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九十单元单元评估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12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45199556 上传时间:2020-09-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九十单元单元评估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1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九十单元单元评估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1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九十单元单元评估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1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九十单元单元评估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1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九十单元单元评估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1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九十单元单元评估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1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九十单元单元评估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1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十单元单元评估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由人民政府发给土地所有证,并承认一切土地所有者自由经营、买卖及出租其土地的权利。土地制度改革以前的土地契约,一律作废。”此政策的目的是(C)A团结一切抗日力量 B巩固革命根据地C巩固新生人民政权 D实现农业合作化解析:据材料中“人民政府”“一切土地所有者自由经营、买卖及出租其土地的权利”等信息分析可知,相关政策是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它是为巩固新生人民政权而采取的措施,C项正确;其他各项与题意不符。2“我们此次到北平刚好碰到这个划时代的会议召开,我们站在民族资产阶级立场表示十分兴奋和拥护民族资产阶级这次不仅

2、参加了人民政协,而且能够讲它所要讲的话。”材料中“这个划时代的会议”(B)A正式确立中共领导的政协制度B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C制定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D调动了少数民族参政的积极性解析:由材料内容可知,此时北京还称“北平”,可知此时新中国尚未建立,民族资产阶级参加了政协会议,而且在其中发挥了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次“会议”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议主题是讨论新中国的成立问题,大会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可见此时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故选B项;1954年宪法正式确立中共领导的政协制度,排除A、C两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调动了少数民

3、族参政的积极性,排除D项。3周恩来指出:“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度,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人就要搬家。”材料反映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为了(A)A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B区域经济均衡发展C民族文化双向交流 D少数民族当家作主解析: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根据材料所述,中国如果采用美国的联邦制度,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民族纠纷,同时汉族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人就要搬家,这是在强调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主要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需要,A项正确;“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4、材料未反映,B项排除;C项材料信息未反映,排除;“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材料信息未反映,D项排除。4下表反映了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国民经济各部门基本建设投资分配情况。据表可知当时我国(C)项目总计工业农业水利林业运输邮电贸易银行物资仓储文化教育卫生城市建设其他总额(亿元)427.49248.532.6982.112.830.8164.6比重(%)10058.27.619.237.23.71.1A.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B注重工农业生产协调发展C工业是国民经济建设重点D工业总产值已经超过农业解析:“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表格中工业建设投资所占比例高达58.2%,说明当时工业是国民经济建设

5、的重点,故C项正确;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是生产关系的变革,不符合表格主旨,故A项错误;表格体现出优先发展工业,农业等其他部门发展明显不协调,故B项错误;表格说明的是基础建设的投入,并不能说明“工业总产值已经超过农业”,故D项错误。5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明确规定:“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证明。”该规定(D)A纠正人民公社弊端 B推进“大跃进”运动C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D适应计划经济体制解析:据材料“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证明”并联系所

6、学知识可知这适应了当时计划经济体制的要求,故D项正确;A、B、C三项材料未体现,排除。6中共中央在一份关于农村工作的文件中规定:生产队范围内的土地,都归生产队所有;生产队集体所有的牲畜、家具,公社和大队都不能抽调;有些生产大队,现在仍然作为基本核算单位,只要群众同意,就应该积极办好。这一文件的主要精神(B)A推动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B有利于当时国民经济恢复发展C落实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解析:解题时要注意抓住材料中“公社”一词,可知文件所反映的历史年代在人民公社建立后,故A项错误;而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发生在三大改造期间,故D项错误;根据材料“归生产队所有”“公社

7、和大队都不能抽调”可知该文件是在维护生产队的利益,确保生产队生产秩序的正常开展,有促进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的意图,并非落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项符合题意,C项排除。7下表是我国19601965年工业总产值变化表。这反映了(C)年份196019611962196319641965产值(亿元)1 6501 0198509221 1031 394A.人民公社化运动遭到了抵制B“大跃进”运动的影响难以消除C国家经济政策出现重大调整D“文革”严重阻碍了工业化进程解析:鉴于我国出现的经济严重困难,中央从1960年开始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表格中1964、1965年国民经济出现好转现象,故

8、C项正确;人民公社化运动此时仍然存在,改革开放之后才逐渐废除,故A项错误;B项中的“难以消除”说法绝对;“文革”时期是19661976年,不符合表格时间,故D项错误。8“分田到户、包产到户在那些已经使用机械生产的平原地区显然是倒退。因为单干就要废弃机耕实行畜耕和人耕但是,农民宁愿出力出汗也愿意分田到户。”材料旨在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A不符合基本国情B阻碍了农业现代化C不被民众认可D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析:本题材料提到,“因为单干就要废弃机耕实行畜耕和人耕但是,农民宁愿出力出汗也愿意分田到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强调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充分调动了小农的生产积极性。A、B、C三项都

