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1编号【商务星球版】7年级地理上册2.1《地图基本要素》教案(第2课时)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5198980 上传时间:2020-09-17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606.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71编号【商务星球版】7年级地理上册2.1《地图基本要素》教案(第2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471编号【商务星球版】7年级地理上册2.1《地图基本要素》教案(第2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471编号【商务星球版】7年级地理上册2.1《地图基本要素》教案(第2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471编号【商务星球版】7年级地理上册2.1《地图基本要素》教案(第2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471编号【商务星球版】7年级地理上册2.1《地图基本要素》教案(第2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71编号【商务星球版】7年级地理上册2.1《地图基本要素》教案(第2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71编号【商务星球版】7年级地理上册2.1《地图基本要素》教案(第2课时)(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精选 doc 地图基本要素参考教案(第2 课时) 【课题】七上第二章第一节 地图基本要素(第 2 课时)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纬度,量算距离 【教学目标】 1、理解比例尺的含义,并能运用比例尺量算两地之间的图上或实地距离 2、能在各种地图上认识常用图例。 。 3、熟知地图上的常用图例。 【教学模式】 讲练结合的启发引导式教学方法和结合地图进行讲练的直观教学法。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地图册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 情境 导入 复习提问: 1、地图基本要素? 2、 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基本方法 有哪些?

2、过渡: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地图 思考回答,巩固知识点。复习提问, 巩固前面所 学知识,引 出本节课所 学内容。 . 精选 doc 新课的基本要素,学习了在地图上辨 别方向的基本方法,这节课我们 继续来学习地图的另外两个要 素: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出示 导学 提纲 学生 自主 学习 布置任务 : (1) 阅读课本 P28-30课文内容, 在书上标注知识点。 (2)完成助学“学习过程” 1-7 题。 (3)标记疑难问题。 2、 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自读课文,按照教师要求 自学教材,在学习的过程中要 求做到: (1)自己认为重要的知 识在课本上标出; (2)完成助学上“学习 过程”栏目;

3、(3)对自己不能解决的 问题做标记,以待解决。 布置学生利 用助学进行 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自 主学习能力 观 察 与 发 现 1、解释概念 地图是按一定比例缩小后得到 的,缩小的程度就是比例尺,比 例尺的计算在小学已学习过,请 同学们写出比例尺的公式、图上 距离公式和实际距离公式。 1、写出比例尺的公式: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 离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 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 考虑到学 生在小学时 已经学过比 例尺,所以, 这里就不再 详细讲了, . 精选 doc 2、实例运用 已知育英中学东西实地距离 为 200 米,(假如图上距离为10 厘米)求出该图的比例尺? 典例解剖 :在一幅中国

4、地图上, 量得西安与华山相距12 厘米,实 际两地相距 120 米,这幅地图的 比例尺为() A . 1:10 000 B. 1/100 000 C.1:1000 D.1/1000 000 3、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式: 数字式:或 线段式:0 20 米 文字式:图上 1 厘米代表实地距 离 20 米。 4、布置练习 :三种比例尺之间的 换算。 尺 2、计算得出比例尺为: : 12/12000=1:1000 ( C ) 总结出比例尺的三种表示 方式:数字式、线段式、文字 式。 小组合作练习:说说比例尺表 示方法之间的转换 师生共同总结小规律:比 只应用即可 通过练习 计算让学生 进一步理解 比例尺

5、的计 算公式;二 是要学生清 楚计算比例 尺时,实地 距离的单位 需要换算为 厘米。 学生共同 明确直接在 地图上量算 实地距离可 以用线段式 比例尺,要 解地图缩小 的倍数,最 . 精选 doc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并参与到学困生学习活动中,点 拨、指导学困生学习。 过渡:同样是中国地图, 有的 画在书上,有的却可以挂在墙上, 这是为什么呢?这两者有什么不 同呢?那么,如何来判断比例尺 的大小呢? 试着比较下列三种比例尺的大 小。 1/10000,1/10000000, 1/10 0000000000 5、评价校正 (1) 、贝贝说 1:2000比例尺大; 玲玲说 1:20000比例

6、尺大。 (2) 、贝贝说图上1 厘米等于实 际距离 20 千米比例尺大;玲玲说 1:20000比例尺大。 归纳总结 :比例尺是一个分数, 图上 1 厘米代表的实地距离越 例尺的三种形式相互转换时, 由千米换算成厘米时, 要在千 米数字后加上五个零, 由厘米 换算成千米时,要在厘米数字 中去掉五个零。 通过思考,结合小学所学 的有关分数的知识来回答问 题。 (1)1:2000比例尺大1:20000 比例尺小 (2)图上 1 厘米等于实际距 离 20千米比例尺小; 1: 20000 比例尺大。 好用数字式 比例尺,认 识比例尺的 互换对使用 地 图 有 帮 助。 1、 学生采 用小学时的 方来计算

7、, 增强学生的 信心与成就 感; 2、 采用另 外的方法来 计算,更简 单明了,让 学生进行对 比,进一步 理解线段比 . 精选 doc 短,即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图上 1 厘米代表的实地距离越 长,即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例尺的直观 性。 过渡 与衔 接 我们知道了比例尺的概念、公式,学会了比例尺的大小比较,那么,比例尺 的大小与其表示的实地范围大小、内容详略有什么关系呢? 追问 与探 索 实例运用 : 1、阅读中国地图和北京市略图 (1)比较这两幅图的比例尺。 (2)这两幅图的比例尺不同, 哪 幅图表示的地区范围大?哪幅图 表示的内容详细一些? 通过思考,结合前面所学 知识来填表。

