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第14课理性之光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28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45217135 上传时间:2020-09-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第14课理性之光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28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第14课理性之光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28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第14课理性之光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28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第14课理性之光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28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第14课理性之光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28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第14课理性之光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2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第14课理性之光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2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作业14理性之光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1有学者研究发现,自18世纪初开始,法国出版的神学书籍下降,科学奇事、世俗文化和艺术书籍比重日增,各种传统形式的文学书籍维持不变。这反映了当时法国(D)A封建君主专制逐步松动B生产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C受到欧洲宗教改革的影响D社会思想正发生深刻变化解析:18世纪初是法国君主专制盛行的时期,A项错误。此时,法国资本主义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工业革命尚未发生,生产方式没有发生革命性变化,B项错误。受宗教改革影响,神学书籍应该增加,C项错误;18世纪的法国是欧洲启蒙运动的中心,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当时法

2、国社会思想正发生深刻变化,D项正确。2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们“已经开始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了,他们从理性和经验出发,而不是从神学出发来阐明国家的自然规律”。其中“理性”的含义是(A)A独立的思考与科学的判断B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C集体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D教会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解析:根据关键词“启蒙思想家”和所学知识可知,“理性”指独立的思考与科学的判断。3在研究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时,有学者指出:如果说文艺复兴为人文主义者们“清理了场地”,那么启蒙运动则是“大兴土木”。这里的“大兴土木”是指(D)A摧毁蒙昧和专制主义 B建设工业文明国家C弘扬理性和科学思想 D创立民主法治社会解析:文艺

3、复兴仅仅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下解放出来。“大兴土木”则是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蓝图,即所设想的能实现自由、平等的民主法治社会。4“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以往的一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作不合理的东西扔到垃圾堆里去了。”材料中的“他们”为西方近代思想发展过程中同一时代的杰出代表,其中一位是(D)A彼特拉克 B莎士比亚C马丁路德 D伏尔泰解析:根据材料“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即可明确这是指启蒙运动,而A、B两项是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C项是宗教改革的代表人物,只有D项符合

4、。5孟德斯鸠认为,共和政体是全体人民或仅仅一部分人民握有最高权力的政体;君主政体是由单独一个人遵照固定的和确立了的法律执政;专制政体是按一个人的意志行使权力。他主张实行的政体是(C)A民主共和 B贵族共和 C君主立宪 D君主专制解析:孟德斯鸠的这段话,分别指出了共和政体、君主政体和专制政体的弊端,因此,他不赞成这三类政体,而是主张把这三类政体结合在一起,即实行君主立宪制,才能确保人民权利的有效行使和民主政体的确立。6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写道:“在一个有法律的社会里,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

5、在此,孟德斯鸠旨在说明(A)A自由与法律的内在联系 B天赋人权,自由平等C自由是民主的前提基础 D自由与革命的辩证关系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在法律的社会里,自由就是做他应该做的事情,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违反法律就没有自由,体现了孟德斯鸠强调自由和权利应受制于法律,违背了法律也就等于失去了自由。7卢梭提出:“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的这将是合法的破坏。”这主要反映的是(B)A社会契约论 B人民主权说C自由平等 D三权分立学说解析:材料主要强调“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社会契约也可以废除,本质上反映出人民主权,B项正

6、确。材料主要反映的不是人民之间签订契约,而是维护公共利益,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自由平等和三权分立学说,C、D两项错误。8启蒙思想家康德说:“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维方式的真正改革。”在此,康德强调(C)A革命的进步性不大 B人民的思想较落后C思想革命的必要性 D专制思想根深蒂固解析:据材料“但却绝不能实现思维方式的真正改革”可以看出康德认为暴力革命无法带来思想上的真正革命,故他强调应该进行思想革命,C项正确。9康德在其著作纯粹理性批判中说:“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批判的时代,一切事物都必须接受批判。”这里的“批判”的准确含义是(A)A独立思考,

7、理性判断 B批驳错误,判断是非C自我批评,相互批评 D批斗异端,打倒反动解析:康德强调启蒙运动的核心是理性判断,故A项正确;B项体现不出理性思想的内涵,故排除;启蒙运动的核心是理性主义,批判是指运用理性观察事物,而不是自我批评,相互批评,故C项错误;启蒙运动时期的主流思想是理性思想,不是批斗异端打倒反动,故D项错误。10启蒙主义者主张人的自由平等,并认为每一个人都有权利和尊严,这是任何人都不能剥夺的,包括皇帝。这一主张可概括为(A)A天赋人权 B人民主权C社会契约论 D三权分立解析:材料表明人的权利是神圣不可剥夺的,体现了“天赋人权”的理念,故A正确。1117、18世纪时,欧洲不少思想家都是学

8、识渊博、才华横溢的多面手,例如伏尔泰不仅出版了哲学著作,还发表了大量的史学著作、文艺小说、戏剧和诗歌。这些思想家“多面手”的表现(D)A展现了文艺复兴的盛况 B旨在倡导资产阶级革命C彰显了宗教改革的成果 D有利于启蒙思想的传播解析:题干主要论述了17、18世纪时思想家都是多面手,如伏尔泰著有哲学著作、史学著作、文艺小说、戏剧和诗歌等,这有利于启蒙思想的传播,故选D项;题干论述的是启蒙运动,不是文艺复兴,排除A项;题干没有提及启蒙思想家倡导资产阶级革命,排除B项;题干论述的是启蒙运动,不是宗教改革,排除C项。12西方启蒙思想家将可能作恶的权力称为“无赖”“非天使”“有限理性”等,核心指向一点,即

