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广播电视史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215026 上传时间:2020-09-17 格式:PPT 页数:177 大小:3.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广播电视史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77页
中外广播电视史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77页
中外广播电视史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77页
中外广播电视史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77页
中外广播电视史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外广播电视史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广播电视史课件(1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外广播电视史,课程设计,1.授课方式:以讲授为主,课堂提问、讨论、 互动等方式为辅。 2.课时安排:36学时 18周 3.考核方式:考试 4.参考书目 中外广播电视史郭镇之 复旦大学出版社 中国广播史考陈尔泰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中国电视史刘习良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5.授课内容:,第一部分 外国广播电视事业 第一章 广播电视的诞生及其科技、事业的 发展 第二章 广播电视体制与管理 第三章 各国广播电视业的发展 (以美国、英国、日本为例),第二部分 中国广播电视事业 第一章 广播的引进和建国前的广播事业 第二章 1949年至2000年的广播电视事业 第三章 广播电视节目的发展 第四章 广播电

2、视发展现状与趋势 第五章 广播电视的对外交流(“走出去”),几个基本问题的厘清,广播、电视的定义 广播:指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的新闻传播工具。通过无线电波传送节目的称无线广播,通过导线传送节目的称有线广播。 电视 :指利用电子技术及设备传送活动的图像画面和音频信号,是重要的广播和视频通信工具。,广播较电视等媒体的特点,优势: 速度快 费用低 便携性 易受性 互动性强,劣势 : 保留性差 选择性差 内容含量少,吸引力差,广播电视具有的社会功能,1沟通情况,提供信息。 2思想宣传,引导舆论。 3传播知识,开阔眼界。 4提供娱乐,丰富生活。 5提供服务,方便受众。,思 考,广播灭亡论? 广播存

3、在的必要性,第一章 广播电视的诞生及其科技、事业的发展,第一节 广播电视科技的发明 一、广播电视产生前的物质基础 电子传播主要通过三种方式进行: 1.传导,即电流通过导线直接传递的过程,有线传播; 2.感应,即通过磁力场间接产生的电流产生电磁波,电磁感应是无线接收的工作原理; 3.辐射,即透过空气直接发射,广播电视台的发射机通过天线发射强大的无线电波,将信号播发出去。,电子传播需要三个基本条件: 1.推动远距离传送的动力来源电能; 2.进行传播的发射和接收渠道无线电通讯技术; 3.借助电波传递声音、图像和其他信息,需要有附载在电波上的编码解码方式。,电能的发现及应用: 战国时代中国的指南针(电

4、磁现象) 1745年电的应用,生产出强电流 1790年伏特发明了蓄电池 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明了发电机,无线电通讯的发现和发明: 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提出电磁波存在理论。 1887年,德国的赫兹对电磁波理论进行了论证。 1895年,俄国物理学家波波夫和意大利青年发明家马可尼同年宣告发明了无线电传送技术。,对电波的编码和解码: 电动的文字传播电报 声音的有线传播电话 电磁波传播文字信息无线电报,电报的发明: 美国肖像画家莫尔斯发明了实用型电报。“莫尔斯电码”是近代电报的基础。 1844年5月24日,电报诞生日,莫尔斯用电报传送了“what hath god wrought?”。 到

5、1851年,穿越美国全境的电报线开通了。,电话的发明: 1876年2月14日,电话发明日,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展示了他发明的电话,预示着广播和电视的可能性。 贝尔在其专利申请书上这样写到:电话是“通过电的手段传送说话和其他声音的一种方法、一种工具”。 1877年3月15日美国纽约的每日画报刊登了一幅题为“对电话的恐惧”的图画。内容是一位演讲家站在一个麦克风前正在向全世界发表讲话。 1877年夏天贝尔在温莎宫向维多利亚女王展演他的电话。 1915年,连接美国东西海岸的电话干线建成。不久,整个北美大陆都被电话网覆盖了。,无线电报的发明 1895年意大利人古格列莫马可尼发明了无线电报。1897年7月

