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管理}审计目标审计程序与盘点管理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5218003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PDF 页数:53 大小:719.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目标管理}审计目标审计程序与盘点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目标管理}审计目标审计程序与盘点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目标管理}审计目标审计程序与盘点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目标管理}审计目标审计程序与盘点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目标管理}审计目标审计程序与盘点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目标管理}审计目标审计程序与盘点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目标管理}审计目标审计程序与盘点管理(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标管理审计目标审 计程序与盘点管理 目标管理审计目标审 计程序与盘点管理 存货实质性程序 被审计单位: 被审计单位: 项目: 存货 项目: 存货 编制: 编制: 日期: 日期: 索引号: ZI 索引号: ZI 财务报表截止日/期间: 财务报表截止日/期间: 复核: 复核: 日期: 日期: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认定、审计目标和审计程序对应关系认定、审计目标和审计程序对应关系 一、一、审计目标与认定对应关系表 财务报表认定财务报表认定 审计目标审计目标存存 在在 完整性完整性 权利权利 和义务和义务 计价计价 和分摊和分摊 列列 报报 A 资产负债表中记录的存货是存在的。 B 所有应当记录的存货均

2、已记录。 C 记录的存货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 D 存货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 与之相关的 计价调整已恰当记录。 E 存货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在财务报表中作 出恰当列报。 二、审计目标与审计程序对应关系表 审计审计 目标目标 可供选择的审计程序可供选择的审计程序索引号索引号 (一)材料采购(在途物资)(一)材料采购(在途物资) D 1.获取或编制材料采购(在途物资)的明细表,复核加计是否正 确,并与总账数、明细账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 ZI3 ACD 2.检查材料采购或在途物资: (1)对大额材料采购或在途物资,追查至相关的购货合同及购货发 票,复核采购成本的正确性,并抽查期后入库

3、情况,必要时发 函询证; (2)检查期末材料采购或在途物资,核对有关凭证,查看是否存在 不属于材料采购(在途物资)核算的交易或事项; (3)检查月末转入原材料等科目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略 BA 3.查阅资产负债表日前后 天材料采购(在途物资)增减变动的 有关账簿记录和收料报告单等资料,检查有无跨期现象,如有, 则应作出记录,必要时作调整。 ZI41 ZI42 D4.如采用计划成本核算,审核材料采购账项有关材料成本差异发略 审计审计 目标目标 可供选择的审计程序可供选择的审计程序索引号索引号 生额的计算是否正确。 A 5.检查材料采购是否存在长期挂账事项,如有,应查明原因,必 要时提出建议调整

4、。 略 6.根据评估的舞弊风险等因素增加的审计程序。略 (二)原材料(二)原材料 D 7.获取或编制原材料的明细表,复核加计是否正确,并与总账数、 明细账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 ZI3 ABD 8.实质性分析程序(必要时): (1)针对已识别需要运用分析程序的有关项目,并基于对被审计 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通过进行以下比较,同时考虑有关数 据间关系的影响,以建立注册会计师有关数据的期望值: 1) 比较当年度及以前年度原材料成本占生产成本百分比的变动, 并对异常情况作出解释; 2)比较原材料的实际用量与预算用量的差异,并分析其合理性; 3)核对仓库记录的原材料领用量与生产部门记录的原材料领用 量是否

5、相符,并对异常情况作出解释; 4)根据标准单耗指标, 将原材料收发存情况与投入产出结合比较, 以分析本期原材料领用、消耗、结存的合理性; (2)确定可接受的差异额; (3)将实际的情况与期望值相比较, 识别需要进一步调查的差异 ; (4)如果其差额超过可接受的差异额,调查并获取充分的解释和 恰当的佐证审计证据(例如:通过检查相关的凭证) ; (5)评估分析程序的测试结果。 略 AB 9.选取代表性样本,抽查原材料明细账的数量与盘点记录的原材 料数量是否一致,以确定原材料明细账的数量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1)从原材料明细账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样本, 与盘点报告 (记录) 的数量核对; (2)从盘点

