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各单元教材分析(最新版-修订)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45195157 上传时间:2020-09-1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46.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各单元教材分析(最新版-修订)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各单元教材分析(最新版-修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各单元教材分析(最新版-修订)(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各单元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各单元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有四篇课文,其中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 是精读课文。课文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族儿童 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有的讲述了儿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由自在、快乐的成长以及它们是如何用 儿童的眼光和心灵去观察去感受大自然的;有的通过记述儿童攀登黄山天都峰, 反映了儿童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有的赞美了乡村儿童纯朴、勤俭、热爱劳动的 好品质。课文内容丰富多彩,充满了童真、童趣。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感受大自然的生活乐趣。 3掌握

2、 36 个生字和 46 个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我国各族儿童间的友爱团结以及它们幸福的学习生活。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3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 4培养自读能力,使学生感受到劳动是快乐的。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刚刚由低年级升入中年级。开始学习第一组课文,首先考虑的是 衔接问题,这一组是低年级和中年级两个年级语文教学的接口处。除了识字还是 教学的重点外,还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初步体 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要逐步完成由低年级向中年级教学的 过

3、渡。 设计理念设计理念 把学生放在一个大的学习情境中学习, 把这个单元的语文学习变为学生语文实践 的过程。每一课的学习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单元,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活 动。 教学中要加强整体意识, 注意发挥整体优势, 使本组教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设计说明设计说明 单元学习活动名称:“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 学习活动贯穿整个学习单元,分四个模块: 1我们的民族小学(3 课时)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学校生活 的美好与幸福,并感受到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 2 金色的草地 和 爬天都峰 (6 课时) 使孩子们感受到大自然带来的快乐, 其中金色的草地在体验大自然给人们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增强

4、了孩子们观察 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爬天都峰意在使学生从课文内容的理解中体会在困 难面前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3“体会劳动中的快乐”(1 课时)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懂得劳动会给 人带来幸福和快乐。 4“汇报与展示”(3 课时)这次活动围绕课余生活这一主题进行。活动要能 体现学生课余生活的丰富多彩,主要展示学生课余生活的内容和收获。可以设一 个班级展示台,把自己收集的课外书、邮票等,和大家一起交流、收获。 5、课文学习中穿插阅读训练若干课时。 第二组教材分析第二组教材分析 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宋庆龄,这是四个闪光的名字,也是四位享誉中外 的名人。本组课文讲述

5、的就是有关这些名人的故事。 在以往的几册教材中,学生曾经接触到了有关名人的故事,譬如,一年级下 册的邓小平爷爷植树,二年级下册的爱迪生救妈妈。不同于前几册教材 中对名人故事的零散安排,本组教材以名人故事为专题,将导语、课文、语文园 地、 课后练习等内容系统、 完整地组织在一起。 安排了 灰雀 小摄影师 奇 怪的大石头 三篇精读课文, 我不能失信 一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 灰 雀小摄影师分别讲述了列宁、高尔基和孩子之间发生的故事,奇怪的大 石头我不能失信记叙了李四光和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四篇课文所展示的 不是他们作为革命家、文学家和地质学家的丰功伟绩,而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平 凡小事,正是在这

6、些平凡的小事中,体现出了他们崇高的、美好的品质。 教学本组教材,要注意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发挥其整合的优势。每 个教学环节,都要有意识地突出本组专题。在阅读教学中,要使阅读教学和口语 交际、习作等训练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本组 的导语中,即明确提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收集一些名人的故事,更多地了 解他们” 的要求, 此外, 在 灰雀 课后, 学习伙伴的泡泡中也做了相应的提示。 这些内容的安排,是为了“语文园地” 中“口语交际” 的顺利进行所做的准备 工作。 本组的四篇课文, 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示了那些名人在平凡的小事中不平凡的 一面。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引导

7、学生通过默读和朗读理解词句,把握文章的 主要内容,体会名人身上的优秀品质,并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与此同时,要 培养学生学会边读书边思考,积累语言的习惯。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 1315 课时。 二、单元教学目标设定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的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提出 的明确要求,结合本单元文本特点,我们应该达到以下目标: 1会认 37 个生字,会写 40 个生字,掌握词语表中的 46 个词语。 2 正确、 流利地朗读课文, 分角色、 有感情地朗读 灰雀、 小摄影师、 我 不能失信中人物的对话。 3在对课文阅读过程中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并能通过关键词句体会人物内心活 动,体会人物高尚、美

8、好的品质。 4学会引用人物语言的几种方式。 5把自己知道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听,讲故事时要讲得清楚,让别人听明白; 听故事时要认真。 6背诵好词佳句,背诵“读读背背”中的名人名言,搜集更多的名人名言。 7学会通过事情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并养成修改文章的好习惯。 第三组教材分析第三组教材分析 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是丰收的季节 ; 秋天给人带来美的感受,秋天给人 以丰收的快乐。 本组以秋天为专题, 由 4 篇课文组成。 古诗两首 风筝 秋 天的雨是精读课文,听听,秋的声音是略读课文。课文从多角度描写秋天, 有的表达了在秋天里人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有的记叙了孩子们在秋天里活 动的欢乐;有

