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16课短文两篇陋室铭新教材优秀教案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203569 上传时间:2020-09-17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册16课短文两篇陋室铭新教材优秀教案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七年级下册16课短文两篇陋室铭新教材优秀教案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七年级下册16课短文两篇陋室铭新教材优秀教案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七年级下册16课短文两篇陋室铭新教材优秀教案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七年级下册16课短文两篇陋室铭新教材优秀教案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册16课短文两篇陋室铭新教材优秀教案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册16课短文两篇陋室铭新教材优秀教案课件(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动植物都会给我们带来启迪:笔直向上的白杨树让我们懂得如何做人,辛勤劳作的小蜜蜂让我们想起那些默默无闻、辛勤耕耘的人。如果你要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感情,可以用“托物言志”这种表现手法。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两篇短文陋室铭爱莲说就运用了托物言志的 手法。,铭、说,短文两篇,16,刘禹锡(772-842),字梦 得,洛阳人,唐代文学家。诗与白居易齐名,时称“刘白”。有刘宾客文集。 周敦颐(1017-1073),字茂 叔,号濂溪,世称“濂溪先生”,北宋著名哲学家。理学开创者之 一。有周元公集行世。,陋室铭:刘禹锡因参加当时的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

2、的通判。可是,和州知县是个势利之徒,他见刘禹锡贬官而来,百般刁难。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刘禹锡看到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在石碑上,立在门前。,爱莲说:北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著名的哲学家周敦颐来南康(今江西星子县)任南康知军。他清廉正直,平生酷爱莲花。周敦颐来南康后,在知军衙门东侧开挖了一口池塘,全部种植荷花。每当公余饭后,或独身一人,或邀三五幕僚好友,于池畔赏花品茗。周敦颐凭栏放目,触景生情,爱莲花之洁白,感宦海之混沌,于是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爱莲说。,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

3、碑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诫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内容上有颂扬或鉴戒之意。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有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铭 和 说,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被誉为“花中四君子”,古诗文中经常提到。梅,迎寒而开,美丽绝俗,是坚韧不拔的人格的象征。兰,一则花朵色淡香清,二则多生于幽僻之处,故常被看作是谦谦君子的象征。竹,节节上升,经冬不凋,且自成美景,它刚直、谦逊,不亢不卑,潇洒处世,常被看作不同流俗的高雅之士的象征。菊,它不仅清丽淡

4、雅、芳香袭人,而且具有傲霜斗雪的特征;它艳于百花凋后,不与群芳争艳,故历来被用来象征恬然自处、傲然不屈的高尚品格。,花中四君子,鸿儒 甚蕃 噫 清莲 西蜀 鲜有闻,sh,r,lin,y,fn,xin,德xn( ) 案d( ) zhu( ) xi( ),亵,馨,牍,濯,(一)古今异义 无案牍之劳形 古义:形体、身体。 今义:形状。,(二)一词多义 1.之:无丝竹之乱耳(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 子的独立性,不译) 水陆草木之花(助词,的) 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2.鲜:陶后鲜有闻(少) 芳草鲜美(鲜艳) 3.远:远香远益清(形容词用作动词,远播)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形容词作状语,

5、在远处),(三)词类活用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出名,著名) 2.无丝竹之乱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 3.无案牍之劳形(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4.不蔓不枝(都是名词用作动词,分别解释为:生枝蔓, 长枝节) 5.香远益清(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远播),(四)文言句式 1.倒装句 何陋之有(宾语前置,宾语“何陋”提到了谓语动词 “有”之前,应为“有何陋”) 2.判断句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 花之君子者也。(以上三句均用“者也”表示判断) 3.省略句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出”后省略介词“于”),(五)名句积累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

6、有龙则灵。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 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 亵玩焉。 5.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 爱,宜乎众矣。,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短文两篇朗读。,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原文: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

7、。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成为灵异的(水)了。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陋室铭,名:名词作动词,出名,著名。灵:形容词作动词,成为灵异的。斯:这。惟:只。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注释:,原文: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译文: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谈笑的都是博学的人,往来的没有无学问的人。可以弹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声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上:动词,长到。鸿儒:指博学的人。鸿:大。儒:旧指读书人。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调素琴

8、: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金经:指佛经。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案牍:公事文书。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形:形体、身体。,注释:,原文: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注释: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这句话是说,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但因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何陋之有:即“有何陋”,属于宾语前置。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全句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1.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表现陋室之陋的?,【答案】陋室

