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单元 民族危机与救亡图存(19世纪60年近——20世纪初)第7课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教案 中图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5200926 上传时间:2020-09-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单元 民族危机与救亡图存(19世纪60年近——20世纪初)第7课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教案 中图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单元 民族危机与救亡图存(19世纪60年近——20世纪初)第7课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教案 中图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单元 民族危机与救亡图存(19世纪60年近——20世纪初)第7课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教案 中图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单元 民族危机与救亡图存(19世纪60年近——20世纪初)第7课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教案 中图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单元 民族危机与救亡图存(19世纪60年近——20世纪初)第7课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教案 中图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单元 民族危机与救亡图存(19世纪60年近——20世纪初)第7课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教案 中图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单元 民族危机与救亡图存(19世纪60年近——20世纪初)第7课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教案 中图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的背景、简况、结果和影响.义和团运动兴起的背景、口号、结果和历史意义.2过程与方法: 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甲午战争爆发的背景和影响;从主观、客观两个方面分析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中日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三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危机感和责任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学重点: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的背景、简况、结果和影响.义和团运动兴起的背景、口号、结果和历史意义.教学难点:关于义和团运动与太平天国运动的比较 对“扶清灭洋”口号的评价 中国近代社会民

2、族危机不断加深的过程知识结构分析一、关于19世纪后半期中国的民族危机加深总体情况(归纳、建立知识体系)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需要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必要性).同时,随着西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实力的增长,对外扩张的能力增强(可能性).于是扩大了对中国的侵略.2、具体表现:出现了严重的边疆危机.如:美日侵略台湾,沙俄侵略新疆,英国侵略云南和西藏,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等.出现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如:各国在中国的租借地和势力范围.3、危机的新特点:(与19世纪中期比较)危机由东南沿海向内地和西南,西北边疆扩展(以东南沿海为主)外国的侵略由军事向经济领域延伸(以军事侵略为突破口)

3、更多的国家参与了对中国的侵略(以英国单个国家为主)外国对华商品输出的同时,加强资本输出.资本输出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侵华的主要方式.(以商品输出为主)清朝中央政府完全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由抵抗到妥协再到相互勾结)4.危害:政治上进一步破坏了中国主权的独立和领土的完整严重地影响了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清政府的统治更加腐败无能二、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1、侵华野心由来已久(文化因素).历史上,日本就觊觎亚洲大陆.如:明朝时日本的丰臣秀吉就两次就于1592、1597年两次侵略中国.近代,日本将“开拓万里波涛”作为大和民族的国家理想.2、(经济因素):19世纪后半

4、期,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向帝国主义过渡,强烈要求抢占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同时政治与经济实力的增长,对外扩张的能力增强.3、(政治因素):1890年日本爆发经济危机,社会动荡.日本寄希望于战争,转移国内人民的视线.4、朝鲜东学党起义成为日本向中国挑衅的机会.附:日本对外扩张的路线图台湾朝鲜满州全中国东南亚全世界.三、马关条约内容及危害请同学们分析:这一条约在内容上与南京条约天津条约有何不同?(允许日本在华设厂.这一条款表明西方国家对华侵略的主要方式变化,即由商品输出为主转为资本输出为主)危害:列强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到中国内地.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输出,严重地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当然,在

5、另一方面,给出中国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客观上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即同时具有正面、负面影响). 巨额赔款回生了中国政府和人民的财政负担. 日本的“胜利”刺激了西方列强对华侵略的欲望,西方列强随即拉开了瓜分中国狂潮的序幕. 帝国主义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和强占租借地,严重地破坏了中国主权.四、八国联军侵华与义和团运动1、八国联军侵华的背景分析:19世纪后半期,西方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完成了向帝国主义的过渡,需要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同时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扩张的能力进一步增强.甲午中日战争,日本从中国取得了巨大的侵略权益,大大刺激了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欲望.西方国家借口义和团运动威胁到他们

6、在中国的侵略权益.2、义和团运动爆发的原因分析19世纪中期以来,中国民族危机加深,激起了中国人民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仇恨.特别是外国传教士在山东胡作非为,激起了山东等北方人民的痛恨.中国民间有习武的传统,朴素的爱国热情遭遇外国资本主义的罪恶,引发了这次反帝斗争.3、义和团与清政府关系的变化:利用围剿(说明义和团对清政府认识不清)4、对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的评价:这个口号鲜明地反映出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挽救民族危亡的强烈愿望和要求,对于动员和吸引更多的人参加义和团运动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扶清”表明义和团对清政府认识不清,使义和团放松了对清政府阴谋手段的警惕,给义和团带来了灾难.“灭洋”具有盲目

7、排外的思想.思考与研究:1、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中国社会面临怎样的民族危机?面对如此的民族危机,中国社会各阶级或各种政治力量作出了怎样的反映?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民族危机:1883年,法国挑起中法战争,侵略中国的云南、广西、台湾等,签订中法新约,中国西南边疆危机. 1894年,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帝国主义以资本输出为主侵略中国.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各国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和强占租借地. 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西方国家的半殖民地.中国社会各阶级或各种政治力量的反应:绅商富室(民族资产阶级)积极兴办民族工业,在20世纪