8、项 目 中 国 地 图 北 京 地 图 表示 范围 大小 地理 事物 详略 比例 尺大 小 培养学生知 识 迁 移 能 力;以及学 生的读图, 分析图的能 力。 知识迁移, 理论联系实 . 精选 doc 2、议一议:比例尺大小与其表 示的实地范围大小、内容详略的 关系。 归纳总结 : 地图表示的地区范 围愈小,反映的内容愈详细,则 比例尺愈大;地图表示的地区范 围愈大,反映的内容愈简单,则 比例尺愈小。 承转过渡:地图的比例尺一方 面反映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大小 和内容详略程度,另一方面可以 合作探究,讨论交流:比 例尺大小与其表示的实地范 围大小、内容详略的关系。 比例尺越大,所示 范 围越,

9、 图幅相同反映的事物 越。 比例尺越小,所示范 围越, 反映的事物 越。 际 在老师的 提示下,让 学生结合以 前所学的知 识来分析问 题,学生很 快能理解, 也比较有成 就感。 . 精选 doc 用来量算距离。 典例解剖 :读图:第 29页 在 “京津唐地区”图上量算北京至 唐山的实地距离是多少千米? 小试牛刀: 在 1:10 000 000 的中国政 区图上,长江的长度为63 厘米, 长江实际距离为()千米。 学以致用: 画学校地图,你 应选用(大或小)比例尺 地图? 拓展延伸 比例尺有没有单位? 点拨指导 :比例尺没有单位, 它是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的比, 比例尺的大小就是图上距离与实 地

10、距离的比值的大小。 操作练习:动手量两地之间 的直线距离,并进行计算。 计算结果: 6300千米 讨论交流,共同明确:一 般来说,画小范围地区地图, 应选用大比例尺地图。 讨论交流,各抒己见。 加 深 学 生 对比例尺相 关内容的理 解。 . 精选 doc 过渡 与衔 接 阅读地图除知道方向和比例尺外,还需要认识什么?(图例)。地图是表示地 理事物的,由于空间的限制,必须把它们缩成符号,所以,看懂地图首先要熟 悉图例和注记。 观 察 与 发 现 1、 解释概念 (1)图例: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 事物的符号 (2)注记: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 事物的文字和数据。 2、活动 1:阅读课本第 30 页有关

11、 内容,然 后打开地图册,找出图 中用图例表示的地理事物。 尝试记忆 :读“一些常用图 例”, 看谁能把表示地理事物的符 号快速记住。 3、活动 2:比一比,看谁记得牢 明确图例和注记的概 念 在老 师的 指导 下 看 图例,然后相互交流记忆 图例的好方法。 结合珠穆朗玛峰的名 称和高度,了解注记。 小组互助记忆常用图 例。 通过课堂上看 图例,增强学 生的记忆。 帮助学生识记 图例,培养学 . 精选 doc 每小组选派代表到黑板 上划出你所记住的图例, 看谁记得多记得牢。 生 的 学 习 兴 趣。 构建 与梳 理 下面我们共同来总结一下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 1、师生共同边回顾边板书本节课主要

12、的知识点。 概念:比缩小的程度。 地比例尺公式:比例尺 =()距离 图()距离 的表示方法:式,如:。 基式,如:。 本式,如:。 要比例尺大小不同,表示的和不 同。 素作用:帮我们区别不同的。 图例和注记常见的图例:。 课堂 总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的是比例尺,图例和注记。在实际生活中, 我们要能学着用所学知识去选择合适的地图,学会计算两地 之间的实际距离。而地图是地理学的另一种语言,因此在今 后的学习中我们要养成读图、用图的习惯。 总结本节课所 学的内容,使 学生对如何用 地 图 有 所 了 解,能将所学 . 精选 doc 知识应用于实 际生活,加深 对所学知识的 印象。 【当堂达标】 1.

13、下列不是地图基本要素的是() A. 比例尺B. 颜色C. 方向D. 图例 2. 在 1:3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图上距离为6 厘米,则两地的实地距离为 () A. 1300千米B. 18000千米C. 180千米D. 1800千米 3、下列四个比例尺的地图中,表示地理事物最详细的是() A、一千万分之一B、1:1000000 C、图上 1 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00千米D、1/200000 4、假如要你绘制学校平面图,你选用下面哪个比例尺较合适() A. 1:10000000 B. 0 40千米C 五十万分之一D.1: 2500 5、若两幅地图的图幅大小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4、比例尺越大,地图表示的范围越大B. 比例尺越大,图内表示的内容 越详细 C. 比例尺越小,地图表示的范围越小D. 比例尺越大,图内表示的内容 越简略 . 精选 doc 6、下列四幅地图 ,图幅相同,比例尺最大的是() A.世界地图B. 中国地图C.亚洲地图D. 北京 地图 7、绘出常用图例 首都洲界国界铁路 中国省、自治区、直辖市界运河水库 沙漠公路 【教学反思】 地图是地理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将知识化繁为简, 不仅能帮助 学生形成空间观念, 理解巩固学过的地理知识, 获取新的地理知识, 而且有利于 教师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熟悉地图的基本要素 是阅读地图的基础。 对于比例尺学生在小学时已经学习过一些,在这里是主要介 绍关于比例尺三种方式之间的转换、大小的比较、 比例尺大小与其表示的实地范 围大小、内容详略的关系以及比例尺的选择应用。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课堂上学生积极进行思考,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学生能积极参与到课堂学 习当中, 这主要得益于课堂内容结合学生以前所学知识,鼓励学生踊跃参与有关; 2.课堂上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尤其是和地理有关的一些方法,容易引起学 生的学习积极性。 不足: 1、 关于比例尺大小与其表示的实地范围大小、内容详略的关系虽然反复强调, 但仍有部分同学理解不透彻,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注意。 . 精选 do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