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教育本质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187051 上传时间:2020-09-17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1.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 教育本质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第二章 教育本质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第二章 教育本质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第二章 教育本质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第二章 教育本质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 教育本质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 教育本质课件(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教育本质,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学记,了解教育产生和发展的概况;理解并掌握教育的概念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扩展,初步形成大教育观;掌握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教育的含义的理解,对各种不同的教育起源论、教育本质 学说的分析和评价,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要素,在现在的实际教育教学改革中出现了许多新名词,素质教育,愉快教育,欢乐教育,和谐教育,自由教育,差异教育,挫折教育,失败教育,赏识教育。,第一节 教育的概念及其演变,一、教育概念的界定,(一)辞源学解释 1、甲骨文含义:,2、西方的词

2、源含义:,在现代英语中,教育是Educate/Education,起源于拉丁文“Educare”。表示“引出” “导出”之义,被理解为采用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潜藏于人身上的东西引导出来,从一种潜质转变为现实。,说文卜部“卜,灼剥龟也。”段玉裁注:“灼剥者,谓炙而裂之。”,“古贞般有祸”全形卜甲,这是 一块完整卜甲。商代时所用龟甲,多数用腹甲,少数也有用背甲。还有甲桥刻辞,甲尾刻辞。通过这片卜甲,可以了解甲骨文的选料、制作、记叙等内容。,“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说文解字),小篆“教”字,甲骨文“学”字,甲骨文“教”字,“育,养子始作善也。”(说文解字),小篆“育”字,小篆“毓(育)”字,(

3、二)“教育”的含义,小资料:“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上章句(第309页,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1、中国有代表性的“教育”含义 最早对“教育”一词进行系统解释见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的“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最早将“教”和“育”二字合在一起作为一个词使用的是战国时期的孟子。即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我国古代学者赋以“教”字之意为教育者的教诲和受教育者的模仿,“育”字则有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诱导下向好的方向发展之意。“教育”一词有管、教、养等多种含义。 凡

4、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是故教化立而奸邪皆止者,其堤防完也;教化废而奸邪并出,刑罚不能胜者,其堤防坏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2、西方有代表性的“教育”含义 卢梭:“教育应当依照儿童自然发展的程序,培养儿童所固有的观察、思维和感受的能力。” 裴斯泰洛齐:“教育的目的在于代表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 赫尔巴特:“教育的全部问题可以用一个概念道德包括。”,教育就是在身心上发展的、自由的和自觉的人对上帝的最良好适用的那种外部过程。 赫尔曼霍恩(唯心论者) 教育的定义可以说是不断改造经验的过程。其

5、目的在于加广和加深经验的社会内容。 杜 威(实用主义论者),讨论:从下面的案例中思考教育是什么和教育应该是什么的问题。,案例1 已到华容县人大上了两周“班”的魏永康,目前的“最大心愿”还是“想回学校读书”,其母也“重拾信心”一如既往地替他一手操办考研事宜,欲重回“象牙塔”中继续圆他们母子俩的共同梦想。这恰好应了他本科时的一位教授的话:“很难想像,如果魏永康不能继续深造或做学问的话,他将如何生存。”也许魏永康考上研究生后,能重新找回他的“生存”方式。魏永康大学时的班主任曾经披露,大一寒假时他给魏布置了一个任务:把中国四大名著读一遍。可寒假过后魏却告诉他,其母不让读。班主任由此感叹道:“好像学习就

6、是教材和有关参考书,这种学习太狭隘了。”,案例2 学校老师不许孩子课间走动,一年级新生放学后性情暴躁。旧宫镇第一中心小学,孩子到了那里,除了上厕所和喝水,老师在课间不允许学生走出教室,“是不是把孩子给关出病来了?”孩子刚上学没几天,每天回到家后行为就有些异常,很容易发脾气,扔东西,甚至将脑袋往沙发上撞。“是不是心里烦,孩子就点点头,后来我才知道,课间休息时,老师只允许他们去上厕所、喝水,在教室中走动也是不允许的。”老师多次强调,要是磕了碰了,学校就得担责任,“不能出去玩,就学习呗,时间长了就习惯了。”其中一名四年级值日生表示,他们的任务就是“纠察”追跑打闹的行为,抓到了,就扣分。,案例3. 开

7、学第一天,重庆一中学生上的第一堂课便是安全教育。学生们吃惊地发现,学校明文规定“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原来,开学前一中保卫科制订出台了新的学生安全须知,要求全校学生严格遵守。须知第五条这么规定:不要与陌生人搭话,以防受骗。很多学生感到不可理解,下课后相互开玩笑:“我没见过你,绝不能跟你说一句话。”初三学生小许抱怨,学校像是在教幼儿园的小朋友:“我们都长这么大了,还怕跟人说两句话”。高二学生小周则感慨:“人家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不可能因为他是陌生人就置之不理吧?”,3 “教育”的现代含义,广义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广泛地说,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

