淄水而死”的形象。,到了北齐,因屡筑长城,徭役繁重,民间多征夫怨女。民众又把当时现实与秦代筑长城的苦役联系起来,使传说逐渐变为反筑城徭役主题的新形态。 从此,杞梁由为齐国牺牲的战将,变成被打杀的筑城民夫。杞梁妻便成为寻夫认骨、哭倒长城的著名传说人物。,杞梁妻在琱玉集所引同贤记中名仲姿,在敦煌曲子词中被直呼为“孟姜女”。 明清以来,故事在民间仍继续发展演变。各地的口头讲述,把孟姜女

6、说成是葫芦所生,由于葫芦(或瓜)牵连到隔壁而居的孟、姜两家,因称“孟姜女”。此时秦始皇也直接成为故事中的人物,情节有了发展 孟姜女哭倒长城后,秦始皇见孟姜女貌美,欲纳为妃,并接受孟姜女提出的三个条件,即披麻戴孝,手执丧杖,为杞梁发丧。最后,孟姜女投海而死。此外,尚有秦始皇用赶山鞭,驱石填海,砸孟姜女等说法,幻想成分和传奇色彩有所增加。,孟姜女故事传播的地域几乎遍及全国,影响十分深远,各地也出现不少异文。 除各种诗文外,一些通俗唱本多取这个故事为题材进行创作加工,其结果又影响了这个故事的口头讲述。 由于时代不同,作品的主题及思想倾向也较复杂。但从近世流传的故事基本情节看,这个故事是以孟姜女的家庭

7、婚姻问题为线索,深刻反映了封建社会徭役的繁重和人民生离死别的痛苦,暴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残酷无道。,孟姜女传说是我国最为古老、影响最大的一个民间传说。为什么一个民间传说会有如此久远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影响呢?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就是孟姜女与我国古代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首先,它与古代美女观念密切相关。(仲姿,内外美的结合),据顾颉刚、姜又安先生的考证,同贤记中杞梁妻的“仲姿”二字,说明她排行为第二,她父亲姓孟,所以她全名应为孟仲姿,称她为孟姿或仲姿,都是一样的。 他们又推断出“姿”字是“姜”字的讹变。所以孟姿即是孟姜。 孟姜本是齐女之名。诗经鄘风、郑风都曾引用,可见此名在春秋时代传播很广。在此后的

8、汉、魏乐府中,齐姜一名又成为好妇美女的通名。(顾颉刚、姜又安孟姜女名称的来源,民间文学1963 年第3 期)。由于孟姜女这个名字以及她的故事体现了古代人民的美女观念,所以它反过来直接影响着故事的广泛传播。,其次,人们借传说抒发自己的心声(秦、唐、明三个朝代沉重的徭役和兵役),借孟姜女哭倒长城,使传说具有了更广泛的社会意义。 万里长城进入故事,是孟姜女传说主题发生根本变化的最重要因素。 孟姜女传说的故事中心从西汉后期的崩城发展到了唐朝孟姜女哭倒的是长城之后,故事无论在内容上或是影响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即内容更深刻了,影响更广大了。,长城作为文化媒介进入孟姜女传说,就有了自己的象征意义 它是封建

9、专制统治和繁重徭役的象征,它打破了农业社会中人们“安居乐业”的社会理想,成为人民群众的众矢之的。 人们借传说抒发自己的心声,借孟姜女哭倒长城,使传说具有了更广泛的社会意义。这就是长城作为古代文化的因子,在孟姜女传说流传过程中所起的特殊作用。,思考题: 20世纪,对我国民间文学研究方法,尤其是对传说学研究产生重大影响的著作是顾颉刚的 。 答案: 孟姜女故事研究集,梁祝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表现一对青年男女在封建制度下未能结合、含恨而终的婚姻悲剧。 梁祝传说最早见于初唐梁载言的十道四蕃志:“义妇祝英台与梁山伯同冢。” 晚唐张读的宣室志记载了这个故事的全貌,名为义妇冢,其基本情节是:,英台,上虞祝

10、氏女,伪为男装游学,与会稽梁山伯者同肄业。山伯,字处仁。 祝先归,二年,山伯访之,方知其为女子,怅然若有所失。告其父母求聘,而祝已字马氏子矣。山伯后为鄞(yn )令。病死,葬鄮(mo )城西。 祝适马氏,舟过墓所,风涛不能进。问知有山伯墓,祝登号恸,地忽自裂陷,祝氏遂并埋焉。 晋丞相谢安奏表其墓曰“义妇冢”。,江苏宜兴-善卷洞风景区英台墓、英台琴剑冢,梁祝就读的河南汝南红罗山书院遗址,梁祝传说取材于现实生活,又有传奇色彩,悲剧的结局与理想化的结尾达到和谐的统一。它揭露了封建包办婚姻的罪恶,歌颂了纯真自由的爱情。 梁祝故事从女扮男装的传奇事件开始,到后来的反封建主题,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明清以后,

