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网络世界 第八课 匿名世界的“游戏规则”《遵守网络法律》训练习题. 教科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5199301 上传时间:2020-09-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网络世界 第八课 匿名世界的“游戏规则”《遵守网络法律》训练习题. 教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网络世界 第八课 匿名世界的“游戏规则”《遵守网络法律》训练习题. 教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网络世界 第八课 匿名世界的“游戏规则”《遵守网络法律》训练习题. 教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网络世界 第八课 匿名世界的“游戏规则”《遵守网络法律》训练习题. 教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网络世界 第八课 匿名世界的“游戏规则”《遵守网络法律》训练习题. 教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网络世界 第八课 匿名世界的“游戏规则”《遵守网络法律》训练习题. 教科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遵守网络法律训练习题一、基础题1.网络世界虽然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但也是一个公共的空间。在这个公共空间 ( )有一系列需要人们共同遵守的规则要自觉接受法律和道德的约束共同维护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可以自由自在,为所欲为A.B.C.D.2.下列属于网络管理规定的是 ( )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公共场所控烟条例网络表演经营活动管理办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A.B.C.D.3、国家制定法律法规惩治制造计算机病毒等有害数据的行为( )能够使计算机避免病毒的侵犯有利于保护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有利于促进计算机的应用和发展没有多大作用A.B.C.D.4、上网也要遵守法律。在网络生活中,下列行为中属于遵守法

2、律的有( )语言文明,不侮辱他人人格 不恶意制造、传播流言,不进行诈骗活动公开网友的个人隐私 不制造、传播病毒 B. C. D. 二、综合题5、(2017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考)2016年11月,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省乌镇召开。互联网将进一步改变我们的生活,在网络交往中我们应该()遵守道德和法律 提高警惕,懂得自我保护利用互联网学习网络课程 传播网络谣言获取点击率。ABCD6、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而没有门槛的发言权,很容易放大自我,忽视别人的存在。“任性”的发言,可能会埋下不友善的种子。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不伤害他人、不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是正义的最起码要求 互联网不是

3、法外之地,网络无限,自由有界,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互联网是虚拟世界,对一些扩大自我、“任性”跟帖,不要太在意网络跟帖发表意见时,应具有严格的法制观念和向善的道德意识A.B.C.D.7、(2017青海西宁中考)中学生婷婷最近迷上了微倌,在微倌中“认识”了一个呢称为“孤狼”的微友,在微聊中不慎泄漏了家庭信息,使家庭财产险些受到损失。如果你是婷婷,你会()A从此以后拒绝使用微信 B请朋友找到这个“孤狼”痛打一番C今后只与本班同学交友聊天 D提高警惕,增强自我保护能力8、2017年全国上,代表委员们也纷纷为构建安全便民的网络环境建言献策。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技处处长蔡晓红委员认为:

4、近年来网络谣言、色情暴力等负面内容严重污染网络环境,应依法加强网络治理,营造清朗环境,引导广大网民积极传播网络正能量。以下对传播网络正能量理解正确的是( )不信谣,不传谣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提高网络媒介素养远离网络,永不上网A.B.C.D.9、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规定,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的上网消费者,应该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遵守社会公德,开展文明健康的上网活动。漫画及材料告诉我们( )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网络生活也要遵守相关的规则、法律在信息时代,传播网上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是难以避免的必须提高警惕,增强抗诱惑能力A. B. C. D.10、(2017年山东烟台中考)很多人喜

5、欢在朋友圈晒美食、晒旅游、晒自己与家人的合影在收获朋友们点赞的同时,也泄露了个人的许多信息。省地各级公安部门多次发布信息提醒:个人信息需谨慎发布。 对此,我们应该()为了保护隐私而拒绝上网 要正确认识网络的两面性,避其所短、扬其所长要增强法律意识和隐私意识依法律己,尊重他人的隐私。ABCD三、提高题11.据有关专家调查表明,网络交友在中学生中十分普遍,有37.8%的中学生拥有网友,其中9.6%的中学生有10个以上经常联系的网友。有些同学非常相信网友,把自己的个人信息、学校、姓名、家庭电话等都告诉了未曾谋面的网友,这种做法对吗?为什么?12、通过上网聊天,中学生小燕认识了网友小Q,小燕视小Q为知

6、己。当小Q向小燕介绍了自己的“真实情况”后,小燕也毫不保留把自己的姓名、学校、家庭电话等真实信息告诉了他。不久,小燕家被盗,而作案者正是小Q。(1)小燕家为什么被盗? (2)小燕家被盗的教训告诉我们上网交友时应注意些什么? 参考答案1.A2.D3.B4.C5.A【解析】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我们要学会既要谨慎、真诚、守信,又要区分是非善恶,要遵守道德和法律,提高警惕,懂得自我保护,利用互联网学习网络课程,所以是正确的选项;选项不能传播网络谣言,不符合道德和法律的要求,排除。故选A。6.C【解析】由题干描述得知,“任性”的发言,可能会埋下不友善的种子对这句话的理解,不伤害他人、不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

7、是正义的最起码要求,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应恪守道德、遵守法律,网络跟帖发表意见时,应具有严格的法制观念和向善的道德意识,所以是正确的选项,排除错误的观点。故选C。7.D【解析】网络为我们提供的交流的空间,但它只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因此在网络交往中注意保守自己的真实信息是保护自己的重要方面。婷婷家之所以出现财产损失,就是因为她对网络交往对象的警惕不足,自我保护意识较差因此她的精力警示我们应提高警惕,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应选D;A 选项忽略了网络的积极影响;B选项采取的不合法的手段;选项C的做法会导致交往面过于狭窄,不利于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应排除。故选D。8.A【解析】本题考查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

8、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让网络成为汇聚民智、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的重要渠道,做法是正确的,说法不符合社会实际,故选A。9.C 【解析】本题通过漫画及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说明了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上网必须遵守相关的规则,学会辨别觉察,提高警惕,遵守道德和法律。因此,都是正确的,的说法过于绝对,是错误的。故选C。10.D【解析】个人信息属于公民隐私公民要树立法律意识和隐私意识,注意保护好个人隐私,还要尊重和保护他人的隐私,要正确使用网络,避免泄露个人隐私,正确;做法错误,没有全面认识网络的作用,是因噎废食的做法。故选D。11.(1)不对。(2)因为网络交往对象具有虚拟性、间接性、

9、隐蔽性的特点,使得网络交往对象真伪难辨、善恶不分。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个别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实施违法犯罪活动。作为青少年,必须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解析】虚拟世界的交往,带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我们要具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12.(1)因为小燕轻信他人,丧失警惕,把自己的真实情况告诉了陌生人。(2)不轻易把真实姓名和家庭地址告诉别人;不能把家里的电话号码告诉陌生人;不和陌生网友见面,在网上交友时,要学生自我保持等等。【解析】(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难度值一般。认真阅读材料可以看出,小燕轻信网友,把自己的真实情况告诉了陌生人,才导致自己家被盗。即:因为小燕轻信他人,丧失警惕,把自己的真实情况告诉了陌生人。(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落实情况、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值一般。由于小燕警惕性差,导致自己家被盗,因此我们在与网友交往时,应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不轻易把真实姓名和家庭地址告诉别人;不能把家里的电话号码告诉陌生人;不和陌生网友见面,在网上交友时,要学生自我保持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