9、的描写了秋天美好的景色。教材里处处洋溢着浓浓的秋意,那秋天 的山、秋天的雨,秋天的色彩、秋天的声音,都会使人们心中产生不同于对其他 季节的感受。 本组课文作者抓住了秋天的特点,将秋天的特色描写出来,教学中引导学生读懂 课文, 一边读一边想象, 充分利用生活积累, 体会秋天的风采, 感受秋天的美好, 是本组教学的一个重点。第二,课文的语言生动优美,适于朗读的训练,要引导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秋天的韵味,读出秋天的美好,在理解、朗读、背诵中, 积累语言;第三,本组教材无论是导语、课文,还是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习 作、日积月累,都是紧紧围绕有关秋天这个专题编排设计的,教学中要使各部分 的教学相互

10、关连, 紧密配合, 使本组教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如, 导语中提出了 “用 手中的笔,描绘我们心中的秋天”,是为语文园地中的习作提出了学习的准备。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画一幅秋天的图画。 二、单元教学目标设定 1、会写 34 个生字、会认 20 个生字、正确读写 29 个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部分课文 3、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 一边读一边想象, 充分利用生活积累, 体会秋天的风采, 感受秋天的美好。 教学本组教材用 1214 课时。 第四组教材分析第四组教材分析 鲜花什么时间开放,蜜蜂有哪些奇特的飞行本领,玩耍却玩出了大名堂, 怎样巧妙找到丢失的骆驼, 这

11、是多么有趣的内容啊。 本组课文讲的就是这些内容。 有的讲对植物有趣观察和发现;有的讲对动物的细心观察和试验;有的讲在玩耍 中对物品的观察与发现。课文渗透了在观察中要用心思考、勤于动手,才能有所 发现的意识。全组紧扣细心观察这个专题,共编排了 3 篇精读课文花钟蜜 蜂玩出了名堂,五篇略读课文找骆驼,且个语文园地(包括口语交际、 习作、日积月累、宽带网),内容丰富多彩。通过本组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科学 的思想方法和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 本组教材体现了以专题组织内容、加强整合的编写指导思想。比如,专题 是“细心观察”,在教材导语中提示了本专题,又提示学生留心观察,在花钟 后又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的花和其

12、他事物, 还建议写观察日记。 在 玩出了名堂 后安排小练笔“写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口语交际”让学生说说最近观察了 什么,有哪些新的发现。“习作” 则让学生写一则观察日记。在“日积月累” 中要求学生读背反映四季瓜果蔬菜的农谚。而“宽带网”则引导学生去搜集和阅 读更多的观察与发现的故事。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拓展、交流。从 中可以看出各种活动之间是相互联系,密切配合的。在教学本组教材时,要把握 好编辑意图,加强整合的意识,落实教材要求。 二、单元教学目标设定 1、会写 40 个生字、会认 30 个生字、正确读写 56 个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部分课文。 3、初步培养学生科

13、学的思想方法和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 4、在“日积月累”中要求学生读背反映四季瓜果蔬菜的农谚。 5、“习作” 则让学生写一则观察日记。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 1214 课时。 第五组教材分析 第五组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中华传统文化” 为专题,由孔子拜师盘古开天地赵 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四篇课文组成。课文体裁多样,内容丰富。孔子 拜师和盘古开天地是叙事性文章,赵州桥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 说明性文章。课文中既有描写生活中的人物故事,也有神话故事;既有对古代建 筑的介绍,也有对古代绘画艺术的描述。使学生在学习本组课文的时候,能够从 多个侧面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进一步加深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和增强

14、 民族自豪感。本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围绕“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来展开。 这个活动既和单元的专题密切相关,又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适合在不同地域 开展。在课堂上,学生阅读有关祖国传统文化的文章,在课余时间,和小伙伴一 起通过各种途径、采用多种方式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身边的传统文化。这样 做的目的是打通课内学习和课外生活,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和传 承。教学这组时,在引导学生学好课文的同时,要重点指导学生开展好综合性学 习活动。在活动的开始阶段,重在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和求如愿望,指导学生做 好分工合作的准备工作,活动过程中, 要提醒学生适时交流活动进展,并在必要 时调整活动方案;活动结

15、束后,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活动成果。 语文园地中安排的口语交际、 习作和展示台的内容, 都是紧紧围绕本组专题, 从交流、展示综合性学习所得的角度安排的,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交流平台和展 示空间。学生可以用多种形式汇报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综合性学习成果。 二、单元教学目标设定 1、会写 40 个生字、会认 36 个生字、正确读写 50 个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部分课文。 3、让学生认识古代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 ; 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创造天 地的一些神奇想象; 让我们对古代文化的灿烂和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拍案叫 绝; 在 “语文园地” 的 “口语交际” 中, 让学生交流了

16、解到的传统文化, 在 “习作” 中写自己活动中最想写的内容。“日积月累”让学生借助生肖邮票,读背体现传 统文化的十二生肖。在“展示台”中,引导学生用写春联、做风筝、办手抄报等 形式,展示在“综合性学习”中了解到的中华传统文化。 教学本组教材用 15-17 课时。 第六组教材分析 第六组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是围绕着 “壮丽的祖国山河” 这个专题编写的, 由 3 篇精读课文、 1 篇略读课文和 1 个语文园地组成。从导语到课文、到语文园地,各项语文活动的 安排,都是围绕着歌颁祖国大好河山、展现祖国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爱祖国的思 想感情这一主旨编排的。 这里有古人赞颂长江雄伟气势、 西湖迷人风采的古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