11、传说中的反封建思想就越来越强烈,因而也就越来越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相传农历八月二十一日是祝英台殉情的日子,从一千六百多年前的东晋末年开始,直到现在,每年从八月初开始直到月底,四面八方的水陆香客,络绎不绝地前往今宁波城西十五里的高桥乡忠义王庙进香,尤其是青年男女更是成群结队烧香许愿,并在墓地绕行一周。以符合长久以来的古老相传的一句俗谚:“若要夫妻同到老,梁山伯、祝英台坟上绕一绕。”,梁祝传说在少数民族中也有流传,但已有变异。 如壮族流传的梁祝传说,架桥让梁山伯过河的是鸳鸯。梁山伯送给它们壮锦头巾,所以鸳鸯的羽毛最漂亮。 鹅因先前不说祝英台是女的,被梁山伯扯长了头颈。这样的变异,表现了壮族人民特

12、有的审美情趣。,白蛇传的传统文本,现存最早的白蛇故事,从南宋时代流传下来,可从西湖三塔记说起。 故事说的是,一个官宦子弟奚宣赞清明时节游西湖,遇白衣女孩,带她回了自己家。稍后,女孩的黑衣祖母找来,公子送她们返家。女孩的母亲白衣妇人取人心款待公子,并以身相许。同居半月,白衣妇心生厌倦,欲杀公子取其心。女孩救了他,放他回家。,次年清明,奚公子射落乌鸦,乌鸦变回黑衣祖母,奚君又被囚于白衣妇人家,女孩再施救。这次他回家后,他的叔父奚真人得知,用道法捉三妖。 俟其现形后,白衣妇为白蛇,女孩为鸡妖,黑衣祖母为獭妖。奚真人化缘,造三石塔,镇三怪于湖中。 从这个最早的故事雏形里,可以看出后来得到保存的几个情节

13、元素:清明、游湖、白蛇、造塔、镇妖。奚宣赞与许宣名字也有谐音之处。 在早期的白蛇故事里,人妖不能共处 。,明末冯梦龙编选制警世通言平话集中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话本),清明 游湖 舟遇 借伞 ;许嫁 盗银 发配 结亲 ;赠符 逐道 案发 变形 开店 ;棒喝 劝和 捉蛇 法剿 镇塔 出家 这时的白蛇形象,以人性为主,勇敢善良,而妖貌终难改变,最后不得善终。,在戏曲和民间演唱文学中,对这个故事主干有不同的发挥,增加“产子”、“祭塔”(梨园旧本 ); 中国戏曲学校五十年代的演出本白蛇传(田汉)浓缩为十六场:1、游湖 2、结亲3、查白4、说许5、酒变6、守山7、盗草8、释疑9、上山10、渡江11、索夫12

14、、水斗13、逃山14、断桥15、合钵16、倒塔,穷形尽相:解读青蛇,李碧华的小说通常给人“诡异”之感,王德威先生谈到:“李碧华的文字单薄,原无足观。但她的想象穿梭于古今生死之间,探勘情欲轮回,冤孽消长,每每有扣人心弦之处。而她故事今判的笔法,也间接托出香江风月的现貌。”,1)张扬了女性的主体精神,同时也对女性的人性进行了更深的开掘。,李碧华以她对女性角色的独特体验和深刻观察既写出了她们的欲望与追求,同时又倾注了对她们悲剧命运和自身弱点的洞若观火的悲悯。 在李氏的文本中,她“将历史上被压抑的妇女的声音、被掩藏的妇女的经历、被忽视的妇女所关心的问题,由边缘推向显著的中心位置。” 青蛇视角所观测到的

15、人性的苍白、贪婪、阴暗、虚伪多变、世事的荒诞等 。,张爱玲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著名的论断,也许每一个男子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粘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粒朱砂痣,早已经为人熟知,张爱玲揭示的这种男性情爱心理,在青蛇中继续表现,“每个男人都希望他生命中有两个女人:白蛇和青蛇。同期的,相间的,点缀他荒芜的命运。只是,当他得到白蛇,她渐渐成了朱门旁惨白的余灰,那青蛇,却是树顶青翠欲滴爽脆的嫩叶子。到他得到了青蛇,她反是百子柜中闷绿的山早药,而白蛇,抬尽了头方见天际皑皑飘飞柔情万缕新雪花。,这

16、个世界成千上万的女人大概都可以分成这么两种 一种忘我一点,达到极致的大概就象素贞,能干精明又善解人意,还有妖精般的缠绵,更有一个特别的好处,一切以男人为中心; 一种自我一点,悟性奇佳的就如小青,因为天生的聪明,所以并不安定,爱也好,恨也好,都一样酣畅淋漓,但她以自己为中心。,2)还部分程度上体现了对男权权势的有意消解,同时,对男性(社会角色意义上的)进行了贬压与颠覆。,青蛇中固然突出了青白二蛇相互的关爱、摩擦、争斗与理解,同时她也从另一个侧面让我们读出了许仙的贪婪、狡诈和八面玲珑。如她在从来许仙胜白蛇中分析了白蛇居於劣势的原因。“她太在乎”,同时李氏又剖析了男性的因此坐享其成与游刃有馀。,许仙代表了一种我们最常见的人性,虚伪,在某些时候也真诚。,他教育学生读书人应该禁欲,而自己却成天想念在西湖见到的那两个美丽女子,他明明两个都喜欢,却犟嘴说他只喜欢白蛇,一旦被白蛇揪了尾巴,自己马上躲到一边看书去,留下白蛇和青蛇对决,幸好白蛇及时地解释了夫妻与玩伴的不同之处,让青蛇好歹懂了一点做人的规矩。 但是到了后来,他明白两个都是妖精以后,矛盾了,却又跑回去劝她们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