8、初掀起“实业救国”的高潮. 资产阶级维新派将维新变法思潮推进为维新变法的政治运动. 农民阶级、城市贫民掀起义和团运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资产阶级革命派组织多次起义,希望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清政府被迫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政治、经济改革.如:编练新军、清末“新政”、预备立宪等.社会影响: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提供了社会条件. 变法思潮和政治运动进一步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形成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技及思想的传播;有利于资产阶级参预政权. 义和团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帝国主义对华政策演变为“

9、以华治华”,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革命派的活动为资产阶级新的革命高潮的到来积累了力量. 新军成为清末政坛上的一支重要力量.清末“新政”客观上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预备立宪是一场政治骗局,资产阶级革命派掀起民主革命.2、请同学们结合P84图,说明中国近代社会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过程.从19世纪中期鸦片战争到20世纪初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近代社会经历了一个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过程.鸦片战争后,中国的领土主权、关税主权、司法主权等遭到严重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开始由沿海深入到内地,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总理等衙门的建立便利了外国资本主

10、义对清朝中央政府的控制.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中法战争后,中国西南门户被打开.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签订,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内地;并且开始在中国大规模地投资设厂,进行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割占台湾等,中国领土再次被分割;日本的“胜利”刺激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欲望,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的危机大大加深.19世纪末20世纪初,辛丑条约签订,赔款本息合计9亿8千万两,外国军队驻守在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清政府保证禁止中国人民的反帝运动,设立外务部等,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关封建社会的深渊.3、结合19世纪晚期的有关社会

11、背景,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必然性.这场战争对于中国国内政局和远东局势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参考答案:必然性:(1)19世纪末,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加紧侵略中国,中华民族面临危机.(2)当时的中国清政府政治更加腐败,各种社会矛盾激化.(3)日本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加紧对外侵略扩张,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日本帝国主义对朝鲜、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影响:对中国国内政局:(1)马关条约的签订促使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 (2)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高涨.资产阶级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下层人民自发地掀起了义和团运动.对远东局势:(1)中国的国际地位急剧

12、下降.(2)日本国力增强,加快了吞并朝鲜的进程.(3)日本在远东的扩张受到法、德、俄等国的抵制;英国在远东的地位下降,德俄的势力增强;列强在远东地区的争夺更加激烈.4、太平天国与义和团运动的比较运动爆发的原因:太是清政府社会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义是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的产物.指导原则和组织方式:太有一个统一的领导中心,统一的军事制度,并且有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作为行动指南.义基本牌自发、分散状态,没有统一的领导和措施,除了一个口号外也没有革命纲领.斗争规模也较小.与宗教的关系:太利用西方基督教成分反对清政府.义则反对基督教势力在中国发展,并利用中国本身的各

13、种宗教,来到达发动群众、打击洋教的目的,同时义还存在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对外关系:太以信奉上帝划线,“同教一家”,容易模糊敌我界限,产生认敌为友的错误.资政新篇主张在平等的基础上与世界各国通商、文化交流等.义盲目仇外,没有正确认识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太的领导人提倡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符合当时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结局:都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影响:运动虽然失败,但其精神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运动都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推动了历史的进步.历史证明,农民阶级不可能自己解放自己,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作为无产阶级的同盟军发挥了重要作用.近代史上几个重要条约:1842年南京条约:割香港岛;赔款2100

14、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协定关税: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由中英双方协定.1858年天津条约: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开放营口、烟台、汉口、九江、南京、镇江、台南、淡水、汕头、琼口等10处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外国人可以在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赔偿英法军费各200万两.1860年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新界);赔偿英法军费各增加到800万两.1895年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中国开办工厂.1901年辛丑条约:中国向各国赔偿白

15、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连利息在内,共9.8亿余两,史称庚子赔款.指定海关税、通商口岸常关税及盐税作为偿还赔款之用.拆除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守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地区.天津周围20里内不得驻扎中国军队.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准中国人居住.清政府保证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具有反帝性质的集团,违者一律处死;地方官自总督、巡抚以下,对其辖区内发生伤害外国人或违约行为,如不及时弹压惩办,即行革职,永不叙用;对附和过义和团的官员,中央自王公大臣以下,地方自巡抚以下,监禁、流放和处死100多人;发生过反帝斗争的城镇,一律停止科考5年.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各部之首,由清朝皇族担任外务部大臣.清政府允许按照外国的意愿修订新商约,并疏浚天津、上海河道等.辛丑条约规定的赔款之大,条件之苛刻,都是空前的.它是对中国人民的一次大勒索、大屈辱,也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重难诠释 1关于义和团运动与太平天国运动的比较相同点:都是近代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运动;都以宗教作为发动、宣传和组织运动的主要手段,采取暴力斗争的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