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专题二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与诸子登岘山教师用书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5201149 上传时间:2020-09-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专题二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与诸子登岘山教师用书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语文 专题二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与诸子登岘山教师用书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语文 专题二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与诸子登岘山教师用书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专题二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与诸子登岘山教师用书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专题二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与诸子登岘山教师用书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与诸子登岘山一、诗人名片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市)人。后世故称孟襄阳。曾一度隐居鹿门山,后又隐居其祖居园庐。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多是山水旅游,风格清爽自然,为盛唐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有孟浩然集。李白赠孟浩然云:“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于此可见一斑。二、诗词故事孟浩然诗罪唐玄宗孟浩然在长安时,应邀到王维家中做客。二人席间赋诗唱和,读兴正浓,忽报唐玄宗驾到。那时,孟浩然只是布衣之身,不敢面见皇上,可时间紧迫,无法避开,只得躲到床下。结果还是被玄宗叫了出来。玄宗很高兴,让他读读自己的新作。孟浩

2、然便把岁暮归南山背诵给玄宗听。不料,其中一句“不才明主弃”触怒了唐玄宗。玄宗冷冷地说:“我哪里遗弃过你呢?是你自己不求上进,为什么反而写出这样的诗来埋怨我呢?既然如此,你还是回你的南山故乡去吧。”说完,拂袖而去。就这样,孟浩然怀着怨愤和悔恨,怀着对功名利禄的绝望,离开了长安城,终身不仕,成为唐代诗坛中少有的布衣诗人。三、文题背景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诗。所谓吊古,是凭吊岘首山的羊公碑。据晋书羊祜传,羊祜镇守襄阳时,常到此山置酒吟咏。有一次,他对同游者喟然叹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者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伤悲!”羊祜生前有政绩,死后,襄阳百姓于岘山建碑立庙,“岁时飨祭焉

3、。望其碑者莫不流泪”。作者登上岘首山,见到羊公碑,自然会想到羊祜。由吊古而伤今,不由感叹起自己的身世来。一、诵读,整体感知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重音、韵脚字诵读该诗,感知诗的内容。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表停顿时间更长些,“”表重音)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该诗。提示这是一首吊古伤今之作。“伤”,奠定了该诗的情调。虽说孟诗“语淡”,但“味终不薄”。尤其读尾联,通过重读“尚”、“泪”字及拖长音节来读出浓浓的感伤自己无法建功立业之情。二、悟读,诗情画境人类社会总是在发展变化着,长江后浪推前浪,

4、一代新人换旧人,这是不可逆转的自然法则。过去的一切都已不复存在,今天的一切很快又会成为过去。古往今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时光永远在无情地流逝。诗一落笔,就流露出诗人的心事茫茫、无限惆怅。三、品读,鉴赏评析1古人作律诗讲究起承转合,谈谈第二联和第一联的承接关系。答案“江山留胜迹”承“古”字,“我辈复登临”承“今”字。2试说说颔联在写景抒情方面的作用。答案第三联写登山所见:水落石出,草木凋零,一片萧条景象。作者抓住了当时当地特有的景物,提炼出来,既能表现出时序为严冬,又烘托了作者心情的伤感。3试分析尾联“尚”字的表现力。答案“尚”字十分有力,它包含了复杂的内容。羊祜距今已过四百余年,然而羊公碑却

5、还屹立在山上,其中人事变迁,朝代更替,变化多么巨大!四百多年前的羊祜,为国效力,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是以名垂千古,与碑俱传;而自己,却无所作为,死后难免湮没无闻,这和“尚在”的羊公碑两相对比,自然令人更加伤感。4诗人为什么读羊公碑而泪下沾襟呢?答案当诗人慨叹于“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这一平常而残酷的真理,联想到自己的人生,至今仍是一介布衣,无所作为,死后难免会湮没无闻,读着“尚在”的“羊公碑”,不免悲从中来,“泪沾襟”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早寒有怀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注“迷津欲有问”,化用论语微子

6、中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长沮、桀溺是隐者,而孔子则是积极想从政的人。长沮、桀溺不说津(渡口)所在,反而嘲讽孔子栖栖遑遑、奔走四方,以求见用,引出了孔子的一番慨叹。(1)本诗首联选取了哪些意象?所描绘的景象有怎样的特征?答案作者选取了落叶(木)、鸿雁、北风、长江等意象。描绘了一幅落叶萧萧,鸿雁南飞,北风呼啸,江面寒冷的深秋景象。(2)诗歌颈联在抒情方面有什么特色?答案“乡泪客中尽”,直接抒情,直接点明了乡思情深,也抒发了客居他乡的凄苦。而“归帆天际看”则虚写家人盼望自己,把思乡之情写得更加真切感人。这两句虚实结合,极富表现力。(3)试分析尾联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答案尾联写出了作者内心的迷茫与愁苦之情。“迷津欲有问”,用孔子使子路问路的典故,点出内心的迷茫,即从政与归隐的心理矛盾。“平海夕漫漫”写景,江水与海相平,漫漫无边,加以天色阴暗,已至黄昏。这种景色,完全烘托出作者迷茫的心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