9、之景宜人,陋室之人高雅,陋室之事 有趣。,品析陋室铭,1.陋室铭开头两句有什么作用? 【答案】开头两句运用比兴手法,用有仙之山、有 龙之水喻陋室,由虚到实,十分自然地引出陋室。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句话为全文的什么句? 有什么作用? 【答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是全文的主旨 句,“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一词统领全篇。,阅读方法解密,主旨句判断法。 把握文章的主旨句,可以从文中的议论部分去找,也可以从文中的重点段中去找,也可以从开头、结尾段中找,也可以从文章所写的人物语言中去找,还可以从文章中重复出现的语句中去找。本题可从开头段中找出主旨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3.“谈笑有鸿儒,

10、往来无白丁”两句话有什么作用? 【答案】运用对偶写交往人物,以交往人物的才高 德美来衬托室主人的德才兼备,从而证明陋室不陋。 4.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 形。”这几句话有什么作用? 【答案】写室中生活,以室主人的情趣之雅证明“陋 室”不陋。前一句正面实写,可知室主人高雅脱俗的 情致;后一句反面虚写,可知室主人不受世俗的羁绊。 虚实结合,表现了作者恬淡闲适、安贫乐道的情趣。,5. 结尾“何陋之有”有什么作用? 【答案】“何陋之有”与本文开头的“惟吾德馨” 一句遥相呼应,是文章的点睛之笔,引用孔子的话 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紧扣题目,以 反问作结,有力地突出了中

11、心。,重难点小结,陋室铭在语言上极富个性,含蓄精炼,短小精悍,富有表现力。例如“苔痕”两句的色彩描 摹,用“上”“入”赋予动态,生意盎然,极其形象、逼真。文章除末句外,通篇都是骈句,又重在五 言,间以四言、六 言,这种参差的句式,使文章古朴自然,节 奏明快、语言错落有致;连看似散句的“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两句,也巧用“可以”一词统领,使全句变为节奏匀称的对偶句,在变化中表现了一种整齐美与错综 美相结合的和谐美。文章集描写、 抒情、议论表达方式于一体,对比、白描、用典、借代、类比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文章的表达更为生动,让人回味无穷。,【答案】陋室铭写的是“陋室”,其实“陋室”不陋,这样说

12、 并不矛盾。作者先运用比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 龙则灵”引入正题“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就是说,屋子虽然简 陋,但“我”的德行是高尚的。“惟吾德馨”与结尾“孔子云:何 陋之有?”相呼应,点出文章的灵魂。孔子以“君子”自居,作者 以“品德好”自居。诸葛亮、扬子云也都是品行高尚的人。在作者 看来,君子连同他们居住过的“陋室”同样闻名于天下。所以,只 要德行高尚,虽是“陋室”,又“何陋之有”呢?,1.【难点探究】为什么说“陋室”不“陋”,这样说是否前后 矛盾?,【答案】相同点:第一,二者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 法。托物言志就是借某种事物来寄托自己的志向,这 两篇短文都托所写之事物,表明自

13、己的思想。第二, 两文都运用对偶等修辞手法,将骈句和散句相结合, 读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悦耳。如陋室铭中,“山 不在高,有仙则名。有龙则灵”,又如“苔痕上 阶绿,草色入帘青”。如爱莲说中,“出淤泥而,2.【难点探究】比较陋室铭和爱莲说有什么 异同。,环境:清幽 交往:高雅 情趣:脱俗,陋 室 铭,点明主旨:惟吾德馨,具体描绘,类比自况:何陋之有,陋室 不陋,托 物 言 志,陋室铭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 陋,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1.托物言志。本文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 2.比兴、类比手法的运用。开头以山水起兴,引出陋室,继而引出全文主旨“惟吾德馨”。结尾作者把“陋室”与“诸葛庐”“子云亭”相类比,表达自己的志趣和抱负。,陋室铭,为师铭 路不怕远,坚持就行;厄不怕近,拼搏就成。桃李不言,润物无声。春夏送笑颜,秋冬迎新容。讲解细入微,谈心意诚诚。课堂品文章,谈人生。摒世俗之影扰,涤纯净之心灵。古有孔夫子,今有陶知行。欣然曰:无愧今生。,本文引用“何陋之有”,包含了“君子之居”的意思。作者在此暗指自己是君子。 第二问略。,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