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 课件 元代其他山水名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213940 上传时间:2020-09-17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4.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美术史 课件 元代其他山水名家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中国美术史 课件 元代其他山水名家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中国美术史 课件 元代其他山水名家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中国美术史 课件 元代其他山水名家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中国美术史 课件 元代其他山水名家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美术史 课件 元代其他山水名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美术史 课件 元代其他山水名家(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元代山水,高克恭,一、生平 高克恭(1248-1310年)字彦敬,号房山道人,大都房山人。其祖先是西域畏兀儿族人(今译维吾尔),占籍大同,他的祖父与汉人通婚,其父高嘉甫被六部尚书招为女婿,但他无心宦海生涯,便就隐大都西南郊的房山。,高克恭从小在父亲的教育下,刻苦勤奋,潜心读书。1275年,27岁的高克恭便开始了仕途生涯,先由京师贡补王部令史至户部主事到江南行台治书侍御史,最后官到刑部尚书,他晚年寓居钱塘。高克恭虽身居显要,但一生廉洁,勤于政务。,他任江南道监察御史时极力倡导“敦学校,选实才,汰冗官,增吏俸,慎刑狱”。出身官宦之家,深受汉族文化熏陶的高克恭,对待汉族士人阶层的人们更是倍加关爱。在

2、任江南行台治书侍御史期间,规定“凡以儒籍占者,皆定为户”的政策,和元代统治者所持截然不同的立场,受到广大士人阶层的拥护。,据记载,每当朋友相聚,高克恭则酒酣兴发,纵墨挥毫。从政之余,挥写丹青,钟情于山水。高克恭是我国维吾尔族文学史上第一位著名的田园诗人,其诗质朴、清新,诗意之美和他的山水画风格一样,让人赏心悦目。,仿老米云山图青山半睛目,遥现行云底。佛髻欲争妍,政恐勤梳洗。过信州二千里地佳山水,无数海棠官路旁。风送落红搀马过,春光更比路人忙。,二、高克恭的山水画特点 1、早期的全仿米氏云山法 2、融李成、董、巨、二米法于一图 3、以米法为主。参以董、巨法,而无李成法的一种。 三种画法区别不太大

3、,但给人总的印象,是以米法为主。,三、高克恭的山水画作品,云横秀岭图,高克恭62岁所作的云横秀岭图亦称为典范之作。他晚年作品出入于李成和董、巨的笔墨语言。画中白云由画外左方冲入画面,在山涧回旋流动,云卷层叠,沿山腰向前飘动,主峰突兀,群峰环绕俯仰。近景山坡杂木茂密,丛林掩映云底。,叶穿插整齐有序,层次分明。坡头小亭掩映在丛林之间,它给画面增添了不少生活情趣,是为行旅者歇息,还是为垂钓者避日纳凉总之,给观赏者留下了更多的想像空间。,秋山雾霭图,春山晴雨图,春山欲雨图,尺幅千里的春山欲雨图,其构图饱满,气势雄浑。近处山坡两角,杂树茂密有序,左右分明。两坡间的小溪,从画中远处的村落缓缓流出,直奔画处

4、,远山及树丛在云雾间若隐若现并作空白处理,给人以山雨欲来之势。画面意境空旷、深远。高克恭有意拓宽了画面的空间深度,强化了客体形象的描述对主体风格表现的视觉效应。,画中的山石多以横点皴之,山顶则是用青绿点苔,来表现树木的蓊郁苍茫之势。这幅造境之作与其说是画家在描绘春雨迷蒙的江南景色,不如说是画家对当时社会人文精神的一种真实写照。,四、高克恭的山水画成就:高克恭的山水画虽有一定成就,但并非太高,他的画主要是几家画法的融合,而形成一种似新似旧的面貌。它和赵孟頫不一样,赵画中也可以寻找到 董、巨、李成的影子,但其精神和筋骨已完全是自家的。,“米家云山”正是在高克恭的继承之中,才得以薪火相传,同时也正是

5、在高克恭不断创新之后,使“米家云山”跳出“墨戏”规则范围得以发展。当我们重新审视高克恭那种宁静、质朴的画风时,总是有一种缺少新意、守旧不思进步的想法,但是当我们把他同南宋的画风中所形成的“形似”、“法度”比较时,高克恭的画风是进步的,其画风融入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生活,给人以清新爽目之感。,五、高克恭的山水画意义:由于高克恭身居高位,画因人更贵,人因画益名。在元代,他的画就被人推崇到十分惊人的地步。 倪云林评他“高尚书之气韵闲逸” “国朝名笔谁第一,尚书醉后妙无敌”。(虞集) “近代丹青谁最豪,南有赵魏北有高。”,钱选,一、生平: 钱选,1235年生,1301年逝世,湖州(浙江吴兴)人,南宋末至元