9、不符合材料信息,故选D项。91978年前后,全国掀起了一股出国考察热潮。据当时的国务院港澳办公室统计,仅从1978年1月至11月底,经香港出国和赴港考察的人员就达529批,共3 213人,其中专程赴港考察的有112批,共824人。这一现象的出现(D)A进一步缓和了中美之间的关系B表明新中国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C为即将开始的经济改革找到了方法D有利于借鉴西方现代化成功的经验解析:材料没有反映出出国考察热潮对中美关系的影响,故A项错误;新中国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是在21世纪初,不符合时间限制,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找到了经济改革的方法,故C项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在此前后出国

10、考察主要是借鉴西方现代化成功的经验,故D项正确。101986年,当山东省某国有纺织厂破产时,数百名纺织女工在厂门口哭成一片。而1995年同城的另一国有纺织厂宣布破产时,大会现场则响起一片掌声。这一变化反映了(A)A市场经济观念逐渐成为社会共识B对外开放推动了个体经济的发展C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性变化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增强企业活力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计划经济下的企业经营由国家计划控制,没有效益观念更无破产之说,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起步,企业开始成为市场主体,经营不善的企业遭遇破产是市场经济下的必然现象,1995年后人们能够坦然面对,可见这时市场经济的规则已经深入人心,故A项正确;材料

11、强调的是经济体制改革,而不是对外开放,故B项排除;C项说法错误,错在“根本性变化”;材料反映的是人们市场观念的变化,而不是企业活力的变化,排除D项。111988年12月6日,第43届联合国大会一致同意中国加入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特别委员会。自1990年至2017年7月,中国先后参加24项维和行动,累计派出3.5万余维和军事人员。目前,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遣维和军事人员数量最多的国家,也是缴纳维和摊款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这表明中国(D)A努力构建稳定均衡的国际关系格局B不断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C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D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解析:“自1990年至2017年7月,

12、中国先后参加24项维和行动,累计派出3.5万余维和军事人员”和“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遣维和军事人员数量最多的国家,也是缴纳维和摊款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说明我国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故排除C,选D;材料无法体现我国“不断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我国“努力构建稳定均衡的国际关系格局”,排除A。12下图是2018年春节出现的科技进步新玩法。据此可知(A)A当前的旧年俗交织新风尚B中国已处于科技强国行列C互联网方便人民经济生活D改革开放促进了科技进步解析:“新玩法”中的“支付宝”“电子红包”等属于社会“新风尚”,“福字”“除夕”“拜年”等为“旧年俗”,A项正

13、确。B项材料无法体现;“经济生活”在图片信息中体现不充分,C项排除;图片中缺乏“改革开放”的措施,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全国解放后,部分城市通货膨胀严重,少数商人投机,哄抬物价。政务院副总理陈云很快将上海局势稳定下来,进而稳定了全国经济形势。面对工业化建设资金短缺等问题,陈云提出对粮食等主要农副产品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即统购统销,被中央采纳实施。他在中共八大上系统地提出了改进经济体制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即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补充一定的个体经营;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为主补充一定的自

14、由生产;在市场方面,国家市场为主补充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1979年春,陈云指出,“六十年来,无论苏联或中国的计划工作制度中出现的主要缺点:只有有计划按比例这一条,没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还必须有市场调节这一条”,他提出整个社会主义时期经济必须有计划经济部分和市场调节部分。摘编自金冲及等主编陈云传等(1)根据材料,概括陈云的主要经济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形成的时代背景。(13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陈云对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贡献。(13分)答案:(1)思想:社会主义经济既有计划也有市场,计划为主,市场为辅。背景:苏联的经验教训;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2)贡献

15、: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发挥了重要作用;突破了苏联经济模式的限制,提出了许多影响深远的重要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和改革开放作出了重要贡献。14下列材料反映了中国数百年来外交的风雨历程,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外交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截至2008年底中国与171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共参加了13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缔结了近20 000项双边条约,参加了300多个多边条约,参加了24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维和官兵11 063人次。中国外交部中国外交材料二进入新的世纪,中国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参与到反恐、防扩散、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的讨论和解决中,人们越来越频繁地使用“负责任的大国”来界定中国在国际上的角色。材料三我们要走一条和一些大国不一样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和平崛起的道路。这是中国在总结世界和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和根据中国的现实情况作出的理性选择。(1)依据材料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