6、报告(记录)中抽取有代表性的样本,与原材料明细账 的数量核对。 ZI5-3 BA 10.截止测试: (1)原材料入库的截止测试: 1)在原材料明细账的借方发生额中选取资产负债表日前 后 张、 金额以上的凭证,并与入库记录(如入库单,或购货 发票,或运输单据)核对,以确定原材料入库被记录在正确的 会计期间; 2)在入库记录(如入库单或购货发票或运输单据)选取资产负债 ZI4-1 审计审计 目标目标 可供选择的审计程序可供选择的审计程序索引号索引号 表日前后 张、 金额以上的凭据,与原材料明细账的借 方发生额进行核对,以确定原材料入库被记录在正确的会计期 间。 (2)原材料出库截止测试: 1)在原

7、材料明细账的贷方发生额中选取有资产负债表日前后 张、 金额以上的凭证,并与出库记录(如出库单,或销货 发票,或运输单据) 核对,以确定原材料出库被记录在正确的 会计期间; 2)在出库记录(如出库单,或销货发票,或运输单据)中选取资 产负债表日前后 张、 金额以上的凭据,与原材料明细 账的贷方发生额进行核对, 以确定原材料出库被记录在正确的 会计期间。 ZI4-2 D 11.原材料计价方法的测试: (1)检查原材料的计价方法前后期是否一致; (2)检查原材料的入账基础和计价方法是否正确, 自原材料明细表 中选取适量品种: 1)以实际成本计价时,将其单位成本与购货发票核对,并确认原 材料成本中不包

8、含增值税; 2)以计划成本计价时,将其单位成本与材料成本差异明细账及购 货发票核对。同时关注被审计单位计划成本制定的合理性; 3)检查进口原材料的外币折算是否正确,检查相关的关税、增值 税及消费税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3)检查原材料发出计价的方法是否正确: 1)了解被审计单位原材料发出的计价方法,前后期是否一致,并 抽取主要材料复核其计算是否正确 ; 若原材料以计划成本计价, 还应检查材料成本差异的发生和结转的金额是否正确。 2)编制本期发出材料汇总表,与相关科目勾稽核对,并复核 月 发出材料汇总表的正确性。 (4)结合原材料的盘点检查,期末有无料到单未到情况,如有,应 查明是否已暂估入账,

9、其暂估价是否合理。 ZI7 ABCD 12.对于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企业合并以及接受捐 赠等取得的原材料,检查其入账的有关依据是否真实、完备,入 账价值和会计处理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略 ABCD 13.检查投资者投入的原材料是否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 值入账,并检查约定的价值是否公允、交接手续是否齐全。 略 ABCD14.检查与关联方的购销业务是否正常,关注交易价格、交易金额略 审计审计 目标目标 可供选择的审计程序可供选择的审计程序索引号索引号 的真实性及合理性,检查对合并范围内购货记录应予合并抵销的 数据是否正确。 A 15.审核有无长期挂账的原材料,如有,应查明原因,必要

10、时作调 整。 略 CE 16.结合银行借款等科目,了解是否有用于债务担保的原材料,如 有,则应取证并作相应的记录,同时提请被审计单位作恰当披露。 略 17.根据评估的舞弊风险等因素增加的审计程序。略 (三)材料成本差异(三)材料成本差异 D 18.获取或编制材料成本差异的明细表,复核加计是否正确,并与 总账数、明细账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 略 D 19.对材料成本差异率进行分析,检查是否有异常波动,注意是否 存在调节成本现象。 略 D 20.结合以计划成本计价的原材料、包装物等的入账基础测试,比 较计划成本与供货商发票或其他实际成本资料,检查材料成本差 异的发生额是否正确。 略 D 21.抽查

11、月发出材料汇总表,检查材料成本差异的分配是否正 确,并注意分配方法前后期是否一致。 略 22.根据评估的舞弊风险等因素增加的审计程序。略 (四)库存商品(四)库存商品 D 23.获取或编制库存商品的明细表,复核加计是否正确,并与总账 数、明细账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 ZI3 ABD 24.实质性分析程序: (1)针对已识别需要运用分析程序的有关项目,并基于对被审计 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同时通过进行以下比较,并考虑有关数 据间关系的影响,以建立注册会计师有关数据的期望值; 1)按品种分析库存商品各月单位成本的变动趋势, 以评价是否有 调节生产成本或销售成本的因素; 2)比较前后各期的主要库存商品的

