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5.11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江苏专版)三-高考语文冲刺专题卷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45198913 上传时间:2020-09-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66.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15.11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江苏专版)三-高考语文冲刺专题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专题15.11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江苏专版)三-高考语文冲刺专题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专题15.11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江苏专版)三-高考语文冲刺专题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专题15.11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江苏专版)三-高考语文冲刺专题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专题15.11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江苏专版)三-高考语文冲刺专题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15.11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江苏专版)三-高考语文冲刺专题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15.11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江苏专版)三-高考语文冲刺专题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 料推荐专题 15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江苏专版)三一、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担个日头回家帕蒂古丽我和弟弟抬着一塑料桶柴油,追着日头往西边赶。日头矮矮的,从弟弟的棉帽上,滚到他窄溜溜的肩上。赶累了,弟弟蹲下来,把担子的一头撂在雪地上。日头从弟弟斜下去的担子那头,滚到了雪丘背后,像一个茸茸的毛线球,被几棵野柳拦住,在野柳枝挂了一下,就一骨碌扎进了雪窝子里,拦也拦不住。家里的油灯,已经有几个月不亮了,就等着柴油点灯。桶底最后一点柴油,被爹爹滴进了马灯里,只在夜里去羊圈看分娩的母羊时,才点一小会儿,然后又很快地被爹爹吹灭。他说,夜里没有了煤油灯,就等于没有了眼睛。我们在太阳收回洒在雪窝子里的最

2、后一点碎光前,抢着走完了一半的路程。弟弟回头朝我看了一眼,撂下担子的那头说: “姐,我的腿累累的,没有力气。 ”他乞求地把眼光投向不远处一丛灰白色的树窝子,那里是魏家庄。爹爹带着我和弟弟住过魏家庄魏皮匠家。 我给弟弟打气: “我们晚上就住到魏皮匠, 再加把劲!”弟弟使劲点点头,然后蹲下身去,抬起了柴油桶。迎接我们的是魏皮匠家的狗,它叫了几声,过来嗅嗅我和弟弟,围着柴油桶转了一圈,甩甩尾巴走开了。魏皮匠最小的儿子一掀棉门帘走出来,从屋内带出一股热热的雾气,我闻得出那时揪面的葱蒜味道。魏皮匠家装了电灯,照得屋里明晃晃的,像是白天。吃饱了肚子,弟弟央求魏老九:“夜里我们到院子里捉迷藏。”魏老九笑笑,

3、摸摸弟弟的头: “捉迷藏鞋子会湿掉,明天一早就赶不成路了。 ” 魏老九打开了一个电匣子,里面黑白的小人都是活动的,会唱会跳。我们对着那些个活动的小人傻坐了半个晚上。夜里弟弟爬进了被窝还在嘟哝:“黑匣子那么好看,难怪九哥不跟我们捉迷藏。”我拍拍弟弟的脑袋: “睡一觉,日头就出来了。”早上睁开眼睛,日头明晃晃地趴在窗户上,探着头在催我们上路。魏老九已经从锅里捡出热腾腾的玉米面馒头端到桌上。我和弟弟抹了把脸,一人捧了一个热馒头,就去找昨晚放在门背后抬柴油的木担子。魏老九冲我们笑笑,自个儿提起柴油桶子,一掀门帘,大步跨到了院子里。我提了担子,拉着弟弟,一路追着魏老九在雪地里踩出的大脚窝跑。等我和弟弟把

4、馒头丢进了肚子,魏老九的身影在很远的地方晃动着,只有一个小麻雀那么大。我们在一片坟地里追上了魏老九。他立在坟地中间的雪路上等我们,见我们呼着热腾腾的白哈气跑上来,就弓下身子冲我们笑。“过了那片坟地就是运河,从结冰的运河上走过去,大梁坡村就不远了。 ”顺着魏老九手指1最新 料推荐的地方看过去,能看村口的那棵老榆树。魏老九停在原地不走了, 他看着我们抬着油桶走出坟地老远, 还立在坟地中间朝这边招手。直到我们下了运河堤坝,从冰面上一边走一边滑到了对岸,魏老九的影子才往回去的方向慢慢移动。弟弟说:“九哥有小匣子,就不捉迷藏了,鞋子也不会湿掉了。姐姐,我喜欢鞋子湿掉,夜里爹爹帮着我们烤。 ”其实我心里头

