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易混易错知识点汇总,不要等到考试错了再来看!

上传人:ja****ee 文档编号:145214195 上传时间:2020-09-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政治易混易错知识点汇总,不要等到考试错了再来看!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初中政治易混易错知识点汇总,不要等到考试错了再来看!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初中政治易混易错知识点汇总,不要等到考试错了再来看!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初中政治易混易错知识点汇总,不要等到考试错了再来看!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初中政治易混易错知识点汇总,不要等到考试错了再来看!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政治易混易错知识点汇总,不要等到考试错了再来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政治易混易错知识点汇总,不要等到考试错了再来看!(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道德与法治学科易错易混知识点归类(一)“本质”“实质”类1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2社会主义本质要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3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人民当家作主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全面依法治国5.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6.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最”类1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人身自由2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地位、法律效力、法律权威的法律:宪法3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4最刚性的社会规则:法律5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是:刑事违法行为(也称为犯罪

2、)6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诉讼7.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8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9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鲜明的特点是:将国家和人民视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10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11我国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国家的最高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法院;国家最高法律监督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最高监察机关:国家监察员会12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开放13党和政府为了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所采取的措施: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1

3、4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15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我国社会主义民主16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和平统一、一国两制17文化最深层的内核:价值观18精神最为富足的人,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是:奋斗者道德与法治学科易错易混知识点归类(二)【“基本”类】1人的基本情绪有四种:喜怒哀惧2我国的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3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4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5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6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7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4、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8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9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10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前提):一个中国原则1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12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13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正义;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14.正义感是公民的基本德性15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

5、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法治16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依法行政17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18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文化多样性19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恪守道德,遵守法律20.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自救自护方法2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22.监察委员会的基本职权:监督、调查、处置。23.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基础”“基石”“标志”类】1公民参与国家管理和管理社会的基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生产资料公有制3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

6、依据:宪法4犯罪的法律标志:刑事违法性5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宪法。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6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国家安全7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8实现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文化多样性。9.基础性情感:安全感。高级情感:道德感10.国际竞争的实质: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11.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1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13.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必须坚持“九二共识”、反对“”。14.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根本”类1.国家的根本法

7、/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2.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我国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5.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核心”1.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法治。2.依法行政的核心:规范政府的行政权。3.依法治国的核心:依宪治国。4.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6.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

8、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7.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8.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前提、关键”类1.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国家安全。2.实现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文化多样性。3.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抉择),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4.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国策、政策、制度、方针、战略、方略”类1.我国的基本国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计划生育、对外开放等。2.我国的民族政策:坚持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坚持民族

9、区域自治制度。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3.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4.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体系/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国有经济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发挥关键作用(政策:巩固和发展)集体经济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政策:鼓励、指导和帮助)非公有制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10、重要组成部分(政策:鼓励、支持、引导)7.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8.我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9.全面依法治国的新方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10.我国的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等。11.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全面依法治国。12.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13.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依法行政。“原则”类1.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工作的原则:民主集中制。2.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

11、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本质、实质、性质”类1.犯罪的最本质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人民当家作主。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全面依法治国。4.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5.改革的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6.国际竞争的实质: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7.人民法院的性质:国家的审判机关。8.人民检察院的性质: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9.国家监察委员会的性质: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体现、表现”类1.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宪法。2.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国家利益

12、。4.自信的中国人的具体表现:对国家有认同、对文化有底气、对发展有信心。5.维护国家利益的表现: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6.创新精神的表现: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目的、目标”类1.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的目的: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2.发展的根本目的:增进民生福祉。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4.“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建党一百年时,

1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保证、保障”类1.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监督。2.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3.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法治。4.实现国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家安全。5.自由的保障:法治。“重要、地位”类1.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公平。2.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家安全。3.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4.国有经济的地位: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发挥着关键作用。5.诉讼的地位: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

14、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的途径诉讼手段和非诉讼手段)“最、第一”类1.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人身自由。2.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宪法。3.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4.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5.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开放。6.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立法权、决定权、监督权、任免权)7.我国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人民政府国家行政机关行政权)8.我国最高监察机关:国家监察委员会。(监察委员会国家监察机关监察权)9.我国最高司法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和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国家司法机关司法权)10.我国最高检察机关(最高法律监督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权)11.我国最高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审判机关审判权)12.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特征、特点”类1.法律的特征: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2.犯罪的基本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最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法律标志)。应受刑罚处罚性(严重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的必然法律后果)。3.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文化多样性。4.中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