12、毛利率(按月、按生产线、按 地区等) 、库存商品周转率和库存商品账龄等,评价其合理性 并对异常波动作出解释、查明异常情况的原因; 3)比较库存商品库存量与生产量及库存能力的差异, 并分析其合 理性; 4)核对仓库记录的库存商品入库量与生产部门记录的库存商品 生产量是否一致,并对差异作出解释; 5)核对发票记录的数量是否与发货量、订货量、主营业务成本记 录的销售量是否一致,并对差异作出解释; 略 审计审计 目标目标 可供选择的审计程序可供选择的审计程序索引号索引号 6)比较库存商品销售量与生产量或采购量的差异, 并分析其合理 性; 7)比较库存商品销售量和平均单位成本之积与账面库存商品销 售成本

13、的差异,并分析其合理性; (2)确定可接受的差异额; (3)将实际的情况与期望值相比较, 识别需要进一步调查的差异 ; (4)如果其差额超过可接受的差异额,调查并获取充分的解释和 恰当的佐证审计证据(例如:通过检查相关的凭证) ; (5)评估分析程序的测试结果。 AB 25.选取代表性样本,抽查库存商品明细账的数量与盘点记录的库 存商品数量是否一致,以确定库存商品明细账的数量的准确性和 完整性: (1)从库存商品明细账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样本,与盘点报告(记 录)的数量核对; (2)从盘点报告(记录)中抽取有代表性的样本,与库存商品明细 账的数量核对。 ZI5-3 BA 26.截止测试: (1)

14、库存商品入库的截止测试: 1)在库存商品明细账的借方发生额中选取资产负债表日前 后 张、 金额以上的凭证,并与入库记录(如入库单,或购货 发票,或运输单据)核对,以确定库存商品入库被记录在正确 的会计期间; 2)在入库记录(如入库单,或购货发票,或运输单据)选取资产 负债表日前后 张、 金额以上的凭据,与库存商品明细 账的借方发生额进行核对,以确定库存商品入库被记录在正确 的会计期间。 (2)库存商品出库截止测试: 1)在库存商品明细账的贷方发生额中选取有资产负债表日前后 张、 金额以上的凭据,并与出库记录(如出库单,或销货 发票,或运输单据)核对,以确定库存商品出库被记录在正确 的会计期间;

15、 2)在出库记录(如出库单,或销货发票,或运输单据) 中选取资 产负债表日前后 张、 金额以上的凭证,与库存商品明 细账的贷方发生额进行核对,以确定库存商品出库被记录在正 确的会计期间。 ZI4-1 ZI4-2 D27.库存商品测试计价方法的测试: ZI7 审计审计 目标目标 可供选择的审计程序可供选择的审计程序索引号索引号 (1)检查库存商品的计价方法是否前后期一致; (2)检查库存商品的入账基础和计价方法是否正确,自库存商品明 细表中选取适量品种: 1)自制库存商品: 以实际成本计价时,将其单位成本与成本计算单核对; 以计划成本计价时, 将其单位成本与相关成本差异明细账及成 本计算单核对; 2)外购库存商品: 以实际成本计价时,将其单位成本与购货发票核对; 以计划成本计价时, 将其单位成本与相关成本差异明细账及购 货发票核对; 3)抽查库存商品入库单,核对库存商品的品种、数量与入账记录 是否一致;并将入库库存商品的实际成本与相关科目(如生产 成本)的结转额核对并作交叉索引; (3)检查外购库存商品的发出计价是否正确: 1)了解被审计单位对库存商品发出的计价方法,并抽取主要库存 商品,检查其计算是否正确;若库存商品以计划成本计价,还 应检查产品成本差异的发生和结转金额是否正确。 2)编制本期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