5、也这么想,弟弟走在前面,看不见我点头。“姐姐,昨个天黑我们经过了那个坟地了吗?”“黑地有黑地的好处,黑地里,坟头也只是些矮矮的雪丘,没啥了不起。”我哄弟弟。弟弟说:“我们朝着村庄走,日头也跟着我们回大梁坡,姐姐,日头肯定欢喜呆在大梁坡,不欢喜呆在魏家庄。 ”“嗯。昨天我们快走到魏家庄,日头就藏进雪地里了。魏家庄有电灯,我们村没有,我们村有日头就行。 ”我应着声,换了个肩膀,日头从担子的左边移到了右边。“对,日头出来,我们就去放羊,等日头睡了,我们就捉迷藏。 ”弟弟在前面看着那棵老榆树一路小跑。我在后面护着柴油桶,它是我们担在担子上的日头,我生怕弟弟把它摇落了。我跟弟弟说: “走稳了,咱们把日头

6、担回家去。”弟弟把小肩耸得高高的,冻得通红的手一甩一甩的。我在后面嘻嘻地笑,日头在担子上也乐得一颠一颠的。(有删改)1. 请简要分析文章第二段的作用。答:2. 文中的“弟弟”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答:3. 文中为什么多次写到“捉迷藏”?请简要分析。答:4. 请结合全文探究“日头”的丰富意蕴。答:【答案】1内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日头迅速落山的过程,表达了“我”因太阳落山而着急的心情。结构:为下文写“我”与“弟弟”在魏家庄住宿做铺垫,引发“弟弟”对于日头的憧憬。2柔弱而坚强。 “弟弟”的肩窄溜溜的,而抬柴油桶回家很累,他在“我”的鼓励下坚持了2最新 料推荐下来。天真快 。 “弟弟”喜 捉迷

7、藏,喜 鞋子湿掉,抬柴油桶 把小肩 得高高的。3捉迷藏 着童年的 趣;捉迷藏能体 的父 ;引 关于文明的 展( ) (捉迷藏)的冲 的思考。4指天上的太阳,指担子上的那桶柴油;象征着光明、温暖、希望;也指童年的 、充 趣的生活。3. 小 四次次提到捉迷藏,第一次在魏九家,弟弟央求魏九一起捉迷藏,第四次是文章倒第3段弟弟的 “等日 睡了,我 就捉迷藏”,捉迷藏体 着弟弟天真 玩的性格, 着童年的 趣; 第二次是弟弟 被 的 “黑匣子那么好看, 怪九哥不跟我 捉迷藏”, 取代了捉迷藏,引 了 文明的 展 冲 的思考;第三次是第二天回家途中弟弟的 “九哥有小匣子, 就不捉迷藏了, 鞋子也不会湿掉了。

8、 姐姐,我喜 鞋子湿掉, 夜里爹爹帮着我 烤” ,捉迷藏鞋子湿掉,爹爹在夜里帮着烤鞋,体 了 的父 。4. 本 考 “日 ”意 的探究。解答 ,要在文本中找到具体描写“日 ”的内容,根据 境 行分析。文章开 、中 和 尾 都写到了“日 ”,如文章开 , “追着日 往西 赶。日 矮矮的日 从弟弟斜下去的担子那 ” ,又如中 “日 明晃晃地 在窗 上” , 尾“日 也跟着我 回大梁坡” 里的“日 ”指天上的太阳。再如“我在后面 着柴油桶,它是我 担在担子上的日 ” , 里运用了比 , 担子上的柴油桶, 也是光明与希望的象征。“魏家庄有 灯, 我 村没有, 我 村有日 就行” , 里的日 是童年 又

9、充 趣的生活,充 了温馨与 趣。据此整合 ,分条概括即可。【 型】 代文 【 度】 二、 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 。老兵客 友鄞 儿最早是古 站,叫水会 子,旅蒙商 置 ,囤居 物,行商坐 云集。一家家3最新 料推荐火红的幌子下,站着伙计,肩搭毛巾,吆喝:“屋里请,又有包子又有饼,没有麻花现给你拧!”论建制,水会营子是个镇,建筑极像一座小城。水会营子属于辽宁,再向北,就进入内蒙古了。世俗人心,有一种临界的感觉。从民国至今,水会营子两度划归内蒙古,一度划归辽西省,如今纳入辽宁省版图。水会营子人家,都有两三个户口簿,旧的没交上去,新的又发下来。有的老人说他是内蒙古人,新娶进家门的儿媳妇纠正道:“爹

