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危害与安全防护管理讲义精编版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145189024 上传时间:2020-09-17 格式:PPTX 页数:50 大小:471.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危害与安全防护管理讲义精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职业危害与安全防护管理讲义精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职业危害与安全防护管理讲义精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职业危害与安全防护管理讲义精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职业危害与安全防护管理讲义精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危害与安全防护管理讲义精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危害与安全防护管理讲义精编版(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职业危害与安全防护管理,第一节 职业危害因素与职业病 第二节 职业危害防护 第三节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本章学习要点 熟悉职业危害因素的主要种类 熟悉职业病的种类 熟悉各类职业危害防护技术 掌握安全防护管理知识,第一节 职业危害因素与职业病,一、职业性危害因素的主要种类 职业有害因素是指职业活动中存在的不良因素,既包括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有害因素,也包括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存在的有害因素。 1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化学因素 物理因素 生物因素,(1)化学因素。生产过程中使用和接触到的原料、中间产品、成品以及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渣等,都可能对作业人员产生危害。主要包括工业毒物、粉尘等。

2、 (2)物理因素。物理因素是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危害因素,不良的物理因素都可能对作业人员造成职业危害。主要包括高温、低温、潮湿、气压过高或过低等异常的气象条件,噪声、振动、辐射等。 (3)生物因素。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辅料以及在作业环境中可能存在某些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如炭疽杆菌、霉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和真菌等。,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劳动组织和劳动制度的不合理 劳动中紧张度过高 劳动强度过大或劳动安排不当 不良工作体位,3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生产环境主要指作业环境,空气流动情况、包括生产场地的厂房建筑结构、通风条件以及采光、照明等,这些环境因素都会对作业人员产生影响。 (l)生产场所设

3、计或安装不符合卫生要求或卫生标准。 (2)车间布局不合理。 (3)通风。 (4)照明。 (5)防尘、防毒、防暑降温。 (6)安全防护。,二、职业性危害因素的危害 职业性有害因素可能对人体造成有害影响。有害影响的产生及其大小,根据其强度(剂量)、人体与其接触机会及程度、从业人员个体因素、环境因素以及几种有害因素相互作用等条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当有害作用不大时,人体的反应仍处于生理变化范围以内。若职业性有害因素对人体的作用超过一定的限度,并持续较长时间,则可能产生由轻到重不同后果。 1出现职业特征 有害因素引起身体的外表改变,称为职业特征,如皮肤色素沉着、起老茧子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机体对

4、环境因素的代偿性反应。,2抗病能力下降 有害因素极可能引起人体内发生暂时性的机能改变或者出现人体抵抗力下降,较一般人群更容易患某些疾病,表现为患病率增高和病情加重。 3引发职业病 有害因素的作用如果达到一定程度,持续一定时间,在防护不好的情况下,将造成特定功能和器质性病理改变,引发职业病,并且可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人的劳动能力。,三、职业病的种类 1尘肺 2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3职业中毒 4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5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 6职业性皮肤病 7职业性眼病 8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9职业性肿瘤 10其他职业病,山东省职业病防治条例,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预 防 第三章 检 测 第四章 健康保

5、护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第二节 职业危害防护,一、尘毒危害与防治 (一)生产性毒物及职业中毒 定义 在工农业生产过程中,生产或使用的有毒物质称为生产性毒物。生产性毒物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在原料、辅助材料、夹杂物、半成品、成品、废气、废液及废渣中存在,其形态可以固体、液体、气体存在于生产环境中。 生产性毒物对人体的危害 (1)生产性毒物作用的表现形式 生产性毒物可引起职业中毒。职业中毒按发病过程可分为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和亚急性中毒三种形式。,(2)带毒状态 接触工业毒物,但无中毒症状和体征,尿中或其他生物材料中所含的毒物量(或代谢产物)超过正常值上限,或试验呈阳性。

6、这种状态称为带毒状态或毒物吸收状态。 (3)致突变、致癌、致畸 某些化学毒物可引起机体遗传物质的变异。有突变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化学致突变物。有的化学毒物能致癌,能引起人类或动物癌病的化学物质称为致癌物。有些化学毒物对胚胎有毒性作用,可引起畸形,这种化学物质称为致畸物。,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 生产性毒物主要经呼吸道和皮肤进人人体,经消化道较少见。 生产性毒物在体内的代谢 (l)分布毒物被吸收后,可随血液、淋巴分布到全身各组织和器官中。例如,铅、汞、砷主要集中在骨骼、肝、肾等组织;苯、二硫化碳多分布于骨骼等富于脂肪的组织中,并可通过血脑屏障作用于中枢。 (2)蓄积 有些毒物可以在某些组织内或气