6、2日,马可尼获得了无线电报发明的专利,年仅23岁。 到1910年,无线电报建立了广泛的通讯网络,用于消息传递。,先进的无线电发射和接收系统的制造: 1886年美国的西屋公司(接收机)、1892年通用电气公司(交流电发电机)、1885年美国电话电报公司(音频管),三足鼎立。,二、广播电视的发明,广播 1906年,邓伍迪发明的晶体检波器,经皮卡德加上天线,可以接收声波。 1906年,德佛雷斯特发明了“三极管”,“音频管”。 1908年,德佛雷斯特在法国埃菲尔铁塔上广播唱片节目。 1915年,费辛顿和亚历山德森合作生产出名为“亚历山德森发射机”的交流电发射机,成为早期的标准无线电广播设备。 1933

7、年,在调幅制AM的基础上,阿姆斯特朗发明了调频制FM。 1947年,布莱顿、肖克利、巴丁发明了晶体管。,1919年美国马可尼公司的6.5千瓦广播发射机,电视 影像和声音的结合 荧光屏 图像分解与扫描技术,机械电视的发明 贝尔德 美国詹金斯 美国艾夫斯及贝尔实验室 机械电视的缺点: 噪音大、体积大笨重、操作技术难。,全电子技术的发明 电子显像管和摄像机,第二节 广播电视事业的产生和发展,一、广播事业的开启和发展 实验性广播电台的出现: 1906年圣诞节前夜,费辛顿在纽约附近设立了一个广播站,并进行了有史以来第一次广播。,广播事业的开创阶段: 正式播音的广播电台的出现: 1920年11月2日, K

8、DKA电台开始正式播音。 1922年初,28家电台;半年后,378家;年底,570家;20年代末,半数美国家庭拥有至少一架收音机。 20世纪20年代,各国广播事业发展情况:,广告成为广播事业发展的基础: 广播电台费用的增加,曾使其陷入困境。 广告解决了广播电台的经费负担。 商营广播网的建立,原因有三: 从广播者的角度来说 从听众的角度来说 从广告者的角度来说,广播事业的重视和发展阶段:,1938年3月12日,默罗在德军进占维也纳的同时,向美国听众广播了他的第一篇战争报道: “我是爱德华默罗,此刻正从维也纳报道。现在是凌晨2点30分,希特勒本人还未到市内。看来,没有人知道他会在什么时候到这儿。但

9、是绝大多数人预料他会在明早10点之后的某一时刻到达.我是几小时前乘飞机从华沙取道柏林来这儿的。从飞机上鸟瞰维也纳,我发现她跟从前没有两样。但是维也纳确实有所变化.人们在这里把武器举得要比柏林高一些,而且,人们说起“嗨,希特勒”这样字眼声音也要高一些。.年轻的纳粹冲锋队员乘车在街道四周游荡。他们乘着军用卡车、各种型号的装甲车,唱着歌,向人群投扔桔子皮。几乎所有的重要的大楼都设有武装警卫,包括我现在临时广播的这座楼房。整个城市有一种断定要发生某种事情的迹象,每个人都在等待着,想知道希特勒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会到达这里。”,跨国广播和外语广播的出现。 广播的普及阶段: 九十年代,数字时代到来,广播实

10、现新跨越。,二、电视事业的诞生和发展,二战前的电视事业: 1实验性的电视播映。 BBC与贝尔德合作: BBC与EMI合作: 2正式的电视播送。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BBC在伦敦郊外的亚历山大宫以一场规模盛大的歌舞开始了电视的正式播出。世界电视事业的诞生日。,20世纪30年代,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对电视进行实验,并尝试播出:英国、美国、德国、意大利、苏联、法国。 二战时期的电视事业: 1941年,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规定了NTSC的电视制式标准。,二战后的电视事业: 1. 20世纪5060年代是世界各国大范围地建立电视台、发展电视事业的始创期。 录音录像科技的开发: 1877年

11、爱迪生,1887年伯里纳,先后发明了竖行、横行唱针、唱片、机械唱机。 1948年,安培克斯公司推出“卷轴式”录音方法,磁带录音机。 1956年,安培克斯公司推出磁带录像机。 1958年,立体声录音方式发明。 80年代,出现了激光唱盘(CD)、激光视盘(VCD)以及现在的数字式高保真度录音设备、数字式激光视盘(DVD)等。,2. 20世纪50、60年代之后,电视媒介不断从低级向高级、从单一向多样化发展,逐渐满足受众的更高的需求。先后出现了多种电视传播样式: 彩色电视 1946年,美国无线电公司推出了NTSC(正交平衡调幅制)彩电制式 。 1958年法国开发SECAM(顺序传送和彩色存储制)、19

