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健康教育教案合集.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145200827 上传时间:2020-09-17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12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健康教育教案合集.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健康教育教案合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健康教育教案合集.(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健康教育教案教案一 变质食物不能吃教学目标1知道腐烂变质食物容易引起疾病不能吃2初步掌握辨别常见的腐烂变质食物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1知道腐烂变质食物容易引起疾病不能吃2初步掌握辨别常见的腐烂变质食物的方法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讲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候会遇到吃完东西后肚子很不舒服,有时候会出现疼痛、腹泻、头晕、呕吐等症状。同学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为了我们的健康,这堂课我们来学习“变质食物不能吃”(二) 活动设计1变质食物危害大(1)听故事一碗炒米粉引起的风波问:小明为什么会腹泻腹痛?小结:因为小明吃了小餐馆的变质米粉,所以腹痛腹泻。(2)变质食物为什么不能吃?学生讨论,派代表在全班交

2、流小结:腐烂变质的食物不能吃。因为腐烂变质的食物中含有大量的病菌和毒素,食用后容易发生肠炎、痢疾等肠道疾病。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时会危及生命。2、巧辨腐败变质食物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怎样辨别腐败变质食物的,能与大家一起分享吗?(1)、学生自由发言(2)、小结:在日常生活中辨别腐烂变质食物的方法有多种: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等。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举例说说,食物变质后在气味、颜色、味道、形状等方面有什么变化小结:食物变质后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气味、颜色、味道、形状等方面。一旦发现食物有异常,一定不要食用,并及时告诉自己的家人小结:腐烂变质食物往往在外观、颜色、气味、口味

3、、手感等方面都有所变化,我们可以通过眼睛看、鼻子嗅、用口品尝和用手触摸等方式进行识别。3、吃零食的隐患1、我们很多人都喜欢吃零食,但我们往往在吃得高兴的同时却忘记要看看食品是否过期和变质,是否是三无食品。2、为什么过期食品不能吃?学生自由讨论后回答小结:超过了保质期的食品叫过期食品。过期食品往往是变质食品,会产生各种毒素。食用这些过期食品,食品中的毒素会导致人体腹泻、中毒、甚至危及生命。3、为什么没有生产标识的食品不能吃?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小结:没有生产日期、生产厂家和生产许可证号的食品叫三无食品。三无食品是质量不合格产品,普遍过量食用香精等添加剂,而这些添加剂对人体的危害极大,大量食

4、用容易致癌。所以,我们在选购食品时,一定要注意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不要购买三无食品。调查你身边的同学、伙伴,是否 曾经买到过过期食品。如果买过,又是如何处理的? 教案二 不歧视艾滋病人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九年级学生 2、学科:综合课3、课时:一课时4、课前准备: 上课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艾滋病”的相关教学素材,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关于艾滋病和关爱理解艾滋病人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MP3、视频,做成PPT在课堂上给同学们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艾滋病人的无助以及促进学生以理解、关爱的态度去关爱他人,达到身心的健康发展二、教学目标

5、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艾滋病的有关知识,学会接纳,从而学会珍惜自己。2、通过百度搜索相关资料,提高搜集、筛选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情感目标:1、学会正确对待艾滋病人,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2、提高学生对艾滋病人的理解三、教材分析【教学内容】该活动设计思想主要让学生在了解艾滋病的基础上关注艾滋病人,感受他们的困境,进一步了解艾滋病人,从不同角色重新看待自己,从而促进青少年以理解、关爱的态度去关爱他人,达到身心的健康发展。当今中国艾滋病流行进入增长期,青少年对此毫不知情,甚至恐惧、歧视艾滋病人。本节课帮助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了解和理解艾滋病。贯穿融合了教育学、心理学、医学、社会

6、学知识,通过只是问答、角色体验等方式让学生进行思考,从而让其发挥内在爱的力量去尊重生命,积极关注每一个生命。【教学重点】1、通过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了解,培养学生学会接纳,学会珍惜自己的品格。2、通过百度搜索相关资料,提高学生搜集、筛选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教学难点】学会正确对待艾滋病人,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和珍惜自我的积极态度。与尊重。四、教学方法1、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任务驱动法、小组讨论法。2、学习方法:合作学习法、自主学习法、探究式学习法。五、教学过程: 【活动实录】(一) 创设情境,引起共鸣师:艾滋病,触目惊心;艾滋病人,无助无奈。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应该了解他们,理解他们,更应该付诸行动

7、去关爱他们。对于艾滋病,你了解吗?艾滋病人的痛苦和无奈,你能体会吗?下面有请两位主持人进入我们今天的活动。(背景音乐起)【百度mp3】勇气二)学生参与,传递感受 【主持对话,搭桥引线】女:小宁,你了解艾滋病吗?男:一点点。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还没有治愈的药物和方法。女:那当你听到艾滋病的时候,你会想到什么呢?男:可怕、传染、死亡女:那你还怕跟艾滋病人接触吗?男:很害怕。女:在我们生活中很多像你这样的人,遇到艾滋病人是害怕、远离、歧视的想法。其实,他们很无助,我们改变偏见,就会有精彩发现。男:可是,有谁能够真正的做到体谅和关爱他们呢?女:那下面我们以一个游戏的形式来改变人们对