10、,这是辽宁省。 ”公爹用拐杖敲击地面,吹胡子瞪眼睛叫喊:“我活糊涂了吗!这里是水会营子!”没错,这里是水会营子,消防团大本营。清朝时,营子内有深井三十眼,井旁设瞭望楼,一旦发现火警,白天举旗,夜晚挑灯,指引火灾方向,官兵们驱动水车紧急扑救。瞭望楼上,永远站着三名士兵,背靠背,呈三角形,监视火情。曾有一场雷火,借助狂烈的北风,扑向瞭望楼。没有一名士兵退缩,火龙过去后,三副焦黑的骨架,仍然站立在瞭望楼上。民国后,兵营消,水会归商会管理。消防灭火,变成民间自救互助性质。商会添置了机械水车,喷水卷筒。所有商铺都配备水桶,大小一样,用红漆写上“防火”和自家商号名。在救火现场,由商会统一发放号坎,防备盗贼

11、混入,趁火打劫。穿坎肩的伙计,将自家水牌交给水会老兵,听从指挥,奋力救火。事后按水牌清查,救火不力者罚款;遇火不救者,封店半年,勒令店主给被烧死者披麻戴孝。渐渐地,水会营子成了省界两边都倚重的消防重镇。老兵从十四岁起就吃军饷,给数不清的势力当过差,如今九十岁了,眼睛灰白,满脸褶子巴巴,像蜈蚣。陪伴老兵的,只剩下一匹退役军马。营盘内水井遍布,清晨多雾,朦朦胧胧,老兵听见铃铛叮咚叮咚响,老军马不用人赶,去奶站给他取奶回来了。老兵喜欢羊奶的膻香。喝完羊奶后,老兵拎着马灯,在客栈内巡行,土墙,空马厩,土坯客房,搭配在一起,像遗址标本。听见客人来了,老兵吸吸鼻子,说: “我嗅到生人味了。 ”老兵老了。现

12、在老兵最看重的,就是存放在客栈内的消防水桶,任何人不准乱动,任何人不准乱用。投宿的客人,越来越杂,什么鸟都有,大夏天的夜晚,溜出来,用消防水桶冲澡。老兵眼睛快瞎了, 耳朵却好使, 听见泼啦啦水声, 幽灵一样钻出来。 老兵狂怒:“来人哪! 掌灯!”立刻响起纷乱的脚步声,客房伙计,食堂厨工们跑出来。一个小工举起马灯。陌生客人急忙穿上裤衩,叫喊: “别照我!”老兵厉声道: “畜生!你用消防桶洗屁股!”客人一副赖子样,说: “俩破桶,白给我都不要。用完这水,给你送回去。 ” 客人哪里晓得,民国年间,有人盗窃消防桶,被商会保安队逮住,将贼手贼脚捆住,用杠子一穿,鸣锣吹号,像抬着野猪游街。有的贼,气性大,

13、到了不服软,按破坏救灾论处,被活活吊死。“把他抓起来! ”老兵怒吼。? 客房伙计和厨工们逼近客人。4最新 料推荐? “我是旅蒙商。 ”客人叫嚷,不知道自己惹下了大祸。? 老兵下令:“鸣锣,游街。 ”? 众人一拥而上,将客人的头按下,双手别在身后,推着他,向营子里走去。老兵取出铜锣,“咣咣咣”敲,吆喝: “破坏消防犯噢”? 时间进入二十一世纪,边地消防重镇的铜锣声,照样一丝不苟地敲响,庄严地回荡在水会营子上空。5. 文章两段在内容表达上有什么作用?答:6. 老兵的职业精神体现在哪几个方面?请简要概括。答:7. 文中写客房伙计和厨工“一拥而上”抓住客人游街有什么用意?答:8. 结合全文,探究文章最后一段的意蕴。答:【答案】5. 交代水会营子的历史变迁, 说明其精神代代相传; 揭示水会营子有着视死如归的敬业精神;揭示水会营子有团结协作精神和严明的纪律、制度;说明老兵形象的精神来源。6. 保持习惯,坚守消防兵身份;有高度的职业警觉;对水会营子规矩的严格遵守。7. 表现了人们对老兵的认可、敬重;从侧面写出老兵威信(地位)之高;表明水会营子的精神传统得到了传承。8. 表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