7、管内蓄积,当毒物蓄积到一定量时,才引起中毒,毒物蓄积后,可大量进人血液循环,而引起中毒的急性发作。毒物也可因接触毒物的时间逐渐延长,累积 而发生慢性中毒。 (3)转化 毒物被吸收后参与体内生化过程,其化学结构发生一定改 变,称为生物转化,其结果可使毒性逐渐降低,这种变化称为解 毒。例如,醛类还原为醇类,再逐渐氧化为水和二氧化碳。也有 的毒物在体内转化过程中,其毒作用反而增强,这种变化称为活化。例如,苯胺在体内氧化转化为毒作用较强的物质。解毒功能是有限度的,进人体内的毒物超过一定限量时,则引起中毒。 (4)排出 进人体内的毒物可不经转化或经过转化后由呼吸道、肾脏和肠道等途径排出。在体内不易分解的

8、气体或易挥发性毒物(如一氧化碳、苯等),主要经肺随呼气排出。金属和类金属、芳香烃等许多毒物,可经肾脏随尿排出。,影响毒物的作用因素 它包括毒物的毒性、毒物的剂量、毒物的联合作用、机体的状态几种。此外,环境气象条件对于毒物的扩散、吸收等也有直接影响。,常见的职业中毒 铅中毒 汞中毒 苯中毒 刺激性气体中毒 窒息性气体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 硫化氢中毒,苯中毒,苯的应用非常广泛。工业生产中接触苯主要为: 苯及其同系物甲苯、二甲苯,主要由石油裂解或煤焦油分馏而来。 苯是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在许多化工合成过程中均有接触,如生产酚、硝基苯、橡胶、合成纤维、塑料、香料、制药等。 苯作为溶剂和稀释剂,广泛用于喷

9、漆、印刷、橡胶加工、有机合成等。 与汽油混合用作燃料。 苯导致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部分患者可有化学性肺炎、肺水肿及肝肾损害。慢性中毒主要影响造血系统 及中枢神经系统。 河北省高碑店市农民工苯中毒事件,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为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易燃、易爆,是一种最常见的窒息性气体。 硫化氢中毒 硫化氢是一种无色、具有腐烂臭鸡蛋味的气体,含硫的有机物发酵腐烂即可产生硫化氢,如制糖、造纸业的原料浸渍;清理粪池、垃圾、阴沟时,可发生严重硫化氢中毒。轻度中毒症状主要为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接触高浓度的硫化氢可立即昏迷、死亡,称为“闪电型”死亡。 云南“”硫化氢气体泄漏事故,(二

10、)粉尘与尘肺 1生产性粉尘的概念 能够较长时间浮游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称为粉尘。 2生产性粉尘的来源 (1)固体物质的机械加工和粉碎,其所形成的尘粒,小者可为超显微镜的微细粒子,大者肉眼即可见到,如金属的研磨、切削,矿石或岩石的钻孔、爆破、破碎、磨粉以及粮谷加工等。 (2)物质加热时产生的蒸气在空气中凝结、被氧化,其所形成的微粒直径多小于1m。 (3)有机物质的不完全燃烧,其所形成的微粒直径多在0.5m以下,如木材、油、煤炭等燃烧时所产生的烟。,3生产性粉尘的分类 (l)无机性粉尘 矿物性粉尘,如硅石、石棉、滑石等; 金属性粉尘,如铁、锡、铝、铅、锰等; 人工无机性粉尘,如水泥、金刚砂、玻璃纤维

11、等。 (2)有机性粉尘 植物性粉尘,如棉、麻、面粉、木材、烟草、茶等; 动物性粉尘,如兽毛、角质、骨质、毛发等; 人工有机粉尘,如有机燃料、炸药、人造纤维等。 (3)混合性粉尘 针对上述各种粉尘混合存在而言。在生产环境中,最常见的是混合性粉尘。,4粉尘引起的职业病 全身中毒性,如铅、锰、砷化物等粉尘; 局部刺激性,如生石灰、漂白粉、水泥、烟草等粉尘; 变态反应性,如大麻、黄麻、面粉、羽毛、锌烟等粉尘; 光感应性,如沥青粉尘; 感染性,如破烂布屑、兽毛、谷粒等粉尘,有时附有病原菌; 致癌性,如铬、镍、砷、石棉及某些光感应性和放射性 物质的粉尘; 尘肺,如矽尘、矽酸盐尘。其中以尘肺的危害最为严重。