8、艾滋病人的偏见吧!(三)进入游戏,体验角色【游戏规则】今天你懂了吗?1、有16参赛者,每位参赛者在比赛都有自己的编号。2、要求参赛者围成一个大圈。3、当主持人叫到哪号,那这位参赛者就必须走到圈里,主持人就进行对他提问。4、若参赛者答错就拟为歧视艾滋病人的人,就被逐进圈子,走到另一个地方,若答对就拟为理解艾滋病人,可以回到自己原来的位置。5、在主持人问完后,必须在3秒钟里回答,不答或超时都当作答错。6、答错的参赛者,要在另一边组成一个半圆形。 【游戏进行中】1、艾滋病是( )A 一种性病B 一种血液病 C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D 同性恋病2、艾滋病的英文缩写是( )A 、AIDS B、 HIV

9、C、 HAV D、 HDV 3、H I V是( )A 预防艾滋病组织缩写 B 预防艾滋病疫苗 C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D 治疗艾滋病的特效药4、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A 空气传播、飞沫传播、血液传播 B 阴道分泌物传播、血液传播、握手 C 共用卧具、血液传播、母婴传播D 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5、下面哪种不是正确预防艾滋病的方法?( )A 安全性行为:正确使用质量可靠的避孕套,洁身自爱,不在婚前婚外发生性行为B 远离毒品:不吸毒、尤其不与他人共用针具吸毒 C 避免经血感染:提倡无偿献血,不输入被污染的血液D 远离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不与他们接触6、用于艾滋病宣传的红丝带的由来和

10、意义是:( )A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美国艺术家用红丝带来默默悼念身边死于艾滋病的同伴,呼唤全社会关注艾滋病防治问题,后来成为颜色醒目的统一标志B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美国艺术家用红丝带来默默悼念身边死于艾滋病的同伴,呼唤全社会关注艾滋病防治问题,后来成为大家都戴、利于宣传的国际标志C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美国艺术家用红丝带来默默悼念身边死于艾滋病的同伴,呼唤全社会关注艾滋病防治问题,后来成为理解、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的国际标志D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美国艺术家用红丝带来默默悼念身边死于艾滋病的同伴,呼唤全社会关注艾滋病防治问题,后来成为远离艾滋病的警示标志7、如何正确对待艾滋病感

11、染者、艾滋病病人以及他们的亲友:( )A 闻“艾”色变,远离艾滋病患者B 不与艾滋病患者同桌吃饭、共同办公;不使用艾滋病人用过的马桶C 背后指指点点,见了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马上躲避;D 关爱艾滋病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与他们进行亲切交谈、握手、共同进餐等日常接触;为他们的亲友提供有关艾滋病的护理和防治知识8、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知识的世界艾滋病日(World Aids Day)是:( )A 每年12月1日 B 每年12月6日 C 每年6月12日D 每年12月16日9、下列关于我国艾滋病“四免一关怀”政策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对全国农村中的艾滋病病人和城镇经济困难的艾滋病病人实行免费抗艾滋病

12、病毒药物治疗,并提供经济补贴B 在全国范围内为自愿咨询检测的人员免费提供咨询和初筛检测;对艾滋病病人的遗孤实行免费上学C 对孕妇实施免费艾滋病咨询、筛查和抗病毒药物治疗,减少母婴传播D 将经济困难的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纳入政府救助范围10、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何不同:( )A 艾滋病病人的HIV抗体阳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没有HIV抗体阳性B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HIV抗体都阳性,但前者外表和健康人一样,后者有各种症状C 艾滋病病人有传染性,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没有传染性D 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外表上没有区别11、下面哪个叙述是不正确的,反而会加剧人们对艾滋病的恐慌( )

13、A 如果没有体液这个中介物,如果双方都没有丝毫破损,那么艾滋病是不可能传播的 B 谁也不知道你周围的人是否是艾滋病毒感染者,所以不应该轻率发生性关系C 艾滋病随处都可传染,染上就会死 D 正常的生活接触不会感染上艾滋病12、对于HIV/AIDS的诊断最重要的依据是:( )A 临床表现 B 经确认HIV抗体阳性 C 具有高危行为 D免疫功能下降13、以下那种方式可以感染上HIV?( )A 与艾滋病人或感染者接吻 B 与艾滋病感染者共用注射器吸毒C 蚁虫叮咬 D 与艾滋病病人共同进餐、共用马桶、浴缸、拥抱等14、某人到卫生防疫站进行检测,初筛结果HIV抗体阳性,则可以判定为( )A 感染了HIV

14、B 没有感染HIVC 怀疑感染了HIV,需要确认实验才能判断 D 不能确定15、预防艾滋病我们应该做到:( )A 洁身自爱,不性乱 B 不吸毒,尤其是不共用注射器吸毒C 关心、帮助、不歧视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 D 以上都正确16、下面哪种不是控制艾滋病有效的方法?( )A 全民动员开展健康教育,不断提高广大民众艾滋病知识知晓率B 将艾滋病感染者隔离 C 洁身自爱,避免高危行为D 正确使用安全套,及早治愈性病可大大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四)回归现实,自我反思【艾滋病人来了】女:游戏进行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生活非常不和谐,歧视艾滋病人的比理解的要多。艾滋病人真的不容易啊!今天,就有一位艾滋病人来到了现场,让我们一起感受他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就在那个时候一位患有艾滋病的人向圈的方向走去,走到圈子里。出现的场面会是,围圈的参赛者对圈里的艾滋病人抱着关心的对待反而圈外答错的参赛者面对那位艾滋病人却是有着疏远、恐惧的心态与立刻逃退。)(这时主持人走到远离了艾滋病人的参赛者面前)男:你们觉得你们这样的行为对吗?或许你们对艾滋病不理解。这样做不仅不符合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也凸显了当前对艾滋病正确认识的不到位,大多数人的歧视不仅是认为艾滋病人就是不检点自己造成的,和对艾滋病传染的误解,所以这才对艾滋病造成了恐慌、歧视、远离,以至于出现大量艾滋病人提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