6、初的著名花鸟画家。字舜举,号玉潭、霅川翁、习嬾翁等。南宋景定间乡贡进士。善画人物、山水、花鸟。元初与赵孟頫等称为“吴兴八俊”。他的绘画注入了文人画的笔法和意兴, 表现出一种生拙之趣,自成一体。,他具有多方面的成就,花鸟、人物方面成就更大,他的花鸟画是中国花鸟画史上从工画转向清淡的重要里程碑,对后世启导作用甚大。他的人物画比宋人高古,比唐人清秀,皆自成一格。他的山水画成就亦不低。,二、山水画作品,幽居图,故宫博物院藏,绢本,纵26.4厘米,横114.9厘米。 此幅幽居图和钱选大部分的山水作品一样,都是采取工笔設色的青绿山水画法,傾向仿古的格調。钱选刻意避免采用具远近虚实的宋画传统,而著意于运用平

7、面层叠的景物及素淡的色调,使全画显得格外柔和清润,加上精劲的细线描绘,突破青绿山水强调厚重勾勒与设色的风格而別出心裁。其效果是不著意于重现自然的真实生态,而特意营造一个与世隔绝、虛幻飘渺的仙山灵海。,幽居圖與故宮所藏錢選的另一件作品山居圖於意境、筆法及設色等均如出一轍,只是幽居圖的行筆略為粗勁,估計是錢選較晚期之作;這兩者又與浮玉山居圖(上海博物館藏)著重用水墨的格調殊異。錢選追求古意的取向使元初畫壇重新注意古老的晉唐畫風,並拓展出新的內涵。,浮玉山居图,现存上海博物馆的浮玉山居图,显示了他山水画的另一种风格。画中多方石,用极细而柔软的线勾皴,纹理清晰而不乱。,王羲之观鹅图,三、钱选的山水画地

8、位: 钱选的山水画成就虽然不低,但他的地位没有高克恭高,又为赵孟頫所掩,加之后起的元四家的山水画,更符合文人写意情趣,他的画追随者就不是太多。,管道升,一、生平: 字仲姬,华亭人(今上海青浦)人,元代著名的女性书法家、画家、诗词创作家。自幼聪慧,能诗善画,嫁赵孟頫,册封魏国夫人。元延祐六年五月十日病卒,葬东衡里戏台山(今洛舍乡东衡村)。擅画墨竹,笔意清绝。又工山水、佛像、诗文书法。,著墨竹谱1卷。传世作品有水竹图卷、秋深帖、山楼绣佛图、长明庵图等。元仁宗尝将赵孟頫、管道升及赵雍书法合装一卷轴,藏之秘书监,曰:“使后世知我朝有一家夫妇父子皆善书,亦奇事也。”,管道升相夫教子,传承书香画艺,栽培子

9、孙后代,“赵氏一门”流芳百世,三代人出了七个大画家。赵雍、赵麟、赵彦正名冠一时。王蒙有此外婆,自小耳濡目染,得天独厚。,赵孟頫晚年晋升为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官居从一品,贵倾朝野,但赵孟頫以宋室后裔而入元为官,依然受摆布而不得施展抱负,常因自惭而心情郁闷,故潜心于书画以自遣。管道升曾填渔父词数首,劝其归去。其一曰:“人生贵极是王侯,浮名浮利不自由。争得似,一扁舟,吟风弄月归去休!”,管道升有一首著名的我侬词,据说赵孟頫50岁时想效仿当时的名士纳妾,又不好意思告诉老婆,老婆知道了,写下这首词,而赵孟頫在看了我侬词之后,不由得被深深地打动了,从此再没有提过纳妾之事。我侬词全文如下:“你侬我侬,忒