9、认为权力领域充满危险和变数,统治者的道德、人品并不可靠。要解决“可能作恶的权力”,他们主张(C)A推翻君主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B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真正平等C建立有效机制,实现权力制衡D削弱中央权力,实现公民自治解析:根据对材料的理解,作者认为统治者的道德、人品并不可靠,防止“可能作恶的权力”的最好办法就是把权力关在笼子里,让权力去制约权力,C项正确。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都能实现权力的制衡,但材料并没有明显指向哪一政体,A项错误。启蒙思想家主要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不会消灭私有制,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公民自治,D项错误。13有一些思想家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让人民做他们愿意做的事,

10、让自然界自然地发展。在宗教方面,主张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他们可能是(A)A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B西方人文主义起源时期的先贤C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D明清时期进步的思想家解析:宗教狂热出现在宗教改革时期,因此,“他们”出现于宗教改革之后,由材料看他们主张“自由”,由此可以判断出这种思想属于启蒙思想,A项正确;希腊先贤提倡公民意识,强调城邦的利益高于一切,不符合材料对“自由”的定义,B项错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信仰宗教,反对的是教会的腐败和禁欲主义,C项错误;明清时期进步的思想家不会提出“自由放任”的口号,也不会有题干中的宗教主张,D项错误。14启蒙思想家们出版了普及科学知识的百科全

11、书,大量发行通俗易懂的文章和小册子。启蒙思想家们的做法(C)A提升了民众的教育水平B目的是推动科技的进步C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D意在瓦解封建神学统治解析:启蒙思想家们的做法反映出自然科学的进步推动他们探索人类社会的规律,而其对科学知识的宣传,有利于改变人类思维的普遍方式,极大地推动了启蒙思想的传播,C项正确。普及科学知识不等于提升了民众的教育水平,A项错误;启蒙思想家的上述活动在于启迪民众,推动科技进步不是主观目的,对封建神学的打击是客观影响,B、D两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5题26分,第16题18分,共44分)15追求人的自由是众多启蒙思想家思考的问题,在对这一问题的探讨过

12、程中,法国的卢梭和德国的康德做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一旦人民能够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将它打破时,他们做得更加正确了。那是因为,人民依靠暴力而夺回了他们由于暴力而丧失的自由。要寻找一种结合形式,使得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保卫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以及财富,并且因为这一结合而形成了每一个与全体相结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依旧像往常一样地自由。卢梭社会契约论材料二:康德主张,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并且唯有它才能带来人类的启蒙。自由并非放任自流、我行我素,它体现了人类道德和人类幸福的一致性,自由既是人的一种权利,同时也是一种责任。这种神圣的权利应该由“法律”

13、来保证,使争取自由权利的努力不致被权势扼杀。宪法应容许“最大可能的人类自由”,同时又使每个人的自由能够和其他人的自由相一致,并在适当的时候把“制度按照理念”建立起来。陈乐民康德论启蒙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卢梭关于获得和保障自由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经济、政治背景。(8分)(2)根据材料二,康德认为启蒙的前提是什么?概括康德对“自由也是一种责任”这一观点的理解。(10分)(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卢梭和康德“自由观”的历史作用。(8分)答案:(1)主张:通过暴力革命获得自由;按照社会契约建立政权,保障自由。(4分)背景: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政治上,法国深受封

14、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4分)(2)前提: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4分)理解: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别人的自由;自由应该由法律或宪法来保证;要按照自由的理念建立新的社会制度。(6分)(3)促进思想解放;冲击封建专制统治,推动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运动的发生;影响公民法治社会的构建。(8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直接根据材料“人民依靠暴力而夺回了他们由于暴力而丧失的自由”“要寻找一种结合形式”概括;第二小问,联系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和法国的现状归纳。第(2)问,第一小问,直接根据材料信息“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并且唯有它才能带来人类的启蒙”进行概括;第二小问,从材料“自由并非放任自

15、流、我行我素,它体现了人类道德和人类幸福的一致性”“这种神圣的权利应该由法律来保证”“在适当的时候把制度按照理念建立起来”等信息概括。第(3)问,历史作用可以联系启蒙运动在思想政治方面产生的积极作用,从思想解放、冲击专制统治、推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理论基础等角度进行归纳。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下面是某本西方文明史书中的部分章节目录摘编。第三章欧洲文明的源头1.希腊的古典文明2.雅典的民主政治3.基督教带来的文明第十五章启蒙运动与法国的怀疑主义1.启蒙运动时代2.伏尔泰3.卢梭第十六章启蒙运动与德国的怀疑主义1.莱辛、赖马鲁斯和对历史上耶稣的追寻2.康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两条增补建议,并说明增补理由。(要求:所提增补建议及理由须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18分)答案:建议一: 在第三章中增补“罗马的法律”。理由:罗马法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罗马法具有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所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