12、,(三)尘毒危害防治 为了做好尘毒危害防治工作,一般采取综合性措施: 1、组织管理措施: (1)加强领导,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造劳动条件。要求各级领导要重视防尘防毒工作,要有计划、有目的地抓。 (2)加强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全体职工防尘防毒的认识和知识水平。 (3)建立、健全职业危害治理的规章制度,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 (4)开展经常性的防尘防毒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避免发生职业中毒和职业病。,2、技术措施: (l)以无毒、低毒的物质代替有毒、高毒的物质。 (2)生产设备做到密闭化、自动化或者远距离控制,尽量使操作人员不接触或少接触有毒物质。 (3)通风排毒和净化回收。 有时候,由于生

13、产条件的限制,无法使设备密闭化,就应采取通风措施,将现场的有毒物质排除出去,使之达不到危害人体的浓度。但是对于工作现场排出的有毒物质,也不能直接排人大气,必要时应净化回收使其变为无毒排放或者予以回收。,3、个人防护措施 主要是指使用个人防护用具以达到防尘防毒的目的。个人防护用具有防护服、手套、口罩、鞋盖、防毒面具、送风面盔等。正确使用这些个人防护用具,对防尘防毒具有一定的作用。 4、卫生保健措施 这是医学卫生方面直接保护从事尘毒作业工人健康的措施。主要有: (1)发给尘毒作业工人保健食品,以增强他们的抵抗能力。 (2)定期检查身体,及早查出病变,及早治疗。 (3)讲究个人卫生。例如养成良好的个

14、人卫生习惯,饭前洗手,在工作现场禁止吃饭、饮水、抽烟。再如班后淋浴,工作衣帽与便服隔离存放和定期清洗,等等。这对于防止有毒物质污染人体,特别是防止有毒物质从口腔、消化道侵人人体有重要意义。,二、高温作业危害与防治 高温作业概念 工业生产中,常可遇到异常的气象条件,如高气温(35一38以上)伴有强辐射热,或高气温伴有高气湿(相对湿度超过80%)。在这种条件下从事的工作,称为高温作业。 高温作业对健康的危害 在高温环境下劳动时,如果高温和热辐射超过一定限度,能对人体严生不良的影响,严重者可发生中暑。,防暑降温措施 (l)厂矿企业应结合技术革新,改进生产工艺过程和操作过程,改善工具设备,减少高温部件

15、、产品暴露的时间和面积,避免高温和热辐射对工人的影响。 (2)合理安排高温车间的热源。 首先是疏散热源。 新建和扩建的厂矿在合理布置热源。 (3)当各种热源发热表面的辐射热和对流热显著影响操作工人时,应尽量采取隔热措施。采取隔热措施后,其外表面温度要求不超过60,最好在40以下。 (4)高温车间的防暑降温,应当首先采用自然通风。 (5)新建、扩建厂矿高温车间的厂房建筑,为使自然通风畅通,首先应考虑建筑方位与自然通风的关系,使厂房的纵轴与夏季主导风向垂直,并防止阳光直射到工作地点。 (6)除工艺过程的要求或其他特殊需要的车间,应装设全面的机械通风,一般高温车间可利用自然通风外,还应根据温度、辐射

16、热、气流速度的情况,在局部工作地点使用送风风扇、喷雾风扇等局部送风装置。 (7)高温、高湿及放散有害气体的车间,如各电解、印染、缫丝车间等,应根据工艺特点,采用隔热、自然通风、机械送风及机械排风装置(隔热排雾罩等)。 (8)对于特殊高温作业场所,如高温车间的天车,应采用隔热、送风或小型空气调节器等设备(在使用空气调节器时,驾驶室内温度一般不应超过30,风速不应超过0.sm/s),并注意补充新鲜空气。 (9)烧砖的轮窑,不要过早出热窑,应尽量提前打开窑门和火眼盖通风,并淋水以加速砖瓦的冷却,再用风扇或喷雾风扇送风及隔热,以降低工作地点的温度和减少辐射热。 (10)要采用一些技术要求较高、投资较大的设备时,必须先经过详细的了解和设计,才能施工和安装;交工时应有验收制度,以防止效果不良,造成浪费。,防暑降温保健措施 (l)对高温作业工人应进行就业前(包括新工人、临时工)和入暑前的健康检查。凡有心、肺、血管器质性疾病,持久性高皿压,目仄丁佰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