8、思想品德的活动。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 狭义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他们发生某种变化的活动。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 偏义或更狭义思想品德教育。,小结,1、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 2、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活动 3、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内涵的现代阐述,1.“教育”是一种人与人之间进行的精神交流和对话。 2.“教育”是“通过知识而使人获得到解放”。 3.“教育”是人格的陶冶和人性境界的提升。 4.“教育”而不是教学,是学校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和灵魂。 5.“教育”通过关注“

9、人的内在生命”而为“人的自我实现”及社会国家的发展和人类的和平事业提供基础。,二、教育概念的扩展大教育观的形成,“生活、终身、教育”-终身教育,萌芽 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诸岗和房 生涯教育事典称孔子为“东方终身教育的伟大先行者”),终身教育(Life-long Education),“教育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持续进行的全过程,是人一生中所有教育机会的统一。它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一系列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覆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终生教育的倡导者: 法国著名成人教育专家,

10、保罗.朗格朗,1965年在联合国成人教育会议上作终身教育引论的报告首次提出。,从时间上看:终身教育要求保证每个人“从摇篮到坟墓”的一生连续性的教育过程;从胎儿到坟墓的人生全程教育 从空间上看:终身教育要求利用学校、家庭、社会机构等一切可利用于教育和学习的场所;超越学校围墙的教育 从方式上看:终身教育要求灵活运用集体教育、个别教育、面授或远距离教育;终身教育的学习方式:自我导向学习,内涵分析,从教育性质上看:终身教育既要求正规的教育与训练,也要求有非正规的学习和提高,既要求人人当先生,也要求人人当学生。 从纵的方面看:终身教育寻求教育的连续性和衔接性。 从横的方面看:终身教育寻求教育的统合性。,

11、课外思考: 你如何适应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要求,有哪些学习设想和计划?,第二节 教育的产生,一、教育生物起源论 二、教育心理起源论 三、 劳动起源论,该学说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利托尔诺(C.Letourneau,1831-1902)与英国的教育学家沛西.能(T.P.Nunn,1870-1944)。 主要观点:把动物界的本能活动看成是人类的教育活动。 评价: 其根本错误在于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 没能区分出人类教育行为与动物类教育行为之间的差别。,一、教育生物起源论,其代表人物为著名的美国教育史家孟禄(P.Monroe,1869-1947)。 主要观点:原始教育形式和方

12、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二、教育心理起源论,评价:这种“无意识的模仿”就肯定不是获得性的,而是遗传性的,是先天的、本能的而不是后天的、社会的。,持这一观点的学者主要集中在前苏联和我国。 教育的劳动起源说(也称教育的社会起源说,其直接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基础是恩格斯的著作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三、劳动起源论,主要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特有的生产劳动。 (是劳动生产的需要;是传递社会生产生活经验 ),四、教育来源于生活,(1)教育即生活 代表人:杜威 (2)生活即教育 代表人:陶行知 (3)两者的区别联系,第三节 教育的发展,一、原始社会的教育,斯巴达长老检视婴儿

13、,斯巴达女子体育锻炼,古代罗马共和后期的小学,中世纪骑士,原始社会教育的特征: 第一,教育不是专门的社会活动; 第二,教育的社会性和无阶级性; 第三,教育内容十分简单; 第四、教育以口耳相传和行为模仿为主要手段。,二、古代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教育的特征: 第一,古代学校的出现; 第二,教育阶级性的出现; 第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 第四,教育目的是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人才 第五,教育内容以军事、宗教、道德知识为主。,第六,教育方法上体罚盛行,注重机械的练习; 第七,师生关系是对立的、不平等的; 第八,教育组织形式以个别教学和个体修行为主。,三、现代社会教育的特征,第一、现代教育的公共性; 第二

14、、现代教育的生产性; 第三、现代教育的科学性; 第四、现代教育的未来性; 第五、现代教育的国际性; 第六、现代教育的终身性。,第四节 构成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本质,受教育者,教 育 者,教育中介,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凡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着教育责任(包括直接承担者和间接承担者)和施加教育影响的人都是教育者。,凡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责任和接受教育的人都是受教育者。,即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作用于师生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传递反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一、教育的基本要素,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中介、桥梁,二、 教育基本要素的相互关系,总之,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是教的主体;学生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是学的主体;教育中介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是桥梁。 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三 现代教育本质的众家之说,1.教育是上层建筑 2.教育是生产力 3.双重属性学说 4.教育的本质应是多质的、多层次的,思考:,1、你对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是怎样理解的? 2、古代学校教育的特点是什么? 3、现代学校教育的特点是什么?,4、 有人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教学的主体,因此他们可以超越学生自身的活动而任意教学。这种观点是否合理?,思考:,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