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小报2(最新版)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45194624 上传时间:2020-09-17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546.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数学小报2(最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年级数学小报2(最新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小报2(最新版)(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A、乘加、乘减的试题都 要先算乘法,后算加、 减法。 A、乘加、乘减的试题都 要先算乘法,后算加、 减法。 B、小括号的作用:小括 号,真叫棒,有了你,就先 算. B、小括号的作用:小括 号,真叫棒,有了你,就先 算. 巧算“十几减九”巧算“十几减九” 人们在计算“十几 减九”这类题时,经常 算错。现在告诉大家一 种简便方法,如果掌握 了这种方法,保证你在 做这些题时又对又快。 如 13-9=4 只要算一下被减数 13 中的 1 和 3 加起来等于几(4),那么 13-9 也 就等于几(4),不相信你看: 11-9=1+1=2 12-9=1+2=3 13-9=1+3=4 14-9=1+4=5

2、怎么样,这样计算是不是快了? “”:是 15 世纪德国数学家魏德美所创。在横线上 加一竖,表示增加的意思。 “”:亦是魏德美创造。在加号上减去一竖,表示减 少。 “”:是 18 世纪美国数学家欧德莱首先使用。乘是增 加的另一种表示方法,所以将“”号斜了过来。 “”:是 18 世纪瑞士人哈纳所创。意思是表示分界,所以用一横线把两个 点分开。 “”:是 16 世纪英国学者列科尔德发明。他认为世界上只有用这两条平行 而又相等的直线符号来表示等值最为恰当。 阿拉伯数字的来历阿拉伯数字的来历 通常,我们把 1,2,3,49,0 称为“阿拉伯数字”。其实, 这些数字不是阿拉伯人创造的,它们最早产生于古代的

3、印度。可是人 们为什么以把它们称为“阿拉伯数字” 呢?据传早在公元七世纪时,阿拉伯人淅 淅地征服了周围的其他民族,建立起一个 东起印度、西到非洲北部及西班牙的萨拉 森大帝国。大约在公元 750 年左右,有一 位印度的天文学家拜访了巴格达王宫,把 他随身带来的印度制作的天文表献给了当时的国王。印度数字 1,2, 3,4以及印度工兵计算方法,也就在这个时候被介绍给了阿拉伯 人。因为印度数字和计算方法简单而以方便,所以很快就被阿拉伯人 所接受了,并且逐渐地传播到欧洲各个国家。在漫长的传播过程中, 印度创造的数字就被称为“阿拉伯数字”了。 Xxxxxxxxx xxxxx xxxxx 数 教你一招 学 日积月累 导 有几只熊猫 读 趣味知识 SHU XUE XIAO BA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