10、煞情多;情多处,热似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与你生同一个衾(qin,念二声),死同一个椁(guo,念三声)。”,二、代表作品,墨竹图,此图董其昌评曰:“此卷竹枝,纵横墨妙,风雨离披,又似公孙大娘舞剑器,不类闺秀本色。”,赵雍,一、生平: 元代书画家。字仲穆,吴兴(今浙江湖州)人,赵孟頫次子。以父荫入仕,官至集贤待制、同知湖州路总管府事。书画继承家学,赵孟頫尝为幻住庵写金刚经未半,雍足成之,其联续处人莫能辨。擅山水,尤精人物鞍马,亦作界画。书善正、行、草,亦长篆书。精鉴赏。传世作品有兰竹图、溪山渔隐,二、代表

11、作品:,挟弹游骑图,桃源仙境,马,人物,前浦理纶图,陶靖节遗像图 卷,打猎图,三、绘画风格: 画山水远师董源 ,又受其父熏陶。山水、鞍马、花鸟、人物、界画,无所不能,尤以山水、鞍马为精妙。,张彦辅,一、生平:道士。号六一,居燕京(今北京市),从玄德真人学道。特精绘事,善画山水,尝用商琦法作江南秋思图。所写竹石幽禽,瘦劲幽峭,不在赵孟頫、管道升下。至正三年(一三四三)作棘竹幽禽图。兼工画马,其拂郎马图,自出新意,不受羁绁,超轶之势,见于毫楮间。,二、代表作品:,棘竹幽禽图,五祖再来图,三、山水画风格: 是一种“内营丘壑的写意,不是一种画的工整的仙山楼阁。因此他的画更博的当时南方文人的绝口叫好。,

12、李、郭传派,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中曾有这样一段话:“元季诸君之画,惟两派:一为董源 ;一为李成。成画有郭河阳(熙)为止佐,亦如源画有僧巨然为之副也。然黄、倪、吴、王四大家,皆以董、巨起家,成名至今,只行海内。至如学李、郭者:朱泽明(德润)、唐子华(棣)、姚彦卿俱为前人蹊径所压,不能自立门户。”,朱德润,一、生平:(12941365),字泽民,号睢阳山人,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市)人。25岁抵大都,得赵孟頫推荐,受之于仁宗、英宗两朝,官国史院编修,授镇东行中书省儒学提举。早年受高克恭、赵孟頫的影响。山水师法许道宁和郭熙,树枝作蟹爪,山石用卷云皴。构图或作溪山清远,或作林木挺健,峰峦耸秀,极富真实感。笔墨

13、秀劲清雅。,二、作品,秀野轩图,秀野轩图局部,此作纸本、浅设色。秀野轩为元代著名文人周驰的读书处,此画为实景。图作平远处理,画出轩中有两人对坐,当是一主一客,轩在丛树间,环境幽静,门前屋后,似乎都有清流。,该画基本上运用墨彩,笔致既有郭熙之意,也有赵孟頫之法,虽以干淡互用,但以湿笔为主,画中多作披麻点染,所以颇有苍润清逸之致。该画作于1364年,是朱氏71岁所画,是其谢世前一年所作。,唐棣,一、生平:(1296-1364)字子华,祖籍钱塘(今浙江杭州),因先世在吴兴做官,迁徙归安(今浙江湖州)。父唐清,元初赠承务郎,任归安县令。唐棣幼聪颖好学,文思敏慧,能诗善画,有“奇童”之称,为赵孟頫、马煦

14、赏识,弱冠时便拜赵孟頫为师,常出入赵府,交往益深,不久马煦升为刑部尚书,遂携唐棣至京,延佑初进荐仁宗,以绘画侍奉宫廷,在嘉熙殿画屏风“挥洒立就,天子称赏”,待诏集贤院,因而有机会遍览历代书法名画。此时赵孟頫也奉召至京,任翰林侍读学士。唐棣在朝廷中与文臣交往,诗文、书画得到虞集、偈傒斯、赵孟頫指授,技艺更趋成熟。,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应诏在南京龙翔寺绘制画壁,至顺四年(1333)第二次北上大都,奉诏在宫廷作画。在郴州、处州、江阴、嘉兴、休宁、兰溪州、吴江等地均做过官,有政绩。工山水,近学赵孟頫,远师李成、郭熙,亦工诗文,晚年返乡埋头读书作画,生活较凄苦。,二、绘画作品,霜浦归渔图,界画工整,一、生平: 王振鹏,字朋梅,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官至漕运千户。工墨笔界画,笔法工致细密,自成一体。亦擅人物。元仁宗赏识他,赐号弧云处士。生座年不详,约活动于元仁宗朝。现存界画作品有:金明池龙舟图、阿房宫图。,二、代表作品,龙舟竞渡图 局部,汉苑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