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传承&amp#183;立德树人&amp#183;与时俱进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194826 上传时间:2020-09-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百年传承&amp#183;立德树人&amp#183;与时俱进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百年传承&amp#183;立德树人&amp#183;与时俱进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百年传承&amp#183;立德树人&amp#183;与时俱进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百年传承&amp#183;立德树人&amp#183;与时俱进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百年传承&amp#183;立德树人&amp#183;与时俱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百年传承&amp#183;立德树人&amp#183;与时俱进(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百年传承立德树人与时俱进百年的实践与经验告诉我们,聿怀中学“端毅诚爱”的校训在某些层面与四有好老师是不谋而合的,它确实锻造出一批批优秀的教师,也培养了一批批杰出的校友。可是面对如今新的社会形势和教育发展的大变革,聿怀的发展也走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只有不囿于过去,才能走向未来。服务经济社会全面化、对象群体多元化、社会需求多样化、全民学习终身化、发展环境国际化,是教育部陈宝生部长提出的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面临的大环境。我们想立于时代潮头,成为时代的弄潮儿,成为与时俱进的教育强校,只有激励老师积极地践行习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引路人的标准,争当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和奉献

2、祖国的引路人。对应这四个引路人的标准,我们提出了聿怀四大教育理念人品教育、精细教育、私人定制教育和榜样教育。教育的最好结果,就是教学相长。当我们提出这四大教育理念时,我们的目标从来就不仅仅局限于学生的成长需要,也着眼于教师的职业发展、教师的师德培养。 “人品教育”是我校著名校友、我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院士提出的。黄旭华院士认为,优秀学生都应该做到“人品要好、学业要专、兴趣要广”。在黄院士看来,人品好是教育学生的第一要务。学会做人,才能学会做事和学习。作为学生成长、成才道路上的引导者,老师就成为了锤炼学生品格的引路人。老师唯有时刻谨记“以德树人”,坚持德育为先、“以德塑魂”,抓住各种契机对学生进行

3、德育教育,让学生从身边事、身边人去学会尊重、感恩、友爱等。同时,老师也要时刻注重自我师德素质的培养,“向老师看齐”,是每个学生心中最初的美好愿望。而最好的人品教育,莫过于来自老师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只有这样,老师才能教得有底气,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心中落地生根,将学生培养成品学兼优的人才。 “精细教育”是我校一贯有之的教学、管理传统。“精细”的意义本在于让学校的工作更加高效有序,立足于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服务,而这一切体现在老师们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操守。精细之于学生,是教会他们的专注、严谨、坚毅的求学态度;之于教师,则是深厚的专业基础、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有教无类的师德情操。要想学生“信

4、其道”,就要先做到让他们“亲其师”。如何亲?这来自于老师们对每个学生个性的关注、来自于他们对自身专业发展的精深要求,来自于他们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说到底,就是教师工匠精神的体现。只有老师们在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中多一分精细、沉稳、专业,才能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懂得脚踏实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重要性,才能让学生潜心修学,戒骄戒躁,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 “私人定制教育”是指结合广东省新高考方案,我校落实“三年一盘棋”的思想,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高一开设多样化校本课程,侧重学生个性化发展;高二借助科技创新大赛、创客比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高三专注学业发展,全力巩固强化学生知识,以提高

5、学生成绩为根本目的。增设”学业规划”,实现包括课程设置、走班形式、选课指导在内的“私人定制”。这样的教学改变,既是迎合了当下的高考改革,同时也更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结合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启发学生个性发展。从另一层面讲,这是教育教学上的一种思维创新。只有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立足新时代新征程,跳出传统的工作套路,及时转变思路,抓住契机,探索更符合新时期新常态下教育需求的新路子,打破传统思路,从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方面寻求创新和突破,扭转以往僵硬固化的教学模式,才能真正做到启之以道、授之以法,让学生懂得合理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真正的学以致用。 “榜样教育”是指通过树立、宣传正面先进

6、人物的优秀品质来达到一种熏陶和重塑精神世界的教育手段。古人云:“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榜样力量能促使人们见贤思齐,向更优秀、更美好的方向发展。我校提出的榜样教育,一方面在于充分利用我校杰出校友的资源,如“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经济学家萧灼基、熊猫专家潘文石、新闻家方汉奇、教育家邹剑秋等。通过打造充满正能量的青年学生榜样,编写校本教材聿怀人从聿怀走向世界“叙事聿怀”之黄旭华专辑,让学生和老师在共同感受校友成功经验的同时,体会他们的人格魅力,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树立自己的人生理想。重视环境文化建设,让校园中的一景一物书写“榜样事迹”,让身处其中的师

7、生时刻感受名人伟人的先进事迹,时刻接受思想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健康积极的三观、培养自己的良好的道德情操。另一方面,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建设力量,老师的榜样力量同样不容忽视。百卌校史之所以能孕育出如同黄旭华院士这般全国道德楷模,正在于聿怀同时拥有着一批批最可爱的老师们。他们心系学生,循循善誘、孜孜不倦,大爱无私的品质,不仅是学生成长航道上引领前路的清流,也是侪辈教师中学习效仿的楷模。正因为有无数这样无私奉献的教师群体以及懂得感恩母校、乐于回报社会的校友,聿怀才能培育出在社会各行各业中甘于奉献的众多佼佼者。责任编辑龙建刚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