12、63年德国开发了PAL(相位逐行交变制)两种不同制式。 1982年,英国推出了一种适用于卫星等新媒介的通用彩电制式,即复用模拟分量(MAC)制式。,卫星传播 1962年6月美国发射了“电星1号”通信卫星,第一次把电视信号送上卫星。 1963年7月26日,美国“同步2号”卫星是世界上第一颗同步卫星。 1965年4月6日,国际通讯卫星组织的第一颗国际商用同步卫星升空,名为“国际电讯卫星1号”,又称“晨鸟”卫星。,微波与卫星:,卫星直播电视 普通电视机用户安装简单的接收装置就能直接收看到卫星传送来的节目,这便是卫星直播电视,也叫做直接入户电视。 有线电视,也称电缆电视 有线电视:是以同轴电缆或光导纤

13、维传送节目并进行放大分配的电视系统。,数字电视 数字技术则把模拟电视信号转变为数字电视信号并进行处理、传输、接收和记录。 网络电视,又称多媒体电视 以卫星和光缆、电缆为基本通道,以电子计算机和个人电脑为基本载体的网络传播具有多媒体的性能,它集文字、语言、音响、图像、数据传播于一体,为电视信号的传送开辟了新的天地。,第二章 广播电视体制与管理,第一节 广播电视体制与管理概述 广播电视体制:既包括国家对广播电视事业进行管理的法律和行政规定,也包括广播电视传媒机构组成的方法和遵循的路线、方针、政策。 一、广播电视体制的分类及特点 从广播电视的性质和归属来划分,可以将广播电视体制分为国营制、公营制、商

14、营制三种。,1. 国营制(国有国营) 拥有者:国家 经营者:国家相关的政府部门 主要国家及代表媒体: 社会主义国家、许多发展中国家及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营台。,主要特点: (1)媒体资产为国家所有; (2)政府把媒体作为国家事业单位,是其进行宣传和舆论的工具,其任务是促进社会建设和国家发展; (3)业务方针由政府规定,业务活动受政府监管; (4)经费来源:绝大部分靠国家拨款,有的辅以视听费及广告费。,主要优势: (1)便于国家实施统一管理,有计划地安排人财物; (2)合理安排各台设置,协调互补; (3)使广播电视业务更符合国家需要,从而使社会效益得到保证。 主要劣势: (1)广播电视事业

15、受政治干预多,业务侧重于对政府、领导负责,忽视对受众多样化需求的满足; (2)行政化管理,高度集中,缺少激励机制,缺乏活力。,2公营制: 一般都是在该国议会通过广播电视法或专门公共电视法的要求下成立,“公共广播电视台由宪章约束自身规范,由政府或议会任命的理事会(董事会)管理,编辑独立,不代表任何党派、政治和盈利团体利益。” 拥有者:国家 经营者:传媒机构在社会各界参与下自主经营,主要国家及代表媒体: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许多公共台。 主要特点: (1)政府不直接对媒体进行控制和干预,具体业务由电台电视台自主进行; (2)实行企业化管理和运作。,主要优势: (1)媒体不受商业集团控制,

16、更注重社会效益,有利于提高节目品位,节目层次和内容多样化; (2)政府只从宏观方面加以调控,公共广播电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在业务和运作上有一定的活动空间。 主要劣势: (1)其资金来源与广播电视传媒被规定的“非商业”和“非政府”性质,使公共传媒处于两难的境地 (2)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少带有说教式的,高高在上的文化优越感。既要满足受众,又要拒绝平庸和粗俗,呈现矛盾; (3)公营制较商营媒体的竞争力小。,3商营制: 拥有者:私人 经营者:股份公司 主要国家及代表媒体: 美国。拉美的一些国家、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很多这样的私营台。 主要特点: (1)传媒的频道资源为公共所有,媒体的机器设备归私人财产。媒体以服务公众的义务换取使用频率的特权; (2)节目内容以娱乐为主,达到赚取高额广告费的目的; (3)商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利益驱动。,主要优势: (1)商营制广播电视媒体的节目娱乐性强,生动活泼,吸引力大,富有经济效益。 (2)媒体在市场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善于在激烈竞争中改善经营管理、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